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聖人別對我要求太高

2020-12-26 背後國文

當我們對一些不文明或不合禮儀的事情進行批評指責時,當事人常常會甩出一句話,我又不是聖人。言下之意是說,我不是聖人,我做不到你們所說的高尚,你們的這些道德標準只能對聖人起作用,對我們一般人無疑是對牛彈琴。

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分析一下當事人的心理。他能講「我不是聖人」,說明他是了解聖人的,是知道一點聖人的修養境界和標準原則的。再者他否定自己不是聖人,說明已經意識到自己離聖人境界和標準還有很大距離。還有他認為自己是普通人,不能把聖人的標準強加到他身上,他做不到。

我們數來數去,古往今來中國的聖人也沒有幾個,最大的聖人是有著「至聖先師」之稱的孔子,在他之前有堯、舜、禹、湯、周公、伯夷、叔齊、伊尹、柳下惠、老子等,在他之後有孟子、子思等。如果算上其它領域傑出代表的話,當然也包括史聖司馬遷、詩聖杜甫、書聖王羲之、醫聖張仲景、酒聖杜康、茶聖陸羽、武聖關羽等。

說來也是,看看上面這些聖人,我們在他們面前根本算不了什麼,不管你是步入了多高職位,不管你是創造了多大財富,不管你是有多大聲名,我們都沒有資格和他們相提並論。不僅在才能上不可企及,而且在品德上也是望塵莫及。就像子貢稱讚他的老師孔子那樣,「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論語·子張24》)他們像天一樣,已經成為一種象徵,一種精神,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

那聖人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從字面上看,《說文解字》曰: 聖,通也。通,達也。那麼聖人可以理解成通達之人,既通天達地,通古達今,也通人達才,通時達變,還能通權達理。

司馬光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是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

葛洪在《辯問》中說:「俗所謂聖人者,皆治世之聖人,非得道之聖人,得道之聖人,則黃老是也。治世之聖人,則周孔是也。黃帝先治世而後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 意思是說世俗所說的聖人,都是指那些治理國家的聖人,而不是指修道成仙的聖人。修道成仙的聖人,則是指黃帝、老子這樣的人;治理國家的聖人,則是指周公、孔子這樣的人。黃帝先治理國家然後升天成仙,這是偶爾出現的能夠二者兼顧的大才之人啊。

所以聖人我們可以歸納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通達之人,才德完備之人,有治世之才,有得道之德,因此我們人人都可以說「我不是聖人」,來作託辭,來做掩飾,來逃避道德的譴責,來為自己不夠高尚的品行據理力爭。然而如果真的人人都這麼想,那人類文明的進步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當然有人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因為很多的人僅僅只是不夠高尚,但完全還沒有達到惡的程度。他們行走江湖,我行我素的立足點是不作惡,認為這樣就夠了。還有他們認為不文明的事情多了,不合禮的事情也太多了,不是他們中的某一個人有這樣的行為舉止,而是幾乎整個社會群體都這樣。他們覺得沒必要抬高自己,把自己當聖人,用很高的標準來約束、指導自己。

誠然,在今天的世俗社會中,能夠踐行道德修養,能夠主動行善避惡的人畢竟不是多數,他們往往湮沒在萬千大眾中而不為人所了解,他們也無法改變整個社會的面貌和層次。因此當一股小的力量在時代的浪潮,在歷史的趨勢下根本無法殺出一條血路,開創一個嶄新的、成功的局面,但我們是不是就這樣束手無策,默默放棄呢?

一部《論語》,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如何成為真正的士,真正的君子,努力向聖賢看齊,讓我們不要成為小人,不要成為鄉愿,說明人性是向善的,有積極身上的力量,有循規蹈矩的正途,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君子,也能幫助和影響他人成為君子,那我們有又什麼理由放棄追求呢?

修養很難,成為聖人幾乎不可能,但努力成為君子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用質樸的心,善良的態度為人處世就是君子,推己及人,對他人關愛,對社會關愛就是君子。能夠成為君子,就能以聖人為目標,作參照,作方向。《易·乾》曰:「聖人作而萬物睹。」有德行的聖人一出現,天下都看到了。意思是說聖人作為一個典範,萬生萬物就會追隨。因為聖人能明白人民的疾苦,能明白萬物的道理,因此他能感通天下。

被章太炎評論「譽之則為聖賢、讞之則為元兇」的曾國藩說: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他認為,要麼做聖賢,要麼做禽獸,沒有中間的道路可走。說白了,要做人,就是要做聖賢,否則,那就是禽獸了。此話看似偏激,但卻切近事理。

