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需要改變麼?看了你就明白了

2020-12-23 智知話教育

「哎呀,我家孩子就特別內向,怎麼辦?」「他看到陌生人都不願意打招呼甚至躲起來,也不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總是很難融入集體。」「我們總是覺得內向的孩子就會吃虧,我們自己就很內向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內向.....」

內向的孩子會吃虧麼?

我們一旦覺得自己孩子是內向的人,我們便開始懷疑:內向是一種病嗎?我該怎樣讓孩子外向一點?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多帶出去主動跟別人打招呼?是不是應該多做一些「外向的孩子」才會做的事?

我們似乎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內向。甚至覺得內向很不好,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甚至我們為了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逼著孩子出去社交,把孩子鎖在家門外,讓她一定要跟院子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教會他各種社交技能,就為了跟別人交流時更友好。

尤其在當今這個「社交至上」的大環境下,大家似乎都偏愛能言善辯的外向型人。

內向≠性格缺陷

很多人有這樣的誤會:一個外向的人應該是樂觀、自信、陽光、能幹、勇敢、能言善辯的。一個內向的人應該是悲觀、自卑、陰暗、笨拙、懦弱、沉默寡言的。總之,形容外向的人都是積極的詞語,而形容內向的人都是消極的用詞。

上學時,一個品學兼優但不愛說話的小孩,期末評語: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性格太內向,上課不愛舉手發言,希望下學期活潑開朗一些。相親時,女生會評價:這男的話太少了,以後肯定不懂情調,不體貼,溝通困難。工作時,同事會說:你在辦公室怎麼都不聊天,一點都不融入大家。

內向被默認為是一種性格缺陷,而內向的人通常被看作異類。

其實內向是一種性格的表現,但它並不是性格的缺陷。

內向與外向的差異

外向與內向的人在大腦生理結構上天生就存在差異,或者說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內向的孩子,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安靜(但在一些讓他覺得放鬆的環境裡他會顯得很活潑)。太多的外部活動會讓他的能量殆盡,所以他需要在一個安安靜靜的地方,安靜一會,以恢復精力。

外向的孩子,從外部世界獲得能量,只要哪裡有好玩的,外向的孩子是最快樂的。他會越玩越帶勁,好像天生有用不完的能量。他們也很容易融入新環境,也總是看起來精力充沛。

偏內向的孩子:孩子很容易在外人面前有壓力,比如在很多人的場合表現出退縮。

偏外向的孩子:孩子總是精力充沛,不管有沒有人跟他一起玩,他也總是想著去外面玩。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卡爾施瓦茲教授認為,那些在2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難以被真正改變。

你還在因為孩子內向而鬱鬱寡歡?往下看你就會找到答案了。

內向孩子的優點

內向的人,往往是敏感而冷靜,深沉而靦腆的。敏感人群中有70%是內向者,這種獨特的敏感性使得內向者往往在觀察能力方面比外向者更細緻。內向的人往往容易被一首音樂,一個電視片段,一句深情的話或者某種善良行為而感動。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歷史上有很多我們熟知的名人,他們都是性格內向的,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的偉大作品的創造。

比如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蕭邦的《夜曲》等;比如國內的馬化騰、張朝陽、丁磊,李彥宏等人,國外的巴菲特、比爾蓋茨、甘地等都明確表明過自己是內向型的性格。他們的成功,與他們沉穩、內斂,不張揚的氣質有很大的關係。

一項經過長期反覆的測試表明,創造力更強的人往往都是內向的,他們在青少年時期也常常是靦腆而孤獨的。內向者喜歡獨立工作,而孤獨是創新的催化劑。

內向不好麼?

內向不好麼?非也!在許多領域,只有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投入到所謂的「刻意練習」,因為這會使你精神高度集中,而這正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

同時,內向者熱愛工作,是因為其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英語:Mental flow)在心理學中是一種某人在專注進行某種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完全投入到某項活動中的極佳狀態。進入心流狀態的關鍵在於,追求某種事物本身,而非將目光鎖定在其帶來的回報上。

如何發掘孩子最大的潛在優勢呢?

1、尊重孩子的內向,不亂貼標籤。

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接納和愛,學會欣賞內向的孩子,給孩子建立一個對自身的積極的看法。不要拿別人家的外向孩子的標準來定標自己的孩子,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正如開篇我們提到,內向是一種性格的表現,不是性格的缺陷。

所以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缺陷的」,父母的期望使他感到很羞愧並有壓力,這樣只會讓孩子縮回自己的內向世界,以為外界帶給他的負面反饋都是對的,只會讓他變得自卑。

2、教會孩子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對於一個內向的孩子,如果你非要讓他變成外向的孩子,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只會讓他感到更加的焦慮,就好比你不喜歡吃榴槤,可我喜歡吃,我非逼著你吃,你是什麼感覺?與其逼著他出去社交改變自己,不如給予孩子信任與時間。

可藉助孩子喜歡的書本和影視作品來幫助孩子區分內向和外向的角色特點,使他能做更好的自己。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給他們讀讀《小熊維尼》系列故事,與他們討論不同的角色的表現,讓他們認知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人,讓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3、給孩子提供一個恢復精力的場所

