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Vol.44「叒」訪郭傑瑞丨除了政治,我們還可以有不一樣的關係

2020-12-26 天眼新聞

「過去兩個月,大事不斷。你在紐約街頭做了採訪,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大選中,兩方都會說很多中國的問題,這會加深美國人對中國的誤解嗎?」  「兩國關係受到影響,其實影響的是每個人的生活。你會很發愁嗎?」  ……  以拍攝中國美食成名的郭傑瑞沒有想到  自從去年11月離開中國  就一直沒能再回來  經歷了疫情和選戰  生活還能否回到從前?  《遠隔重洋 一起說說話》「第三季」  央視新聞《相對論》莊勝春再訪郭傑瑞  「人山人海」和「對牛彈琴」  這一次對話,是在紐約時間上午九點,北京時間晚上九點。  烤串當夜宵,「隔空」饞到了傑瑞:「你可以寄給我,我很想吃。」  作為一個資深美食視頻博主,他如今最感興趣的還是「吃」,但又不僅僅是「吃」那麼簡單。  央視新聞《相對論》:你有關注到今年中國的長假嗎?  郭傑瑞:有!人山人海。  央視新聞《相對論》:又用上了四個月前第一次連線時說的成語。離開中國快一年了,如果再回到中國拍視頻的話,你最好奇、最想拍的是什麼?  郭傑瑞:我要看看中國疫情之後有什麼改變。在美國,我們有很多改變。比如,因為疫情,一些餐廳開始用二維碼點餐,更多人開始在網上買東西。如果我再去中國,也想去拍這樣的改變。  央視新聞《相對論》:現在在中國,大家會倡議用公筷,這可能是一個改變。  郭傑瑞:中國的疫情只有幾個月,但在美國已經十個月了。我告訴美國人,中國把疫情控制得很好,很多美國人不相信。他們覺得如果美國沒有控制好疫情,其他國家也做不到。跟這樣的人講話時,我就想到最近學的一個成語叫「對牛彈琴」。其實我們也可以控制好,比如我們可以戴好口罩,政府加強管理……但是很多人並不聽。  央視新聞《相對論》:最近你去波士頓捕撈藍鰭金槍魚、去工地幹活、去體驗快遞小哥的工作……怎麼想到去拍這些?  郭傑瑞:為了了解這些改變,我要體驗不一樣的工作。比如在美國網上賺錢比較難,因為我們的物流很貴。為了了解為什麼物流這麼貴,我就去送快遞,我要了解新的經濟。  「中立」與「溫和」越來越難  兩個月前,兩人從美國對TikTok和微信的「禁令」談起。兩個月過去,郭傑瑞用「魚只有7秒記憶」來形容:「最近幾乎沒有再講這個,大家好像忘了這件事。」  不過,這兩個月,仍然「大新聞不斷」。  央視新聞《相對論》: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你在紐約做了一個街採。採訪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郭傑瑞:他之前一直說不要戴口罩,不提保持社交距離。他說「我們不需要害怕新冠」,後來自己感染了,卻表示是「小意思」,他不想讓他的粉絲覺得這個病很嚴重。另外,在採訪的時候我發現,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其實受訪者們都早已決定好要給誰投票了。  央視新聞《相對論》:既然已經決定了,大家還會關注總統候選人的辯論嗎?你會關注嗎?  郭傑瑞:會看的。我們看辯論是一個傳統,有點像大家看籃球賽,都會支持我們要支持的人。至於辯論結果,如果你問支持川普的人,他們肯定會說川普贏了;如果你問支持拜登的人,他們肯定說拜登贏了。  央視新聞《相對論》:除了這種支持的心情,還會從辯論中看什麼嗎?  郭傑瑞:很多美國人覺得這次辯論不是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是小朋友間的辯論。之前無論有多少不同的意見,還是相對和平的。這次川普罵拜登不聰明,拜登罵川普是小丑,還讓他閉嘴。我不喜歡看這個,很多人應該都不喜歡。他們中的一個以後會是我們的總統,我們希望他們有總統的樣子。  央視新聞《相對論》:你還有一期視頻是調查美國人對於生活滿意度的,很多人打的是2分、3分,也有一個是打滿分。視頻中你和一些美國人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事情越來越極端。如果你不是這邊的,你就是那邊的。如果你是中間的,兩邊都認為你是壞人。  郭傑瑞:這幾年在共和黨和民主黨中間的溫和派越來越少。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極端的話題越來越多,沒有人管,還有假新聞。  央視新聞《相對論》:你覺得是假信息的泛濫造成了現在這種極端?  郭傑瑞:像福克斯新聞,他們如果講些中立的話,觀眾就會覺得無聊。他們如果說歐巴馬是壞人,拜登是壞人,肯定能吸引更多觀眾。美國也有公共媒體,他們是比較中立的,但是沒有人看這個。  