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阿拉善的第二十五天,那金色的胡楊依舊在腦海中蕩漾,沙漠中碧綠的小天鵝湖伴著那清脆的駝鈴聲時常出現在夢裡。戈壁上飽經滄桑的巖畫,記錄著遠古人類真誠的祈禱。我的阿拉善之旅,在這個秋天,如夢如幻。
我未曾想過,可以踏上阿拉善這片荒涼且充滿希望的土地,在賀蘭山下望著皎潔的月光,在篝火旁真誠的祈禱。或許對於一名在平地上行走都步履蹣跚的腦癱人士來說,可以親眼去看看沙漠、羊群和戈壁,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了。然而我卻做到了,在香港何愛華女士的邀請下、在致良田生態農場杜雨老師的支持和阿拉善福利院王媽媽的陪伴下,我和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夥伴一起穿越了壯美的阿拉善。
緣起
生命的旅途總是充滿未知的驚喜。九月初,迷茫的我正在為今年諾亞99公益日的籌款而犯愁,由於今年的新冠疫情,公益項目籌款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諾亞的項目捐助人,也是我公益路上重要的導師何愛華女士找到了我,問我十一假期有沒有興趣參加一個穿越阿拉善的多元遊學團。
說實話,當初我連阿拉善在哪都未曾知曉,只是依稀聽說阿拉善基金會的大名。考慮了許久之後,還是決定開啟我人生的第一次西北之旅。
出發之前的半個月,由於我是殘障人士的緣故,主辦方為了保證我旅行的順利,致良田的杜小米同學貼心的給了我一個陪伴志願者的名額(PS:杜小米大名杜雨,一個一米八的山東大漢,致良田顏值擔當,人稱憤怒的小米不過我覺得馬老師比他帥多了。)。然而我找了一些志願者夥伴,得到的結果多是希望在十一假期可以陪伴自己的家人,或者因疫情原因不能出省。不過還好,杜小米同學在阿拉善當地為我找到了一個善良的陪伴員,她是阿拉善福利院工作人員,也是阿拉善盟三八紅旗手稱號的獲得者王曉燕女士,我習慣稱王曉燕女士為王媽媽,因為她說福利院的孩子都喜歡叫她王媽媽。
有了陪伴志願者,接下來就應該考慮如何去阿拉善了,一般去阿拉善都會借道銀川,因為銀川是離阿拉善最近的西北大城,交通也較為發達。然而我在距離銀川兩千多公裡外的浙江杭州,所以坐火車還是飛機就成了一個很難的選擇。火車一趟旅程需要35個小時,而飛機又似乎超出了我的經濟承受範圍,最後還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買了一張開往銀川的臥鋪。
出發前我和杜小米同學有過一次很深入的溝通,讓他了解我的身體情況和我的一些行動需求。當得知我選擇火車出行時,杜小米同學為我的火車旅程做了細緻的安排,並親自來到銀川火車站接站,這一點讓我感到十分的暖心。
溫暖的火車之旅
9月28日,我踏上了開往銀川的K1806次旅客列車,上車後我才發現,我乘坐的是無障礙車廂,車廂中有完善的無障礙洗手間讓我非常驚訝。更讓我開心的是列車員暖心的舉動,只見他和隔壁的旅客耳語了幾句,然後輕輕地叫我過去。我過去一看,原來他給我換了一個無障礙臥鋪,空間很大,離洗手間也很進。後來我才知道殘障人士在12306網站買票,12306會優先提供無障礙車廂的車票給到殘障人士,這一點做得非常人性化,要給鐵老大點讚喲。
在火車上的35個小時,我是在列車員暖心地問候和真誠地幫助中度過的,當然還有一個遠方美麗的姑娘一直在牽掛著我孤獨的旅程,她是我要用一生去守護的女孩。火車一路向廣袤的西北前行,沿途從高樓林立的東南沿海,到青磚碧瓦的蘇北小城,從小橋流水江南,再到大漠戈壁空空。我穿越了大半個中國,窯洞、低矮的庭院和那光禿禿的大山都是我未曾見過的。當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兒享受著現代化生活便利的同時,是否應該想想在這個國家裡還有一群和你一樣的年輕人在過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呢?
