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達叔說天文》,今天跟大家聊聊神奇的引力,並說下自己對引力一些微博見解。
世界上的力一共分為4種,它們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引力產生於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基本粒子都存在引力。它的作用範圍幾乎無限,充斥在宇宙間的所有角落。
電磁力是圍繞原子運動的電子產生的相互作用力,也是日常生活中各種作用力的宏觀表現,比如阻力、拉力和摩擦力等等。弱力和強力是作用於原子核內部的力,其中弱力是4種力中最弱的,但它的作用卻非常大,原子之所以會衰變,就是因為弱力導致的,正是弱力的存在,構成世界的物質才會那麼的豐富多彩。
原子核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中子組成,而把正電荷的質子和中子緊緊束縛在一起的正是強力,當兩個原子核靠近到原子核直徑的萬分之一時,強力就會發生作用。
看過大劉《三體》的朋友對水滴的印象應該非常深刻,三體人用強力把原子核緊緊挨在一起製造出太陽系已知的最堅硬物質--水滴,對付普通物質構成的人類艦隊,如同砍瓜切菜般輕而易舉。
在簡單介紹世界上的4種基本力後,咱們來聊聊引力。它是每個有質量物體都會存在的一種力,但是質量太小的物體產生的引力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只有質量非常大的物體才會產生足夠強大的引力,比如黑洞、恆星和行星。
地球也是行星中的一員,它的引力無時無刻作用在我們周圍,把周圍的一切都緊緊按在地上,也得益於地球引力的存在,我們才能正常的行走和生活。假如某一時刻,地球的引力突然消失,那麼地球會發生什麼呢?首先月球會像脫韁的馬一樣,往太空深處狂奔而去。
然後地球表面的大氣、海洋和地殼上的一切東西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以465.2m/s的速度甩向太空,接著就是地殼開始分崩離析,然後是地幔和地核。最後地球會在太空中留下由兩個錐形組成的立體圖形殘骸。由此可見,引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力,也是天體為什麼會形成的根本原因。
那麼引力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它的本質是空間彎曲,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導致空間彎曲,只是程度有大有小罷了。理論上只要我們可以製造空間彎曲,那麼就能憑空製造出引力,吸引所有有質量的物體。
如果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實現這種技術,那就不得了了。我們可以製造出曲率飛船,穿越於各個星系之間,因為曲率飛船的本質是運用空間彎曲,讓飛船後方的空間膨脹,前方空間收縮,導致飛船前後的空間曲率值不一致,從而產生向前的拉力,理論上空間彎曲曲率可以無限大,那麼產生的推動力也是無限大的,實現超光速飛行不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受篇幅所限,今天就聊到這吧,雖然講了一些對引力的微博見解,也不知道對不對哈,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留言指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