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答案》,百度、知乎給出不同文案

2020-12-18 運營派

面對著同一個「命題作文」,百度和知乎給出了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作品。除了品牌方面的考慮,這兩者不同的溝通風格,也各有自己的優勢。一起來看看知乎和百度之間的文案有何不同吧。

今年的高考成績開始陸續公布了,接下來就是考生們,要考慮如何去填報自己的大學志願了。

在填報志願時,有很多考生都會到網絡上,去搜集學校的各種信息、了解各校的招生條件。

於是現在最主流的兩個問答網站,「百度」和「知乎」也都在這個時間段,推出與「填報志願」相關的廣告。

並且十分巧合的是,兩家公司推出的廣告,名稱都叫做《答案》,這大概就是「廣告人所見略同吧」。

01

百度的《答案》

首先,我們來看百度的《答案》,百度的這支短片是以一對母子填報志願的故事,作為了主要敘述線索。

在短片中,媽媽為了幫助兒子,找到合適的大學和專業,以自己比較傳統的方法,東奔西走、到處求人,去打聽填報志願的各種細節。

比如她去學校找老師、看到主任到店裡吃飯,見縫插針的問醫學專業的具體填報情況、甚至拿一些吃的,到網吧去拜託年輕人查詢大學資料。

並且,媽媽把這些打聽到的信息,都十分詳細認真的記錄在筆記中。

可是兒子由於有網絡(百度)的幫助,自己也在查詢各學校的填報信息。

所以在一開始,兒子並不十分在意媽媽的這些付出,甚至有些輕視。

但是結尾之處,在媽媽發生了一個小事故後,兒子在翻看媽媽的筆記時,發現筆記中有一頁,用十分有力的筆觸寫著「聽陽陽的」。

這幾個字說明了,媽媽為孩子填報志願,而付出的這些辛苦,其實完全不是想要幹預孩子的最終選擇,而只是給孩子一些選擇上的建議和幫助。

因為無論自己打聽到的信息是怎樣,媽媽都會「聽陽陽的」,她會給孩子完全自主的選擇權利。

在這支短片的預熱海報中,有一句文案是「縱有無數答案,決定在你心中」。

這也是像「媽媽」一樣,去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報自己的志願,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不過相對於海報上的這句文案,我更喜歡廣告中的那句「願你不必百度,也能找到答案」,因為它距離品牌更近一些。

02

知乎的《答案》

我們再來看知乎的短片,它的核心也是「填報志願」,名稱同樣也叫做《答案》。

不過,知乎短片,邀請了青年唱作人乃萬進行合作。

另外,知乎短片的內容並沒有僅僅局限在,「填報志願」這樣一件具體的事情上,而是將它擴大成了更多的「選擇」。

在一開始,文案就點題「答了無數道題,從這一次開始,選擇不再有標準答案」。

這既是在說「填報志願」的事情,也是在說生活中的其他選擇,比如:

「高考後要向喜歡的人表白嗎?」「女孩子該不該主動對喜歡的男生表白?」「畢業後一定要留在大城市才有前途嗎?」「怎樣算是遇到了合適自己的人?」

面對類似的問題,其實人們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表白與不表白、該不該表白、留不留在城市、怎樣才算合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的選擇。而這些選擇,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這就是預熱海報中的那兩句文案:「人生海海,各有解答;當你選擇,就是答案」。

另外,短片中也用到了最近的熱梗,比如「即便我們終其一生都沒能成為巨浪,也能各自奔湧,自成流向」,很明顯的借鑑了《前浪》的梗。

03

「百度」與「知乎」

面對著同一個「命題作文」,百度和知乎給出了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作品。那麼除了表現手法和溝通風格的不同,我個人認為二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其實是在於「著眼點」的不同。

百度短片,很明顯是從「小處著眼」,它以一個具體的家庭,填寫志願的平凡故事,作為切入點。

在短片中,一對母子用對白、表演、場景等小細節,以及故事的走向,去完成品牌觀點的傳達,直到最後「聽陽陽的」這句點題文案。

百度的短片,整個表達都是內斂、含蓄、生活的。而知乎的短片,相對而言就是「大處著眼」,在鋪排一系列具體問題之後,便開始導向比較寬闊的「人生」話題。

最後以「人生海海,各有解答」點題,它的整個表達都是昂揚的,尤其是獨白部分,是充滿激情的。那麼如果把兩個品牌都進行擬人化,百度的形象應該是一個看起來沉穩、持重的人。