當孩子需要安靜的獨處一會時,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儘管讓他自己呆一會兒,等他能量恢復好了,他自然就好了。

對於感到不安的內向小孩,作為家長,不要試圖跟他講太多道理,內向的孩子本身就敏感多慮,講太多道理反倒會讓他變得更加的焦慮。

也不要強制他出去社交,內向孩子有他自己跟這個世界打交道的系統,父母即使想管也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不要輕視或忽視他的煩惱。

如何讓孩子更好融入社交活動

我們能做的是,不要強迫孩子在學校成為萬人迷,不要認為上課一定要舉手回答問題或者一定要踴躍報名學校的各項活動才是優秀的孩子。讓孩子做自己,或許因為他會某一項小技能,也會深得小朋友喜愛,朋友自然也會願意跟他交往。

1、多理解孩子

在這個方面,比爾·蓋茨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比爾·蓋茨兒時,是個內向的書呆子。比起與人交往,他更願意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看書。比爾父母並不是說一句「快出去和別的小朋友玩」,就把孩子獨自推向「社交場」,而是親力親為,每年組織夏令營,邀請不同的家庭在湖邊一起玩耍。每個家庭發揮各自的特長,大家一起舉辦了網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音樂會為了鼓勵比爾社交,比爾的父母還在夏令營中設計了「今晚去誰家睡」的遊戲,通過抽籤,讓比爾可以有更多獨自與朋友相處的機會。

2、我們該如何避免孩子遭遇欺凌?

校園霸凌始終還是一個存在著的現象,也是很多父母擔心的問題,除了現在社會各界合力治理外,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幫助孩子保護自己。那麼,害怕自己內向的孩子很容易成為「壞孩子」的目標,作為父母,我們該怎麼做呢?

給孩子做榜樣。那些在家裡目睹暴力和攻擊的孩子很可能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所以不要言語諷刺或辱罵孩子。讓孩子明白,自己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壞孩子」最懼怕的還是大人的權威。所以,遇到危險需要去尋求大人的幫助,無論是找老師還是家長。讓孩子去參加空手道或其他教授自我防衛的培訓班,建立自信。

3、給於孩子信任的力量

我們要變身成一個主動型家長,去了解孩子的這種性格,並努力去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最需要做的。

對於內向小孩,我們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愛。這裡所謂的時間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有意識的付出。很多父母會說,我很忙,我的時間很奢侈,但是與孩子相處的寶貴時間,一旦失去就無法挽回。要把與孩子的相處作為你生活中優先考慮的重點。即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自己能收穫一個出色的孩子。

現在,你還在為孩子是內性而糾結麼?

想想那些富豪榜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你就不會覺得孩子內向是一個特別不好的事情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為什麼非要變得像別人那樣開朗外向呢?