央視新聞《相對論》:其實,「分裂」不光出現在美國,「團結」也不應該只是美國人團結,國與國之間也要團結。  郭傑瑞:這個是全世界的問題,只有一個方法解決就是比較好的教育,可能就不會有很極端的想法。  央視新聞《相對論》: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看來我們得跟「極端」共存很久。  郭傑瑞:是的,沒有很容易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面子」  8月,央視新聞《相對論》對話馬雲時,談到郭傑瑞認為「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了解,比美國年輕人對中國的了解多」。當時馬雲回應:「過去四十年,中國人願意了解世界的能力,使我們的國家變得不同,當我們懂得找差距,我們就在進步。」  這一次,話題繼續。  央視新聞《相對論》:你一開始拍視頻,是因為有中國人對美國有誤解。後來又想把中國真實的情況再拍給美國人看。一兩年過去了,你覺得美國人對於中國的誤解是更深了,還是有所緩解?  郭傑瑞:我看到你採訪馬雲的時候,給他看了我的視頻,我真的特別開心。他說中國人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但很多人覺得美國是最好的國家,不需要學習其他國家,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問題。去國外旅行的美國人可能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大部分美國人一直在美國,就意識不到。在美國,新聞一般都是報導其他國家負面的事情,而不是給美國人看其他國家比我們好的東西,比如科技等等。  央視新聞《相對論》:馬雲在採訪中還說,「當我們走出國門時,懂得找差距就是在進步,找感覺,其實是在退步。」你覺得中國現在相比美國或者世界其他地方,最大的差距在哪裡?  郭傑瑞:我在美國有很多中國留學生朋友,他們覺得自己英語不好,交不到美國朋友。其實是有點太在乎面子了,失去了很多機會。我覺得大家要有更多自信。我就是一個中文不好的美國人,但是我一直講一直講,現在可以接受CCTV的採訪。  央視新聞《相對論》:對,一個堅持用中文接受採訪的美國人。  郭傑瑞:對。很多老外去中國,他們沒有學過中文,但還是會去跟大家用中文交流。  「除了政治」  郭傑瑞一直期待著回到中國,會老友、拍美食、繼續咖啡的生意。他相信,在政治之外,「我們都是一樣的,都要吃好吃的,都要過好的生活。」  但他也有發愁的事兒,「真的很擔心」。  央視新聞《相對論》:大選過程中,雙方都會說中國的問題,這會加深美國人對於中國的誤解。  郭傑瑞:但是我要我的中國朋友知道,除了政治的關係,我們在好多其他的地方還可以有不一樣的關係。比如美國人和中國人的關係,美國科學和中國科學之間的關係……  央視新聞《相對論》:兩國關係受到影響,其實影響的是每個人的生活。比如一些籤證問題,會影響到留學生、訪問學者,人文交流就會變少。你的生意在中國,你的視頻也是中國人在看,你會很發愁嗎?  郭傑瑞:我真的很擔心這個。本來我們要在美國賣我們的咖啡,還有很多美國的農場生意不好,都停滯了。我真的希望大選後、疫情後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好的關係。  央視新聞《相對論》:上次我們聊到桌球外交,彈幕滿屏的網友建議,有「麻辣燙外交」「電競外交」等等。  郭傑瑞:對,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讓很多美國人去中國,看到相同的地方,而不是不同的地方。  央視新聞《相對論》:如果再約下一次聊天的話,你希望是什麼時候?什麼方式?  郭傑瑞:在大選之後,希望我們有不一樣的關係。我真的希望,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有很多地方可以進步。希望下一次可以來北京,我們可以人對人採訪。  央視新聞《相對論》:人對人?是面對面。上次我們擊掌,因為網絡延時沒對上,再來一次。  來源 央視網  編輯 吳春生

相關焦點

  • 相對論Vol.53郭傑瑞丨都2021了 你什麼時候回中國
    紐約小哥郭傑瑞正式踏入「三十而立」的年份,「趕在2020年內回到中國」的「Flag」卻終究還是沒立住——沒能探望在中國的朋友,沒能吃上自己心心念念的特辣火鍋。郭傑瑞本名Jerry Kowal,總是戴著棒球帽。此前,他更為中國網友熟知的身份是用中文出鏡的美食視頻博主「郭錐」(錐,「傑瑞」的郭式中文讀法)。但在2020這不平凡的年份,他開始被粉絲稱作「戰地記者」。
  • 相對論Vol.53郭傑瑞丨都2021了 你什麼時候回中國_新聞頻道_中國...
