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講英語上升為全球化企業的商業戰略

2021-01-18 TOM資訊

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晶晶在中國的一家跨國企業工作。晶晶忙碌的一周通常從周一早上和財務部主管的例會開始。英語對荷蘭籍的財務主管和晶晶來說都不是母語,但這卻一點也不妨礙她們交流,因為她們能夠用英語暢談無阻、談笑風生。結束了這一小時的例會後,晶晶還要參加公司的全體員工大會。公司的CEO是個法國人,他將在此次會議上向中國的數百名員工致辭。這些員工分別來自世界上10個國家,講著7種不同的語言,而這些員工和這位CEO共同掌握的唯一一門語言就是英語。

Tracy在中國最大的電商公司總部上班。她負責歐洲市場的品牌採購業務,所以她要經常和歐洲各國的品牌代表通話,與他們溝通和討論潛在的合作機會。Tracy的合作夥伴們來英國、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憑藉自己出色的英語能力,她一直與這些合作夥伴們進行著很好的業務交流。

以上這兩個例子如今在中國隨處可見,生動地說明著不論你來自哪裡或在哪裡工作,英語已經成為當今越來越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最常見的通用語言。

英語已成為國際商務的通用語言

不論你是否留意,越來越多像空客、戴姆勒、雷諾、三星、SAP、特藝集團和微軟這樣的跨國公司都已經要求將英語作為企業唯一的官方語言。如果研究跨國公司的收入來源,你會驚訝地發現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的大部分銷售額來自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國家——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時裝公司之一,亞太地區長期以來都是路易威登最大的市場;即使是中國的國企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海外業務也佔了整體營收的35.8%。正如索迪斯的員工溝通部門副總裁Kim Beddard-Fontaine說的那樣,「企業的運作正在走向全球化,而不僅僅停留在區域層面」。

商業活動把世界上不同的地域與人才連接到一起,而英語使得商業活動能夠順利、成功地開展。縱觀那些將英語為工作語言的跨國公司,他們這樣做的動機非常簡單:在迅速變化的全球商業環境中能夠做到促進溝通並加強跨區域合作。如今,英語似乎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企業獲得成功最重要的語言,正如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高管劉中民先生所說:「不懂英語,我們就無法把產品成功推向這些(不同的)國家。英語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中石油人力資源經理李昊說:「中石油設立了多種培訓項目來幫助員工提高職場英語能力。我們的最佳實踐之一就是使用託業考試作為一項客觀的測試來篩選人才。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的員工在與客戶或者跨國團隊同事交流的時候變得更加自信,說英語已經成為我們公司的一種文化。」

中國企業也在講英語

中國的經濟影響力能夠鼓勵更多東亞國家參與國際市場,並對全球商業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海航集團的業務遍及航空和房地產等諸多行業,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國際併購交易商,在2016年收購了希爾頓25%的股份,還將全球最大的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瑞士國際空港服務有限公司(SwissPort)併入集團旗下。海航集團還宣布將對新加坡領先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CWT實施90%以上控股。隨著近年這些海外併購,有人說海航集團已經 「飛得太高,應該返回地球」 。今年海航集團放慢了對外投資的步伐,但公司對海外資產的需求依然強勁。其他中國公司的大型海外併購在這些年也並不鮮見,例如中國化工集團和瑞士先正達集團達成了430億美元的交易,阿里巴巴宣稱到2036年前要為全球20億消費者提供服務,海爾集團收購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家電業務,中石油2017年37%的收入來自海外資產等等。

中國企業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商業奇蹟。跟更習慣躲在幕後的前輩們不同,當今中國的商業領袖們正在走向全球的聚光燈下,更加渴望在全球拓展企業業務。與那些只需要熟練掌握英語進行日常溝通的員工相比,企業領導者們更需要出色的英語能力,或能運用其他第二語言與全球消費者互動,帶領公司走向世界。能說流利英語的商業領袖往往在國際媒體上得到更多的曝光和認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前執行主席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被公認為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演說家之一,這同時幫助阿里巴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品牌價值,他流利的英語和幽默感重新塑造了西方人對中國企業管理者的看法。馬雲年輕時沒有機會去國外學習或生活,他常常騎好幾公裡單車去杭州的酒店,找外國遊客練習英語。相比馬雲,百度CEO李彥宏和搜狐的張朝陽就更幸運了:他們兩人在美國學習多年,作為中國的企業高管經常在國際媒體上露面,甚至用英語發表商業評論。即使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在2017年的達沃斯論壇上發表了英語演講,他的那次發言隨即在中國引起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中石油集團的高管劉先生與託業項目團隊見面時也堅持用英文接受採訪,希望幫助國外的受眾進一步了解這家龐大的中國國企的全球化戰略。

