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這部作品是少有的,能讓我一發不可收拾的看完的番劇。不少人認為這是一部神作;至於是不是零差評,我無法考證,但根據豆瓣五萬七千多的評價後得出的9.6分以及b站近四萬人評分後的9.9超高分來看,差評至少是趨近於0的。
這是一部十年前的番劇。與《火影忍者》一樣都是少年漫改編,成長與熱血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要素。與番劇《火影忍者》最直觀的區別是篇幅,番劇《火影忍者》720集,而《鋼之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僅64集。
篇幅會有如此巨大差距的根本性原因,個人認為是設定上的。《火影忍者》的設定架構鬆散,可以增加很多新的東西進去,表現就是各種遁術及血繼限界。而《鋼之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的設定看起來非常單薄,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等價交換下的鍊金術。這個設定直接的後果就是不能無中生有隨意添加,導致篇幅不能長。
篇幅不能長,但也造就了這部番的真實感。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因時而變,和現實相同。設定單薄,不利於大篇幅展開,但《鋼之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的深度卻並不亞於《火影忍者》。有適合的深度,極佳的劇情,其他方面又挑不出毛病,這是我推薦這部番劇的原因。
深度方面,《鋼之鍊金術師 FULLMETAL ALCHEMIST》都沒有進行深入的展開,點到即止但數量較多,給予了我個人適度的空間進行回味。而這些深度,大都是從人物中開始。
反派陣營中,除了「父親大人」外的七個人造人對應的是七原罪——傲慢、憤怒、懶惰、情慾、暴食、貪婪、嫉妒。
傲慢因對被吞噬對象的傲慢而返還為最初的胚胎狀態。憤怒平常笑顏和善,但為達目的,可以毫不猶豫的發動屠殺,在最後的戰鬥中滿足的死去。懶惰則是在不斷地工作和戰鬥中死去。
情慾在火焰中敗落,臨終前對殺死自己的敵人抱有好感。暴食被傲慢吞噬而消失。貪婪在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並確定以及得到後滿意的被父親大人殺死。嫉妒在嫉妒人類時得到了人類的理解,在最後因不甘而自盡。
七原罪,在宗教上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七原罪都能或多或少的投影到自己的身上。不論是七原罪的行動還是想法,都符合自身的設定和價值觀,且都在推進劇情,不掉逼格,不掉智商。
主角艾爾利克兄弟因為觸犯禁忌,哥哥被真理先後奪去右手和左腳,弟弟失去肉體。故事也是從兄弟二人找尋恢復身體的辦法開始。由於兩個人都見過真理,所以成為了劇中需要利用起來的人柱,進而不會被反派陣營殺死。
真理的外貌因人而異,誰見到了真理,真理在見面的時候就是誰的樣子。就像現實中,誰都沒有見過神或鬼,所以外貌什麼的都不重要。而真理的不同面貌暗示的就是每一個追求真理的人的不同,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目的。
而每一次真理拿走的東西也不一樣,就像瓶中小人說的一樣「給予追求真理之人相應的絕望。」哥哥希望前進,所以拿走了腿;弟弟渴望被母親再度擁抱,所以被剝奪了肉體;伊茲米渴望孩子,所以被奪去一部分內臟;大校渴望未來,所以被拿走視力。渴望什麼,而無法得到,像社會上的很多人。
成長,一部少年漫不能缺少的要素。弟弟阿爾馮斯最後恢復了肉體,由於見過真理,所以不需要煉成陣就能發動鍊金術,再加上經過的所有事情,成為國家鍊金術師中的精英也不稀奇。
哥哥愛德華回復了手臂和身體,雖然被真理拿走了使用鍊金術的資格,但堅韌的如鋼的內心和一直未變的初心成為了愛德華成長後留下的東西。不過最關鍵的是他長高了,並娶了青梅竹馬。
溫莉的成長則比較多樣。前期等待兩兄弟的回來,後來直接與他們同行。第一次見到仇人,被仇恨所支配;第二次見到,則能壓制仇恨與仇人同行。毫無經驗,但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憑藉幼年學習到的知識成功接生,體會到了生命和自己的意義。
最後的最後,等價交換被打破。阿爾馮斯提出假說,溫莉在情感上打破,讓這部作品結束;也是在提醒我,鍊金術或許還在等價交換,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並不一定是這樣的,無私付出的人一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