    紐約小哥郭傑瑞正式踏入「三十而立」的年份,「趕在2020年內回到中國」的「Flag」卻終究還是沒立住——沒能探望在中國的朋友,沒能吃上自己心心念念的特辣火鍋。  郭傑瑞本名Jerry Kowal,總是戴著棒球帽。此前,他更為中國網友熟知的身份是用中文出鏡的美食視頻博主「郭錐」(錐,「傑瑞」的郭式中文讀法)。  但在2020這不平凡的年份,他開始被粉絲稱作「戰地記者」。
  • 成語Battle、「淚目」霸屏,郭傑瑞和《相對論》這次說了啥,彈幕...
    郭傑瑞:我覺得年輕人不會。但我最近學到一個成語——「井底之蛙」。我覺得美國有很多「井底之蛙」。在Twitter上搜索中國,可能會出現很多負面聲音,但是在TikTok上搜索中國或其他國家,就很多元化。年輕人喜歡看不一樣的東西,比如一個國家的文化、菜餚、語言,他們也會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 相對論Vol.2對話袁南生丨中美關係波動,另一幕大戲也在上演
    這一屆美國政府的組成,第一,是商人政府,裡面很多人是做生意出身的;第二,有很多骨子裡反共的右翼人士。疫情來了之後,他們找到這麼一個機會,以此說事。「封城」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都被貼上了「威權」的政治體制標籤。  其實中國的舉國體制,能集中精力辦大事。在對付疫情方面,有特殊的優勢,西方還照搬不了。西方的這一套話語體系,顯示的是西方的話語霸權。
  • ...抗疫現場丨美國小夥郭傑瑞 從美食博主變成網友口中的「戰地...
    「除了拍疫情我不知道還可以拍什麼」自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郭傑瑞的視頻開始重點關注疫情下美國的民生百態。他在美國街頭實地採訪,探訪美國醫院,也探討美國疫情持續惡化的原因。△在紐約街頭採訪市民 郭傑瑞視頻截圖談及為何要去拍攝美國疫情的情況,郭傑瑞坦言,實在是因為形勢所迫:「因為那個時候紐約差不多封城了,所有餐廳都關門了,每天新聞都是疫情,除了拍疫情我不知道還可以拍什麼,所以就去拍疫情了。」
  • ...博主郭傑瑞:我都接受CCTV採訪了 建議中國留學生也多張嘴講英文
    央視新聞《相對論》:馬雲在採訪中還說,「當我們走出國門時,懂得找差距就是在進步,找感覺,其實是在退步」。你覺得中國現在相比美國或者世界其他地方,最大的差距在哪裡?郭傑瑞:我在美國有很多中國留學生朋友,他們覺得自己英語不好,交不到美國朋友。其實是有點太在乎面子了,失去了很多機會。我覺得大家要有更多自信。
  • 相對論Vol.52|這些「改變了」2020年的人,對2021年說……
    人們記住他的名字,不僅因為他來自鍾南山團隊,還因為他是勇闖「風暴眼」,為多名感染者成功拔管的「ICU戰士」。一次惡性傷醫事件,眼科醫生陶勇再也無法回到手術臺前。如今他做公益,做研究,醫學仍是他的信仰。從前他讓患者看到光,如今,他的樂與善成了很多人的光。一曲《渴望》,小英夫妻二人把曳步舞從廣場上、大橋下跳到了鏡頭前。
  • 2020年終報導·重返抗疫現場丨美國小夥郭傑瑞 從美食博主變成網友...
