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圖繪就到奮進正當時,從探索路子到貢獻經驗,貴陽用不懈努力,譜寫著數據建設奮鬥史,讓大數據成為貴陽的代表作之一。
如今的貴陽,在數字產業的質量和速度上實現雙提升、數字經濟融合突破、數據共享開放率已位居全國前列、數位化治理水平成績斐然、創新實踐全國領先、數博會享譽全球的良好態勢,為下一個五年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2014年,貴陽大數據發展的起步之年。
那一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貴陽市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考察調研,聽取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和實際應用情況介紹,肯定「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與此同時,貴陽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揭牌中國首家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舉辦首個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獲批建設貴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
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的大幕逐一拉開。
五年來,貴陽在大數據理論研究、政策構建、產業布局、融合創新等方面都交出了經得起檢驗的答卷。出版發布了《數權法》《數典》《中國數谷》《大數據藍皮書No.4》《主權區塊鏈1.0》等理論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已成長為全球大數據發展的風向標和業界最具國際性、權威性的平臺;中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創造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獨有模式。
幾年的時間,大數據在貴陽這片土地上紮根,並形成全國獨有的現象。
產業如何發展,貴陽通過建設產業集群,讓發展坐實。
布局了三大千億級數字產業集群,為貴陽貴安兩地產業協同發展奠定基礎,為城市增加磁力場,引得鳳凰落枝頭,華為來了、京東來了,中國電子、騰訊、拓維、中智、網元、好活科技等上百家大數據企業也紛至沓來。
在數字產業化發展路途上,貴陽開展大數據企業精細化培育,建立初創型企業、成長型企業「雙百企業庫」,通過構建多層級的大數據企業培育體系穩根基。
為了讓企業能夠守得住、活得好,出臺《貴陽市促進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做大做強。
2017年5月1日,貴陽正式實全國首部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的地方性法規《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此後,配套的三部政府規章《貴陽市政府數據資源管理辦法》《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實施辦法》《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考核暫行辦法》也相繼出臺,意味全國首個「吃螃蟹」的貴陽在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步入法治軌道。
如今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在「中國開放數林指數」評估中連續4年全國領先,在全球30個重要城市開放數據指數中位列第6。
數字政府為城市治理現代化賦能,貴陽市讓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實現1154個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100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數智貴陽」微信小程序接入貴陽市人社通、貴陽公積金等12個市級部門高頻APP(公眾號),可辦醫保、公安交管、生活繳費等163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
用科技為實體提升做保障。2020年,貴陽市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5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個點。
京邦達無人智能配送項目、車夫網—國際空港物流中心等30餘個項目被評為省級融合標杆項目。
貴陽農產品物流園及40個農貿市場完成智慧化、信息化升級改造,建成運營社區「智慧微菜場」300個,建立22個農產品產地物聯點。
無接觸經濟、共享經濟、線上經濟紛紛湧現。「刷臉支付」在公共運輸領域推廣運用;京東智慧機器人送貨進入小區;滿幫平臺認證司機用戶突破900萬,認證貨主用戶超400萬。
貴陽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變得更便利,更智能。
一條產城融合的「智」繪大道,將貴陽所有的數據藍圖集於一身,這條在建的數博大道已初步建成5個10億級規模的大數據產業集聚示範基地,數博大道「十大工程」已建成醫療大數據平臺、智慧環境監測等11個數位化標杆項目。
在高新區沙文區域,貴陽開設了省內首個開放道路自動駕駛測試區域,推進5G無人駕駛+車路協同實際應用試驗。智慧公交站點站牌、智慧交通信號燈等融合基礎設施有序推進,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
為確保大數據產業發展,貴陽在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目前,貴陽市、貴安新區累計建設5G基站8518個,實現數博大道沿線以及雲巖區、南明區、觀山湖區、貴安新區核心城區室外場景全面覆蓋,其餘7個區(市、縣)實現主城區連續覆蓋。
此外,還建成貴陽貴安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國家電子政務雲數據中心南方節點建成開通,出省帶寬達到1.7萬Gbps,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聯通。
首個五年,貴陽這座年輕的城市,煥發蓬勃的生機;下一個五年將步入中壯年的穩定步伐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