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品質大大提高,獲得感越來越強,我內心常常充盈著感動與幸福。我覺得,滿滿的幸福感應該就是小康生活的生動體現。
我出生在山東的一個美麗小村莊,憨厚勤勞的父母在這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勤勤懇懇大半輩子,把自己的青春年華都奉獻在這片土地上。
我們兄妹四人,長大後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只有春節才可以團聚在一起,陪年邁的父母有說有笑,享受天倫之樂。
勤勞樂觀的父母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他們言傳身教,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做人要善良、正直,要依靠自己的勤奮創造美好生活,我覺得這就是父母的「成功」。
看著這個大家庭由貧窮走向富裕,人丁興旺逐漸壯大。此時,我的內心是喜樂的、感恩的。
我的大家庭
先生的大家庭
長大離開老家,大學畢業後我隻身來到了天府之國——四川成都。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我一待就是20年。我喜歡這裡的人,每次問路他們都熱情友好地為我指引;我喜歡這裡的美食,成家之前幾乎天天吃串串、火鍋或川菜;我熱愛這裡的風景,美麗的山山水水讓我放棄了原先的專業,做起了旅遊項目。
在旅遊中,我認識了自己的人生伴侶,從相識、相知到攜手建立自己的溫暖小家,感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先生在國營單位上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工作認真努力,積極上進。
經過幾年的積累,我們買了房,有了自己溫馨的小窩,再後來,我們可愛的寶貝出生了。對於一個離家千裡的遊子來說,有了愛人和孩子,家就變成了快樂天堂。此時我的內心是溫暖的、幸福的。
我的小家庭
慢慢地家裡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一直沒有忘記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並駕齊驅,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先生考取了在職研究生,評上了高級工程師。我除了做旅遊,還利用閒暇時間自學考了社工師,學習了茶藝。
我們不僅努力提升個人能力,還買了很多育兒書籍,在網上聽相關分享課程,和孩子一起面對、解決問題,一起成長進步,還在周末一起做公益,去幫助更多的人。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耳濡目染,優良的家風才會代代傳承。我們給女兒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她從小就熱愛學習和閱讀,熱愛勞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自信陽光,樂於助人。此時我的內心是欣慰的、滿足的。
三口之家參加公益歡樂跑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社會離不開千千萬萬家庭的和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作為祖國大家庭的一分子,我們每一個小家庭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只要家家都努力成為小康之家,我們的祖國就會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為了這個宏偉而近在眼前的目標,讓我們一起加油!
本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編輯/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