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縣市齊喊苦 戳破蔡英文當局觀光虛胖假象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臺灣各縣市齊喊苦 戳破蔡英文當局觀光虛胖假象
2018-04-10 10:15:18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8年04月10日 10:1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臺灣各縣市齊喊苦 戳破蔡當局觀光虛胖假象

  臺當局《聯合報》10日發表社論指出,由於觀光慘澹,臺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最近宣布將臺南、高雄、屏東、澎湖等南部四縣市納入「擴大振興觀光方案」,由臺當局提供住宿優惠補貼。此舉立刻引發北到南各縣市集體反彈,表示「大家生意都不好,要救一起救」。一個補助政策演成縣市群起哭窮哭慘的鬧劇,除凸顯臺灣的觀光困境,也戳破蔡當局「千萬觀光客」榮景的假象。

  社論指出,蔡當局對來臺觀光客人數極為敏感,據島內統計,前年觀光人數達到1069萬人次,蔡英文特別在推特上以九種語言表示感謝,民進黨更列為執政周年政績。去年12月中來臺旅客再突破千萬旅次,蔡當局照例敲鑼打鼓大肆宣傳,從「觀光局」到蔡英文辦公室都喜不自勝。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更強調,來臺旅客連3年破千萬,是因為「政策得宜」。

  對比官方的一頭熱,業界的反應卻冷淡異常。原因是,臺當局帳面上的亮麗數字,掩蓋不了一波波的飯店、遊覽車、觀光工廠的倒閉潮。觀光若真如官方宣傳的一片大好,又何來縣市要求補助的聲浪?

  社論又指出,面對陸客斷崖式銳減,蔡當局為了填補帳面數字,並配合「南向政策」宣傳,臺當局「觀光局」轉而大力行銷東南亞旅客來臺。然而,官方吹噓南向及東北亞旅客來臺的「成就」云云,不少是用錢堆砌出來的。其手法,包括獎勵旅遊團體以數人頭的方式對每人補助四百元(新臺幣,下同),去年4月又提高獎助額度。事實上,不只陸客縮減,去年7月起日客來臺也負成長。因此「觀光局」去年11月針對日客特別推出「三三三優惠專案」,日客三個月內、三人同行來臺停留三天以上,即每人補助三千日幣,肥水皆落外人田。

  民進黨辯稱,馬當局時期就有針對來臺旅遊補助。問題是,蔡當局上臺後大幅放寬適用範圍,包括補助旅遊團規模從一百人放寬為五十人,旅遊天數由四天三夜放寬為三天兩夜也有補助等。除了臺當局,高雄市政府也訂有「2017獎勵旅行業推廣東北亞東南亞及港澳至高雄旅遊住宿實施計劃」,旅行社將旅客送到高雄觀光一晚補助三百元,連續兩晚六百元。換言之,從臺當局到縣市,為了衝人數,就是「補助再補助、撒錢再撒錢」。

  社論表示,如今,臺灣南部縣市因旅客人數衰退,「觀光局」又祭出補貼招式。這種「撒錢救觀光」的心態背後凸顯更嚴肅的問題是:表面上,南向來臺旅客人數雖然增加,實質上,卻看不到臺灣有任何吸引國際觀光的大戰略。簡言之,臺灣推展觀光缺乏中心思想,一味以補貼為能事,以灌水帳面數字,也正因缺乏整體性戰略,活動多偏向瑣碎化,難形成綜效。

  社論說,要吸引觀光客,必須有系統地針對不同地區旅客擬訂不同的行銷策略;但試問,臺灣吸引東北亞旅客的策略是什麼?東南亞又是什麼?歐美跟大陸又各有何不同?每道問題的答案應該各有不同,但悲哀的是,臺當局「觀光局」空有豐沛資源卻常在亂槍打鳥,只會慷納稅人之慨利用補貼來美化觀光數字。

  社論又表示,進一步看,來臺旅次創新高,何以臺灣中南部縣市慘兮兮?原因是,第一,島內旅遊人次出現近5年首次下滑;第二,陸客團一般操作模式多為八天七夜環島,以往中南部及東部都能受惠,但在陸客團大幅緊縮下,加上大陸自由行的旅客多以北部為旅遊重點,其他縣市當然受到衝擊。第三,南向旅客在臺停留天數不及陸客,消費力也相對較低,當然無法填補陸客止步留下的空缺。

  蔡當局沾沾自喜的千萬旅次,被地方縣市的一句「大家一樣慘」戳破了真相。過去臺灣常被批評「凱子外交」,現在卻有「凱子觀光」;問題是,天女散花式的補助能撐多久?

