推窗見二灘,回首百靈山
雅礱江水碧如藍,索瑪紅豔豔
雲霧格薩拉,溫暖紅格泉
山山水水都含情,康養好家園
紅紅攀枝花,今朝最好看
綠色在心間,美麗在鹽邊
跳起鍋莊舉酒杯,醉了白雲醉了青山……
一首悠揚婉轉的歌兒,唱盡了康養鹽邊的神韻,陽光、山水、綠色、鮮花、瓜果、森林,鹽邊是康養的勝地,是鄉愁的故鄉,是運動的天堂!
今年以來,在全市圍繞做好「陽光」「釩鈦」兩篇文章、推動陽光康養產業發展的前行之路上,鹽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而今第三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於12月9日至10日在攀枝花紅格舉行,更給大家如何發展康養指明了道路。
為努力書寫好綠色攀枝花的鹽邊篇章,鹽邊縣一直在不斷探索區域資源環境生態條件和縣域經濟社會的有機融合。
發展陽光康養產業,是攀枝花市一個長期、重要的戰略,圍繞此,鹽邊縣委、縣政府確定了「做康養就是做發展」的思路。
鹽邊氣候獨特,北緯26度,亞熱帶乾熱河谷氣候,最高海拔4196米,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日照時數2700小時,高於海南三亞,單位面積太陽輻射量僅次於拉薩,年平均氣溫21℃,夏季清爽,冬日暖陽,可謂「陽光之都」,「養生之城」,是眾多「候鳥老人」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首選之地。
鹽邊康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儲量較大。其中,五級旅遊資源3個,四級旅遊資源10個,225個(處)旅遊資源單體。
境內分布著眾多的瀑布、溫泉、溶洞、原始森林、野生杜鵑、山茶花,南部的紅格溫泉、歐方營地、二灘大壩,北部的漁門島、天生橋、箐河瀑布、格薩拉風光等景點久負盛名,加上民族風情,歷史遺蹟、飲食文化,是天然的康養旅遊勝地。
圍繞「康養帶動產業、產業促進康養」,全縣為康養產業發展出力。在漁門、紅格打造集花街、花道、花園、花海、花城為一體的綠色空間環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康養的核心在產業,鹽邊縣堅持圍繞「康養+」,找準路徑,抓住重點,加出速度。
突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主導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加強對鹽邊芒果、蠶桑的營銷策劃,突出品質提升和品牌營銷,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依託鹽邊獨特的果蔬資源,加快金河芒果農莊、巧克力莊園、老慢農莊等示範農莊建設。
金河芒果農莊已完成建設正式營業,正在進行芒果產品的包裝外銷、果品種類研發、果園改造及水景觀打造等;巧克力莊園已完成臺灣小吃館建設並開始營業;老慢農莊建設正有序推進。持續推進和愛有機蔬菜體驗園建設。
依託龍蟒、昆鋼、川能投等大型企業發展特色工業,促進「康養+釩鈦製品」項目建設,促進鋼鐵、機械加工製造向釩鈦日用品、康復器械等康養工業生產轉型。
積極上報技術改造資金項目庫,幫助龍蟒、協鑫、川能投、晟能申報省級技改切塊資金。紅格大面山農風光發電互補設施農業暨2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已完成設施農業種植;協鑫太陽坡設施農業暨3.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已完成一期藍莓種植。
積極創新思維,探索建立醫養一體化養老模式,促進醫養融合試點示範。縣政府與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籤訂《紅格鎮「康養+醫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縣人民醫院完成數據測試,順利接入國家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先期開通了異地即時結算業務;縣第二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順利接入省級平臺;星月谷國際康養度假中心康養醫療點已正式開展服務。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做好全縣群眾及外來康養人群的醫療服務工作,截止目前,普通人群籤約率達51 %,重點人群籤約率達80.5%,貧困人口等特殊人群籤約率達100 %。
