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覽沙面——燈光下的風情丨導賞回顧

2020-12-17 BOOK導賞
WeChat ID:BookDocentGZ

導 賞 回 顧

沙面是廣州曾經的租界,是全國最小的租界,面積只有上海租界的百分之一,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有銀行、洋行、商號、會所、教堂……一切資本運行的機構一應俱全。9月19日,導賞員電車帶著大家夜遊沙面,感受沙面的異國風情和此地的商業金融曾經的輝煌時刻,了解現在仍存的企業的故地和故事。

本期導賞員

導賞員:電車

電車,省城「行街講古佬」,廣州街坊情初代成員、資深導賞員,擁有6年導賞經驗;BOOK導賞發起人之一。代表線路:龍導尾線路黃花崗線路越秀山線路等。

馬文治大廈舊址

外資銀行、洋行的金融商業駐紮地

1858年英法聯軍船隊來到中國,但由於當時已經是冬天,天津大部分河流已結冰,船經河道難以駛近北京,他們在香港水域停留時便選擇攻打廣州城以震懾清廷。沙面原本是珠江河流衝積而成的一片小沙洲,面向白鵝潭,水深可達15米,可以停泊軍艦,也是疍家艇停泊的沙洲,不易引起土地權屬糾紛。英國人看準沙面的地理優勢,因而將此地設為租界,在小沙洲與陸地間挖湧築橋,令沙面既是獨立的地塊,又可進出沙基路。

花旗銀行舊址

英國人重商,不僅在沙面島上發展自己的企業、銀行,還把租界土地出租給其他國家,於是租界內有著各個國家的銀行和洋行。從1860年代起的大約70年間,一棟棟歐式建築在沙面島上建成,滙豐銀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橫濱正金銀行、萬國寶通銀行、花旗銀行、旗昌洋行等等的洋行、金融機構在沙面島上相繼營業。

慎昌洋行舊址

其中,旗昌洋行、顛地洋行(寶順洋行)、怡和洋行是自英國東印度公司解體後,繼承其對華鴉片貿易的三家洋行。至今,怡和洋行已發展為怡和集團,旗下或控股的企業有大部分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企業,如:香港惠康超市、萬寧、7-11(不包括臺灣)、宜家家居(大中華區)、美心集團(50%)、香港置地(46%)……(數據來源於百度百科)

慎昌洋行舊址

與英國人重視商業不同,法國人重視傳教,沙面法租界只佔沙面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土地規模小,利益薄弱,但法國人沒有馬上發展法租界,而是選擇先把精力投入到一德路的聖心大教堂。此外,法租界一條連接西堤和沙面島的橋,到了90年代初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遭一砍再砍,長度只剩下連接沙面的三分之一,讓人不知道它也是文物。

中外盛行的外廊式建築

外廊式建築是指,在起居室前再加建外廊的建築,殖民時期的外廊式建築是英國殖民者為了適應熱帶地區殖民地的氣候而改造的。

滙豐銀行舊址

在外廊裡,既可以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又可以保證廊內的採光和通風。在這個舒適的空間內,可以進行喝茶、用餐、閱讀、聊天、下棋、會見訪客等活動。

與上海租界不同的是,沙面不是近代廣州的經濟支柱,位置也離近代繁華地段長堤大馬路、政治中心維新路(今起義路)有距離,如今位置也並非在廣州城市的中軸線上,對廣州的主要產業發展沒有產生巨大的貢獻。因此,當如今眾多大體量的歷史建築需要維護和活化利用的時候,社會各界、專業機構以及政府部門還需要持續思考活化利用的多樣性。

