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啊老師, 像老朋友一樣;老師啊老師,是我學習的榜樣;你給我的一切, 我永遠不會忘……」這是清晨的蓮花校園迴蕩著的動聽旋律,這是秋陽的晨曦中孩子們深情的表達。
長空鳴雁秋時至,桃李春風又一年。秋陽澄熾,在這個丹桂飄香,碩果纍纍的季節,蓮花小學的老師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
(蓮花小學全體教師宣誓)
9月10日上午,蓮花小學王華斌校長的身影穿梭在每個教職工的辦公室裡,這是王校長在教師節的清晨給蓮花小學的每位老師遞上一束鮮花,表達謝意與祝福。
歲月流轉,光陰翩躚。蓮花小學在這一年裡經歷了太多不平凡: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網絡教學,迎難而上;師德師風,滌蕩靈魂;育人工作,春風化雨;教學改革,勇攀高峰;家校同心,助力成長……一路風雨同舟,一路高歌猛進,縱有千難萬難,學校的前行步伐紮實堅定,在提質升級的道路上逐夢奔跑!
就像王校長說的:「是全體蓮花人同舟共濟、拼搏進取,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績,大家全心全意、無私奉獻、不抱怨,大家的大局意識、責任感、使命感和開拓者的守正創新精神,使我們的學校有了良好的教育樣態。」
在過去的一年中,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湧現出一批有管理藝術、教學有方、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的先進個人。
借著教師節的契機,在蓮花小學大禮堂,王華斌校長為他們頒獎。
他們是2020福田區年滿30年教齡、獲得「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和「年度優秀班主任」稱號的老師們。
他們依次上臺,接受來自王校長頒發的榮譽,迎接來自大家的敬意與祝福!
站在中間的是蓮花小學今年年滿三十年教齡的老師,他們是:李慧彬老師、苑淑傑老師、陳求花老師、張莉老師、張宏偉老師。
他們在教師崗位上默默奉獻整整30年,在蓮花小學這片熱土描繪青春、填塗幸福、抒寫教書育人的情懷,他們在育人之路上不改初心地走著,笑容裡充滿淡定與從容。
他們是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在今天這個特別的節日裡,他們「傾囊相授」,來給大家說說他們的教育人生,講講他們的教育經驗,希望給更多蓮花的孩子們帶去教育助力。
李慧彬老師
李慧彬老師1990年走上講臺,1994年進入深圳市福田區蓮花小學任教,曾任語文科組長。回憶起剛來蓮花的歲月,李老師仍記憶猶新,時光荏苒,竟已過去26個年頭。
李老師說,那時的蓮小才新辦不久,條件設施簡陋,但不影響老師們這片教育的熱土上開墾耕耘,李老師在與學生的磨合中慢慢成長。
在李老師的班級,總能看見幸福感滿滿的老師、樂觀積極的學生,感受到和睦共進的師生關係。如果說一個人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那麼李老師就是用這三十年的歲月默默做著一件事——成為學生的幸運,成為幸福的教師。
李老師說:
一個好的習慣會助力孩子的一生。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的好習慣,不論成績如何,要會一定程度地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另外,李老師提到請家長們了解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與特長所在進行培養,而不要想面面俱到最後卻一無所獲。把當下看作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比拿到理想的分數更重要。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應當是一種樂趣、一種習慣,而不是一次兩次的分數。
最後,李老師說到,請家長們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帶來內心的安定,帶來更陽光開朗的性格。
陳求花老師
陳求花老師1990年開始教師生涯,1996年入職蓮花小學,一直從事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為體育教育事業勤勤懇懇奮鬥三十餘年,一身運動服,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就是學生眼中的陳老師。
三十年的從教之路,彈指一揮間,回顧過去,陳老師感慨萬千,一路走來,辛苦與快樂同行,從教以來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低調做人,踏實做事,以學生為基本,以培養學生為己任。
陳老師說到:「教師這個職業,特別是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可以說辛苦與汗水同行,今後要繼續發揚園丁精神,做好引路人,把我們的體育事業發展下去,堅守教師崗位的那份執著,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陳老師認為:
在三十年小學體育教學中,陳老師分享了以下幾點經驗:
首先,體育教育的課堂常規尤為重要,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課堂常規紀律,才能更好地更順利地上好一節課。遊戲能更好地提高體育的質量及趣味性,家庭裡也能融入遊戲化生活瞬間、趣味比賽,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及團隊合作精神。
其次,體育注重小組形式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樂於幫助他人的行為,學習他人長處,彌補自身短處,促進共同成長。
最後,體育也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在家庭中也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加強自身體育鍛鍊。
苑淑傑老師
苑淑傑老師,深圳市福田區骨幹教師,語文學科帶頭人,曾任小學語文研究會成員,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曾任蓮花小學語文科組長。
自1999年進入蓮花小學以來,苑老師更勤不輟,創新進取,積累了相當深厚的教學經驗,培養出一批批學習能力強、會主動學習的學生。
