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預熱系列——AIWIN"抗新冠 助科研"AI+醫療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徐匯楓林國際大廈隆重舉行。本論壇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與上海人工智慧發展聯盟主辦,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楓林集團、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AWS亞馬遜雲服務、上海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AI SPACE聯合承辦。上海市經信委人工智慧發展處處長石伯明、徐匯區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寧、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偉、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聯工程與信息化部主任何萍等領導出席了此次論壇,來自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商湯科技、亞馬遜 AWS、衛寧健康創新研究院等嘉賓出席並參與發言。
上海市經信委人工智慧發展處處長石伯明在致辭中總結回顧了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並肯定了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長期的貢獻。同時展望了2021年,期待與各界朋友更加緊密地攜手,共同塑造好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品牌。在當前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大背景下,石伯明處長希望與會嘉賓能夠圍繞 AI+醫療的行業協同、未來公共衛生體系的數位化轉型等議題產出具體化建議,並能夠藉由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上海人工智慧行業協會等平臺進一步去攜手推動相應場景、業務、管理和服務的再造,運用好人工智慧技術破解超大城市醫療衛生體系數位化的難題,為AI行業發展增添新智慧、為人民的健康與生活帶來新福祉。
徐匯區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寧在致辭中表示此次AIWIN"抗新冠 助科研"AI+醫療創新發展論壇作為2021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預熱活動,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對大力推動AI+公共衛生創新探索以及醫療創新有著特殊意義。徐匯是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高地,聚焦雙基戰略,正全力打造最精準高效的AI生態、最開放創新的AI平臺、最高端集聚的AI產業和最智慧共享的AI場景。未來徐匯將進一步深化協同創新,依託徐匯四大資源的優勢,發揮新型研發機構以及各類開放創新平臺的引領作用,推動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創新,進一步強化場景應用,推動更多應用場景和數據開放,鼓勵人工智慧最新的技術成果在醫療領域率先試行、形成示範案例,促進衛生醫療行業全方位賦能和改造。
AIWIN生態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預熱2021WAIC
"AIWIN雙創生態圈"由 AIWIN 聯合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等重要合作夥伴於 2020 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上共同創建,而為了配合 2021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預熱,"AIWIN雙創生態圈"也將開啟新一輪的活動。上海市經信委人工智慧發展處處長石伯明、徐匯區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寧、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偉、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鍾俊浩、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技術副總監譚銳、AI SPACE創始人劉芹羽共同在論壇現場,點亮 AIWIN 生態圈,正式啟動了"AIWIN 生態系列活動"。現場也預告了AIWIN生態系列活動的第一場活動——在12 月 23 日聯合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於 AI SPACE 舉辦 " AI+智慧衛監場景工作坊"。
寒冬下逆風發展,商湯解讀"AI+醫療"新基建新發展
面臨全球疫情的肆虐,AI 技術在 2020 年於生命醫療領域有了充分的發揮空間。AI+醫療整體行業也超出所有人想像獲得了超前的發展,骨科、眼科、肺結節等AI產品三類證陸續獲批。在國家快速推進新基建、數位化轉型的當下,AI+醫療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商湯科技智慧醫療研發總監段琦在其主旨演講中即以商湯的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為例,分享其在醫學影像分析、癌症早篩、康復治療等領域的場景應用,未來商湯將通過SenseCare平臺賦能各個臨床科室,幫助醫院、醫生做到全流程管理。對於國家新基建的倡導,商湯將積極投身建設,同時會結合"一帶一路"的科技出海倡議,在海外進行一系列的產品布局和落地布局,希望能夠以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到全球、賦能到抗疫的醫療。
