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照片:1945年5月8日,紐約時代廣場,人們在慶祝德國投降

2020-12-14 觀史鑑
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期間,日軍轟擊中國軍隊陣地。沙袋後面是正在拍攝的日本隨軍記者。

淞滬會戰以寶山郊縣的戰鬥尤為激烈,特別是羅店爭奪戰,敵我雙方陣地犬牙交錯,幾進幾退,血肉橫飛,史稱「血肉磨坊」。

東林寺是一座古廟,位於羅店古鎮的西面,地勢較高,是我軍陣地的凸出部,也是日軍必爭的要地。1937年9月30日,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日軍飛機、大炮對東林寺狂轟亂炸,三面圍攻,我軍彈藥告罄。10月1日早晨,日軍中尉富田義衝到廟內,砍死我士兵2名,被我軍連副胡玉政用鐵鍬擊斃。從9月28日到10月2日,日軍死亡300餘人,日軍43聯隊第一大隊全軍覆沒,而參加戰役的國軍官兵僅身下十餘人。

1945年,二戰勝利後,從歐洲返回紐約的輪船上的美軍士兵。他們是幸運的。

據統計,美國在1941年的總兵力為1685403人,到1945年,美軍士兵數量增加到1300萬人 ,累計動員人數更是高達2000萬人。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人員總計為101.3萬,其中死亡40.5萬人(陣亡佔29.1萬人)、受傷累計60.8萬人次。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1944年9月8日,中美士兵聯合展示在戰鬥中繳獲的日軍太陽旗。在戰爭中發揮了顯著作用的「湯姆遜」衝鋒鎗和美式手雷放在前面非常顯眼。

不知道這算不算鮮血凝結成的友誼?

1945年5月8日,紐約時代廣場,人們在慶祝德國投降。

1945年5月8日,歐洲大部分地區、北美洲和世界其他許多地方萬眾歡騰,迎接勝利。然而,由於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戰事尚未結束,杜魯門總統在宣布納粹投降的消息時說,「我們的勝利還只是一半」。他提醒美國人民,他們的許多鄰居正在悼念陣亡的丈夫、兒子和弟兄。他請人們「先不要舉行慶祝,以便集中精力迎接下一步的太平洋戰役」。

紐約的慶祝活動規模遠遠超過了美國其他城市。民眾匯聚到時代廣場,五彩繽紛的紙屑紛紛揚揚飄灑在人們的頭頂上。在尚未正式宣告勝利之前,紐約官員已經料到當地將會出現的情形,因此做好了準備。《紐約時報》向讀者報料,紐約將出動15293名執勤警察,「讓慶祝的人們理性地狂歡」。