著窗外不斷變化的景色,我的腦海中思緒萬千,如果我是一個住在西北陡峭山區窯洞裡的腦癱患者,我要如何走出家門,才能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呢?也許在那樣環境中,我永遠不會想著走出家門,或許悄無聲息的死去,才是我最後的歸宿。哎,有點感慨!不知有多少腦癱患者能夠有我這樣幸運呢?物理上的障礙和自身內心的不接納阻隔了他們本該自由的靈魂,中國有六百萬腦癱患者,我們要做的改變還有很多很多。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腦癱夥伴的自我意識和公民意識也需要被更多人所重視。只有接納了自我,才能夠得到世界的接納。
三十五個小時的火車之旅,我和一個列車員成了好朋友。小哥哥姓馬,回族,95後,每一次經過我的身旁都會給予我一個親切的問候。小哥哥在我快下車的時候,和我講了一些他對於民族和宗教的想法,讓我很感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他是這樣說的:「所有虔誠的信仰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代表著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少數民族,我們只是缺乏對彼此的了解,這就像我們很多人不了解你們殘障人士的需求,就像一些人不理解我們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一樣。」我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什麼樣的,總之我覺得真誠的溝通和耐心的聆聽很重要。我不希望你和我一樣,但我希望你可以聆聽我的訴求,給予我們自由生活的權利,這就是我們廣大殘障人士的心聲吧,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當然,作為殘障人士的我們,也需要主動的與陌生人去訴說自己的故事,就像楊洋一樣喲。
銀川夜,初見杜小米
有分離才有相聚,告別1806次列車上那些可愛的乘務員,由於火車晚點,出站時已是9月29日22點。銀川的夜寧靜而又絢爛,霓虹燈伴著秋夜微風迎接著我的到來,原本來接站的杜小米,因工作的原因提前回了酒店,獨自走在陌生城市寬闊的街道上,心中已不再感到迷茫。這些年獨自在外的歷練,讓原本不敢走出家門的我成長了很多很多。
從銀川火車站到達下榻的酒店,將近一公裡的路程,似乎沒有感覺到些許的疲憊。然而銀川的人行道不太便於殘障人士的出行,一公裡的人行道,時而會出現一段無障礙坡道,但更多的都是一個矮矮的臺階。這或許對於一般人來說似乎問題不大,然而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來說,一個臺階都會成為他們歸家的障礙,希望銀川市有關部門加以改進,畢竟火車站是一個城市重要的名片。
到達酒店辦理好入住手續,懷著坎坷不安的心情,走進了房門。看見杜小米同學的那一刻,我頓時驚呆了,本以為他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哪成想他既然是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大叔,一米八左右的大高個,成熟中略帶著一絲憂鬱。我心中頓時有了一些不祥的預感,這是要晚節不保的節奏呀。
哆哆嗦嗦的打了一聲招呼,唯唯諾諾的問了一句:你、你是杜老師嗎?杜小米淡定的從床上站了起來,慢悠悠的走到我面前,那偉岸的身軀用略帶滄桑的嗓音說:「是的,我是杜小米,你是楊洋吧?」我頂住呼吸,腦海裡頓時出現被「壁咚」的畫面,結結巴巴的回答道:杜、杜老師你好!我,我是楊洋。不過還好,他只是跟我握了握手,然後對我說,你一路辛苦,先去洗澡早點休息,明天我們一起去見何老師。對於杜小米,其實杜小米是一個很好的人,只是不太善於表達而已、那一天我很早就睡下了,睡前和遠方的女孩發了一條微信,內容是:「謝謝你一路的關心,我已平安到達銀川,你也早點休息。」
又見何愛華
到達銀川的第二天,9月30日。清晨在杜小米悠揚的歌聲中醒來,默默地洗漱、吃完早餐、打包行李準備退房。杜小米說,今天要見到一個我日思夜想的女神,諾亞第一資助人——何愛華女士,依稀記得一年前與何老師在香港的初見,那時候諾亞剛成立,也是我最意氣風發的時候。一年後的我已經磨滅了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然而她對於我們的支持卻從未間斷。
時隔一年再見到何老師是在從銀川去往阿拉善的車上,我們彼此相互問候,彼此講述了這一年經歷的故事,仿佛有著說不完的話兒。銀川到阿拉善盟要翻越那巍峨的賀蘭山脈,窗外戈壁、沙丘、羊群、駝隊,或許只有你親眼看見才會驚嘆大自然的神奇。上帝是如此的仁慈,在如此荒蕪的土地上,依舊為人類創造了無限的生機。對著窗外,用手機隨手拍下一張照片,在阿拉善每個人都是生活的攝影師,每一張照片是自然的風景大片。
秋雨中遇見最美王媽媽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魂牽夢繞的阿拉善。到達阿拉善的第一站,杜小米帶領我們走進了阿拉善特殊教育學校,學校的秦校長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帶領我們參觀了這個有愛的學校。據秦校長介紹:目前學校主要招收智力障礙學生就讀,在校學生約有50多名,全部以小班化教育為主,阿拉善當地政府對於特殊教育極為重視,為學校配備了完善的教學設施和多元化的教學方案,通過長時間的陪伴,教育,讓每一個殘障孩子快樂的融入班級,最終做到融入社會。
特殊教育學校對面就是阿拉善社會福利院,我此行的公益陪伴志願者王媽媽,就在那裡工作。中午時分,在阿拉善的秋雨中,見到了一身紅裝的王媽媽,優雅的氣質一點都看不出來她已年近五十。王媽媽親切的給我打著招呼,我也默默的看著她,似乎就像多年的老友一般親切。就在這時杜小米用他低沉的嗓音說到:「王媽媽會在十月二號開始陪伴你走完這次充滿挑戰的阿拉善之旅」,我連忙點了點頭說:謝謝王媽媽的陪伴,我相信這段旅程一定會讓我終身難忘的。王媽媽也給了我一個淺淺的微笑,並親切的說道:「楊洋你好,希望我的陪伴給你帶來一次非凡旅行。」