相關焦點

  • 臺灣觀光變「關光」?蔡英文又許「空頭支票」,民眾:等不到那天
    編輯:晨星蔡英文當局對「九二共識」的否認,導致大陸臺灣兩岸之間的交往受到極大的限制,而由於臺灣的相關政策,一些原計劃中有臺灣行的大陸民眾也相應的取消或改變了自己的出行計劃。這一變動使得臺灣的旅遊業收到了持續較大的衝擊,引起了臺灣當地旅遊業內的憤怒。雖然臺灣「交通觀光局」表示,將會對臺灣的旅遊業進行全新的規劃,將其營銷重點放到海外,並且在未來會撥款兩億元(新臺幣,下同)對臺灣旅遊業進行支持,可是,這一舉措並未能平息旅遊業內的憤怒情緒,並且他們憤怒的宣言到「等不到那一天了」,臺灣的觀光很快就要「關光」了。
  • 蔡英文當局想中斷兩岸往來?這後果臺灣恐難以承受
    特別是在2020大選蔡英文以817萬高票勝選後,兩岸關係的走向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蔡英文當局已於2月9日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直航班次也大幅減少,不僅人員往來等於中斷,連「大三通」「小三通」貨運也幾乎停止。島內一些經濟學者因此不看好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認為臺灣整體表現可能因出口額降低而受到影響,故呼籲臺當局應儘早提出因應對策。
  • 臺灣5萬人上街反對民進黨當局荒唐施政,現場高喊:蔡英文下臺!
    新華社臺北11月22日電,臺灣各地50多個團體和政黨22日在臺北發起遊行,反對民進黨當局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美國豬肉和美國牛肉進口、粗暴駁回中天新聞臺換發執照申請等荒唐施政。主辦方宣布,逾5萬民眾參加遊行。
  • 臺灣多個社會團體上街「秋鬥」蔡當局
    、勞工)進行「反汙名、要尊嚴;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勞」大遊行,抗議臺當局在年金改革中抹黑軍公教。     大陸遊客赴臺「急凍」,嚴重衝擊臺灣觀光產業,包括旅館、旅行社、遊覽車、導遊等11個相關產業組成「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號召300輛遊覽車、2萬人大遊行,希望蔡英文新當局正視產業困境
  •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筆者的看法則剛好與蔡英文的看法相反,讓她再做臺灣經濟不僅不會越來越好,反而可能會越來越差。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理由:  第一,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為臺灣人民拼經濟的能力嚴重不足。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之後,儘管出現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展、日韓經貿對抗升級的狀況,給臺灣經濟帶來了難得的「轉單效應」,但臺灣經濟發展更加緩慢,蔡當局昧於事實、誇大成績,顯示民進黨蔡英文為臺灣人民拼經濟能力嚴重不足。就年均經濟成長率而言,縱向比呈現下降趨勢。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執政8年,臺灣經濟雖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年均成長率還是達到2.8%。
  • 臺北市人口流出成為臺灣各縣市第一
    作者:秋白編輯:枯木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對社會發布了各縣市人口的數量。人們通過數據可以得知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位居全臺灣之首。臺北市人口遷出的原因臺北是臺灣的第一大城市,經濟基礎較好,發展前景也被人看好,然而最近幾年民進黨當局在臺北市不斷的製造社會階層之間的衝突和矛盾,這樣就使得臺北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比較緩慢。
  • 爛招用盡,臺灣選舉前蔡英文鋌而走險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湯紹成甚至點破其中深意:若到時擦槍走火,不論是兩岸或是中美之間,民進黨都可以藉此緊張情勢要求臺灣民眾支持當局。24日島內將迎來「九合一」地方縣市長選舉,此次選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島內對蔡英文上臺兩年來表現的投票,也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預演。可是問題在於,從民調來看,蔡英文當局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績單。
  • 臺灣票選2013年觀光年曆 被指有灌票嫌疑存不公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為向國際社會推展臺灣觀光,臺當局相關主管部門籌劃2013臺灣觀光年曆,目前正進行網絡投票活動。但有民眾檢舉指出,網站資料簡陋,又可用假帳號投票,公平性存疑。也有民意代表指規劃立意良善,但沒有主體性,推廣成效令人質疑。
  • 蔡英文當局來硬的了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蔡英文當局從元旦起將開放萊豬進口,引發臺灣民眾食安疑慮,地方政府紛紛訂定「自治條例」規範所屬縣市肉品瘦肉精零檢出,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則選在開放前一天宣布,蔡當局將對地方已訂的「自治條例」直接函告無效,新訂「自治條例」的縣市不予核定。
  • 臺北市人口流出居臺灣各縣市之首
