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初步確定

2020-12-18 瀟湘晨報

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7日表示初步確定了當天早些時候「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初步確定很有可能是第四級火箭噴嘴激活系統集成相關故障導致運載火箭失去控制。阿麗亞娜公司表示,將和歐洲航天局組成調查委員會,對故障原因做進一步調查。

法國當地時間17日2時52分(庫魯當地時間16日22時52分),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本次任務原定將西班牙的第一枚地球觀測衛星和一枚法國科研衛星送入軌道,但火箭發射8分鐘後偏離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失敗。阿麗亞娜公司表示,火箭殘骸已經落入第三級火箭預定回收範圍附近的無人居住區。

「織女星」運載火箭是歐洲自行研製的小型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小型科學和地球觀測衛星,被認為是歐洲參與全球航天發射競爭的主要力量。2012年「織女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次年實現首次商業發射。2019年7月,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為阿聯發射地球觀測衛星時在空中解體,遭遇自2012年以來首次發射失敗。今年9月,復飛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成功將53顆衛星相繼送入軌道,完成了歐洲航天局「小型太空飛行器任務服務」(SSMS)計劃下的首次拼單發射業務。

本次發射是織女星運載火箭第17次執行任務,也是第2次發射失敗。

(原題為《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初步確定》)

【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箭雙星」發射失敗!點火8分鐘後偏離軌道,24.5億全打水漂
    2020年,相較於美國的低迷,中俄兩國的發展勢頭很足,接連獲得不小的突破,拿俄羅斯來說,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成就暫且不提,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成功試射一枚「安加拉」A5重型航天運載火箭,俄總統更是直言,稱這次試射任務對俄羅斯的國防安全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 中國運載火箭年內第三次發射失敗,是否美國釜底抽「芯」所致
    中國快舟11號運載火箭7月10日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火箭飛行過程中即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宣告失敗,這是中國繼今年長徵七號甲遙一運載火箭及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升空失利後,年內第三次失敗。據信,此次快舟是為某著名的視頻網站發射視頻衛星。
  • 阿聯軍事遙感衛星隼眼2號發射,聯盟接替織女星完成任務
    任務的歷史2014年12月9日,歐洲空中巴士防務和航天財團宣布,它已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武裝部隊選中,作為開發和發射兩顆「高性能」光學觀測衛星的承建商。空中巴士公司表示,該項目的合同於2014年8月籤署,並在公告發布時生效。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那麼航空史上又有哪些因為粗心導致的發射失敗?
    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此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執行,點火後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 織女星火箭再遭厄運,第17飛折戟——全球9敗盤點
    ▲蓋亞那當地時間11月16日21:52(北京時間11月17日9:52),位於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蓋亞那航天中心,歐洲阿麗亞娜太空公司旗下一枚織女星火箭既定發射升空。起初飛行看起來很穩定,但在飛行8分鐘後,出現異常——火箭第四級(Avum上面級)啟動發動機後,卻出現軌道下降趨勢,未能達到既定飛行軌道。隨後與地面站失聯,再無遙測信號。
  • 歐洲傳來一聲巨響,僅8分鐘偏離軌道,網友:航天還是看中國
    除此之外,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先進不僅如此,俄羅斯專家特地指出,嫦娥五號月球發射返回火箭進入預定軌道的方式,中國的方式比美蘇複雜的多。嫦娥五號從月球上返回,先在月球上發射返回火箭進入月球軌道,然後在月軌上自動操縱兩個裝置進行對接,在美俄看來,這是極具風險的技術,但中國人信心十足。
  • 歐洲一聲巨響!一箭雙星發射失敗,點火8分鐘發生偏離
    而在近段期間,歐洲就有一個大膽的嘗試,但最後隨著一聲巨響意味著,一箭雙星發射失敗,僅僅點火了8分鐘就發生了偏離。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我們都知道,航天領域一直都是發展速度快的國家才能研發的領域,因為除了高端的技術之外,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做支持。
  •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及入軌太空飛行器一覽
    2020年世界各國火箭發射及入軌太空飛行器情況統計(截止2020.11.30):1、第一名:美國,發射次數38,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911,失敗次數3次。無論是發射次數還是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都居世界第一。2、第二名:中國,發射次數35,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75,失敗次數4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二,入軌航天數量居第三。3、第三名:俄羅斯,發射次數12,入軌太空飛行器數量100,失敗次數0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三,入軌航天數量居第二。
  • 資訊6點檔|IG殺入決賽;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
    然而,RNG爆冷輸給了歐洲賽區的G2,EDG也不敵歐洲老牌勁旅FNC。小獅子:恭喜IG!你們覺得IG在半決賽中的水平如何?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昨日下午16時,中國首枚民營火箭「朱雀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
  • 快舟11號發射失敗:商業衛星的發射探索,看來不能操之過急
    只是非常可惜,據環球時報報導,7月10日12時17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中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當中。
  • 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 嗶哩嗶哩回應視頻衛星發射失敗
    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 嗶哩嗶哩回應視頻衛星發射失敗  今天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載人龍」飛船發射時為何沒有整流罩?
    01整流罩貴是原罪在2014年時RUAGSpace贏得了歐洲航天局為阿麗亞娜5提供載荷整流罩的合同,合同金額為1億美元,內容為在2016年到2019年生產大約18個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的整流罩,每年提供6個,折合到每個造價約5-6百萬美元。這還是批量生產的結果。
  • 烏克蘭織女天鵝 四次參與國際發射佔比八成 產業仍以出口為主
    根據烏克蘭國家航天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烏克蘭航天科研企業共參與了4次國際航天發射項目。  這4次發射項目分別是:2019年3月22日和7月11日,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蓋亞那太空中心兩次發射了「織女星」運載火箭。第一次是將一顆義大利航天局用於地球觀測的小型衛星送入太空。第二次原計劃是將一顆阿聯的地球遙感衛星送入太空。
  • 中國新長徵7號A火箭發射升空任務以失敗告終
    長徵七號發射失敗的原因尚不明確 這可能會對主要派遣任務造成影響 同樣的任務報告文件一般會在火箭發射約一小時後發布,但是這次,卻沒有發射成功的公告發出。 在發射後的兩小時後,國家通訊社確認了失敗的消息,但是發射失敗的類型以及造成失敗的原因並沒有被提及。關於發射異常的調查研究將會被進一步跟進。 這次發射的裝備在早前被命名為「6號新型技術核查衛星」。在該火箭發射升空前沒有更多的細節資料傳出。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快舟11號當時搭載的是吉林一號高分02E星以及微釐空間一號S2星,本來是想這次發射推進中國航天民企的發展。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失手「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發射失利
    新華社酒泉9月12日電 9月12日13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2020年中國運載火箭,連續2次發射失敗,杜文龍稱美國動作不尋常
    繼2018年中國首次在軌道發射次數上超越美國後,2019年中國火箭發射數量繼續開掛,登頂全球發射數量第一。近年來,中國衛星發射很少有失利,但是在2020年一開始,我國就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了兩次星發射失利事件。與此同時美軍動作令人生疑,杜文龍指出美軍不尋常動作。
  • 發射失利不要怕!快舟11號是一款什麼運載火箭?東風-41民用版
    快舟系列運載火箭是固體燃料火箭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中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據新華社報導,快舟11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那麼,該火箭到底是怎樣的一款運載火箭呢?其失敗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呢?
  •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發射...
    央廣網酒泉12月2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27日,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一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