在阿拉善珍貴的秋雨中和美麗的王媽媽告別,杜小米帶著我和何老師來到了阿拉善左旗他臨時的家。放下行李,望著窗外的景色,我很好奇,左旗的建築風格多數比較低矮,小區和樓房最高也不過五層,樓與樓之間的間距也非常大,就問了一下杜小米同學。杜小米給我解釋了一下阿拉善的基本情況,用他的話來講,就是阿拉善三旗的土地面積比江浙滬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大,土地資源非常富裕,所以建築的距離拉得比較大,這樣做的好處是每一戶住戶的陽光都可以比較充足。這一點也在我們之後的旅程中有所體現,從阿拉善左旗到額濟納旗兩個線程的距離就有將近七百公裡的行程,可見阿拉善的遼闊。
我在阿拉善的第一餐,吃的是阿拉善特有的羊肉麵,就在八一小區門口。吃飯時,杜小米略帶微笑地說:「嗯,明天十月一日是中秋佳節,也是何老師的生日,我在當地特色的餐廳為何老師定了一桌生日宴,所以明天的羊肉才是最好吃的,楊洋你可以期待一下。」我連忙點了點頭,開心的就像一個孩子,連忙對何老師說了一句:何老師生日快樂。何老師笑著說:「明天呢,還沒到呢!」吃完飯回到房間,和心愛的女孩聊著一些我在阿拉善的見聞,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定遠營收到長生天的祝福
聽說集齊七片不同形狀的胡楊葉,你將永遠得到長生天的祝福。這是我在十月一日朋友圈中寫下的一段話。十月一日這一天是中秋佳節,也是諾亞女神何愛華的生日。這一天杜小米同學安排我們去了左旗定遠營。定遠營又稱塞外小北京,其建築風格多為仿造明清故宮的建築風格,內有王爺府、延福寺等著名景點。定遠營後山觀景臺,是俯瞰整個左旗的制高點,天氣晴好時可見到遠處騰格里沙漠高聳的沙丘。
在登定遠營觀景平臺的時候,杜小米為我們介紹了定遠營周圍植物 的構成,並為我們細緻講解了胡楊和沙棗的作用。當我們看見一顆小胡楊樹的時候,他給我們詳細介紹了胡楊的葉子,讓我們觀察胡楊葉不同的形狀,並且告訴我們胡楊又稱異葉楊,而他最多找到過七片不同形狀的胡楊葉。由於當初我剛戀愛,所以杜小米輕輕地告訴我,集齊七片胡楊葉後他就戀愛了,並笑著對我說:「你要不也試一下?集齊後可以給你女朋友看看。」那時候我通紅著臉,和何老師一起偷偷地觀察被秋風吹落的葉子,還別說我們真的集齊了七片不同形狀的胡楊葉,當初真的感覺自己脫光有望了,就立馬拍照發給了心中最美的姑娘,至於結果麼,我只能說未來可期。
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十一黃金周定遠營的遊客量銳減,不過這對於我們來說恰恰是一件好事,因為很多景區都不用排隊。在定遠營景區,我似乎沒有看到無障礙設施,所以對於輪椅夥伴來說可能並不是很友好,我也是靠著何老師的幫助一步一步登上觀景平臺的,希望有關部門加以重視,請在臺階旁給輪椅留一條小道,楊洋先謝謝了。
離開莊嚴的定遠營,由於晚上的羊肉實在是太香了,中午飯吃的是拉條子還是啥,具體的我記不清了。不過聽杜小米說,那家店是很有名的,就在定遠營景區附近,仔細找找肯定可以找到。
下午我和何老師回到了杜小米在阿拉善的家,遇見了此次同行的夥伴美麗善良的Tony,她曾經在谷歌安卓部門工作,目前在香港工作。由於我是一名數碼產品的愛好者,所以我一直認為能夠在谷歌工作的人都是牛逼的技術狂人,都是在改變世界的人。我還真的問過她一個問題,你改變過世界嗎?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Tony說:「安卓系統是一個很大的項目,我只負責裡面很小的一塊。與其說改變世界,不如說我只是在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吧,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程式設計師罷了。」她還說:「其實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在改變世界。」當我聽到Tony這樣平淡的回答,真的非常感動。與其說是改變世界;不如說,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在讓世界變得更好吧。
月圓夜為何老師慶生
時間很快到了晚餐期間,杜小米同學為何老師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壽宴。在晚宴上高朋滿座,藝術家、企業家還有很多何老師在阿拉善的公益夥伴。在這個無人不稱總,無人不稱董的壽宴上,我是最渺小的一個。自我介紹的時候,我似乎好緊張,但我依舊顫顫巍巍的介紹了諾亞腦癱人士互助會,因為我認為這比介紹我自己要來的重要。敬酒時,我向何老師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感謝您邀請我來到美麗的阿拉善,願您身體健康、願您永存初心。何老師拿著酒杯對我說:「你要加油,好好地享受旅行」,然後就默默地幫我夾菜。
壽宴上好吃的有很多,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那一道手抓羊肉。阿拉善的羊肉沒有一點點羶味,不用過多調味,就簡單的白灼,我更是不喜歡蘸醬料,直接吃原汁原味,真的很香、很香。蒙古人吃羊肉很講究,不能浪費一丁丁,連骨頭上的肉都要用刀而不是用牙剃乾淨,因為他們覺得每一隻羊都是長生天的恩賜。
吃完羊肉,壽宴的氣氛達到高潮。內蒙老炮兒拿著酒杯,彈起吉他,唱起青春的歌謠。歌聲中瀰漫著家國情懷還有那兒女情長,回望過去的公益生涯,回望那記憶中的阿拉善,那是屬於他們共同的青春。當兩鬢斑白,為中國公益事業奮鬥半生的何老師,看到這群不再年少的夥伴依舊在為她放聲歌唱,內心是否多了一絲安慰呢。那一夜,我看著何老師杯中的黃酒,如同金色年華般慢慢的消逝。那一夜,阿拉善迷人的中秋月伴我入眠。
敬自然,致良田!
