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超聯賽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新賽季中甲聯賽也將在下周末拉開戰幕。受疫情影響,本賽季中甲聯賽的賽制也區別於往年,值得關注的是,本賽季中甲聯賽實行 「升 1.5 降 2 」 的規則,即獲得今年中甲冠軍的球隊直接升入中超,中甲亞軍需要與中超倒數第二名進行兩回合附加賽,獲得中甲第 17、18 名的球隊則降級到中乙聯賽。顯然,在這個特殊賽制下,今年的中甲聯賽無論衝超還是保級都將面臨著極大的偶然性,一兩場比賽的勝負或將左右球隊整個賽季的走勢,本賽季也堪稱中甲有史以來競爭最殘酷的一個賽季。
按照中國足協公布的賽程,新賽季中甲聯賽將於 9 月 12 日開戰,中甲 18 支球隊為 3 個小組,每個小組 6 支球隊。值得注意的是,三個小組並非是純粹按照蛇形排列,而是先設置 3 個東道主球隊,然後其他球隊再蛇形排列,隨後進行抽籤確定賽區。
雖然設置東道主球隊顯得不公平,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中甲開賽最大的困難就在於很多球隊所在地方政府不願意承辦大型賽事,在這樣的背景下,給予賽區主隊一點照顧,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三支東道主球隊中,成都興城和崑山 FC 是升班馬球隊,梅州客家上個賽季中甲排名第十,以球隊的整體實力來看,並不會對中甲競爭格局造成太大影響。
具體到賽制,本賽季中甲第一階段比賽,每個小組的 6 支球隊進行雙循環比賽,總計 10 輪比賽。根據第一階段的成績,獲得小組前兩名的球隊將進入衝超組,獲得小組後四名的球隊將進入保級組(分為保級 1 組和保級 2 組)。
第二階段,衝超組和兩個保級組各自進行單循環積分賽,總計 5 輪,衝超組決出衝超球隊 1 支、參加衝超附加賽球隊 1 支。保級組方面,兩個小組的倒數後二名參加降級交叉淘汰賽,兩回合 4 場比賽決出兩支降級球隊,也就是說,降級組的倒數第一對陣另一個降級組的倒數第二,負者直接降級。由於是賽會制比賽,因此兩回合中甲升級附加賽和降級附加賽賽制並無客場進球概念,如果兩回合戰平且進球數相同,則直接進行 30 分鐘加時賽。加時賽換人名額增加 1 人 1次 。
值得一提的是,本賽季中甲聯賽由上賽季 16 隊擴軍為 18 隊,雖然衝超名額減了 0.5 個,讓中甲球隊的利益蒙受一定損失,但是在降級名額上,足協也有所照顧,畢竟按照聯賽 18 隊的規模,正常的降級名額應該是 2.5 個,此次減少為 2 個,也比較符合多數在中甲球隊的訴求。
9 月 2 日,貴州恆豐足球俱樂部舉行 「眾志成城,為夢而戰」 2020 賽季誓師大會,為即將出徵的一線球員加油鼓勁。誓師大會上,貴州恆豐集團董事長文偉和恆豐足球俱樂部董事長文筱婷,均提出球隊要以優異成績展示貴州足球精神風貌的硬性任務。球隊主教練王新欣更是直言:「我們曾經站在中超的舞臺,知道那種感受,所以是時候要回到應有的位置,拿回屬於我們的榮譽與尊嚴!」
2018 賽季,貴州恆豐不幸從中超降入了中甲,當時文筱婷動情落淚,向球迷們承諾,次年一定要完成衝超。不過上賽季,作為衝超最大熱門之一,貴州恆豐高開低走,最終距離衝超僅差一個勝場。本賽季,貴州恆豐留住了三桿洋槍耶拉維奇、莫塔和馬格利什,同時又從廣州富力租借到範雲龍和中鋒桂宏兩名強援,外援方面則引入上賽季塞超銀靴米哈伊洛維奇,鋒線得到進一步補強。之前王新欣就曾表態,恆豐從上到下都是在在以踢中超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顯然本賽季恆豐仍是衝超的最大熱門。
