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不是要證明我比別人了不起,而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親手拿回來!」或許小馬哥的經典臺詞,對於北京首鋼男籃同樣適用,一場完勝福建男籃的精彩勝利,幫助御林軍時隔5年重返季後賽四強。近三年一步一個腳印的逐年上升態勢,也是證明北京男籃的整體規劃著實「精準而高明」。
曾幾何時,北京男籃在2012-2015年,完成過四年三冠的王朝霸業,也是除八一王朝與廣東王朝之外,CBA第3支王朝球隊。只是任何王朝的建立終有走向低谷的一天,北京男籃在2015年奪得隊史第3冠後,成績逐步下滑恰恰是進入更新換代,必經從波峰到波谷的必然過程。
北京男籃重新走向崛起,2018年自然是絕對關鍵節點,畢竟全新徵程由此開啟。北京首鋼總經理秦曉雯的上任,她自然是球隊穩步上升最重要的推動者,哪怕她身上被輿論附加太多標籤與太多爭議。
職業體育最應該的原則就是「職業化」,北京男籃的重新崛起恰恰是遵循如此規律,曾經的功勳球員會有走向老邁的一天,而新鮮血液的培養與成長,需要有不破不立的精神。儘管功勳老將的陸續離隊令人不舍,卻也給年輕球員更多成長的空間,翟曉川、方碩為首的本土球員茁壯成長,不僅成為北京男籃的棟梁之才,同時成為中國男籃國家隊的主力球員。
君不見,今年CBA季後賽四強的席位名額,恰恰是被京粵遼疆四大傳統豪強佔據。如今北京男籃已然打進四強,其餘3支四強球隊則是過去3年的總冠軍球隊,即2017年總冠軍新疆男籃、2018年總冠軍遼寧男籃、2019年總冠軍廣東男籃,如此四大總冠軍隊兼常規賽前四球隊會師半決賽,自然是令人期待好戲的上演。
猶記得,北京男籃三年前的新徵程啟程之際,曾經承諾三年時間,給所有人一支具備爭冠實力的球隊。如今「承諾」兌現,北京男籃做到了,畢竟與過去3年的總冠軍球隊一起闖進半決賽,已經再次印證北京男籃是一支具備爭冠實力的豪強勁旅。
當翟曉川、方碩、劉曉宇、王驍輝、常林、丘天等本土球員在賽場拼搏,還有外援林書豪與尤度在場上付出,外加代理主帥解立彬的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容易被人記住他們的努力。
殊不知,秦曉雯作為「背後的女人」,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組成人員之一,秦曉雯自從上任以來,默默無聞的為首鋼作出的突出貢獻,無論是從陣容厚度、球隊文化、戰略整體部署等層面作出的運作管理, 還利用國際化運作管理經驗、國際化體育資源、為北京首鋼注入新活力。成功團隊背後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秦曉雯為首的球隊上下所有人三年來共同努力,終於迎來收穫時節,如此苦盡甘來方是最美的滋味。
北京男籃的改革前進之路,恰似詮釋古話「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的真諦,終於在本賽季迎來再一次質的飛躍。從常規賽前四名,到如今打進季後賽四強,屬於他們的徵程遠遠沒有結束,他們的戰鬥依然等待打響,他們的前進腳步已然令人看到無限可能,甚至是衝擊總冠軍獎盃的希望。
(文/醉臥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