十月二號,伴著清晨的陽光從睡夢中醒來。早餐是杜小米同學精心安排的蒙古特色早點,鹹奶茶、奶皮子、羊肉餡餅琳琅滿目的擺了一桌。不過阿拉善左旗的無障礙設施真的是不敢恭維,大街上沒有一家店輪椅是直接可以進去的。杜小米同學也和我半開玩笑的說:「楊洋,你可以給盟長寫一封信,看看有沒有可能改善一下阿拉善的無障礙環境呢?」是啊,楊洋在想,假如有人可以把我這篇文章分享給盟長同志,那就不用再讓我寫信了,因為這個是最真誠的表達,也是一個殘障者對於一座城市最獨特的記憶。
吃完早餐,收拾完行李,在阿拉善晚秋的暖陽裡向著致良田生態農場進發。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致良田生態農場吧,該農場是由一群充滿情懷的年輕人創辦的一家社會企業,主要以生態保護和有機種植為主導方針,為阿拉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防止土地荒漠化而大力推廣有機無公害種植,其所生產的農產品均達到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我們的杜小米同學也是致良田生態農場的發起人之一,應該可以這樣說,這群年輕人把整個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美麗的阿拉善,為中國西部偏遠地區的生態保護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到達致良田生態農場已是中午時分,農場的每一隻動物、每一棟建築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我們住的是一排磚瓦結構的平房。院子裡一隻名叫小白龍的田園犬、一隻名叫小美的白山羊還有一隻名叫小黑的鄉土貓悠閒地沐浴著陽光。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和、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走進有著大落地窗的餐廳,窗外的黃土訴說著它的荒涼,很難想像,那片土地在一個月前還是一片綠油油的瓜地。在致良田人眼中,四季的變更,遵循著祖先的智慧,春耕、夏種、秋收、冬藏,自然的規則。他們從來不種反季節的作物,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自然的不尊重。每一粒小米,每一個蜜瓜,都是自然的饋贈,即使產量很少,也要堅持使用自然的有機肥,也要用心去守護這片腳下的土地。
這群八零後天之驕子守護著這片荒涼的土地,讓它成為西北大漠裡璀璨的綠洲。小米在這裡自由的生長,羊兒踏著青草自由的奔跑,遠道而來的人們享受著餐桌上大地的饋贈。窗外,藍天白雲青草悠悠。
午後的時光,我登上了高高的貨櫃屋頂,俯瞰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內心卻無比的平靜。掏出手機,和遠方的姑娘聊聊阿拉善的神奇,打開微信視頻,與她一起走完一段崎嶇不平的路。看著視頻中美麗的姑娘,看著這遼闊的黃土,手中的登山杖指向遠方白色的蒙古包。雄鷹飛過,帶走我的思念。流浪的我呀,期待著與愛情的重逢。
傍晚時分,和來自天涯海角的人兒一起相逢在這遼闊的阿拉善。致良田的楊師傅用美食徵服著我們的味蕾,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有都是那麼的美好。晚上,點起一堆篝火,陌生的人兒訴說著彼此的故事。在分享中,我認識了來自廣西的劉燕(外號天貓精靈)、四川的唐靄雯(外號老唐),以及與我同了六天房的李久安(外號李老師),還有那一米八的長腿妹子覃燕倩(外號小杜)。我在篝火旁看見比我高出了一個頭的小杜,就驚訝的感嘆道:小杜,你是我見過最高的女孩。小杜對我微微一笑說:「我有一米七七呢,長得太高也挺煩惱的呀。」現在回想起我和小杜當初的對話,真的有點感觸,我們殘障人士總是在為自己的殘障而煩惱,有的女孩也會為自己長得太高而煩惱,那請問這個好壞的標準是什麼呢?這一點真的是需要我們去深思,或許這就是自我接納的真正奧義吧。這一夜,我們在致良田迷人的月光下留下了最美的倩影,這一夜,我們和真正的自己重逢。
約會沙漠女神
十月三日,這是我在致良田生態農場的第二天。明媚的早晨,杜小米同學帶領我們走進浩瀚的騰格里沙漠,體驗了越野車衝沙的刺激和滑沙的快樂。我們坐上了一臺V8的陸巡越野車,在騰格里沙漠起伏不斷的沙丘間自由馳騁,遠比過山車要來的刺激,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沙漠,也是我第一次體驗越野的快樂。我們在狂舞的秋風中翻越一個個沙丘,仿佛永遠看不到盡頭。車裡的夥伴尖叫著、吶喊著,而我特意壓制住自己內心的波動,呆呆地看著窗外金色的沙漠。是啊,我很幸運,因為我見到了從未見過的景色。如果有更多腦癱人士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色,那將是整個中國多元化的榮耀。
越野車在高高的沙丘上停下,腳下是一個超過45度的陡坡,刺激的滑沙運動正式開始。只見杜小米從車上拿下一塊粉色的滑沙板坐了上去,越野車司機從後面輕輕一推,杜小米同學一躍而下,接下來是何老師、小杜和老唐都輕盈的一滑到底,最尷尬的就是我了,由於體重的原因兩次都陷在沙子裡無法動彈,哎,看來我真的給減肥了,整個沙漠都承受不了我巨大的體重。不過滑沙還是充滿刺激的,我很喜歡沙漠裡的秋風親吻我的臉頰,那感覺真的太讓人著迷了
騰格里沙漠周圍分布著幾處溼地綠洲,猶如沙漠女神的眼淚般晶瑩剔透。生命在那裡繁衍棲息,野鴨、駱駝還有青草在那裡自由生長。我們踏著沙漠的塵土,走進了美麗的小天鵝湖。沙漠、溼地如同兩個原本格格不入的冤家,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孕育了無數神奇的生命。人類的到來對自然的慷慨是如此的不留情面,垃圾佔領了溼地、沙漠還有那綠油油的草原。我不知那些開著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豪車的人們,是否敬畏自然,那些被隨意丟棄的垃圾,就像在踐踏人類自己的尊嚴。我們一行人環湖一圈,李久安老師默默地牽著我的手,這是對我最好的協助,他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平衡點,讓我作為腦癱人士也能在沙漠溼地這樣的地方自由的行走。我們一路前行,一路撿起掉在地上的垃圾,拾起那些被丟掉的尊嚴。用何老師的話來講就是:垃圾可以不撿,但尊嚴不能不要,尤其是對於我們的下一代來說,地球只有一個。致良田,追尋祖先的智慧!