苑老師也同樣看重家庭教育,她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的合力方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苑老師在此也為家長支招:
苑老師認為:
一是擔起家長的責任感,以身作則對孩子進行引導,規範孩子行為規範的養成。
二是讓孩子的生活品質與學習品質兼修。苑老師看到現在有許多的家長只看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習的習慣和過程。
三是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對待孩子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注意引導,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宣洩情緒。
四是與孩子共同學習,貫徹終生學習的理念,樹立令孩子敬佩、信任的形象。
在大家非常關心的「怎樣學語文」的問題上,苑老師為大家指出幾條建議:
一是重視基礎,苑老師鼓勵學生自學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二是重在積累,在平常多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如進行摘抄等。
三是重在運用,苑老師讓學生「在範文中取法,在生活中取材」,寫作中要做到「以我手寫我心」,寫出真情實感。
張宏偉老師
張老師是一位資深美術老師,1990年參加工作,2004年調入蓮花小學。張老師說美術教育重在心育,美術對學生心理的教育作用遠遠超過常人的理解。
美術,通過形式上的學習訓練可以了改變學生的不好的行為習慣,甚至達到療愈心靈上的創傷的作用。所以,張老師認為: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研究嘗試從心入手,做研究型教師。
張老師在他的課堂上,重點培養學生耐心觀察,理解分析,發現亮點的引導。
張老師認為:
張老師認為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審美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生活中用生動有趣的形式或語言進行傳授,充分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情感體驗和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引導學生欣賞高水平的美術作品。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不僅多角度地學習和認識了自然的美和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而且通過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還能逐步提高視覺感受的能力和掌握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崇尚文明的思想感情。
最後,讓學生對作品進行評價。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感受作品,再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做進一步的理解和分析,並以此來引導學生體驗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張莉老師
張莉老師1990年參加工作,30年來有苦有樂,工作繁瑣但雖累猶榮,她說,因為孩子們每天都會帶給她很多的欣喜,讓她心態永遠年輕,從他們身上能獲得不斷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張莉老師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在克服學習困難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讓我們的孩子走得更遠。
張老師認為:
張老師首先覺得數學是貼近生活的,激發孩子學習數學興趣最重要。適當地從生活中創設數學情境,不但可以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數學源於生活的數學價值觀,這也是體現數學價值性的有效方式。
其次,學數學要結合實際,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數學教育的導向是讓學生在數學上得到應有的發展,體現數學的價值。而要體現學生在數學上獲得的發展就需要通過了解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是否具備創新意識來體現。
張老師說,數學是一門能很好地訓練孩子思維的學科,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多思考、多應用,多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實際出發,從小培養孩子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空谷幽蘭,萬裡飄香,是對教師品格情操的最好讚美。人間春色本無價,筆底耕耘總有情。老師是於三尺講臺默默奉獻的教育匠人。
他們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嘔心育人的可貴品質,情系學生的時代精神,一邊築牢教師的信仰根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一邊用自己的師德、精湛的業務來爭當學生成長的「築夢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老師永遠只想做學生們背後的那個人。他們用流逝的時光,匯聚成黑板前諄諄教誨的身姿;把育人的情懷,凝聚成燈影下日復一日批改作業的背影,只為了讓孩子們和時代挽手同行。
祝全天下的老師節日快樂!教師,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全體蓮花人在立德樹人的榮耀之路上奮發有為,實幹興校!
蓮花小學全體教師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徵程中,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為蓮花美好的教育夢,為民族偉大的復興夢,為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努力拼搏,一路高歌,砥礪前行!
來源:蓮花小學宣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