對於如何發掘內向的孩子的潛在優勢,你有什麼心得麼?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性格老實內向的女人,根本不需要改變
    本文是《心理學與女性成長》專欄,通過專欄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女性成長的知識,解決在自我發展和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明白和掌握內心強大的方法、成長的方向以及將來的人生規劃等。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就像世間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個體。人與人之間並非因為長相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很多時候則是由於他本身的性格差異影響的。
  • 老實內向的人,是否需要改變?你怎麼看?
    每次和大家提到「老實內向」這個詞的時候,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給予其過低的評價,也會覺得這個人是沒有什麼大作為的,只能待在那個小圈子裡。這個時候,若是「老實人」就迫於壓力,想要改變自己的這種性格,最後反倒讓自己活得不開心。
  • 性格內向的女人,在兩性關係中,不需要去改變自己
    一個人的性格和他的人生家庭以及後天所受到的教育和經歷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性格雖然說有著一定的穩定性,但是也會具有著可塑性,不同性格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都是不一樣的。就是有一個心理學家說內向的人,只是把興趣和關注指向了主體,但是外向的人則是把它們指向了外體。
  • 如何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分享六個小妙招
    最終告知對方,因性格原因不適合我公司,不予錄用。 性格內向的人,一般比較內向,不愛多說話,也不太善於與人打交道,這樣不利於建立人際關係,也不利於自己在社會立足。 我面試過很多求職者,其中包括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他們有些是因為內向而失去工作的。因此,內向性格的人,必須改變自己,通過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慢慢使自己的人緣漸漸好起來。
  • 女生內向適合什麼工作 什麼樣的女生是真正內向的性格
    很多性格內向的女生畢業之後都不知道自己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從她們的內心深處好像就沒有適合內向性格的工作,那么女生性格內向能做哪些工作呢?   1、適合從事一些固定性強,但需付出細心謹慎的工作,如文秘、行政主管、收銀員等。   2、一些需要細心觀察和感受的工作也很適合性格內向的人,如護士、心理諮詢員、幼兒教師等。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根本不需要社交
    二、內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兩類完全不同的能量獲取方式,各有優勢 至此,你可以看出,性格內向者與性格外向者,無論從外在行為還是思考模式,都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從日常最明顯的個人社交生活來說一說。
  • 內向性格的人到底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成外向的性格?
    性格屬於人格特徵,相對來說是屬於先天的,後天是很難改變的。中醫上也是有類似的概念,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不足可以通過後天來補。雖然說內向性格對於個人存在感張揚這一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但是內向的人可以從事的工作,也是非常多的,比方說自媒體,作家,藝術家,學術研究,教育工作等等都是能夠讓你的性格優勢得以發揮出來,因為這些工種前提條件就是要能夠安靜下來,老天爺已經給了你如此好的基礎為什麼不好好發揮呢?至於你提出的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成外向的性格?
  • 性格內向,自卑如何才能做出改變呢?知道這幾種方法讓你受益終生
    那麼一個人沒有自信而且還比較內向應該怎麼辦緩解這個情況呢?來一起看一下網友們都提出了什麼辦法吧!因為不自信你就不敢與別人進行溝通,所以你需要多跟別人打交道,然後習慣跟人打交道,增加一下你的社交圈子,接觸更多人才行。如果你沒有工作的話,建議你找個保險公司之類的工作做幾個月的銷售。跟人打交道難免會犯錯,你要學會如何跟人打交道,這時候才是提高情商的時候。
  • 如何改變自己內向、優柔寡斷的性格?方法其實很簡單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性格內向,優柔寡斷的人,去超市選東西或是吃飯點菜這樣的事他們都可以糾結半天。經常在不必要的地方猶豫很久,肯定會對做事效率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自己的心情。那麼,怎樣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呢?
  • 演講稿範文:如何改變內向的性格(每日觀察0256)
    演講稿範文:如何改變內向的性格(每日文/樊榮強絕大多數內向的人都希望自己變得外向,幾乎沒有外向的人想變成內向的人。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呢?一,喜歡獨處。如果跟陌生人在一起,總覺得有些不安。二,不善言談。內向的人幾乎口才都有些障礙,由此也變得不愛說話。三,比較敏感。可能因為表達的時間少,就把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考,觀照自己的內心。為什麼內向的人幾乎都想變得外向呢?一,機會更多。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是怎麼改變的?主持人小尼告訴你
    小尼小時候是個性格特別內向的孩子,不敢抬頭和別人說話,上課的時候不敢舉手發言,人多的時候喜歡躲在後面。爸爸媽媽看到他這麼內向,像個小女生,很著急,就想辦法去改變他,重塑他的性格,平時逼著他和別人去交流,逼著他參加集體活動。他媽媽曾單獨找班主任,請老師多給他鍛鍊的機會,開始老師讓他發言,他竟害羞地鑽到桌子下面去了。
  • 性格內向,優柔寡斷的人,董卿:沒有你進不了的圈子
    有些事,只需要再一步,就那麼一步,挺一挺這個檻就邁過去了;但一旦猶豫不定,駐足不前,接下來除了這個檻,還要忍受往後無盡的沮喪和挫敗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如何進行改變。1.給自己明確的性格定位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優柔寡斷一定是缺點嗎?
  • 這個世界,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不公平的
    周末休息,他們寧可宅在家裡,也不想去人多的地方;看書、看劇、養寵物、養花等,這些活動,是內向者們更偏愛的。 希望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不被外界打擾,最好是世外桃源與世隔絕的生活。
  • 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
    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首先明確:天生內向的人不可能也沒必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外向的人!改變性格,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的只是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勢,讓自己獲得發展就好。因為,有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沒必要和自己娘胎裡帶出來的性格底蘊較勁!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 「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 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最常見的分類是外向與內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很外向,聊起天來侃侃而談;或者是你看這個小孩子臉紅了,也不說話,一定很內向,諸如此類的言論。所以大家普遍是通過一個人在社交方面的外顯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 性格內向如何跟同事相處
    內向的人不願跟別人交流,但不至於被人討厭,被討厭可能是因為性格不但內向,還很古怪,讓人感覺不好相處,所以就會漸漸疏遠。小李屬於外傾性比較高的人,所以這些事他做的得心應手,是他的性格帶來的優點。如果一個內向的人想學他能不能學會,我只能說非常難,幾乎不可能。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內向的人刻意的想學他的風格,努力想融入他們的圈子的話,只會讓自己很痛苦,甚至會很尷尬。所以圈子不同不要硬融。2.按計劃去做自己的事有時候別人談的很開心,自己又融不進去,坐在那裡很不開心怎麼辦?
  • 內向=懶、笨、慢、悶?內向是缺點?一本書解讀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我想,很多內向性格的人對此都會有共鳴,喜歡獨處勝過熱鬧是內向型性格人的一個常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將內向與懶、笨、慢、悶畫上了等號,內向型性格似乎成了一種性格缺陷。身為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身邊人或善意或惡意的提醒:「這孩子不愛說話。」
  • 毛不易談自己性格,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種
    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了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不認為內向是性格的一種缺陷,它只是所有性格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希望大家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性格。那麼內向真的是性格的缺陷嗎?其實不然,每一種性格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每一種性格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身邊的朋友裡面,不發缺少性格外向的人,看著他們身邊眾多的好友,看他們能和剛認識的人稱兄道弟,你產生了深深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