歐洲勝利日恰逢杜魯門61歲生日。這位新任總統告訴記者,這是他一生中最開心的生日。3個月後日本投降,盟國迎來了徹底勝利。

相關焦點

  • 老照片:罕見的二戰後期德國影集
    1945年5月1日,德國領導人的繼任者卡爾鄧尼茨宣布希特勒的死訊。這一消息導致紐約市尖峰時段地鐵暫停,美國人熱烈歡呼。 1945年5月4日,英國軍官在閱讀德國的投降協議,周圍是德國高級官員。5月8日,德國也向蘇聯正式投降。侵擾歐洲土地五年以上的可怕戰爭終於結束。
  • 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4周年紀念日。
  • 疫情下的德國二戰結束紀念日:此刻孤寂恍若1945年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柏林5月8日電 (記者 彭大偉)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75年後的今天,德國原本計劃以隆重的儀式去紀念盟軍從納粹手中解放這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正式止戰,新冠疫情的暴發卻讓人們不得不略去了絕大部分紀念計劃。 8日中午,德國總統、總理、聯邦議會上下兩院議長和聯邦憲法法院院長五人來到紀念戰爭與暴政死難者的柏林新崗哨獻花圈。
  • 老照片 1945年的德國柏林 如狼似虎的蘇聯紅軍來了
    1945年4月,蘇聯紅軍攻入了德國首都柏林。4月30日,將整個德國拖入戰火的希特勒終於不想活了,和他的老相好愛娃一起在地堡中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投降。
  • 1945年9月9日,親曆日本投降的貴陽人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9分,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向中國投降。投降儀式,在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貴陽人曾鴻圖,作為當時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秘書,參加了這次受降儀式,見證半個多世紀以來,受盡日本侵略者侮辱和摧殘的中國人民在浴血奮戰後取得的勝利。
  •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做什麼?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當時日本7000萬百姓的表情大概都是什麼樣。裕仁天皇下達無條件投降詔書的時間點是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整。主要是通過一些廣播的方式,來讓日本國內的一些民眾和士兵們接受到了不再繼續徵戰和侵略的消息。 8月14日美國記者在日本國內拍到了一則大眾痛哭流涕的照片。這是在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前幾個小時,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消息,可是大多數日本百姓已經了解了事情的走向。
  • 1945年8月桂林老照片,雖光復卻變成了一片廢墟
    分享一組1945年8月的桂林老照片,出自美國《生活》雜誌。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4月至8月,國軍在廣西省龍州、南丹、全州、陽朔地區對日軍的反攻作戰。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而是這個歷史事件!
    其實,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最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爆炸,原子彈爆炸僅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次要原因。我們從日本對外公布的歷史檔案了解到: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三天之後,也就是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的長崎扔下第二顆原子彈,8月9日當天,日本政府最高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事宜,而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從未考慮過無條件投降。
  • 1945年邱吉爾視察柏林老照片:一副勝利者姿態,擺出經典勝利手勢
    【柏林民眾在清理廢墟】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以凱特爾元帥為首的代表,出席了在柏林近郊卡爾斯霍爾特正式舉行的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並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德國戰敗。這是一組反映德國投降後,英國首相邱吉爾以勝利者的身份進入柏林視察的老照片。此時的柏林一片廢墟,到處都是殘垣斷壁。
  • 世紀之吻(勝利之吻):戰爭結束的歡呼,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終於結束。全國人民都在歡呼雀躍,而在同一時間的美國,此時正是8月14日,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美國時,當時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的人們因為這個消息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他們歡呼大叫,都在慶祝戰爭的結束。
  • 周武 | 慶典與政治——1945年「慶祝抗戰勝利大會」史事鉤沉
    正是藉助這種憤怒和力量,中國歷史做出了另一種選擇!作者簡介:周武,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章原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第1期。1945 年8 月15 日上午7 時,中美英蘇四國同時宣布: 日本無條件投降!1在歷盡史上最艱難最黑暗的歲月之後終於從日本人控制的「牢城」中解放出來,上海和全國各地一樣頃刻之間變成了狂歡之海。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1945年8月14日,《新華日報》號外「日本接受投降條款」1945年8月15日,刊登日寇以失敗告終新聞的《檀香山廣告商報》刊有日本天皇投降詔書及東北、臺灣回歸中國的《朝日新聞》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參議會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 老照:1945年抗戰勝利後的上海,民生祥和,老百姓露出久違的笑容
    1945年12月,中國抗戰勝利,這個被戰爭摧殘地滿目瘡痍的國際化大都市正在慢慢甦醒。而今天小編分享的這組照片是一組由美國人拍攝的老照片,真實地展現了當時的情景。民生祥和,老百姓露出久違的笑容。
  • 1945年國共兩黨重慶談判前後珍貴老照片!
    毛澤東飛赴重慶時在延安機場1945年8月28日,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毛澤東在周恩來陪同下抵達重慶,受到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這一天,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從延安飛抵重慶。1945年,毛澤東飛抵重慶並於8月25日發表《中共中央對於目前時局的宣言》,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和六項緊急措施。這一英明決策受到全國人民的歡呼和全世界輿論的讚賞。
  • 老照片:抗戰勝利日歡慶的重慶 百姓高呼「日本投降了,安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向中美英蘇四大盟國無條件投降。9月2日,停泊在東京灣的美軍戰列艦密蘇裡號上日本籤署了投降書,中國人堅持14年,爭取民主自由的抗日戰爭終於迎來了徹底勝利!
  • 蘇聯紅軍在柏林戰役之後的照片,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
    大量蘇聯紅軍在東方進攻柏林,這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籤署無條件投降協議,宣示第三帝國正式覆亡,象徵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1945年開始由於蘇聯於1944年8月發動巴格拉基昂行動,所以歐洲德蘇戰爭相對地平穩。羅馬尼亞王國和保加利亞王國被迫投降並向德國宣戰。
  • 美國男女重現「勝利之吻」慶祝拜登「勝選」
    (原標題:美國男女重現「勝利之吻」慶祝拜登「勝選」)
  • ​5月8日, 二戰歐洲勝利75周年紀念日.回顧歷史,希特勒之死,真相和謊言
    這個時刻,正是女王的父親,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75年前的5月8日晩上9點,向全英國人民發表了戰爭勝利的廣播講話。BBC 電視臺將有一系列的節目,包括重播75年前5月8日邱吉爾的講話。見下圖,1945年5月8日。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生,昨天已經去西敏寺大教堂點燃蠟燭,進行了哀悼和紀念。見圖。
  •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的人見到了
    1939年夏天,德國啟動了一項秘密工程,這項工程是由德國柏林陸軍武器生產部門負責,而擔任指導的是德國鈾學會的科學組。 這個工程的啟動,意味著德國已經開始利用原子科學成果製造一種新式武器,然而由於此後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大肆迫害,一些此前居住在德國境內的猶太裔科學家開始移居歐洲和美國。
  • 上海歷史照片:1945年 大上海南京路街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誌著抗戰的最終勝利。9月,第三方面軍總司令湯恩伯被任命為京滬衛戍總司令,率部進駐上海全面接管上海治安和防務,並作為受降主官於9月11日主持上海地區日軍受降儀式。受政務接收、秩序組織、設施重建等影響,上海市各界慶祝抗戰勝利大會最終定在1945年10月10-12日3天與雙十節慶典合併舉行,大會會場設於上海跑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