走出浩瀚的騰格里沙漠,告別美麗的小天鵝湖,回到溫暖的致良田農場,楊師傅已經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午宴。吃完飯歇息片刻,拿出手機,給心愛的女孩發了一些沙漠裡的照片,還有用樹枝在沙漠中寫下的LVOE。就在這時,杜小米來給我們布置下午在農場的工作了,我們七個人要分成兩隊一起堆肥和做酵素,雖然楊洋是農村娃兒,但從未下過地。不過還好我不用幹一些體力活,只是需要默默地觀察。看著夥伴們堆肥做酵素真的非常辛苦,打心裡佩服致良田的年輕人,我們體驗的農活可能是他們每天都要面對的,用羅永浩的話來講,這都是滿滿的情懷。是什麼支撐著他們走到了現在,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公益人都該去思考的問題,要不然這樣的事業真的很難堅持,也許他們是對阿拉善這片土地的熱愛,而諾亞是對腦癱人士融入社會的美好願景吧。
做完農活,夥伴們已經筋疲力盡。夕陽西下,我在美麗的致良田見到了來陪伴我走完接下來阿拉善之旅的王媽媽,她穿著一身紅色的運動服,正如我第一次見到她一樣,熱情地和我打著招呼。杜小米同學讓我給王媽媽介紹一下致良田,並且希望我和她可以溝通一下我的需求和她需要如何協助我。
簡單的介紹了農場的建築,在蒙古包裡,我們聊了很多很多,她很尊重我,也很佩服我,當然最重要的是她願意聆聽我的想法,並且非常願意陪伴我走完阿拉善的旅程。王媽媽對我說:「福利院的孩子都把我當成自己的媽媽,老人也都把我當成自己的女兒。」在那個場景下,面對這樣一個偉大而又無私的女士,我心潮澎湃的對她說:孩子們叫你媽媽,那我也叫你一聲王媽媽。從那一刻起我就開始稱呼她王媽媽了,一直叫到了現在。我想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只要還能夠走得動,我就一定會再去一趟阿拉善,再去見一下我可愛的王媽媽。
那天的晚餐吃的是火鍋,還有李久安老師秘制的武漢鴨脖的多肉改良版,用武漢鴨脖的做法做整隻鴨子,那味道簡直是絕了,鴨肉絲絲入味,那麻辣鮮香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讓原本不吃辣的我都吃的是津津有味。說好的減肥大業,也早已拋之腦後,心裡默默地安慰自己: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
吃飯時王媽媽一直在我身邊,默默地幫我夾菜、幫我拿一些遠處我夠不著的東西。杜小米開了一支紅酒,祝福我們的阿拉善之旅平安快樂。而我也稍微喝了一點點紅酒,雖然不是第一次喝酒,但距離上一次和朋友們一起喝酒也有三年有餘了。酒不醉人人自醉,獨自走出餐廳,看著屋外那皎潔的月光,思念那心中最美的姑娘。遙想太白當年,水中撈月尋故人,奈何水中月,亦無心上人。打開手機,用顫抖的手拍下那一夜的月光,發給我遠方的情人,不知親愛的你是否也在思念月光對面的人兒呢?
