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水墨畫:北京烤鴨、梅幹扣肉、牛肉麵

2021-02-13 秦風老照片館

藝術創作概念的探索是沒有邊界的,尤其進入近代,不斷有藝術家試著突破原有的限制,創造新的領域。在中國水墨的創作上的也有不少藝術家努力尋求突破,什麼樣的創作才算符合中國水墨的定義呢?什麼樣的創作能稱之為突破卻又不犯規呢?

 

中國水墨女青年畫家徐丹語以美食為題材,追求新的可能。中國畫一向被認為精髓在於寫意,尤其是水墨的渲染筆法更被視為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即使中國水墨有工筆畫也非西方的透視概念,而是捕捉情境和感覺。問題是,中國也有所謂情慾畫,這種畫以刺激感官為主,只能是寫實,不可能是寫意,而且常常寫實到讓人臉紅心跳。事實上,世界上所有的情慾畫都是寫實的,沒有寫意的,因此要刺激人類官能直接的欲望,只能是赤裸寫實的,不可能是寫意。

現在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美食世界聞名,因此畫食物要刺激味蕾只能用寫實的技法,然而中國水墨媒材過於透明,難以創造實體感,不利於寫實,也很難把食物畫出很好吃的感覺。這就是徐丹語要克服的難處,她發展出水墨多層描繪的技法,創造出中國水墨罕見的超寫實效果,畫出中外美食,獨樹一幟。有人難免會問,這算是藝術嗎?事實上,人類藝術創作的表現,無論建築、雕刻或繪畫,或宏大或精細,能達致鬼斧神工,逼近人類手藝能力極限者,其概念和實踐,本質上即為藝術!

 

其實,不僅是水墨畫,包括其他媒材,一般人畫食物,都把食物當成靜物,把食物與桌巾、書本、燭臺等放在一起。問題是,桌巾、書本、燭臺不能吃,食物卻可以吃,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分。如果畫風景,是讓人看了心情舒暢;畫情愛關係,是讓人看了怦然心動;那麼畫食物,是否就應該讓人感到飢腸轆轆,讓人有想吞下畫的欲望呢?因此,徐丹語畫不同民族的佳餚,反映的不僅是食物的外表的形狀和顏色,而是每一個民族的味覺搜索,以及無限的食的欲望。有人說,一部人類藝術史就是人類的情慾史,而她的創作更是在刻畫人類的食慾史,一部通常被忽略,卻影響更深遠、更根本的歷史!

 

因此徐丹語對自己的創作得到一個簡單的檢驗標準,如果看她的畫後不能產生肌餓的感覺,那麼創作就不算成功,用這個標準看看下面幾張作品。沒錯,您的眼睛沒有看錯,這是道地的中國水墨作品,體現的不僅是中國人的詩情畫意,也是中國人追求美食慾望的一面。

這是一道中國的名菜,所有嚮往中國菜的國際人士都知道這道佳餚,傳統北京的做法有極其講究的程序。據說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用炭火烤制,必須做到色澤紅潤,肉肥而不膩。這道菜隨著大陸人士傳到臺灣,在臺北發揚光大,而且加了新的元素,新的廚藝技術不一定是遵循北京的古法,而是加上南方人追求香料的習慣,皮更脆,而且添加了五香,讓口感更佳。在臺北,賣烤鴨最有名的並不是北京人,而是一名廣東籍的退伍軍人開的廣東菜餐廳,其中提供的烤鴨香脆可口,名聞全臺,假日高朋滿座,很難訂到位置,可見做菜跟其他技能一樣,到了最後都是各憑本事。

這是典型的客家菜,非常下飯,用梅乾菜和三層肉去燉煮,梅幹有五香,加上醬油的香甜味,肉質燉過變得柔軟,入口即化。嚴格講,梅幹扣肉是客家的農家菜,就像紅燒肉那樣,農民大口啖肥肉,覺得那就是幸福生活。梅幹扣肉也有類似的意思,雖然客家人主要居住在粵東、贛南和閩西,但梅幹扣肉並不被列為廣東菜的一部分,廣東人不太喜歡吃大塊的肥肉,此外,在中國北方的餐廳中,菜單上很少有梅幹扣肉,不過在臺灣,梅幹扣肉是很受歡迎的一道菜。這幅作品要表現出梅幹扣肉油膩的感覺,畫家在畫紙上壓了很多層,就中國水墨超寫實而言,算是創造了罕見的寫實效果。