以紅格特色小鎮建設為載體,突出康養產業示範引領。加強建設力量,成立紅格特色小鎮建設指揮部,從相關單位抽調15名工作人員集中到指揮部工作;堅持周報告、月督查,全力推進各項建設工作,已完成金烏大道主體工程並正式通車,已建設完成集鎮入口花道花街打造,紅山國際項目五組團康養公寓建設正有序推進。開展鹽邊縣生態民俗風情長廊打造策劃工作。
打造紅格—二灘—格薩拉三日遊等4條線路,推出陽光休閒雙汽5日遊,強化旅遊市場營銷,引進團隊遊客17200人,實現了零團隊遊的突破。
山水鹽泉度假村、格薩拉景區品質提升項目有序推進,格薩拉生態旅遊區全域智慧景區啟動建設,完成紅格、二灘等5個旅遊購物點建設和三灘旅遊廁所改造升級。
舉辦第二期烹調培訓班暨北部片區旅遊餐飲從業人員中式烹調師培訓班。歐方營地森林康養成為攀枝花市首家被納入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今年國慶中秋期間,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雙增長」,實現旅遊收入1.04億元,接待遊客16.32萬人次。
充分利用氣候優勢,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運動項目建設落戶,吸引運動隊來鹽訓練。
爭取到國家體育彩票基金中央轉移支付紅格山地戶外項目,招商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協調投資方辦理審批、立項等工作。
成功舉辦2017年全省青少年高原耐力對抗賽、2017年全省女子曲棍球錦標賽。啟動2017年歡樂陽光節康養徒步賽前期賽事策劃等籌備工作。
成功舉辦第24屆全球華人羽毛球錦標賽,吸引了紐西蘭、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三個地區,以及北京、河南、四川等共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2200名運動員參賽,以羽毛球為載體助推攀枝花「康養+運動」發展。
在全市建設「全國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的大勢中,鹽邊縣結合自身實際,做出了「陽光滿花城,山水在鹽邊」的定位,圍繞陽光康養,將優勢自然生態資源轉變為優質旅遊資本,以全區域的縣域空間,統籌陽光康養旅遊產業布局,不斷培養著自己的康養旅遊市場,凸顯「養心、養身、養顏、養成、養老」全生命周期康養旅遊目的地。
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到了鹽邊,在體驗山水鹽邊的美麗中,能迅即陶冶於「四醉」之中,怡情養性。
由於區域內地熱資源豐富,鹽邊縣溫泉遍布南部、北部地區,亦湯亦泉,自成體系。南部,聞名遐邇的紅格溫泉,水溫達57℃,富含60餘種礦物質,對人體10餘種病症有明顯的醫療保健作用。
北部,溫泉、永興、紅寶等鄉鎮的大山裡,天然的小湯池溫泉,搭配野生山茶花、杜鵑花,讓人有遁隱山林之樂。
有山之處必有水,水是最靈動的鹽邊符號。
陽光,白雲的湛藍天空下,鳥瞰鹽邊,笮山若水,既是歷史文化傳承的積澱又是巧妙的自然風景搭配。
粑粑燒/菌子煮/供祖先/敲木鼓/響咚咚/心靠攏……千年童謠,唱了一年又一年,傈僳族婚禮、苗族鬥釜歌、仡佬族送年節、紅彝蹀腳舞、笮山鍋莊裡,是鹽邊31個民族連綿的古老血脈。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古老的鹽邊菜大放異彩,青花椒、朝天椒、魚辣子、糊海椒早已成為觸動城裡人味蕾的舌尖佳品。
164個村的瓜、果、菜、魚、牛、豬、雞等新鮮特色農產品,以及核桃油、油底肉、國勝茶、野生蜂蜜、幹山貨等幹雜生態有機綠色食品更是餐檯上品。
創新提出了「山水鹽邊」的新概念,給予了「山水本色,生態命題,綠色崛起」的豐富內涵,即以「綠色環境」、「綠色產業」、「綠色生活」的「三綠並行」綠色發展理念,主動融入「陽光攀枝花」,「康養攀枝花」建設的大勢中,構建宜遊、宜商、宜居之發展新格局。
「山水鹽邊」是鹽邊發展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建設的核心思想,既把鹽邊自然稟賦融入詩意的具象,又將鹽邊發展定位進行意境的表達。
近年來,鹽邊縣突出「全域旅遊、全域康養」理念,確定了「康養目標,陽光命題,全域區塊,項目打造」的旅遊發展思路,以紅格溫泉旅遊度假開發區為中心的陽光激情之旅、以二灘庫區為中心的陽光溫情之旅、以北部生態區域為中心的陽光風情之旅、以廣袤農村為中心的陽光鄉情之旅成為鹽邊「陽光康養」篇章的重要支撐點。
文章內容來源:攀枝花日報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Someone
編審:未步
商務合作電話/微信:152812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