    「除了拍疫情我不知道還可以拍什麼」自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郭傑瑞的視頻開始重點關注疫情下美國的民生百態。他在美國街頭實地採訪,探訪美國醫院,也探討美國疫情持續惡化的原因。有網友開玩笑說郭傑瑞從「美食博主」變成了「戰地記者」。
  • 相對論Vol.34 眾城共話·杭州篇丨「神算子」「一分鐘」「定勝糕」
    所以我們通過這樣的大數據可以統計每個人的睡眠情況,分析結果我們發現杭州人的睡眠其實還是很充足的,基本上有接近8個半小時的睡眠時間。程式設計師睡眠時間大概7個多小時,其實也還不錯,但是到了周末他們就要補覺呼呼大睡。我們盤點發現兩個行業最辛苦,一個是程式設計師,另一個是餐飲從業者。分析杭州程式設計師的數據我們發現有個規律:結婚早,生娃少。
  • 相對論Vol.40 眾城共話·大連篇丨山海如何關不住
    央視新聞《相對論》:接下來我們要玩一個遊戲。我們這邊有很多漂亮的小卡片,這些小卡片上面寫有一些大連的方言:我來選一個,這個詞有三個答案供大家選擇,一指難受,二是指特別好,三是指流血。我們看是什麼詞?鐵蛋兒:血受,就是特別好的意思。
  •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歪果仁研究協會」副會長星悅,來自美國加州,她告訴《相對論》,今年家鄉那邊的促銷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家人不會再提前一晚就到商場排隊買便宜的電子產品,紛紛選擇在家自行隔離;原本「黑色星期五」是線下折扣日,「網絡星期一」才是線上折扣日,但疫情模糊了這個概念,全部變成了線上折扣。所以對於高佑思的這次直播帶貨,星悅還是很看好的:「雖然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不會有太多流量,但我覺得疫情下的美國需要這個。」
  • 把郭傑瑞這個B站網紅逼成了「戰地記者」?
    作者丨輝夜大小姐責編丨維他郭傑瑞靠著一口雖不流利但堅持在說的中文、總是砸場子的耍寶視頻,很快在微博、B站和YouTube積累了原始流量。雖有B站的百大Up主加持,但那時的他和小破站一樣,尚不出圈,給他的定位還是「美食博主」。隨著美國疫情暴發、反種族歧視抗議蔓延,已經在中國積累了大量粉絲的郭傑瑞走上紐約街頭,把中國網友的疑問遞給美國路人。
  • 美國小夥郭傑瑞 從美食博主變成網友口中的「戰地記者」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改變了郭傑瑞平靜的生活。  「除了拍疫情我不知道還可以拍什麼」  自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郭傑瑞的視頻開始重點關注疫情下美國的民生百態。  他在美國街頭實地採訪,探訪美國醫院,也探討美國疫情持續惡化的原因。
  • 我是郭傑瑞:「美國眼睛」裡的中國世界是什麼樣?
    作為一個「老外」,郭傑瑞開始能意外走紅,除了一系列的對比視頻,他的的「不怕辣」和「能吃辣」也常被粉絲和網友津津樂道。郭傑瑞的「不辣」,還真的不是逢場作戲,而是他真的很很能吃辣。來中國,他必吃辣,從四川的火鍋到街頭的辣子油冰淇淋,郭傑瑞可以說是「無辣不歡」,甚至網友還戲稱他為「郭鐵菊」。
  • 郭傑瑞告訴你一個不吹不黑的美國
    最近這段時間,B站、西瓜視頻、抖音上湧現了一群講中文的老外網紅,他們像郭傑瑞一樣,分享作為老外的生活日常,介紹中外文化差異,做各種各樣的挑戰與採訪。郭傑瑞不是普通話說得最好的,也不是在中國生活最久的,但卻成功變成了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網紅之一。他在B站有400多萬粉絲,每發一個視頻都有上百萬的瀏覽量。
  • 相對論Vol.3對話鄭永年丨「自由」,成了西方某些利益集團的外衣
    鄭永年:不矛盾。不是全產業鏈留在中國,而是中國要有完整的產業鏈。比如說大飛機,首先必須有這個技術,能完整地製造出來。至於是不是有些零件可以向人家採購,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同時,我不反對中國的產業鏈走出去,也不反對其它國家的產業鏈到中國來。
  • 相對論告訴你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其次,無論我們多麼迫近每小時100公裡的速度,我們仍然看到光束在我們面前以每小時100公裡的速度急速前行,好像我們一動也不動。但這是荒謬的。急速行駛的汽車中的人和靜止的人測量的光束速度怎麼能一樣呢。通常這是不可能的。這好像是自然界的玩笑。
  • 相對論Vol.49百歲許淵衝|從十歲的作文本 到百歲的讀書燈
    他也是「很多知識不知道」的「平常的人」,歡喜有人來拜訪,說說外面的世界。83年前的今天(13日),南京大屠殺。直線距離不到500公裡的南昌全城震動,學校遣散,16歲的許淵衝與中學好友在樹林裡匆匆話別。「To be or not to be」為什麼不該翻成「生存還是毀滅」?「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又為何不該翻成「Tao」?……歷經時代變局,裹挾人生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