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榮耀》裡程咬金的三板斧可以大殺四方,但「小學生」隊友也能讓人累斷心腸。而小學生拖累的不只有隊友,還有開發商騰訊。為了防止小學生沉迷,平息家長和輿論怒火,騰訊也是拼了,三板斧盡出,推出各種實名註冊和小學生限制,但這三板斧根本堵不住小學生,也救不了騰訊。
王者榮耀火的有點過頭
《王者榮耀》這款遊戲有多麼火爆呢?我們從營收上可以看出端倪。這款手遊單季度營收突破60億元人民幣,超過了94%的A股上市企業,註冊人數超過2億,日活8000萬,其火爆程度大體可以描述為,你去上個廁所肯定能聽到有人在談,你去坐公交一定能看到有人在玩。他不賺錢,誰賺錢?
但是其問題也很明顯,那就是太容易讓人沉迷了。作為成年人都很難對王者榮耀說不,更何況是心理成熟度不足的中小學生,更是容易沉迷其中。數據顯示,《王者榮耀》的用戶中有約20%是00後,而從網上爆料出的消息更是表明這款遊戲已經成為了小學生社交和課餘生活的必備。
讓小學生沉迷的後果十分嚴重,這不僅惹怒了被坑的隊友,也激起了老師、家長和社會等多個方面的怒意。從老師發文《懟天懟地懟王者榮耀》到人民日報發文《王者榮耀 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騰訊陷入了要錢還是要臉的窘境。顯然,不差錢的騰訊選擇了後者,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限制小學生們,總結下來就是三板斧,限制遊戲時長、一鍵禁玩和實名認證。
騰訊的措施很難奏效
但是這幾招能成功抵抗小學生大軍的進攻嗎?從市場來看,很難。
首先來看實名認證制度,騰訊的遊戲實名註冊制度在6月已經實施,由於很多小學生並沒有自己的手機號,其所用號碼多為父母的號碼,而實名認證也不過就是小學生偷偷看一眼爸媽的身份證號,然後發條驗證碼的事情,這樣玩遊戲的人不知不覺變成了成年人。
而由於上一條被完美破解,由於小學生已經在騰訊的眼裡已經變成成年人,所謂的限制遊戲時長也就不復存在。騰訊的三板斧裡看起來最有效的是成長守護平臺,也就是給家長一鍵禁玩的權利。但是家長如果能夠禁止小學生玩遊戲,那又何必需要一鍵禁玩呢?拔網線、改WiFi密碼、沒收手機、註銷帳號等多種手段都可以使用,那麼家長沒有用出來,不正是因為小學生們的死纏爛打戰術奏效了嗎?
因此,表面上家長和騰訊統一戰線,但實質是,小學生能夠發動的力量中也包括了家長,面對家長和小學生的同盟,騰訊的三板斧很難奏效,但是家長並非不想管,而是需要更合適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這就需要騰訊的技術引導了。
引入大數據監測或有奇效
騰訊的技術實力有目共睹,尤其是近年來騰訊雲的崛起,帶動騰訊在相關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向前邁進。而解決小學生問題如果引入大數據技術,結合騰訊本身強大的數據能力,三板斧或許將有轉機。
藉助大數據技術的推動,實名註冊變虛名註冊的困境將可能改善。比如帳號的登錄情況和使用情況是否一致,從用戶的公開信息和日常的行為中推測出使用者的真實年齡,完善用戶畫像,然後當用戶畫像與用戶不服時可以給予相應的警告或信息完善提示。
而對於如果忽視警告或者信息完善度不足的用戶,限制遊戲時長就成了利器。而針對家長,守護平臺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家長更多的合理引導孩子的策略和方案,並非強制性的一鍵禁玩,幫助家長出謀劃策才是解決問題的上策。
《王者榮耀》幫助騰訊日入鬥金,但是輿論的反對也讓騰訊一夜間在香港A股損失千億,小學生問題不解決好,那麼很可能敗給小學生的不只是《王者榮耀》了。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王者榮耀終將敗給小學生 程咬金難救騰訊http://news.zol.com.cn/646/646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