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第01版
10月過半
雲南昆明
會場外陰雨綿綿
會場內的研討學習熱火朝天
10月19日至22日,全國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工作推進會暨涉黑涉惡案件出庭公訴專題培訓班在雲南昆明召開。
「當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截至三年為期的時限不足3個月了……」在10月19日全國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工作推進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國慶的發言帶著一些緊迫感。
行百裡者半九十。此次推進會的召開,以及推進會後涉黑涉惡案件出庭公訴專題培訓班的舉辦,是最高檢依法推進「六清」行動和謀劃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工作的一次研究部署,更是對全國檢察機關壓實責任再出發的積極鞭策。
依法嚴懲
持續加強辦案攻堅
全面推進「六清」行動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涉黑惡犯罪4876件13380人,起訴涉黑惡犯罪8223件58234人,其中起訴涉黑犯罪2079件22538人。一季度前,受理審查起訴涉黑惡案件清潔率達99.9%;9月底前受理審查起訴涉黑案件清結率達97.1%。全國掃黑辦及最高檢掛牌督辦的150件案件中,已起訴147件,生效判決92件。
在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特別是在「六清」行動中,各地檢察機關創製了一些新方式、新「戰」法。培訓期間,河北、山西、山東、雲南省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就如何依法推進「六清」行動、謀劃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工作進行了現場經驗交流。
河北省檢察院與省法院、省公安廳聯合制定《關於在辦理涉黑涉惡案件中改變黑惡定性的報告流程規定》,規範涉黑惡案件改變定性的報告流程。
山西省檢察院制定《重大疑難案件公安機關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實施辦法》,做到同步進駐、同步引導、同步審查、同步協調、同步跟進。
山東檢察機關堅持把全面閱卷作為核心和關鍵,重點在組織層級、人員穩定性等容易出現取證欠缺、認識分歧的方面,緊扣「四個特徵」的證據標準,從嚴審查。
雲南檢察機關摒棄就案辦案思想,突破以往跨國有組織犯罪多按普通共同犯罪處理的局限,深入挖掘案件背後隱藏的黑惡犯罪線索,精準打掉了一批黑惡勢力。
「同步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工作推進會和出庭公訴專題培訓班,就是讓各地檢察機關在精準領會中央掃黑除惡最新部署的同時,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對黑惡勢力認定、庭審突發情況應對及其他分歧阻點,有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掃黑辦主任苗生明表示。
會議現場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六清」行動將持續到年底,檢察機關接下來還要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在這次推進會上,陳國慶強調,要持續加強辦案攻堅,努力完成「案件清結」任務,履行深挖徹查責任,推進「傘網清除」,依法高效處置涉案財產,精準剷除「黑財」,堅持以案促治,把源頭治理作為掃黑除惡治本之策。
精準認定
辦案標準不降低
嚴防「湊數」「突擊」
「要堅持辦案標準不降低。越到收官階段,越要把握好法律政策的標準,依法推進案件辦理,嚴防『湊數』『突擊』。」這是郭聲琨書記在上提出的要求。
在10月19日上午的全國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工作推進會上,陳國慶再次強調,要嚴把案件質量關,切實守住「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的底線。
會議現場
根據法律規定,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應當同時具備「組織特徵」「經濟特徵」「行為特徵」和「危害性特徵」。最高檢第一檢察廳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審判長、二級高級法官周川,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車浩從依法精準認定角度為學員進行授課。
「檢察機關切切實實發揮了嚴格審查把關作用,有些案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幾句真誠簡單的開場後,周川從涉黑惡犯罪有關規定的沿革講起,並逐條細緻解讀了「兩高兩部」《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湖北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趙慧對周川提到的「黑惡勢力造成的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不同於案件的社會知曉度」印象深刻。「正如周法官所言,一起黑惡案件的定性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和財產權利都將產生重要影響。這也要求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堅持法定證據標準,嚴格依法辦案。」
車浩從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認定、套路貸問題以及刑事司法理念的更新三個角度,著重從思考方法層面進行了生動講授。「車浩的講授沒有複雜深奧的法理,沒有脫離辦案一線,而且簡明扼要地抓住關鍵的要素,聽後感覺清晰明了,回去辦案就能用上。」安徽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三級高級檢察官趙旭表示。
在進行經驗交流時,河南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劉英旭提及,省院在把關過程中否定涉黑定性的案件,有些是由於違法犯罪對象過於特定。「比如,陳某霞等人成立嗩吶協會一案,針對的是外來演出團體,且在16次違法犯罪行為中,僅有一次造成一人輕微傷。」
過於特定往往代表不了有一定廣度的群體,在認定「欺壓、殘害群眾」這一危害後果時會產生一些障礙。這也正是陳國慶副檢察長在推進會的這段講話引發與會者很大共鳴的原因:「組織特徵、經濟特徵和行為特徵三個特徵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促生了危害性特徵,危害性特徵是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本質特徵……實踐中,一定要把危害性特徵作為區分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和惡勢力犯罪集團、惡勢力的重要標準。」