回到屋裡晚餐已近尾聲,杜小米同學安排著明天離開致良田農場穿越阿拉善的計劃。並且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明天早上可以讓我們坐上致良田的小火車把我們送到門口。此次行程我們要從阿拉善左旗出發,途經阿拉善右旗,最終到達額濟納旗,整個旅程約有八百公裡。夥伴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接下來的行程,而我已睡意沉沉。迷迷糊糊的走入農場的房間倒頭就睡,當月光透過斑駁的窗照進我的夢裡,親愛的姑娘你是否依舊在思念著遠方的情人。
再見致良田,再見奮鬥的人兒
十月四號,老唐抱著小白龍(狗)依依不捨的告別,杜小米同學開著農場的拖拉機,拉著六節小火車,分兩次把我們送到了農場門口。我拉著楊師傅的手,感謝著彼此的相遇。杜小米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哈達,輕輕地掛在了我們每個夥伴的脖子上,並且為我們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
我揮手向楊師傅告別,也揮手向致良田告別。感謝在致良田遇見的每一個可愛的人兒,感謝每一隻動物、每一株植物,感謝大自然慷慨的饋贈,感謝這片土地上所有舞動的精靈。或許再見只是暫時的離別,它們永遠會在我記憶中,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慢慢模糊,但我相信這片土地我一定會故地重遊,因為它的美讓我著迷。
從阿拉善左旗致良田農場到右旗的大漠天池約有三百公裡的路程,一路上都是戈壁黃土,大漠空空。相隔幾公裡才會看見幾間牧民的房子。不過中國的道路建設真的是讓人驚嘆,在這荒無人煙的戈壁,一條筆直的馬路孤獨的躺臥在荒蕪的大地上,這換做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浩瀚的工程,然而對於崛起的中國確是如此的輕而易舉,基建狂魔果然名不虛傳。
在車上,杜小米同學和我們說了一些阿拉善的特點。一:阿拉善的羊比人多,目前阿拉善的常住人口約有25萬,然而羊卻又一百多萬隻,整整是人類的四倍。二:阿拉善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雙峰駝種群,鼎盛時期駱駝的數量也超過了一百萬峰。三:阿拉善的地貌多,地質結構極其複雜,沙漠、溼地、戈壁、草原都是上帝對於這片土地的恩賜。這一路上為我們開車的是一個真正的老司機,擁有四十多年駕齡的周師傅。周師傅為人淳樸熱情,經常幫助我們搬行李,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以後組織殘障旅行團去阿拉善,也會邀請周師傅帶領我們的殘障夥伴去看看美麗的阿拉善,希望那一天不會太遠。
大漠天池,和越野老炮兒探索遠古遺蹟
經過4個小時的奔波,周師傅將我們帶到了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右旗有一個新開發的景區叫做大漠天池,這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景區邊上有一個酒店叫做大漠天池酒店,那是我們此次旅行的第二站。
大漠天池的老闆林總是一個絕對的戶外越野老炮兒,他有一臺用老依維柯軍用車改裝的越野麵包車。很大需要上黃牌的那種,低速四驅扭矩很大,幾乎可以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午飯後,通過杜小米的溝通,林總慷慨的邀請我們去看看他最新發現的巖畫,坐的就是那臺老依維柯。
怎麼說我也算是一個坐過大姨夫拖拉機的猛人,然而上了林總那臺依維柯我才發現什麼是小巫見大巫了,顛的我差一點就把中午吃下去的美味全部顛出來,不過那一路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我們看到了奔跑的駝隊捲起的滾滾沙塵,我們幫助了一個牧民尋找到了家的方向。
很快林總把我們帶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不遠處是碧綠的湖水,野鴨在水中嬉戲,蘆葦在秋風中飄搖。聽說這片水域是當年大漢王朝的一個邊塞重鎮,是抵抗匈奴的第一線。我牽著我媽媽的手,慢慢的走到湖邊,看著野鴨群騰空而起,看著那乾枯的蘆葦在風中飄蕩。坐在草地上,看著天空中的白雲悠悠而過,面對此情此景,心中卻萌生了百年之後葬身此處的念頭,人生本來就是生於塵土,歸於塵土。不過後來想想,還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在等待著我用餘生去守候,就不再想這些悲傷的事情了。
從塞外湖回到了天池酒店,尿意吹人,急忙從車上下來,奔向酒店蒙古包形狀的公共衛生間,走近一看驚訝的發現,在這麼偏僻的酒店竟然有完善的無障礙洗手間?當我正感嘆林總高瞻遠矚的時候,一推門卻發現無障礙洗手間的門竟然是鎖住的。我非常能夠感受到輪椅夥伴面對這樣的情況而感到的絕望,好不容易找到的無障礙洗手間卻不能使用,將心比心如果普通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想呢?讓你憋著,憋到你懷疑人生為止?回到車上,我和林總反應了這個情況,並對酒店洗手間擁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而表示了讚賞。林總也負責任的向我保證,以後天使酒店的無障礙洗手間會一直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障人士而開放,爭取成為一個多元包容的酒店。楊洋也相信在林總的領導下,大漠天池酒店一定會更加多元包容的。這是整個中國的縮影,希望大家觀察一下身邊的無障礙洗手間,如果有鎖住的親和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因為我們都知道憋尿不好受。