花旗銀行舊址

參與者說

文:鍋鍋

圖:鍋鍋

編輯:嘉儀

相關焦點

  • 遊客走在富有異國情調的沙面街道中,感受著不一樣的廣州風情
    位於沙面大街54號的原滙豐銀行則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除此之外,沙面其他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也不少,例如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聖公會教堂、新荔枝灣酒家等。沉穩奢華(如東、西「紅樓」)、宏偉規整(如滙豐銀行)之外,沙面還自有清新端莊的一面,如英國雪廠。英國雪廠,又稱HK牛奶公司製冰廠,屬於早期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強調功能性和理性主義,所以建築功能齊全。它有地上4層前部為辦公住宅,還有半地下室,後部為廠房。
  • 沙面,一個很美的地方,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
    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就已是通商要津和遊玩勝地現在則是一個獨特的西方風情建築的露天「博物館」,是廣州最「歐洲」的地方被沙基湧隔開的這個沙洲小島有大小街巷8條,橫縱相間,像火鍋旁擺的豆腐魔方。一百多幢近現代建築物散布在這八大條街巷中。
  • 時間軸上邂逅百年沙面:公共藝術季「最沙面」環節
    新時代,新沙面,風採依然,活力綻放。作為2020沙面首屆公共藝術季「最沙面」的板塊,「時間軸上的沙面」包括白天鵝賓館展覽、沙面風情文化攝影展、廣東外事博物館展覽以及沙面古建築導覽四個主題展覽。位於沙面大街36號的沙面風情文化攝影展,展出檔案館珍藏的33幅歷史影像和攝影家們創作的22幅新貌照片,嘗試為觀眾再現歲月軌跡,穿越歷史風雲,留下城市記憶,覽時代風貌,展現老城市新活力。
  • 《沙面要事日記:(1859—1938)》|尋找廣州沙面百年足跡
    >至今島上依然別具歐陸風情。圖:沙面建築大歷史下的私家記憶哈羅德·斯特普爾斯-史密斯特殊的英僑身份以及其親身經歷,為近代沙面發展的歷程增添了一份特殊的私家記憶,為歷史補充了有血有肉、有生動細節的具象畫面。
  • 埃爾加親自指揮《威風凜凜進行曲》丨《西方音樂400年》課程導賞
    《寧芙女神的悲歌》;2、斯特拉文斯基曾被他的音樂深深震動丨佩爾格來西《聖母悼歌》;3、他的歌劇成就終於被我們認可了丨普羅哈斯卡演唱維瓦爾第《被殘酷命運壓抑的心靈》;4、第一部歌劇,到底是哪部?9、讓國王起舞的人丨作曲家呂利的傳奇生涯;10、守門員布馮說:「我常躺在沙發上聽著亨德爾這首歌,想著現實真不公平!」 11、餘志剛丨如何比較巴赫與亨德爾?;12、閹人歌手小史丨從法裡內利到最後一位閹人歌手;13、一部作品愛上巴赫的「音樂魔方」;14、巴洛克音樂有一個「搖滾」內核 ——聽神秘鋼琴家男神的別樣定義;15、#古典音樂也瘋狂# 在巴洛克時期談一場與音樂的戀愛!
  • 悠遊廣州——曾經的歐陸風情街拾翠洲,廣州沙面 三
    沙面基督堂是英國聖公會在沙面英租界設立的一座專供外僑禮拜的教堂,位於沙面五街,建於1864年。圍繞沙面外圈已經走完,現在可以在裡面的幾街幾街隨便走走了。沙面大街與沙面五街交界處的營英商泰和洋行,奶綠色的外牆很襯紅漆木門。
  • 我保證這是你從沒見過的沙面
    現在的沙面不僅更美了還多了很多美麗的裝置藝術品融合傳統與現代,展現文化的包容與創新……沙面首屆公共藝術季活動來了~系列活動計劃從8月持續到12月包括四大板塊精彩內容,分別是「在一起」——公共藝術展覽「時間軸上的沙面」——歷史文化展示「
  • 斥資3.5億改造的沙面,竟然被麥當勞帶火了
    時光倒流一百多年,那時的沙面還不叫沙面,叫拾翠洲,一個面積僅0.3平方公裡的橢圓形小島。作為中國近代歷史中曾經的外國租界之一,這裡歐陸風情建築林立,沙面,對廣州來說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記。
  • 到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看《沙面記憶》攝影圖片展
    1月12日,由荔灣區文聯、廣州文化公園、荔灣區國家檔案館主辦,荔灣區攝影家協會承辦的《沙面記憶》攝影圖片展在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開幕,展出荔灣區攝影家協會會員創作的作品90幅,特邀名家作品5幅。 百年浮沉,滄桑巨變。沙面是廣州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縮影,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不一樣的魅力。
  • 站點動態丨文化導賞小組培力村民實現助人自助——記潮州雙百社工參訪汕頭雲澳站點工作札記
