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我們性格不合,不適合在一起了,還要繼續麼?」
最近一名學員向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於是,我反問他:你跟女生在一起多久了?
「半年了。」
半年,這個時間點給我的第一感覺就不對,性格是否合得來在一段感情中,屬於必選項。
要知道,在對方有權表達自己好感的情況下,面對一個與自己性格不合的人,你們又是怎樣開始這段感情的呢?
後來,通過對學員的深入了解,我發現他們之間的問題並非如女生所說的性格不合。
只是他們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態度,以及思維方式不同而已。
每個人在面對感情時,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感情觀。
有的人想要自己的另一半和自己越相似越好;而有的人,希望另一半和自己性格互補,從而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那麼,從常規思路來看,這兩方面都有各自合理的邏輯。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段感情中,男生屬於沉穩理智的性格,任何事情習慣講道理,擺邏輯;
而女生是熱情感性的性格,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不容易受客觀情況影響,偶爾還有點小偏激。
從表面上來看,這兩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是有衝突的,估計很難走到一起。
但其實,性格的問題並沒有我們表達的那麼複雜,只是我們每個人在處理問題,理解問題角度時的習慣不同罷了。
總結來說,性格其實是不會影響兩個人是否願意和對方在一起的。
因為無論我們有過怎樣的感情經驗,都不會影響我們周圍存在「性格不合」,但依然相愛的人在一起。
而我們往往說的性格不合,更多的是無法接受對方對自己的態度。
無論是過於冷淡,還是過於敷衍,任何關於對方對我們的反饋,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自己都會理解為「性格不合」導致的感情降低。
因為我們往往對待感情的理解很片面:
想要分手時,藉口是性格不合;
想在一起時,理由是性格互補。
當我們明白無論是性格契合,還是性格不合,歸根結底是我們和對方之間關係的問題。
因為性格相似的兩個人,開始都會因為覺得雙方思想,觀念高度共通而產生熟悉認同的想法;
而時間久了,在熱戀期過渡之後,它的問題就產生在審美疲勞了。
所以我們明顯能夠感受到,在感情另一半的性格選擇上,和戀愛是否能夠長久,並不是完全有必然聯繫的。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因為對方的某一個性格而愛上她,未來也同樣可能在相處中,因為這個性格而討厭她。
另一方面,性格不合這個詞,多數情況下是自己主觀的想法,而不是事實。
在遇到被分手時同樣是這樣,女生說,我們性格不合適,還是分手吧。
真實的原因是不再愛了,如果對方還愛著你,她是願意付出時間磨合的。
畢竟我們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幾十年,也不是都要完全契合才能過下來的,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開始明白了,愛情這件事雖然不是完全盲目的,但也很難用道理講清楚。
當我們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感情,以及以後要接受什麼樣的戀愛方式。
需要從三個方面建立雙方意識上的相似性:
第一,雙方共同興趣愛好,這是最簡單直接的。
比如一些兩個人都喜歡的娛樂活動或健身運動,喜歡的音樂風格,電影類型,包括雙方日常興趣愛好。
這決定了我們和女生在一起時,是否願意為同一件事投入感情。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女生通過聊天加深感情,男生通過做事加深感情。
女生希望遇到的男生是能感同身受的男生,更願意在自己狀態不如意時,有一個踏實的男生在她身邊保護她,並且能夠真切感受到女生的心理需求。
這也是我們在認識女生,和女生聊天時,需要將女生日常的喜好,做一個初步了解,能夠重視女生需求的重要性。
就像我們在和女生聊天時,提到最近新上的一部電影,當我們發表自己的觀點時,如果女生拋出興趣,說明這個話題就有它存在的價值,不然這個話題就沒法繼續了。
第二,兩個人隨著感情發展的深入,雙方的共通點將會讓雙方都發現。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理解的,一個人的人生信念,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感情觀,這些內容對感情相容非常重要。
有些人在選擇另一半時,從來不會考慮價值觀問題,不考慮的這部分兄弟,不明白它對於女生來說是很重要的。
就像我們在開始接觸一個女生時,當我們在和女生接觸過程中慢慢發現,對方的一些點和我們想法相似時,我們對對方的好感將會明顯提高。
但當我們覺得對方提出一個「獨特」的感情觀見解時,我們內容常常會產生不舒適感,這就證明了,我們的大腦更容易讓我們和自己價值觀一致的產生好感。
當我們明白這個核心,只要你和她在某個價值觀上能夠有強烈的共鳴,就能擦出愛的火花。
第三,兩個人對「愛情應該或不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所存有的內心期待。
首先,我們要明確愛到底是什麼?
記得《小王子》裡有一句話,「愛不是兩個人互相凝視,而是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展望。」
當兩個人選擇在一起時,彼此之間對於後期的感情發展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譬如說我們就是朝的結婚生子去的,朝著白頭到老去的,那麼你們之間有了一個共同的展望。
自然能夠打從心底去儘量磨合彼此。
這樣一來,你們之間的關係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或許就會順暢很多。
(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心裡暗示吧。)
最後,既然我們對於性格在愛情中佔的分量是如此不穩定,那為什麼多數男男女女都以這句託詞結束關係呢?
作為一個分手的藉口,兩個人性格不合,可以說是給雙方都留有顏面了,彼此都有臺階,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只是不合適。
明白了這些,相信我們在看待分手這件事情時,就會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明白無論是真性分手,還是假性分手,只要女生提出分手,或是態度持續一段時間和過去不同,已經證明關係出現問題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問問自己,對待這份感情是什麼態度,還有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