等所有夥伴都回到車上,林總再次開著那臺依維柯出發了,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一個未命名的峽谷,也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一路上車依舊顛簸,放空的身體似乎沒有第一趟那樣來的難受。
峽谷原本是一條古代河流的河道,因為地質的不斷變化、河流乾枯,形成了平原巨石加峽谷的壯美金色。我個人比較喜歡拍寬畫幅的照片,在那樣的環境下隨手一拍都是壯美的風景。
我們在一棵大樹旁下車,林總指了指那棵要用七八個人才能抱起來的大樹說:「據說這是兩千多年前老子出關時所種下的神樹,大家可以試著抱一下它。」我下車後連忙對這棵樹劃了一個十字架。上帝啊!若不親眼所見,我真的不敢相信還有這樣一棵偉岸的大樹,這簡直是上帝的神跡呀。
我和王媽媽一起繞著這課神樹走了三圈,在神樹旁坐下,內心默默地向神樹祈禱,祈禱王媽媽身體健康,祈禱本次旅行可以順利,也祈求心中的女孩可以順利的實現自己的夢想,考上理想大學的研究生。而我自己,就賜我一顆寧靜的心吧,去接受人生一切的挑戰。
告別神樹,向著峽谷內部進發,兩邊都是陡峭的懸崖和一塊塊巨大的巖石。在我們四處觀察的時候,林總已經看到了遠處一塊巖石上遠古人類的遺蹟,一幅祈求豐收的巖畫。畫中有奔騰的駿馬,還有那豐收的場景,這是遠古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全部嚮往,然而現在的人類呢?似乎忘卻了祖先的智慧,成了一個為生活和欲望奔波的軀殼,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這是我看到那副畫的感受,真的覺得人類的未來或許應該回歸本真,就像巖畫中畫的一樣。一人一馬走天涯,素衣輕食,度悠悠歲月,再無他求。
美妙的旅程追尋著祖先的智慧,林總開著老斯柯達載著來自遠方的人兒,在阿拉善壯美且遼闊的土地上縱橫馳騁。夕陽西下,遠處傳來悅耳的駝鈴,塞外的牧民踏上了熟悉的歸途,而行在異鄉的我們,卻留戀大漠那生生不息的孤獨。
風塵僕僕的回到酒店,吃完那大漠天池酒店為我們準備的饕餮晚宴。夜黑了,繁星閃耀著它璀璨的光芒,獨自坐在空曠的停車場,任由晚秋的寒風吹過我已不再年輕的臉頰。那裡沒有手機信號,也沒有我遠方的情人,抬頭望向星空,思念那些早已過去的年華,感嘆已過而立之年,卻依舊空空如也。
在阿拉善的星空下,我思念著那些遠方的人兒,有的已經逝去,化作了天空中點點繁星,有的依舊活著,不知是否也在思念著遠方的楊洋呢?哎,或許是吧,至少父母如此,愛人亦是如此。
十月五日,這一天下午基本都是在路上。明媚的清晨,吃完蒙古特色的早餐,杜小米同學考慮到我的安全,就讓王媽媽帶著我去隔壁沙漠轉轉,而他要帶著夥伴們登上那陡峭的大漠天池。原本想讓王媽媽和他們一起去大漠天池,替我看看美麗的風景,最後擰不過王媽媽,只好讓她留下來陪伴我。王媽媽是一個很貼心的陪伴員,在得知我要在沙漠裡寫下對女朋友的愛意,就把我領到沙漠邊上,轉身默默的離開。也許我比較土吧,在空曠的沙漠中寫下了她的名字,也寫下了我唯一會寫的英文單詞「LOVE」,拍了照片保存在手機裡,等到了有信號的地方再發給她。
到了中午,夥伴們從大漠天池歸來,老唐拿著相機給我看了很多大漠天池的照片。的確那裡真的很美,然而我知道杜小米已經很努力的讓我參與到整個旅途中了,有的時候作為殘障人士也應該學會理解別人為你做出的努力。
吃完在大漠天池「最後的午餐」,踏上阿拉善左旗到額濟納旗七百多公裡的漫漫長路。揮手向美麗的大漠天池告別,揮手向越野老炮兒告別,走到那臺老依維柯跟前,用雙手撫摸一下這個陪伴我們穿越右旗的老夥計。再見大漠天池,雖然我沒有征服你,但我依舊敬畏你的神奇。再見林總,希望下次帶著輪椅夥伴一起過來,可以使用你們的無障礙洗手間。
額濟納旗,遇見最美的胡楊
從阿拉善右旗到額濟納旗走的全程都是高速公路,一路上羊群、駱駝、戈壁美不勝收。左旗的加油站,各位還是小心為妙,儘量選擇大型的加油站加油。因為油品的問題,我們的車差點在半路上拋錨。當初車上的女生都差點哭了,發動機異響、變數器抖動真的挺驚險的,最後以非常慢的速度到了一個正規的加油站,不過還好車沒什麼大礙,就是到達額濟納旗的時間已是晚上十點。
周師傅長途奔襲真的非常辛苦,從右旗到額旗整整開了八個多小時,中途只在服務區稍息片刻,就又要趕路了。不過當地的服務區的建築有著別具一格的蒙古族建築特色。雪白的屋頂加上簡潔的牆壁像極了蒙古包。在服務區我們遇到了很多參加阿拉善英雄會的越野車,其中有兩臺6x6德國MAN卡車底盤的越野房車讓我眼前一亮。掐指一算價格應該要四百餘萬,一臺車的價格可以在杭州買一套房了,看來玩得起越野的人,都是貨真價實的有錢人呀。
到達額濟納旗後,先是吃晚飯,然後就是在酒店辦理入住。那一晚,我們住的是很有特色的蒙古包大通鋪,這是我第一次住蒙古包,感覺非常哇塞,本來還以為蒙古包薄薄的一層帆布會很冷,其實它的保暖效果是非常好的。有優點就有缺點,蒙古包為了防風和固定底座門檻就比較高,這對於輪椅夥伴來說真的不太友好,而且洗手間也有較高的門檻對於輪椅夥伴來說入住需要充足的心理準備。對了,蒙古包酒店需要自帶多功能的插線板,要不然多人住在同一個房間,給設備充電會讓人抓狂。
那一夜,我在蒙古包裡沉沉的睡去。睡前我給心愛的女孩發了微信,把我當天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她,並且給她看了沙漠中我寫給她的「LOVE」,雖然覺得自己的表達很土,但依舊得到了她溫暖的答覆,至於寫了一些什麼,在這裡就不分享了,以免單身的朋友會認為我在撒狗糧喲。