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不少像上述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中國企業家那樣,但如果打開電視的財經頻道或者閱讀雜誌上的商業評論,我們會發現那些發表商業見解、參加深度訪談的大多數仍然是西方的商業領袖。語言在某種程度上依然阻礙了世界上其他國家了解中國企業的成功和獨特的東方管理哲學。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也意識到,他們需要帶領企業走到世界的聚光燈下;而為了走向世界,第一步就是要克服這層語言障礙。所以,很多公司開始使用託業來對員工在工作場景中的英語能力進行評估,例如華為、中石油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石油的人力資源主管劉東文(音譯)告訴我們:「我們已經有超過1000名員工參加了託業考試,託業作為我們選拔人才、做內部調任或晉升方面的決策都是一項很重要的工具。」

讓中國擁抱世界

除了商業領袖,政治家與國家領導人也需要學習英語,從而達到樹立國家形象、促進國際社會融合的目的。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曾在2015年聯合國舉辦的全球教育第一倡議高級別活動上發表英文演講,她標準流暢的英語和溫和親切的聲音,讓全世界都對這位中國第一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如果想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成為一名全球公民,熟練掌握英語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當2017年G20峰會在北京召開時,共有4000名大學生通過了託業考試,獲得了G20志願者的徽章。

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對勞動力升級的投資,以及對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敏銳商業嗅覺的認可。掌握英語這門技能可以幫助企業迅速地抓住商業機遇,讓企業領導者與全球消費者更近距離進行互動,從而為企業帶來成功。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應對全球化危機,向歐洲家族企業學戰略模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應對全球化危機,向歐洲家族企業學戰略模糊怎樣才算達到一流智慧?作家菲茨傑拉德(Scott Fitzgerald)說:頭腦中持有完全對立的兩個觀點,你卻仍然行動自若,便得一流智慧。疫情之後,中國企業將面臨兩個矛盾對立的再國際化選擇方向:承諾還是不承諾?
  • 摩根英語:為企業定製英語培訓
    作為一家有著16年企業培訓經驗的英語教育機構,摩根英語結合中國人的英語學習特點開創了企業培訓高效學習模式,用專業化的英語培養方案,線上線下同步學習的模式打破英語學習的時空限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拓寬成人英語培訓的發展道路,用創新的教學團隊助力企業培訓。
  • 義大利經濟學家:反思我們的全球化體系和企業戰略
    因此,當疫情結束後,對於相關領域的國際審查和全球化進程的優化將是各方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其次,人們經歷了危機管理的初級階段。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區域,普遍傳播著一種不安全感,然後這種不安全感迅速向全國蔓延,恐懼逐漸演變成痛苦。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應急保障措施顯得力不從心,伴隨而來的超市搶購潮更加重了人們的緊張氛圍。
  •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體驗課:企業戰略管理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開放課堂:企業戰略管理7月11日上海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誠邀有志於成為未來商業領袖的職場精英走進曼徹斯特MBA課堂,向全球頂尖教授學習前沿商業知識對話全球一流學者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力邀曼徹斯特商學院企業戰略課程教授Peter Kawalek博士,濃縮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精髓,給你近距離體驗頂尖商學院課堂的難得經歷。
  • 疫情重構企業戰略:回歸「人本主義」(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本文於2020年3月4日首發於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原標題為《疫情重構企業戰略:回歸「人本主義」》,並獲得當天熱門文章排名第一位。正文目前有很多新冠疫情對企業長期影響的分析,主要關注衰退的相關性以及企業趨利避害的各種可能,總體看,我們覺得很多判斷可能過於草率和簡單化了。從商業競爭角度,由於戰略差異化需求,廣泛被公眾認知的邏輯都很難成為戰略制定的根本要素。
  • 玉湖集團:把握全球化戰略時機,爭做行業龍頭企業
    作為一家善實戰、重實效、具有專業技能的實業投資集團,玉湖集團除了在商業地產投資上有所成就,在物流園區、農漁貿易、清潔能源投資上也頗有眼光和能力。為超過6萬農戶增加了收入,也是「全國50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菜籃子應急儲備基地。
  • 為什麼說英語好,才是職場晉升的「硬通貨」?
    事實上,財富五百強企業中有80%已在中國設立辦公室或製造廠 。這導致對英語語言能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全球化市場帶來的新機遇。 《英語能力以及中國在全球職場中的位置》是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的全新報告,該報告研究了這一現象,並深入探討了英語對中國企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 回顧NBA莫雷事件,看PESTEL分析在全球化戰略中的重要性
    NBA聯盟儘管是屬於競技體育的範疇,但畢竟終歸是一個商業聯盟。所謂商業聯盟自然就是以盈利為目的,如果把NBA聯盟看做是一個集團公司,管理層就是這個公司的董事會,而每支球隊就是總公司下屬的各個分公司,球隊老闆和球員就是服務於各個分公司的員工。每一個分公司經營著自己的公司業務,由於30支球隊所處的城市環境不同,收益自然不盡相同。