麵食是中國人主食之一,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吃法,北方時興炸醬麵,先蒸熟白面,再加上炸醬肉和小黃瓜絲,這是北方人的吃法,至於西北則流行蘭州拉麵或清真面,主要用細面加上薄牛肉片,澆上辣油。至於廣東人則是廣式牛肉麵,獨具一格。這幅畫是臺灣式的紅燒牛肉麵,臺灣本來以米食為主,1949年大批大陸人移入,帶進吃麵的飲食習慣,各省的食物也交融一體,形成獨特的菜餚。這種牛肉麵使用白面,採半筋半肉的牛肉塊,加上酸菜和蒜頭,成為臺灣美食之一。很多臺灣人離開臺灣後,最想念的家鄉菜之一就是一碗熱騰騰可口的牛肉麵。

相關焦點

  • 蘭州牛肉麵——舌尖上的記憶
    蘭州牛肉麵——舌尖上的記憶                                       文/韓乾昌
  • 舌尖上的京城——北京烤鴨
    過去說到北京烤鴨,聯想到的只有一個地方(也只能有一個地方):全聚德,先是在王府井,後又分出一家「和平門」。現在呢?在各國的唐人街上都能看到用鋁皮兒真空包裝的「北京烤鴨」,名至,實不歸。就算在北京,那大大小小的店,都是用「北京烤鴨」做招牌,可也是好的好,壞的壞,良莠不齊。雖未必逾江,亦難免有橘枳之誚。
  • 水墨畫看似簡單,一個外國人畫的中國水墨畫,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上一篇文章呢我們講了為什麼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現在我們淺談一下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水墨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和墨,黑色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被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意境呢確實是一種無言可說的,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的意蘊和境界,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舌尖上的朱河】梅乾菜扣肉
    梅乾菜扣肉(十五)朱巖 據傳,朱河的梅乾菜扣肉
  • 《藝展中國》黃孝逵水墨畫作品展
    曾追隨黃胄先生習畫,深受其藝術理念影響。1978年移居香港,又受到王無邪先生影響。經商之餘作畫。曾為深圳畫院客座藝術家,現為中國國家畫院都市水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中國畫學會副主席。作品六次入選香港藝術館主辦的香港當代藝術展並三次獲獎;兩次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狀;兩次於全國美展獲獎。
  • 【舌尖上的洛杉磯】人氣烤鴨大特輯!
  • 「波洛克」式的中國傳統水墨畫
    傑克遜·波洛克(1912-1956),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因獨創了自由奔放的「滴畫(drip painting)」而著稱。滴畫,指在帆布上很隨意地潑濺顏料,灑出流線的技藝。他的繪畫已經完全替代了創作本身,是一種近似表演藝術的創作形式,在當時的藝術界可謂「前無古人」。
  • 畫說北京丨北京烤鴨趣談(漫畫版)
    後經元明清三朝不斷改進,北京烤鴨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夥計每見餐後醬碟、蔥碟非狼藉者,暗自讚揚才是吃主,今稱美食家北京烤鴨是怎樣煉成的北京烤鴨原來所用的原料是北京填鴨,鴨子肥大,全身白色,每天定時由技術工人將用莜麥麵和其他營養物調好的飼料,一團團地塞入鴨子食道中,鴨子幾乎不會自己進食了
  • 劉尚勇:水墨畫的歷史淵源
    後來到了唐代的王維這裡,就是我們熟知的大詩人王維,他也是位大畫家,他在《山水訣》中提出了,「水墨最為上」的繪畫思想,意思就是「在繪畫創作上水和墨的表現運用,才是最重要、最關鍵的。這一句話,徹底打開了「水墨畫」的大門,更開闢了中國繪畫的一個嶄新局面,後人紛紛效仿,王維到目前也被稱為「水墨畫」的開派祖師。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北京烤鴨上乘原料——北京填鴨
    點擊上方藍字《北京烤鴨交流中心》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 黑白墨道:水墨畫的意蘊之美