圓桌一:後新冠時代下AI+醫療的協同創新和發展,探討現在與未來
在國家強調全面數位化轉型的當下,上海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首次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戰略目標,如何加速AI+醫療產業中醫療機構和 AI 企業間、產業園區和AI企業間、政府監管機構和AI企業間的協作共進和創新,是擺在眼前急需探討的命題,基於此命題我們開展了論壇的第一場圓桌——後新冠時代下AI+醫療的協同創新和發展。參與圓桌的嘉賓有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聯工程與信息化部主任何萍、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執行院長朱福、商湯科技智慧醫療研發總監段琦、AWS亞馬遜雲服務醫療及生命科學行業總監黃慶春,AIWIN大賽總執行高豐博士做主持。
關於新冠疫情過程中,AI 發揮了哪些作用,以及AI 企業和醫療機構間如何合作,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聯工程與信息化部主任何萍談到,AI 在疫情期間在流調、醫院、遠程診療、影像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一個應用的案例是在疫情期間讓老百姓到門診來不用摘口罩也可以做人臉識別;另一個是公衛中心和兒科醫院,能夠通過遠程視頻系統,關心新冠病人的防治情況,同時這期間還有很多智慧機器人能夠送藥物到隔離區;第三塊是AI輔助放射醫技人員快速診斷治療,這套系統在商湯科技AI技術的協助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關於AI企業如何加速新冠科研,AWS亞馬遜雲服務醫療及生命科學行業總監黃慶春表示,今年的AIWIN"抗新冠助科研 AI大賽" AWS亞馬遜雲服務貢獻超過20萬篇的新冠疫情全球科研論文作為賽事的數據集,AWS亞馬遜雲服務也跟全球多家科研單位合作,目前已經在AWS亞馬遜雲服務全球平臺上授權提供超過65個生命科學相關的公開數據集,新冠病毒相關的基因測序圖譜、蛋白酶、分子結構、流行病學等數據集也超過6個,目前亞馬遜主要關注四個方向:第一個發現並儘早診斷病情,第二個理解新冠病毒的傳播機理,第三個加快新冠病毒研究和對症治療,第四個幫助生物科技企業做疫苗的研發。
關於醫療機構如何轉型以及如何和AI企業更好開展合作,徐匯區中心醫院執行院長朱福提到,人工智慧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用在醫院的各個環節中,其中包括門診的人臉識別系統、無接觸式的送藥機器人、送飯機器人,診斷方面的肺部影像系統、病人的早期診斷治療,病房裡的遠程會診,甚至現在因為有全世界各地的病人而用到的科大訊飛翻譯器等等,AI降低了醫生負擔和提高診療效率,正期望有一站式的平臺和解決方案,剛好今天看到商湯科技的SenseCare平臺能做到,接下來將進一步開展合作。
關於未來AI企業面臨的挑戰和如何與醫療機構更緊密合作,商湯科技智慧醫療研發總監段琦表示,目前三類證的頒發對企業和行業肯定是利好的,至少代表國家藥監局認可AI在醫療領域的作用,激勵我們更加專注、更加勤奮、更加快速地研發更多更好的產品。疾病的病種有很多,科室也很多,都需要人工智慧賦能,醫療市場也足夠大,大到能夠容納眾多大大小小的企業在其中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對於企業協同創新和生態共同建設的議題,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聯工程與信息化部主任何萍表示,申康現在承擔了市領導布置的任務,要做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大數據訓練設施系統,這個系統其實需要藉助更多專業的人工智慧外腦來支持。人工智慧通過這次疫情也迎來比較好的發展契機,前幾年都是處於厚積薄發期,正因為有了前期的積累,到了新冠期間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後期我們要做好算力、算法、技術平臺的培育和打造,做好以後向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開放,最後惠及所有老百姓,同時建立政府+企業+醫院+科研院所的協同機制,用好AI、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一系列新技術。
商湯科技智慧醫療研發總監段琦表示,企業角度的話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得到一些臨床背景的支持,另一方面對於醫療數據,希望相關數據越多越好、越多樣化越好、越泛化性越好。最後希望AI影像醫療、自然語言處理、分診輔診、醫療機器人等各個環節的企業都深入參與進來,爭取每個環節都有AI賦能,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執行院長朱福表示,我們在申報一個項目,要建設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網際網路、智慧物聯網,最終建成一個醫院大腦,這個大腦需要整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依靠這個大腦做運算、協調、分配任務,為給醫生提供決策依據,減輕醫生負擔,讓醫生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未來醫院就是在人工智慧醫院大腦支撐下的綜合體。