它在給你淡淡的講述一個有關「填報志願」的故事,並且在講完之後,並沒有給你什麼過多的建議,只是拍拍你的肩膀說「無論怎樣,聽你自己的」。

而知乎的形象,更像一個看起來很有自信和活力的人,它在給你做一個有關於「選擇」的講演。它用一種熱烈的語氣,給你講述了很多有關選擇的故事,然後告訴你「在你的人生中,應該有自己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就是你自己的答案」。

當然除了品牌方面的考慮,這兩種溝通風格,也各有自己的優勢。

小處著眼的溫情溝通,也許在穿透力上會更強一些,它可以讓聽故事的人,更舒服的接受你要傳達的觀點。

而大處著眼的溝通,也許感染力更強一些,它可以調動人們的激情,創造一種直接的情感反應。

這兩種風格,到底哪一個更好,網絡上的評論各有自己的褒貶,你更加喜歡哪一個呢?

參考資料/案例來源:

案列來自文中標示品牌方(百度、知乎)

相關焦點

  • 知乎「打敗」了百度知道嗎?
    但是, 它又如何「反客為主」,在「百度知道」的問答領域,佔領一片天地呢?接下來,筆者將從產品定位、用戶心智、產品運營、知乎的特點、移動網際網路趨勢五個角度,深入剖析。一、「百度知道」和「知乎」的產品定位不同1. 「百度知道」:快速解決自己的疑問,用完即走,追求高效。
  • 謝邀,向知乎要答案
    12月14日知乎推出的《向上的答案》視頻,最新的數據顯示,成立十年以來,知乎已經積累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早已成長為一個綜合性內容平臺。 知乎十周年視頻——向上的答案 成立的十年間,知乎經過數次改版,但無論怎樣改,當我們想要追溯一個問題源頭的時候,還是會做出下意識的決策——有問題,上知乎。
  • 知乎的答案背後,藏著每一朵浪花的選擇!
    高考過後,那段被規範在正確答案裡的人生,驟然結束。從這之後,人生路上不再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高呼著「重獲自由」離開非對即錯的試題王國。 處在各個社會關係的人們,心思的複雜程度不亞於一座頂級迷宮:難過,崩潰,勇敢,興奮,向上....種種情緒互相交織,通過知乎這個短片,表現出了它們的複雜與張力。
  • 知乎帶貨最全攻略,人人可操作的副業項目,知乎好物推薦實戰篇
    所以說呀,練習好知乎好物文案的關鍵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什麼?寫電商賣家秀好評的能力。大家都懂,很多好評文案本來就是商家為了提高轉化率而設計的。這是找內容素材的一種方式,看上百個評論,難道你還不知道這個零食味道?這個產品性能如何,這個化妝品效果如何嗎?整合素材進行加工,這就是大家常用的知乎好物寫作方法。
  • 知乎十年:有多少答案,穿越了時間?
    1 猜不中的比特幣 2011年,有一個大學生在知乎上提出了一個問題,手頭上有6000塊錢,我該往哪投資? 這個問題很普通,很多人都會在手上有點積蓄的時候有類似的困惑,但回答區出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回答,有人建議他,投資比特幣,過五年後再看。
  • 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
    回憶起即將過去的2020這一年,好像只有「難」,但看完知乎這個幾分鐘的視頻,才發現,這十年其實有「難」有「燃」:向上的答案知乎用「向上」回顧十年曆程,我們也在用「向上」回答時代的提問。回望過去的十年,知乎給出的答案是,十年向上,越難越燃,同時也提出了新的問題:未來十年,你準備好了嗎?
  • 十歲的知乎在品牌煥新後,野望與焦慮並存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未知的事情誰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以往,通過搜尋引擎來滿足求知慾,是許多朋友的首選,大到天文地理,小到人情世故,幾乎都可以通過它來找到答案。這也使得「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幫助百度成為了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也成為了百度打開市場的口號。但隨著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搜尋引擎的碎片化內容已經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而問答社區則儼然成為了新的求知地。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這兩位擁有近260萬粉絲的大V在上傳的自拍視頻中,朗讀了知乎用戶對二人的惡劣評價。至於為何發起這一活動,性感玉米給出的解釋是「讓我們直面知乎陰暗小人的攻擊」。  曾經高居「中國網際網路社區鄙視鏈」頂端的知乎,何以至此?  答案的線索,正在於知乎6年6500萬的爆發性用戶增長背後。  營銷號為什麼愛抄知乎?