  • 新報告探索了英語能力如何能支持中國的經濟擴張
    事實上,財富五百強企業中有80%已在中國設立辦公室或製造廠¹。這導致對英語語言能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全球化市場帶來的新機遇。 《英語能力以及中國在全球職場中的位置》是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的全新報告,該報告研究了這一現象,並深入探討了英語對中國企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 同濟-曼大MBA體驗課 | 創造價值:新時代企業的運營管理戰略
    【MBA中國網訊】全新的運營模式下,企業領袖如何洞悉營銷機遇,創造更多價值?日益加劇的盈利壓力下,如何運用運營戰略實現企業的持續增長?體驗世界頂尖MBA課堂此次主講教授AntonyPaulraj博士將為您還原純正的英式教學,在高質量與極具互動性的MBA體驗課堂中,為您帶來企業運營管理的全球化視角,共同探討企業決策者如何平衡市場營銷戰略與運營管理。
  • 疫情難遏全球化大勢 中國要做「逆全球化」的逆行者
    以平等貿易和人員流動為方式的全球化,相比在一國之內,使要素配置的範圍大大擴展,從而全面提升了人類的福利水平。一般地講,以真正平等的商業貿易與投資方式進行的全球化,足以消弭大部分國際對抗和戰爭風險。但全球化的弊端有時也非常明顯:一是對民族國家的統治者來說,其權力可能因全球化而受到來自內外部的壓力甚至威脅。二是各國企業或公眾。
  • ...部總經理王茜:全球化趨勢依然向好,領英助力中國企業連接全球機會
    會上,王茜分享了領英對全球化挑戰和機遇的理解,針對企業出海給出領英最新的觀察和建議,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連接更多全球機會。王茜強調人才是企業全球化發展中核心問題,業務全球化需要全球化的人才戰略和布局。
  • 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 論CSR戰略重要性
    ,本屆評選以「仁商·創新驅動力」為年度主題。  會上,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提到,CSR本身是全球化的產物,對商業機構來說,它更關注市場的痛點,本質上還是為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而作為媒體,第一財經將CSR作為橋梁,實現企業跟社會之間的銜接。
  • 第二屆華德榜全球化戰略研討會10月31日在北京召開
    中宏網11月4日電(記者 陳文杰 通訊員 向家鈺 梁俊霞 )近日,第二屆華德榜全球化戰略研討會暨華德榜北美(加拿大蒙特婁)分院和深圳分院授權籌建儀式在北京成功舉行。
  • 史星海:邁向全球化商界合作共贏新時代
    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GBlC)不僅為中外商界搭建了傳播全球最前沿先進理念,全面提升中國企業家商業眼光、人文素養、國際視野、戰略思維、整合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溝通平臺,而且還以塑造眾多擁有大視野、大智慧、大格局,具有高遠境界和新時代精神的全球化最受尊敬的精英高端圈層,以更好地向全世界輸出我們的中國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 英語培訓機構定位強勢品牌的戰略
    3.商業環境在變過去:商業效率低下,渠道節點多,商業信息閉塞;現在:商業效率奇高,渠道扁平化,商業信息共享。3.建立信任狀企業建立信任狀的方式有很多,其中邀請明星代言就是其中見效極快的一種方式。如英孚英語培訓機構就邀請胡歌成為了代言人,很好地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信任感。4.定位廣告快速消費時代,沒有顧客會花費很長的時間聽你講解產品的優點,好的廣告語能快速讓消費者迅速喜歡上一個品牌。
  • 助力中國企業全球化|陳攀峰先生受邀參加綠能大學企業學習會議
    出海遠民CEO陳攀峰先生有幸受邀參加本次大會,並發表以《新形勢下的中國企業全球化》為主題的主題演講,獲得了在場與會嘉賓的熱烈掌聲與一致認可。本次演講,陳攀峰老師從三個層面和大家分享了中國企業從無到有的成長曆程:01中國企業全球化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企業就逐漸意識到了走出國門的必要性,包括「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國際化帶來的機遇,陳攀峰老師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分析了美國大選之後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以及目前新形勢下的中美貿易戰關係,包括疫情之後中國的戰略發展方向和中國企業引領全球化的趨勢發展
  • 第七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全球化逆風背景下,全球科技合作將走向...
    在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和全球經貿形勢異常嚴峻複雜的背景下,全球化智庫(CCG)與北京商務局將於2020年9月8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聯合主辦服務業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 服務業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 基本信息 主題 服務業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
  • 中國企業全球競爭進入新時代 裡斯戰略定位諮詢重塑全球化戰略價值
    2020年1月8日,「中國企業全球競爭裡斯戰略諮詢新聞發布會暨裡斯與長城汽車十年戰略護航籤約儀式」在上海浦東舉行。本次發布會以「中國企業全球競爭」為主題,裡斯戰略定位諮詢全球主席蘿拉·裡斯,裡斯戰略定位諮詢全球CEO、中國主席張雲,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豌豆思維於大川:布局全球化人才戰略,讓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12月19日,在廣州市委統戰部指導、廣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和獵聘舉辦的「全球化網際網路人才發展高峰論壇」上,豌豆思維以「在線小班課賽道」行業第一的實力獲評「羊城e家」突出貢獻企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