    新華社臺北6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臺北市因人口遷出減少近1.9萬人,減幅達千分之7.16,在全臺各縣市中居首位。  統計顯示,戶籍遷出多於遷入的縣市中,彰化縣淨減少3055人,減幅為千分之2.4,居第二位;屏東縣減少1181人,減幅為千分之1.44,居第三位。  在人口遷入多於遷出的縣市中,新竹縣淨增加2579人,增幅最高,達千分之4.56;第二位是桃園市,增加4888人,增幅達千分之2.17;新北市居第三位,增加7574人,增幅為千分之1.88。
  • 臺灣的「救命錢」,蔡英文就是這麼敗光的
    導讀:據悉,臺灣自新冠疫情以來連續實行三波財政預算用於緩解當下的困境,數額高達4200億新臺幣,然而這麼多錢,民進黨在執行方面卻做得不盡人意,報告不清不楚,讓人質疑民進黨當局廣撒幣卻未達成效,之後這些債務還要讓全民來承擔。
  • 臺當局面對豪雨應變一團亂 蔡英文神隱觸發民怨
    事實上,臺灣氣象局前一天就發布了梅雨結合西南氣流將有「劇烈降雨」的警訊,但各縣市似乎對此「無感」,幾乎沒有縣市開設災害應變中心,民眾也沒有警覺,直到豪雨傾瀉而下,才見識到天氣變化的威力。  3日,這場豪雨繼續南下,開始對中南部展開破壞行動。
  • 臺當局新"護照"放大"TAIWAN"字樣 蔡英文叫囂:強化辨識度
    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9月2日電 為了「去中國化」,臺灣民進黨當局在新版「護照」上搞起了小動作,把封面上的「TAIWAN」字樣放大。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還叫囂,這是在「強化辨識度」。此舉遭到臺網友諷刺,民進黨又在暗戳戳地推「獨」了,國民黨也表示,此舉是司馬昭之心。據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報導,臺立法機構日前通過提高「護照」上「臺灣」、「TAIWAN」辨識度的提案。臺「行政院」今天(2日)公布了新版「護照」的樣式。
  • 蔡英文還在喊「保衛臺灣」,殲-20視頻已引發驚懼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若兩岸開戰,臺灣人躲在哪裡最安全?」「大陸攻臺,網爆三件備戰物資」……蔡英文當局將「臺軍已經準備好保衛臺灣」喊得震天響,島內媒體和論壇上熱烈討論的這些話題,卻暴露了真實的民心和底氣。
  • 臺灣當局又掐起來?蘇貞昌疑似被蔡英文「架空」
    近期,有臺灣媒體爆出蔡當局把蘇貞昌「架空」一事,此前,作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蘇貞昌罵了蔡英文半個小時左右之後,二者關係就非常「引人注意」,難道兩人又被再次爆出發生矛盾?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12月14日,臺灣《聯合報》卻報導蔡英文和蘇貞昌二人頻繁共同用餐和公開出席各項活動會議,期間蘇貞昌還極力誇讚蔡英文的領導力,由此可見,兩人的關係似乎有了緩和。
  • 臺媒評臺灣各縣市生育競爭力 宜蘭臺中彰化表現佳
    臺海網8月3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生育率超低,但各縣市提供父母足夠的養育後援嗎?臺灣康健雜誌最近評比臺灣各縣市的「生育競爭力」,其中宜蘭縣、臺中市和彰化縣整體表現最佳,最不利於生養小孩的縣市則是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和高雄市。至於年底選戰激烈的「五都」,只有臺中市表現較佳。
  • 臺當局新「護照」放大「TAIWAN」字樣 蔡英文叫囂:強化辨識度
    來源:海外網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9月2日電為了「去中國化」,臺灣民進黨當局在新版「護照」上搞起了小動作,把封面上的「TAIWAN」字樣放大。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還叫囂,這是在「強化辨識度」。此舉遭到臺網友諷刺,民進黨又在暗戳戳地推「獨」了,國民黨也表示,此舉是司馬昭之心。據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報導,臺立法機構日前通過提高「護照」上「臺灣」、「TAIWAN」辨識度的提案。臺「行政院」今天(2日)公布了新版「護照」的樣式。
  • 吳斯懷籲蔡英文別甩鍋
    臺當局涉外部門昨宣稱,是軍方依據專業考量決定。國民黨軍系「立委」吳斯懷則指艦艇是以作戰為考量,只要上鋪打噴嚏,下鋪就感染,環境不符合防疫中心隔離標準,痛批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是這次出航決策最後拍板者,強調「不要一出事就割袍斷義,而是要一起解決問題」。
  • 民進黨當局不準各縣市禁瘦肉精,臺東縣政府:當局若執意,將不會配合
    【環球時報記者 程東】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即將於明年元旦進入臺灣。民進黨當局函文全臺各縣市,要求不得在「自治條例」增訂瘦肉精「零檢出」條文,結果遭到強烈反彈。據中時電子報28日報導,面對美豬即將來臺,臺中、桃園等地方縣市制定瘦肉精「零檢出」的「地方自治條例」,近日卻收到「行政院」公文。公文稱,「零檢出」牴觸當局法規,要求地方檢討修正。在28日舉行的「立法院」經濟聯席會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詢時稱,雖然當局已制定瘦肉精允許量,但部分縣市政府卻自行訂定「零檢出」條例,明顯與當局不同調。
  • 臺媒:沒有苦民所苦的同理心,蔡英文註定失敗
    蔡英文。(香港中評社資料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連日來訪視地方拜廟,面對支持群眾大打「政績牌」。她說:臺當局努力3年,今年減稅讓很多人有感,環境也改善了,臺商回臺投資已有4500億新臺幣,臺灣現在也沒有口蹄疫,是臺當局三年拼出來的……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失敗,是因為有些成績還沒有表現出來,「再給我4年,會讓臺灣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