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的選人用人標準歷來爭議性較大,不管在卡馬喬時代、高洪波時代,還是裡皮、李鐵時代,國足都因為屢次使用不知名的球員而飽遭詬病,再加上中國國足的成績歷來是只差不好,這使得球迷對於足協的用人更加質疑不斷。
當然,李鐵儘管因為使用了多達4名武漢卓爾的球員而飽遭詬病,但在選人用人方面,他有一點現如今被證明是選對了,也用對。那就是他選擇了中甲的譚龍作為國腳。
翻開譚龍的履歷,很難將譚龍跟國腳聯想在一塊。88年出生的譚龍更多的職業生涯是在美國度過的,而美國的足球聯賽在世界範圍內並不出名。而這也就意味著譚龍實際上在美國有點荒度自己的職業生涯。
譚龍只有入選過一次國奧的經歷,但那次經歷並沒有讓球迷乃至足協看到他的閃光點,為此也導致他在國內根本沒有市場。2014年譚龍正式回歸國內聯賽,但由於他實在沒有亮眼的履歷為自己背書,所以他實際上在國內根本得不到穩定的上場機會,以及得到來自某一家還不錯的俱樂部送來的大合同。
當然,譚龍在中超不得志後,又返回了美國,直到第二次回歸後加盟長春亞泰後,才徹底算安穩了下來。譚龍在徵戰2017年的中超聯賽時,數據還是相當的不錯,在出戰22場比賽的情況下,斬獲8粒進球7粒助攻,但遺憾的是,當年額長春亞泰還是因為整體實力不濟,最終降級了。
時光荏苒,當長春亞泰2020年,時隔3年以中甲的頭名身份重返中超時,譚龍這個名不見經傳,但又被國足主帥李鐵堅持納入國足的中甲球員再次進入球迷的視線之內。他以11球的中甲本土射手王的身份帶領球隊衝超成功,這一次他不僅僅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中國足協,這次真的沒有選錯人。
很難講譚龍是一個少年就得志的人,他更多的應該是大器晚成吧。他比較幸運的一點是遇到了本土主帥李鐵執教國足的黃金歲月,沒有李鐵,就沒有譚龍在國足的一席之地。
當然,譚龍儘管帶領球隊衝超成功,他本人也是熱淚盈眶。但未來能否在國足踢上比賽還需要用實力說話,在中國國足越來越依賴歸化球員去徵戰世界盃預選賽的背景下,個人實力才是保證自己能否上場的關鍵因素。李鐵只能把他帶入中國國足,而要想獲得出場機會,就得拿真憑實學來說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