    在宿利群的新水墨畫中,「意」的凸顯實質是對「意蘊」的表達與呈現。「意蘊」是中國傳統的審美範疇,「意蘊」之美更是一種獨特的東方藝術之美,這也是宿利群作品中最核心的美學內涵。宿利群新水墨畫中的「意蘊」之美首先在於「意境」。「意境」是中國美學理論中的重要範疇,《黑白墨道》系列作品所呈現出的空靈雋永的意境不僅源自於中國傳統美學理念,更是反映出了一種當代語境下的精神特質。在繪畫創作中,宿利群進入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超然狀態,畫面所描繪的自然物象實質是其主觀心意的外顯,他在作品中構建出了一個超脫於現實的意象世界。
  • 意境竹子水墨畫圖片欣賞
    意境竹子水墨畫圖片欣賞 竹子水墨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古人常以竹子來代表自己高尚的品德,固有節氣之說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竹子水墨畫圖片欣賞和一些關於竹子水墨畫的故事。
  • 年貨 ┃ 土豬肉+荔浦芋 這種配置的扣肉難道還不算上乘?
    過年了過年了,現在距離過年只剩10天了,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你家已經開始吃上扣肉了嗎?其實吃過年吃扣肉的習慣在全國都有,不過廣西的扣肉卻有些獨特,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食材的選擇上。再搭配獨特的秘制醬料,這樣才是真正好吃的廣西扣肉,最近舌尖剛剛上線的山上人金鳳姐土豬扣肉,就是要把最地道的廣西味道留給你。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可以稱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由於種種原因對吳冠中水彩畫的研究遠不如對其油畫和水墨畫的研究深入。其實,相比較而言,吳冠中最早被人所熟識的不得的油畫,也不是水墨畫,而是水彩畫。雖然吳冠中水彩畫的藝術風格隨著年代的推移有所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在融合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精神這一點上,是十分突出的。
  • 畫竹子的畫家 水墨竹子畫欣賞
    畫竹子的畫家,張小偉國畫竹子/水墨竹子畫欣賞。從古至今,竹子都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他們以竹自居,多因竹子本身的幾大特點。竹子堅強,不管環境如何艱苦,竹子總能鬱鬱蔥蔥;竹子虛心,田野巨竹也好,房前竹枝也好,大都空心,從不妄自尊大。因此,竹子便成了畫家、詩人吟詠的對象。
  • 微雜誌| 李澤民的水墨文人畫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現代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藝術家委員會理事。現居北京。李澤民   春暉圖   68x136cm    文 / 未君每每論及文人寫意畫,我們都不可迴避地要談到元人的水墨,像趙孟頫、李衎、柯九思、倪瓚、吳鎮等一大批文人水墨畫家,往下
  • 人間自信,北京烤鴨
    做鴨,還得屬北京。 哎呀,別想歪了,我們今天談的是——烤鴨。 烤鴨歷史悠久,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建康,當時的《食珍錄》中已記載炙鴨。 而說到中國最知名的鴨子,北京烤鴨必然拔得頭籌。京師美食,莫過於鴨,而炙者尤佳。
  • 在北京,什麼才是好吃的牛肉麵?
    說到吃麵,中國的吃麵歷史可是很悠久的,麵條起源於中國,至少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麵條最初只稱為「餅」,「水溲餅」、「煮餅」便是中國麵條先河,「麵條」一詞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不管在什麼年代,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總能撫慰飢餓時的胃。
  • 北京最佳烤鴨排行榜
    提起北京美食,色香味俱全的烤鴨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然而在這個飲食和調料極大豐富,卻缺乏誠意和信仰的年代,想要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鴨,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烤鴨的蘸醬,不是豆醬,也不是果醬,必須是甜麵醬。甜麵醬一定是要用北京傳統老字號六必居的面醬精心調製而成,加糖加香油,拌成專用的烤鴨甜麵醬。甜麵醬的調製講究不濃、不淡、不懈,恰似隔窗瞥見懶起畫峨眉的芙蓉美人兒,略施粉黛,卻是豔絕千秋。判斷甜麵醬是否調試得專業地道,只需一點:用筷子或者黃瓜條蘸上面醬,停留在半空,甜麵醬似滴不滴,如此才算是一等一的好面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