AWS亞馬遜雲服務醫療與生命科學行業總監黃慶春表示,在持續創新領域,文化、機制、架構、組織和方法是很重要的,做醫療行業創新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行業內的特性,雲計算的好處當嘗試創新的時候,可以保持成本低和風險小,當你創新成功的時候,雲計算可以幫助你快速迭代和複製,人工智慧未來一定是民主化,技術發展到最後是平民化,亞馬遜努力把新的前沿技術讓沒有IT知識的人也能熟悉和運用起來。
公共衛生體系如何數位化轉型?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方法
圓桌之後,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技術副總監譚銳進行了《AI助力風險預警 "智"造衛監新路子》主旨演講,譚銳從醫療機構違規違法行為監控預警、居民小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健康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和醫療衛生監督的數據篩選四個衛生監督應用場景入手,著重介紹了上海市大數據股份運用AI等技術在智慧衛監體系建設的成果。譚銳表示,智慧衛監體系的建設不僅可以加強對醫療衛生違法違規風險的智能感知與預警,提高發現、防範和處置重大風險的能力,更能推進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探索超大城市管理的新路徑,為老百姓營造安心放心的城市公共衛生環境。
圓桌二:未來智慧衛生體系的數位化建設,博眾家之所長
未來智慧衛生體系的數位化建設,離不開我們對智慧城市整體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頂層設計、人才培養以及倫理道德的思考,而這一切也都需要多方的共同建設,通過集體智慧去實現。為此我們開展了第二場圓桌——未來智慧衛生體系的數位化建設。參與圓桌的嘉賓有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趙敏、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行業總監李叢森,衛寧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範春,AI SPACE合伙人高豐做主持。
關於數位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偉談道,"十四五"市委市政府專門提出要推進城市的數位化轉型,最近我們也在做關於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方案,主要圍繞數位化經濟、數位化生活和數位化質量,其中健康醫療是數位化生活很重要的領域。未來圍繞健康衛生體系的建設,從政府層面上更希望要有幾個轉變。第一個要樹立人民至上、健康至上的理念,第二個理念體現大健康、大衛生的觀念,第三個AI、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這些新的信息化技術與醫療衛生的融合。希望更多醫療企業、醫院、醫療研發機構能夠更多參與到這個體系裡面,那麼整個醫療的衛生體系建設指日可待。
關於醫療機構的醫療人員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趙敏發現很多醫生的日常的工作是重複和標準化的,許多工作可以用一些AI技術來解決。參加這次交流,是希望能夠了解人工智慧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哪些技術我們可以用。因為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發現AI公司可能不知道臨床的需求點在什麼地方,比如聊天機器人可以陪病人聊天,但是如果要做很系統、很專業的治療,就需要跟我們的專業人員一起構建系統,未來希望有更多的複合型人才能夠參與進來。
關於技術公司如何賦能數位化,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行業總監李叢森認為,新冠疫情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公共衛生領域,數位化技術在疫情監測、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來,希望能更多地同政府和相關企業合作,共同推動公共衛生體系數位化建設和發展,全面提升中國公共衛生水平。
對於數位化醫療機構如何轉型和做好人才建設,衛寧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範春提到衛寧做了全院醫療數位化轉型平臺建設,其中包括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可以讓醫院靈活自主的調整需求、跟一些新的技術對接,同時進行新的業態、新的服務模式的拓展。在整個產品建設和人才隊伍的建設過程中,打造縱向能夠到底、橫向能夠到邊的團隊是非常重要的。衛寧也正積極開展產學研的合作,進行更深度的研究,包括跟交大、復旦成立研究院,希望加快人才交流和流動。
談到未來10年智慧衛生體系的展望和關鍵詞,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偉指出十九屆五中全會揭開了我們中國第二個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這一次我們可以看到市委對衛生健康非常重視,結合智慧城市數位化轉型,我們提出上海要成為全球的數字之都,其中衛生健康領域是數字之都不可獲缺的。未來政府希望通過規劃引導、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普惠共享打造衛生體系,相信原來以醫院為中心的場景可能會更多轉向科技向善,讓技術賦予更多的健康,把老百姓生活水平各方面提高起來。所以未來十年的關鍵詞是普惠,特別是健康的普惠。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趙敏表示,醫療或者衛生系統最終目的是服務於人民健康,未來希望能夠在家門口看病,偏遠的地區也能獲得跟大城市同樣、同質的醫療服務,這些其實都離不開人工智慧的賦能。最終能讓醫療服務比現在要更好、更便宜、更周到、更安全。
