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藍色「愛羽客羽毛球網」 關注
國內最大最專業的羽毛球平臺
業餘羽毛球比賽一直很紅火。
雖然有林丹這樣的大牌參賽,羽超吸引力依然很弱。
本月初,2015-2016賽季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正式打響。創建於2010年的羽超聯賽至今已有6年,改規則、調賽程,甚至一度引入業餘球員,羽超聯賽可以說始終在想盡辦法來經營和宣傳自己。
然而,從往屆聯賽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這些改革措施收效甚微,不但職業化之路越走越窄,影響力甚至敗在了被看作一家人的乒超聯賽之下。羽超聯賽到底怎麼了?
▌李宗偉「叛變」 羽超,吸引力竟不如印度聯賽
受李永波的邀請,李宗偉出席了12月1日的新賽季羽超聯賽開幕式。不過這位昔日羽超聯賽的強力外援今年卻「叛變」了,本賽季李宗偉將不再出戰羽超賽場,轉而參加印度羽球聯賽。
其實今年有幾家羽超俱樂部為李宗偉開出了不菲的價格,不過最終他卻選擇了參加印度聯賽。李宗偉表示,今年的羽超聯賽兩個月就要打完,賽事太密集。而且馬上就到奧運年了,自己還是想以奧運積分賽為主,所以最終決定不參加羽超。當然這只是一種託辭,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印度聯賽「性價比高」:海德拉巴獵人隊給李宗偉開出了10萬美元的報價,而且比賽只有兩周。
缺席今年羽超的還有韓國選手李龍大、裴延姝以及拉特查諾等高手。今年羽超只有韓國的柳延星、中華臺北的戴資穎兩人撐門面,兩人分別加盟了青島、湖南兩支俱樂部。
與羽超明星寥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賽季的印度羽毛球聯賽星光熠熠。印度羽毛球聯賽將在2016年1月2日拉開帷幕,一共有6支俱樂部參賽,聯賽網羅了李宗偉、蔡贇、韓利、索敵以及內維爾、辛德胡為首的一批本土球星。其中奧運冠軍、江蘇選手蔡贇將加盟歐德勇士隊,隊友包括內瓦爾、印尼男雙好手亨德拉、丹麥雙打名將彼得森。
6年前,為了大力推廣羽毛球項目,乒羽中心堅持要重新興辦羽超。過去6年裡,羽超也曾經有過風光的時候——林丹高達300萬的薪水;李宗偉、基多/塞蒂亞萬等國際頂尖選手加盟……如今卻落得冷冷清清無人問津,羽超職業化之路越走越窄。
▌愛好者達2.5億 ,去年羽超竟然還會「裸奔」
與羽超觀眾寥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群眾羽毛球市場卻熱火朝天:在最新的全民健身調查數據中,羽毛球已經成為繼散步、跑步之後的第三大運動,全國參與人數超過2.5億。
昨天在南京奧體中心,「匯動杯」南京市業餘羽毛球團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330名業餘選手分為10個隊,殺得不亦樂乎。賽事主辦方的負責人汪春永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自己就是羽毛球愛好者,平時特別喜歡和朋友約在一起打球。久而久之結識的業餘球友越來越多,於是也就有了辦一次大規模業餘聯賽的想法。
作為商人的汪春永毫不掩飾自己對業餘羽毛球市場的看好,他和幾個夥伴聯手推出的「匯動體育」羽毛球APP下個月也即將上線,預計客戶已經達到千人。「我們平時打羽毛球所以特別有感受,城市裡喜歡這項運動的人太多了,但往往很難約到合適的對手和訂到滿意的場地。建立這樣一個羽毛球APP可以讓大家輕鬆找到球友和場地,隨時隨地上場拼殺。」汪春永表示。
既然是羽毛球鐵粉,那麼汪春永看羽超聯賽嗎?他說:「我是不喜歡看羽超,雖然裡面也有林丹這樣的天王巨星。原因嘛很簡單,總覺得羽超亂糟糟的,一點也不職業。至於像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這樣真正高水平的較量,我們羽毛球愛好者其實都喜歡看。」
汪春永的看法其實代表了一批羽毛球愛好者,而且他所說的亂糟糟還是挺形象的。羽超為了推廣吸引眼球,這幾年聯賽可謂一年一變,「常規賽、季後賽」模式、「11分5局3勝」規則、比雙打人更多的「3V3」對陣都粉墨登場過,為了吸引觀眾甚至還推出過引入業餘球員參加羽超的動作。結果呢?畫虎不成反類犬。把一項職業賽事裝扮成了譁眾取寵的小丑,臨到頭卻連一聲笑也沒博來。
更令人尷尬的是,羽毛球群眾基礎如此之好,但去年的羽超聯賽竟無法吸引贊助商,賽事沒有一個主贊助商,也沒有任何的冠名,性質上跟「裸奔」無異。
▌「偽職業」必然亂糟糟
作為當下國內最流行的運動項目之一,羽毛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巨大的發展潛力,這都是職業化的必備條件,但與此同時,代表羽毛球職業化方向的羽超聯賽卻舉步維艱。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金牌戰略。
乒羽中心主任劉鳳巖曾指出,辦聯賽是為了服務奧運爭光計劃,同時給基層專業隊更大生存空間。換句話說,羽超俱樂部只是披上職業外衣的專業隊。從胚胎開始,羽超其實已與「職業」分道而行。而在當今體壇職業聯賽的大趨勢下,這種「偽職業」勢必前景黯淡。
因為「偽職業」,羽超不得不屈從於金牌戰略,每年要根據國家隊的備戰計劃而改變舉辦時間。2010年聯賽是5月至8月;2011賽季提前至2月;2012年為給倫敦奧運會讓路,聯賽又推遲到8月……一項長期舉辦的職業聯賽竟然連個固定時間都沒有,難怪愛好者都會覺得亂糟糟。
亂糟糟的不僅僅是賽制和時間,還有關係。上賽季,羽超聯賽曾一度引起外界的關注,卻是源於贊助商之間的衝突:以150萬元租借費用臨時加盟青島隊的林丹,由於個人贊助商與聯賽贊助商是競品關係,而無法獲得上場機會。無奈的林丹只能以見面會的方式補償球迷,而青島隊則被嘲笑花高薪買來了一位場邊的「形象大使」。
羽毛球是中國隊在奧運會上的金牌大項,至今仍保持著三級訓練體制。為了金牌,職業化改革很難推進。職業賽事專家張慶指出:「如果聯賽堅定實行職業化,肯定會有陣痛期,比如打破舊體系帶來的國家隊成績下滑,很可惜沒人願意承擔這個風險。」於是,行政幹預與市場碰撞後出現的亂糟糟現象,在所難免。
(來源:揚子晚報)
微信訂閱號:aiyukeyumaoqiu
愛羽客APP :豌豆莢、百度應用搜索「愛羽客」下載
iOS在APP Store搜索「愛羽客」下載
愛羽客網站:aiyuke.com 讓我們更專業的熱愛羽毛球
體育社網站:tiyushe.com 輕鬆運動,給生活來點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