  • 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向上的答案
    中新網12月14日電 今日,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
  • 知乎十年:讓問題與答案坐下來聊聊天
    但正如歌詞唱,「問題與答案在聊天,你也會變得更加瀟灑」。一晃十年,問答社區知乎並不滿足於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更加積極地推動「問題與答案的互動」。放眼時代,很難說網際網路讓人們的世界變窄還是變寬,但對於知乎而言,十年光陰裡,從「發現更大的世界」,到「有問題,上知乎」,再到「有問題,就會有答案」,從內容版圖到創作者海洋,知乎更願意從人與變化的社會出發,去鼓勵多元的互動。
  • 知乎與B站:不同的社區氛圍,相同的「破圈」坎坷
    這是B站董事長陳睿在B站11周年活動上談及「破圈」話題時給出的解釋。新用戶的加入、內容的多元化讓眾多用戶感嘆B站「沒內味了」。作為董事長陳睿自然聽到了這些聲音,但他無法停步,所以也只能給出這樣的的解釋。同樣被網友評論「變味兒」的,還有問答社區知乎。
  • 知乎「十年大事記」視頻給你答案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有人用「措不及防」「痛惜」和「艱難」來做關鍵詞,但更多人選擇用「創造」「好奇」和「美好」來形容。12月14日,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
  • 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向上的答案 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有人用「措不及防」「痛惜」和「艱難」來做關鍵詞,但更多人選擇用「創造」「好奇」和「美好」來形容。12月14日,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
  • 百度開發者搜索上線 來源站點涵蓋博客園、知乎、csdn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開發者搜索上線 來源站點涵蓋博客園、知乎、csdn
  • 雷切和千鳥究竟有什麼不同,是不是 同一個忍術?
    都是卡卡西原創,屬於同一個本源術的兩種不同方向的延伸,可以說是同一個術,也可以說不是一個。一,變化不同千鳥只有性質變化,不具有形態變化雷切兼具形態變化二,側重點不同千鳥很需要需要助跑來增加突刺效果,重點在突雷切則更重視的是刺。
  • 如何評價現在的知乎?
    可我覺得,知乎的目標一直很明確,就像周源多次強調的初心:一個系統化、組織化的高質量信息聚集地。01 知識升維圍繞「組織高質量信息」這一目標,知乎提出了很多願景。從「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到「發現更大的世界」,再到「有問題,上知乎」。每一階段,知乎都有不同的任務和期許。
  • 保守的豆瓣和求變的知乎
    知乎也一樣,儘管 2019 年初知乎就宣布累計用戶超 2 億,這在客觀上會稀釋知乎在早期營造的社區氛圍。但如果我們問誰是中國第一知識社區?這個答案毫無疑問會是知乎。當知乎想要夯實自己的流量的穩定性、在更大的生態位找到自己位置的時候,毫不猶豫在投資者中引入了百度、騰訊這樣的巨頭。3.當知乎為了更好地服務品牌廣告主的時候,它會允許品牌呈現專屬提問和回答,和正常用戶內容一起進行綜合推薦。
  • 近40 句知乎點讚最高的廣告文案,第一句就被驚豔了!
    知乎是很多人都喜歡逛的地方,廣告人也不例外。而廣告人上知乎幹嘛呢?當然是找靈感,受啟發啦!這次小兔把知乎上廣告人點讚最多的文案整理出來,大家一起學習下。 ——安踏「林李大戰」熱點文案
  • 彈窗按鈕:場景不同,文案也不同
    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幾組比較容易混淆的按鈕文案進行對比說明,以區分它們之間的不同和釐清各自適合的使用場景。我們在各種作業系統、各種應用程式的彈窗上可以見到多種多樣的文案,比如「確定」、「確認」、「提交」、「發送」、「發布」、「保存」等等。
  • 如果你想罵人 可以說他是「知乎精英」
    實際上,包括不少知乎用戶在內,業界對於知乎內在的真實運行邏輯大多存在誤解:人們往往望文生義地把知乎當作「交流知識、求解問題」的內容類平臺。畢竟知乎的Slogan本身就是「和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而「有問有答」的網站結構更是加深了這一印象。以至於很多人在知乎上線初期,以為知乎與百度知道的區別只是「更高質量的內容」。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