練好內功
打好出庭公訴「硬仗」
維護司法權威
數據顯示,全國檢察機關還有未辦結的審查起訴涉黑涉惡犯罪案件671件5879人。仍有較大數量案件已經起訴到法院尚待出庭支持公訴。
這意味著,在距離專項鬥爭收官之戰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對於檢察機關而言,出庭支持公訴成為一場「硬仗」。在這次培訓班的課程設置裡,相關內容自然也成為了「重頭戲」。
會議現場
重慶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孫琳的經驗分享從一起案例說起。在尹某等人涉黑案的法庭調查環節,出現這樣一幕:尹某當庭指認公訴人是他的「保護傘」,申請其迴避。全國掃黑辦、最高檢、重慶市掃黑辦先後將該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
「經多次綜合研判,該案被指定異地改管。」孫琳介紹,渝北區檢察院受案次日,調動全院力量分5組前往看守所和被告人住所地,完成對在押的26名被告人和取保候審的2名被告人權利義務的再次告知。同日完成對106名被害人權利義務的再次告知。開庭審理期間,庭前會議用時12天,對被告人、辯護人提出的申請和異議進行充分解釋說明。
今年1月底,經調查組確認,「保護傘」問題不屬實。對此,最高檢領導作出批示,要對此進行澄清。重慶市檢察院向市委政法委報告後,於4月30日對外公布調查結果。
「法庭是檢驗案件質量的最好方式。案件的順利起訴,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上海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張軍英表示。
新的開始意味著要以檢察官的擔當,扛起更重的責任。結合一段時期以來涉黑惡案件出庭公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最高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於7月30日制定印發了《關於加強和規範涉黑涉惡案件出庭公訴工作有關問題的解答》。此次培訓的「壓軸」內容,就是由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副廳長、掃黑辦副主任張曉津結合辦案實際,講授其制定背景及主要內容。
「講授內容針對26個庭審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具體解決思路和方法,為依法指控犯罪,提升庭審『三個效果』,提供了可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操作指引。」四川省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陳龍說。
「檢察官出庭支持公訴,要紮實做好庭前準備工作,努力練好內功,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涉黑涉惡案件出庭公訴工作,切實提升出庭公訴的能力和水平,堅決打好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戰。」最高檢掃黑辦副主任、二級高級檢察官勞娃表示。
民心所向
最大限度追贓挽損
加強社會綜合治理
孫小果案庭審現場
「截至目前,全省檢察機關成功辦理了德宏陳偉、昆明等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案件……今年5月,雲南省檢察院工作報告以99%高票通過,充分說明全省人民對檢察工作的認可和滿意。」在推進會致辭時,雲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太原表示。
這是檢察機關的努力得到群眾認可的一個縮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兩年多來,檢察機關在最大限度追贓挽損、加強社會綜合治理等方面盡心竭力。
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9·27套路貸」專案組出庭支持公訴。
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副檢察長田向紅在培訓中分享了「9·27套路貸」系列專案辦理情況。「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利用套路貸手段,騙取72名被害人74套房產,造成財產損失合計人民幣1.8億餘元。其中,48名為60歲以上老年人。涉案老年人被暴力清房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部分被害老年人甚至出現精神抑鬱、突發疾病、死亡等嚴重後果。」田向紅表示,為了「讓老人回家」,專案組在辦案中爭分奪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那麼,該案是如何全力以赴追贓挽損的?「在退補提綱中要求公安機關對現房主逐一進行調查核實,確定是否為善意購買;面對在案查封的23套房產已經被其他機關查封等事實,向9家法院制發《暫緩執行函》,建議前手查封法院對涉案房產暫緩執行……」田向紅介紹,在法庭審理過程中,黑社會犯罪組織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以及暴力清房團伙頭目當庭觀看了播放的視頻和照片後,向被害人道歉。
「該案的辦理可謂迎難而上,辦案組在嚴格依法辦案的同時,積極履行檢察機關主導責任,切實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山西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王方表示,今後將繼續把人民群眾評價作為專項鬥爭成敗的重要標尺,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和成效取信於民。
「黃賭毒」、「套路貸」等都是專項鬥爭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江西檢察機關逐案分析,總結十大重點行業領域存在的45項突出問題,為各地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提供指引。江西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潛艇介紹,該院已向13家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發出13件檢察建議。
22日,在培訓的最後一天,天終於放晴了。此次「昆明之約」,是一次新的契機。檢察機關深諳慎終如始之理,正為打好專項鬥爭收官戰,謀劃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全力以赴。
雲南省檢察院新媒體出品
原標題:《「昆明之約」:為了打好收官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