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行業總監李叢森認為,AI企業離不開大數據的賦能支撐,未來希望在政府強有力的引導下能夠把所有數據結合到一起,以後到上海創業的AI公司,都能夠得到數據的支撐和賦能,這樣企業才會更具競爭力。
衛寧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範春表示,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降低技術門檻,更多關注一些數位化世界的弱勢群體,比如殘疾人和老年人,要規劃如何為這些弱勢群體提供一些無門檻、無邊界的服務架構。
至此,上午的行業論壇暫時告一段落。
"抗新冠助科研"AI大賽創新營,見證創新與活力
下午13:00,"抗新冠助科研"AI大賽創新營正式開營,AIWIN大賽總執行高豐博士以《回顧:AIWIN2020年"抗新冠助科研" 知識圖譜與NLP助力Al+醫療行動》為題為創新營開場——2020年上半年,AIWIN結合抗疫需要,以"AI向善" 為主題開展了"AI抗疫逆行說"系列宣講,並在AIWIN產業場景應用賽-醫療賽道中進行了抗疫項目徵集。2020年下半年,AIWIN又聯合AWS亞馬遜雲服務,對20萬新冠論文數據集開展新冠AI技術大賽,同時圍繞新冠疫情復工復產和防控預警進行了項目徵集,以期助力新冠研究和疫苗研發,這一系列動作構成了AIWIN整年的"抗新冠、助科研"行動。在這期行動中,主要以知識圖譜和NLP技術應用為主線,AIWIN看到了AI在抗擊新冠以及幫助科研理解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出彩的作用。創新營以此為契機,選出了9個具備代表性的項目作技術分享,他們也是本次抗新冠、助科研的賦能者。
接著,AWS亞馬遜雲服務生命科學行業總監周德標先生作《AI加速藥物研發》的主題分享,提出人工智慧技術在醫藥行業全流程中的五個關鍵應用,通過對五個關鍵應用詳細科普,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發。
之後9個代表性項目分為三組進行路演,奕診智能、大經中醫、來也科技、平安科技、浙江連信、哲語科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無錫貫方、天士力國際基因網絡藥物創新中心的團隊代表各自分享了他們的抗疫產品和解決方案。AI SPACE創始人劉芹羽、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技術副總監譚銳、AWS亞馬遜雲服務生命科學行業總監周德標為他們頒發了"抗新冠 助科研 AI 賦能者"榮譽證書。
路演之後迎來Amazon SageMaker動手實戰工作坊,當天邀請了AWS機器學習產品經理李媛、AWS解決方案架構師張貝貝兩位導師為報名學員進行培訓指導,兩位導師詳細介紹了命題背景,以及如何利用Amazon SageMaker進行機器學習。
講解完畢後,根據導師命題,學員們開始動手實驗,期間導師與學員互動頻繁,現場氛圍熱烈,在導師們的悉心教授下,學員們獲益匪淺。活動最後,部分優秀學員獲得由AIWIN和AWS亞馬遜雲服務準備的禮品。
本次論壇聚集了政策方、醫院方、產業方、成熟技術廠商、創新AI企業的各方代表,分享了AI醫療行業發展和新動向,同時為未來AI醫療發展建言獻策。論壇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位領導、嘉賓及觀眾的參與和支持,接下來AIWIN將持續舉辦生態系列活動,為AI賦能百業添柴加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AIWIN大賽官微(公眾號ID:AIWINnovation)動態。
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AIWIN)
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以下簡稱 AIWIN)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指導,上海人工智慧發展聯盟、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摩尼科技具體承接 AIWIN 的賽事運營。
大賽以"啟迪智能,啟航未來"為口號,從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角度出發,定位於國家級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與全球化產品首發平臺,通過設置通用技術賽和應用創新賽,與國際知名賽事橫向聯合,招募全球人工智慧技術人才與團隊,突破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性技術瓶頸,挖掘人工智慧深度應用場景,在人工智慧技術前瞻性研究、創新應用產品全球發布、產業實施落地等方面形成國內外交叉互動的態勢,建造人工智慧研發與應用的產業中心,助力上海成為人工智慧國家戰略高地。
2018、2019 兩年中,AIWIN 大賽先後在醫療、無人駕駛、機器人、金融、工業等方向開展賽事,並在 2019 年首度結合市人工智慧場景建設開設場景應用賽。大賽每年平均吸引全球千餘團隊報名,累計收穫 1200 餘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通用技術和底層能力項目。大賽通過海外國際推廣合作,在英國、以色列、法國、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等國度逐步加深影響力,每年海外項目比例約 30%,在 2019 年大賽又首度配套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展了國際創業營,邀請 10 餘家海外企業到上海參與大會並落地成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