    在這個過程,社工充當使能者,組織成員共同梳理,最終讓導賞線路初步成型。在4月28日,在汕頭澄海、後宅和深澳三個站點的同工們一起來訪參觀之際,首次推出導賞路線,進行初次嘗試,向大家展示雲澳的文化魅力。過程中,社工更是注重與其他同工交流,詢問大家的感受,收集反饋,就其他同工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再次進行調整完善。
  • 到廣州最愛的地方是沙面?當年洋人租住的地方有啥了不起?
    千河觀風情,感受各地不一樣的美景風情!沙面這裡現在很多洋建築都是文物保護單位,它們普通都是建於清末,至今一百多年了,這裡在清代時,英法等國的商人在此匯集的地方,通過這裡跟大清進行貿易,這裡是見證了清朝末期對外貿易歷史的地方,當年的大清,很長時間只有廣州的十三行做對外貿易,而十三行對應著是洋人的十三夷館,這塊就是當年夷館所在。
  • 「無無展」導賞回顧 | 無&善,人生命題的終極定義
    6月14日下午,魔燈院藝術史俱樂部在簡藏空間舉辦了一場「水禾田的無無展」導賞。本次導賞有幸邀請到藝術家水禾田(圈內人尊稱「水爺」)與空間主理人Dino一起,為大家解讀創作背後的故事。▲ 藝術家、空間主理人給會員介紹作品特色和創作理念大大的腦袋,9個戒巴和2個圓圓的腮紅,水爺創作的小僧是這次展覽的主要形象。
  • 廣州之旅——沙面,聖心大教堂,上下九步行街,越秀公園
    沙面-聖心大教堂-上下九步行街飛機降落時霧蒙蒙的,不過還是一眼就認出了珠江邊高聳的 廣州塔 小蠻腰~憑我在多年在火爐生活的經驗,還沒查氣溫就知道這兒氣溫不低……下飛機啦,興奮地一馬當先衝到前面。廣州出地鐵就覺得熱浪撲面而來,這邊人都穿單衣,我們一家三口穿著毛衣加外套簡直風中凌亂……由於到的比較早,還沒到入住時間,於是決定先去附近的沙面看看。沙面島第一次聽到沙面這個名字覺得怪怪的,看了導覽介紹才知道,原來沙面以前叫拾翠洲,是一個沙洲,後面鴉片戰爭時期成為了英法租界。所以周圍還專門修了護城河,架設炮臺。
  • 亞洲風情丨中國 年味兒
    博鰲亞洲風情廣場籌備良久,將於2月19-24日舉辦「中國新春傳統生活展」,全面復現「最中國」的年味,全面溫故中國家族經典的生活儀制。(電視劇《紅樓夢》中真實還原了賈府過年場景)文學作品中大量地記載了中國傳統過年時的富貴生活,博鰲亞洲風情廣場以「東道主」的身份搭建中國第一的文化生活雅集平臺,本次「中國新春傳統生活展」唯有博鰲亞洲風情廣場最值得舉辦
  • 非遺進社區:嶺南詠春拳「打入」沙面!
    為什麼說生活在沙面是幸福的事呢?今天,沙面街文化站結合沙面街 「四季廣場」文化活動特色文化品牌,積極配合區文化惠民工作,舉辦了一場「冬暖翠洲—2020年沙面街非遺(嶺南詠春拳)進社區文化惠民活動」。沙面社區的街坊老年人比較多,我們希望老年人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 周末遛娃手帳 —— 沙面公共藝術季巡禮
    不說沙面可以讓娃稍微放肆地跑跑的聖地,可以感受濃厚的人文氣息,那可是充滿著槌爸十幾年的記憶。槌爸老是跟槌媽槌哥說:要知道當年在沙面上學可近了,下樓轉右再轉左就到。這短短幾百米的路上可好玩了,夏天可以踩毛毛蟲,雨季可以在湧邊撈魚。。      趁這颱風天的周末貌似尚且風平浪靜,一早便慫恿著槌哥:今天我們去沙面溜達溜達可好,到時請你去對面西城都薈吃雪糕。
  • 沙面這家四十年經典餐館,老廣心中食正牌粵菜飲茶最中意來這裡?
    說起沙面,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滿滿的異域風情,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餐廳類型,基本上是歐陸風格為主。實際上在沙面島上,也有一些很不錯的傳統粵式風味餐廳,而今天毛哥想帶大家來的就是沙面一家非常有年代的粵菜館,這家餐館的出品非常地道,很多街坊都喜歡過來吃飯飲茶,就讓我們一起來沙面南街50號這家「陶然軒嶺南-文博食薈」嘗嘗。
  • 獲獎畫作沙面展出
    作為線上活動的線下延伸,結合「在一起」沙面公共藝術季系列活動,省友協圍繞「相助」「希望」「家園」「心靈」等主題,從線上畫展中挑選獲獎作品共72幅,與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沙面街道辦事處共同舉辦「守望相助童繪未來」廣東國際青少年畫展線下展
  • 西關-沙面-東山:為什麼這三區對廣州很重要
    廣州城在明朝的經營下已經有了大致的格局,城西的西關地區以商業區為主,城南沿江灘涂地主要以官有碼頭和民間集市為主,城東的東關地區以官府和官邸為主。十六世紀,歐洲國家的商船來到南中國的沿海地帶,爭相對華貿易。廣州是歐洲國家進入南中國海的首選口岸。
  • 【本地體壇】百年沙面網球場喜迎廣州小將「開蒙」
    廣東省網球協會副主席曾毓昌、徐洪想、賀東波,秘書長黃華文以及廣州市沙面體育俱樂部黨支部書記林明君、副主任趙月秋等嘉賓出席開營儀式。 沙面體育俱樂部的網球場始建於1905年,距今已有115年歷史,是廣州乃至全國最早出現的網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