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文/莊怡)
從2015年的《大聖歸來》、2016年的《大魚海棠》、2018年的《風語咒》,到今年初的《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國產動畫開始給市場帶來越來越多的信心和可能性。
在11月17日舉辦的第二屆bilibili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現場,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認為,到2030年,中國原創動畫將走向世界,領先於世界,流行於世界。動畫在中國誕生一百年來的理想,將真正被實現。
與此同時,B站也宣布推出40部動畫作品新內容,包括27部重磅新作,展現過去一年B站在國產動畫領域的答卷,而《三體》動畫、《天官賜福》、《我為歌狂2》、《火鳳燎原》、《凡人修仙傳》……將成為未來一年B站主打的新作。
預言:十年後國創將引領並流行於世界
過去一年,B站國創區發展增速明顯。「2019年,國創區上線104部作品,首次追平日本番劇供應量。同時,國創區MAU也第一次超過番劇區,總播放時長破3億小時。國創成為B站第一大專業內容品類。」B李旎在發布會上表示。
2018年底,基於在動畫領域的長久布局,B站正式發聲,首次舉辦 「MADE BY BILIBILI 」國創發布會,並推出20餘部B站主導出品的作品。
今年,B站國創題材布局更加多元,通過與閱文、晉江、掌閱、有妖氣等多個內容平臺的合作,推出了《羅小黑戰記眾生之門篇》、《少年歌行風花雪月篇》、《請吃紅小豆吧!》第三季、《最後的召喚師》、《貓之茗》等一系列風格多樣的國產動畫。
現場,李旎同時作出了B站對國創未來十年的三個預言:第一、2022年,國創的產量和數量將數倍於日本番劇,成為動畫市場、電影市場的主流。「用比較形象的話說,到那一天,如果有年輕人和你說他喜歡看動畫,你的第一反應是觀看和消費國創內容。」
第二、到2026年,動畫本身將成為整個娛樂產業的主流。 隨著互動視頻、VR 技術、5G 技術的發展。動畫與真人影視、遊戲、社交娛樂的邊界會徹底模糊。
第三、到2030年,中國原創動畫將走向世界,領先於世界,流行於世界。動畫在中國誕生一百年來的理想,將真正被實現。「事實上,我認為這一天並不用等到2030年,它會很快到來。」李旎稱。
未來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回到當下,李旎認為,中國動畫市場發展還面臨三個問題:第一是原創能力和原創人才稀缺;第二是定位不能滿足全民化需求;第三是海外內容風格不能滿足中國主流消費者需求。
而基於B站擁有全國最大的動畫愛好者社區生態和完備的產業鏈布局,李旎表示,B站推出了小宇宙計劃扶持年輕人,並將持續在國產原創動畫領域扮演服務者和基礎建設者的角色。
做年輕人的後盾:踐行「小宇宙新星計劃」
「每年那麼多動畫專業的畢業生,都去哪裡了?」這是很多動畫愛好者的疑惑,但是通過國創發布會當天剛剛發布的《小宇宙新星計劃(第一屆)》可以發現,大量優秀的年輕人正蟄伏於此靜待時機。
「B站上有部叫做《風靈玉秀》的作品,我們叫它年更作品,一年更一集,團隊十來個人,也沒什麼錢,但還在那邊堅持著」,B站版權資深總監張聖晏對觀察者網稱,對B站而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他們擁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和展現的舞臺。
「年輕人的創意特別好,希望這些創意資源能進入行業。」張聖晏同時表示,B站選擇扶持的標準在於兩個方面,分別是內容、藝術表達,以及商業化。
例如,豆瓣評分9.0、B站評分9.8的治癒系動畫《請吃紅小豆吧》,來自於2017年的嗶哩嗶哩小宇宙計劃,其製作團隊主要來自廣州美術學院的畢業生;
今年獲得金獎的《阿莉塔的睡前故事》,主創團隊是由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清華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生組成,平均年齡只有24歲;而銀獎作品《虹·棉》,成員則來自於廣州美術學院。
這些年輕的動畫人們,正是中國動畫未來發展的希望,在他們眼中,創作本身更重要,而不是糾結於「國創崛起」的這種使命感,當創作足夠驚豔,發揚國創的目的自然就達到了。
《阿莉塔的睡前故事》導演張逸興對觀察者網稱,「外放一點,什麼樣的題材、什麼樣的元素都可以拿來用」;而《虹·棉》導演兼藝術總監周立均則表示,首次故事本身很重要,其次畫面、音樂、技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講這個故事。「最重要的是,這個片子做完看完以後,是一種簡單的感官愉悅,還是能引起一些哲思或者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個東西會很虛,但是好作品應該具備這樣的東西。」周立均稱。
據悉,《小宇宙新星計劃》前身是2016年B站發起的「嗶哩嗶哩小宇宙」企劃,通過與國內各大高校合作,將優秀的動畫畢業設計作品在B站平臺上進行展映。今年升級以後,在校學生、獨立動畫人、動畫工作室等,都可以參與評選,除現金激勵外,優質作品更將有機會與B站籤約並進行系列化開發。
除了年輕人創作扶持,經典IP改編與創作也在B站上演。
發布會上,多部小說改編的作品成為亮點。在起點中文網點擊超過1億次的國民級IP小說《凡人修仙傳》開啟動畫化,動畫由B站和貓片出品,原力動畫負責製作,採用時下流行的CG真人捕捉技術。
而圍繞知名科幻小說改編打造的《三體》動畫版此次也公布了首支正式PV,進一步展示了三體宇宙的動畫設定,還原出原著中黑暗森林法則的殘酷。
經典作品也在B站國創發布會上煥發更多的活力。十七年前,「有夢好甜蜜」的旋律傳唱校園,《我為歌狂》這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的校園音樂動畫成為很多人的青春回憶。此次,B站宣布推出《我為歌狂2》,新作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福煦影視出品,第二季將以全新原創的劇本延續《我為歌狂》經典角色們的故事。
說起B站做動畫的決心,李旎毫不猶豫得表示,「B站不會放棄動畫,B站本身就是一群愛動畫的人成立起來的,所以B站的初心就是要做好的動畫內容,給喜歡的用戶去看。」
同時,李旎也認為,B站是行業內少有的擁有完整產業鏈閉環的公司,而且每個環節之間對接鏈條極其扁平,有足夠的實力與大量優秀動畫工作室以及公司合作來振興國創。
「第一,我們搭建的國創整個產業鏈已經成熟了。第二,B站的生態產業鏈比較完整,無論是廣播劇、漫畫、會員購、遊戲,還是直播、線下活動,這些都是圍繞動畫IP做全產業衍生的鏈條。所以,無論是IP、內容嫁接到B站,都可以比較完整地實現IP鏈條的閉環。」李旎稱。
2019年已經漸入尾聲,明年是否真如李旎所說將成為全民動畫元年?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隨著80、90、00後的年輕人開始扛起社會責任,「中國創造」這四個字將越來越成為所有人的默契和共識。
翻頁看採訪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