我們知道,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他以一介布衣寒士躋身京師翰林院,立志「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時時以「君子當以不如堯、舜、周公為憂,當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他通過慎獨、主敬、求仁、習勞修身之道,最終名氣天下,為世人所推崇,他就是以聖賢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不要以為目標太縹緲,太虛幻,太遙不可及,如果你是個學生,你刻苦學習,努力鑽研,那你就是聖賢。再比如說一個酒鬼,如果他毅然把酒戒了,他也是聖賢。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之一員,在不同的崗位充當不同的角色,我們有我們的欲望,有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我們也有我們的認知標準,也能大概區別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所以當我們立志為善,竭力避惡時,我們也成了聖人。當我們完成了一個個小善,一次次成為聖人的時候,內心一定有達成心願的喜悅和快樂。而當我們對善抱以漠不關心和視而不見的時候,對不善抱以容忍和放縱的時候,我們也許和禽獸沒什麼差別了。

你我都不是聖人,但我們大家都可以成為聖人。

相關焦點

  • 薛之謙:「我不是聖人,我希望你過得不好」
    我又不是聖人,怎麼會希望你過得很幸福,我巴不得你過的貧窮孤獨,每到深夜時,都是想著我的好—《其實》。人們如果和自己愛的人分手了,都希望她能過得更好、更幸福,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卻做不到。就像薛之謙的一首歌《其實》裡面唱的:「我又不是個聖人,怎麼會希望你過得很幸福,我巴不得你過的貧窮孤獨,每到深夜時,都是想著我的好」。話雖然說的不是特別好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很難受。
  • 王朔評價自己:我是一個悔過的魔鬼,不是天使也不是聖人!
    不是大家印象之中的一頭「倔牛」 不了解王朔的人肯定會說他就是一個自大的人,寫了一些書就開始吹起了牛來。但真正了解王朔的人一定知道,其實王朔的作品非常不錯,從他的作品之中就可以讀到關於他的率真與逗趣的一面。
  • 抖音別帶我到太高太遠太險我看不見的地方是什麼歌歌詞
    最近抖音上有一首非常深情的歌曲受到許多用戶喜歡,歌詞中有一句是「別帶我到太高太遠太險我看不見的地方」,那麼抖音別帶我到太高太遠太險我看不見的地方是什麼歌?  抖音別帶我到太高太遠太險我看不見的地方是什麼歌  這是由王貳浪原創的歌曲《蜜蜂》。
  • 王者榮耀:我佛慈悲,妖怪又不是聖人,張大仙承認私下會爆粗口
    王者榮耀:我佛慈悲,妖怪又不是聖人,張大仙承認私下會爆粗口 張大仙承認私下會爆粗口,妖怪又不是聖人
  • 是「君子不器」的境界太高,還是聖人錯了?孔子:我跟不上時代了
    孔子今天我聽一位老師講述了一個關於「君子不器」的例子,讓人印象深刻,簡單易懂。先父畢生專攻漢文的圈點,我四十年來研究漢文的音韻,你問的是漢文的意思,那不屬於我的研究範圍……」錢先生的文字總是這樣詼諧,但入木三分,「學問貴在專門」雖然是種誇張,但是很淺顯的說明了「專才」的弊病。刻意地強調「專門」,追求「專才」必定會導致知識的缺失。
  • 愛我就別想太多41集全在線觀看 愛我就別想太多完整版免費看資源
    《愛我就別想太多》於2020年6月25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並在優酷視頻同步播出,優酷視頻的播出時間為每周日至周五24點上線2集,每周六24點上線1集。電視劇《愛我就別想太多》中,李洪海千辛萬苦隱瞞身份,還是被夏可可早就察覺了,那麼夏可可具體是怎麼知道他的身份的,在第幾集呢?
  •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我不是我沒有否認三連
    當前位置:全部攻略 > 軟體綜合 > 梗百科 > 正文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我不是我沒有否認三連 2020-05-13 17:09:54 文字教育 人氣值:加載中...
  •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第二章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
    原文: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順從自然規律、社會規律行事。聖人所做的事是為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甚至全人類。拋棄自己的私慾,不亂作為,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聖人總是順從規律,根據事物的趨勢而作為,不強行改變事物發展規律去作為。做事情時用自己的行為給別人榜樣的力量,不強行改變別人的思想。遵行規律做事、順從趨勢做事、減少私心做事、不為結果做事,做好每一天的事,上天自然不會虧待,自然煩惱、痛苦、懊悔就會少,快樂就會多。我們身邊股民很多,但是很多股民是不賺錢,更多是虧錢。