相比貴州恆豐的鋒芒畢露,一直低調行事的長春亞泰也終於不再含蓄。2018 年,昔日中超冠軍長春亞泰在保級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意外降級,上賽季球隊又是在衝超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功虧一簣,最終僅是排名中甲第五。本賽季,亞泰投入巨資,一口氣吃下饒偉輝、王傑、慈恆龍、迪力依米提·土地和高迪等 5 名內援,其中北京人和左後衛饒偉輝、天津天海後腰王傑、申花名將高迪,在職業生涯巔峰時期都有高光表現,他們的加入讓球隊整體實力有了明顯提升。再加上亞泰陣中的幾名核心球員:上賽季都攻入 19 球的國腳譚龍和外援阿隆,以及前鹿島鹿角進攻核心塞爾吉尼奧和希臘人競技中場盧卡斯·索薩,新賽季亞泰同樣是衝超最有力的競爭者。
除了老牌勁旅,來自四川的兩支中甲新軍四川優必選和成都興城,也有望成為攪局的大黑馬。接連兩個轉會窗,四川優必選籤下汪嵩、宋琛、呂偉、李家赫、王琪多名在中超和中甲都有一定出場經驗的強援,其中老將汪嵩被任命為隊長。加上個陣容中原廣州恆大中場張佳琪,曾效力於法甲梅斯青年隊的王楚,以及上賽季中乙聯賽 U23 最佳球員阮君等,新賽季這支球隊有望在少帥李毅的帶領下迎來大爆發。至於成都興城,引進了建業主力後腰馮卓毅、塞爾維亞前國腳久爾吉奇,以及西班牙外援金塔納後,球隊實力大幅提升,再加上球隊佔據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優勢,競爭力絕對不容小覷。
此外,殷鐵生掛帥的泰州遠大連籤八人,前國腳劉建業,以及前國青主力門將方鏡淇的加盟,補強了球隊短板;崑山 FC 新賽季引入蕭濤濤、崔鵬等 10 名內援,球隊實力顯著提升;擁有強大的青訓體系的杭州綠城,國內球員強於其他球隊,穆謝奎、迪諾和馬丁斯組成的三叉戟實力強勁;本土少帥謝暉領軍的南通支雲引入慄鵬、張華晨等多名申花、上港球員後,應付中甲聯賽似乎綽綽有餘,這幾支球隊均有望衝擊前六爭冠組。
近年來,中甲聯賽一直有著一個 「被衝超」 的有趣說法,意思是原本不想衝超的球隊,卻因為其他具備衝超實力的球隊 「一讓再讓」 而升入中超。擱在以前,問題更多是出現在球員層面,畢竟打中超意味著球隊配置要求更高,對於有些球員來說,球隊衝超基本上就意味著下崗。但是,現在不想衝超的情況原因更多來自於俱樂部,畢竟玩中超的代價太大了!去年河南建業老闆胡葆森在出席 「2019 中國綠公司年會」 時就提到,雖然建業在中超屬於中下遊球隊,但每年實際投入還是要超過 10 億!
不過從今年中甲球隊備戰新賽季的情況來看,似乎很多球隊都加大了投入 ,並早早喊出了衝超的口號,當然,這一變化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首先,經歷了近十年瘋狂的金元足球之後,隨著新賽季支出帽、工資帽、獎金帽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臺,中超支出已步入下行通道,對於有實力的中甲球隊而言,中超已不再高不可攀。而且,受疫情影響,本賽季中超、中甲聯賽賽程都有相應的縮水,賽制也做了調整,這也就意味著,今年中甲球隊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獲得一個寶貴的中超資格,這樣的機會絕不多見,自然這種送上門的便宜當然也絕不能錯過。
還有,雖然中超市場消費能力已明顯降溫,但回歸理性的中超反而更加健康,中超在國內的品牌價值也沒有降低,而這個處於變革中的聯賽也註定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加上一些省市希望借足球隊重返最高級別聯賽而拉動當地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因此本賽季中甲球隊表露出的衝超意願是毋庸置疑的。無疑,這也讓新賽季中甲的衝超競爭達到史上空前慘烈的程度,而中甲球隊的衝超一旦認真起來,那些打著靠踢升降級附加賽來保級這一如意算盤的中超球隊也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