  • Kc 我喜歡你離我遠一點 伴奏 原版立體聲純伴奏
    >不要再打電話 浪費時間這樣會很不體面我很無聊 我很悶騷我的點你永遠都GET不到你不是我的菜 我何必跟你講話你別把自己看太高朋友 別在 對我 上心思我喜歡你離我遠一點最好你不要再出現不要再打電話 浪費時間樣會很不體面的點你永遠都GET不到你不是我的菜 我何必跟你講話你別把自己看太高
  • 疫情改變了足球:現在我們要求,球員在場下也是道德聖人
    體育記者米蓋爾·德拉尼則說:「足球俱樂部不是麥當勞。麥當勞說關門就關了,但球隊不能這樣做。」在疫情全球蔓延之後,人們對球員的高額薪資進一步提出了質疑——大多數有社會責任感的球員自願希望通過減薪、捐款,或者某種程度的參與抗疫來為社區提供福利。著名球員的舉動自然有示範效應,比如梅西和C羅都主動提出減少他們的巨額薪酬。
  • 誰都不是聖人
    每個人生來都不是聖人,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有些小事上,還是需要相互體諒的。昨天無意間聽到了李健的《懂得》,當唱到「請你不要忽略,年邁的人,別問我為什麼,就像白雪覆蓋的大地,深沉而遼闊……」不知不覺間已淚流滿面,我想到了我那尚健在的爺爺,和已經去世的外婆了。想到爺爺,會想到年邁之人的心境。
  • 吃火鍋時,最好別點「清湯鍋」,添加劑含量太高,不懂趕快看看吧
    吃火鍋時,最好別點「清湯鍋」,添加劑含量太高,不懂趕快看看吧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跟我一樣,非常喜歡吃火鍋,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天氣比較寒冷,這個時候,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火鍋店裡面吃涮羊肉,感覺非常的愜意。
  • 佛法所說的出世間聖人,是指哪些聖人?
    佛法所說的出世間聖人,分為解脫道和佛菩提道兩方面。解脫道的聲聞四果人應算是聖人,然而這是指解脫道而言,若就佛菩提道而言,則不是如此。聲聞的果位分為四種,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四種果都是聲聞、緣覺二乘的聖人,也就是解脫道上的聖人。二乘聲聞、緣覺的四種聖人,在大乘佛菩提道而言,並不是聖人,反而是愚人,因為即使聲聞阿羅漢都不曾證得大乘菩薩第一義諦之法界實相心,愚而不知此實相之境界,所以不名為聖人。聲聞阿羅漢都不知菩薩智慧的境界,何況初、二、三果人又怎麼可能了知呢?
  • 聖人是什麼樣的?
    有時我也好奇,聖人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們對聖人的傳說很多很多,但是我不太信這些。比如有人說,聖人在大亍上過,你用屎盆子扣他,他不生氣,只會去河中洗一洗,什麼也不說,因為他把紅塵看破,還有人說一個女人偷情,懷孕了,大家追問孩子父親是誰,大姑娘騙大家說是聖人的,聖人從不辨解,把孩子養大,十幾年後女人後悔了,才說出實情,洗清了聖人的名聲。還有人說老鷹吃鴿子,聖人對鷹說,你不能吃他,鷹說不吃它我死了,聖人說我從我身上割半斤肉吧。鷹才放了鴿子。
  • 孔子像前被擺上健胃消食片 聖人表示我太難了
    孔子像前被擺上健胃消食片 聖人表示我太難了時間:2020-12-14 11: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孔子像前被擺上健胃消食片 聖人表示我太難了 近日,湖南科技大學上了熱搜,原因是竟然有學生給孔子雕塑擺上了健胃消食片。
  • 天主教不是聖人博物館,而是罪人的戰地醫院!
    類似「神父和平信徒們屢傳醜聞,我實在不屑領洗入教與這些敗類為伍」的說法,錯誤地假設,教會成員的言行,必然跟教會的道理完全一致。在這裡,我們必須弄清先後次序:不是天主教的道理,導致部分主教、神父和教友們犯罪作惡,而是恰好相反,那些主教、神父和教友們,未有按照天主教的道理,善導生活而犯罪作惡。
  • 我「文官聖人」劉毅這輩子不求別的,就一個字:莽
    司馬炎大笑,說桓靈在位時可沒有敢這麼直言的大臣,這樣看來,我還是比桓靈強。司馬炎給自己找了個極好的臺階,既解除了尷尬,還表現了足夠的容人雅量,也算是十分機智了。懟皇帝都無所顧忌,那麼其他人當然更加不在話下。
  • 馬斯克:特斯拉股價太高了,我要賣豪宅
    所以『延長封閉在家』的規定(或者說是強迫囚禁在家的規定)違反了憲法,我認為妨礙百姓的自由是糟糕和錯誤的。」註:3月份時,特斯拉弗裡蒙特工廠被要求「維持最小程度運營」,最終工廠員工從1萬人減少至2500人。
  • 聖人之燈,我心光明
    前兩天看了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500年來王陽明》的系列節目,感悟到"知行合一"的妙處,體會到"我心光明"的豪情,這顆浮躁的心終於找到了落腳的地方,終於安定下來。王陽明作為中國近五百年來難得的一代聖人,讓古今中外多少的仁人志士推祟學習,略觀陽明先生的一生,是一條不忘初心,終得始終的光明大道。
  • 【聖人傳記】01月02日(聖巴西略與聖額我略·納齊安)
    你們不要考慮太多,把你們多餘的,施捨給窮人吧,不要將個人利益放在公共利益之上,你們應當慷慨大方……」聖額我略納齊盎(國瑞納祥)(St. Gregory Nazianxen)聖名額我略,三二九年,納齊盎本是他的誕生地,後人稱他為納齊盎以區別教宗額我略父親聖長額我略。聖人母親是聖婦農納,父親本是外教人,被母親勸化,領洗入教,夫婦二人熱心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