十月六日清晨,在蒙古包的夢中醒來,吃完早餐,向著深秋的老人湖進發,我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是來到老人湖的第一位腦癱人士,然而我深知很少會有腦癱夥伴來到這樣美麗的地方,這是我的小幸運。老人湖的胡楊林都是自然生長的,十月初在阿拉善已經是屬於晚秋時節,然而我們去的那幾天老人湖的胡楊樹葉子還沒有黃透。
杜小米曾經這樣曰過:「胡楊百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萬年不朽,為此人們常用胡楊精神來激勵自己。其實胡楊最多不過百年不死、百年不倒、百年不朽而已。所謂的生生不息,真的只是文人墨客的一種幻想罷了。胡楊的千姿百態,敢於做自己的精神才是我們們每個人要去學的東西。」是啊,聽完這些話楊洋想說一句,或許很多人活著都在努力的成為別人希望的樣子,但我們很少能夠像胡楊一樣自由的成長,成長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走自己希望的人生道路,像胡楊一樣驕傲的屹立在大漠戈壁的中央。楊洋覺得作為腦癱人士我們會收到很多外部的不解,覺得你這事情不能做,那個事情做不了。然而作為腦癱人士的自己,有沒有想過去嘗試一下呢,去做一下他們眼中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就像胡楊一樣屹立在那乾旱的沙漠裡。所以親愛的腦癱夥伴,勇敢的去做你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胡楊精神。
老人湖景區的理念是很先進的,它不但保護了胡楊樹,也照顧到了牧民的生活。在老人湖你會看到羊群、奔馬還有牧民的小木屋,真正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遠比那些所謂的保護區,徵用牧民的土地退牧還草要來的有人情味。我相信人類可以和自然和諧共存,只是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智慧去發掘其中的平衡,人與自然的平衡。
王媽媽挽著我的手,漫步在青黃相接的胡楊林中,發現一顆滿是金黃的胡楊樹,用手機拍了下來。這是我見過最美的一棵胡楊樹,它現在總是和王媽媽一起出現在我的夢裡。
閉上眼睛回望在老人湖的點點滴滴,我們一起看見了美麗的胡楊林,踏過了那一座晃晃悠悠的浮橋,吃到了牧民冬藏的蜜瓜,留下了一段珍貴的回憶。
依依不捨的走出老人湖,回到蒙古包酒店。吃完午飯,收拾行裝,踏上去往黑城的徵程。黑城是本次旅行的倒數第二站,由於到達黑城景區已是下午兩點,我又走的比較慢,所以我和王媽媽只是在黑城外圍逛了一圈。溼地、沼澤、還有金色的胡楊,不過這裡的胡楊基本上都是人工種植和幹預的,和老人湖的胡楊林有著很大的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老人湖的胡楊林。至於黑城內部沒有進去,期待下一次可以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不過聽何老師和杜小米說黑城景區有一塊沙漠和一些古代遺蹟所組成,估計和騰格里沙漠差不多吧,下次去看看就知道了。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黑城,黑城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貿中心,由西夏王朝所建立,後被大明王朝所吞併並廢棄。黑城景區有一個乘坐直升機俯瞰沙漠的項目,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刺激的,有機會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
黑城景區目前設備較為完善,不過多數為木質棧道,不太適宜輪椅夥伴。我在旅行途中主辦方一直備有輪椅,但從未使用,因為阿拉善的景區對輪椅旅行的夥伴來說真的不是非常友善。景區的很多地方只照顧到了視覺的美感,卻忽略了以人為本多元化的需求。我知道木質棧道很好看,然而輪椅的前輪很容易陷進縫隙裡,這一點就阻擋了很多輪椅夥伴探索的步伐。是否有一個平衡點,可以兩者都兼顧呢?這一點就要看景區設計者的智慧了。
告別黑城天色已近黑夜,杜小米在額濟納旗縣城找了一家叫做「家的味道」的小餐館,店內裝修樸實無華,老闆是一位五大三粗的漢子。小米同志給我們點了一條魚、一盤手抓羊肉還有小炒若干。
阿拉善的清炒沙蔥我覺得很清口,無需過多調味,吃的就是這個原滋原味。手抓羊肉,反正做法都差不多,只要是阿拉善的羊肉就沒什麼羶味。至於那條魚,老闆說來自居延海,味道的確不錯,和千島湖的魚有一拼。據老闆娘所說這條魚她燉了有三個多小時,已經達到了入口即化的境界,尤其是連皮帶肉一口咬下去,那滑滑嫩嫩的口感簡直太棒了。
酒足飯飽之後,杜小米既然帶我們走進了一家按摩美容店。我詫異的打量著店裡的環境,這是要做大保健的節奏呀。心想:完蛋了,這要是傳出去可就晚節不保了,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周師傅和李老師已經來幫我搬行李了。杜小米用他低沉的嗓音說到:「各位,由於現在是十一黃金周,酒店客房都已經訂滿,今天我們就住在這家美容院,當然美容保健服務需要你們自費。」聽完這句話,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遠方的女孩,我向上帝保證,那是我第一次進入美容院,並且在那裡倒頭就睡了。
告別額濟納旗,告別最美的胡楊
十月七日,從夢中醒來,身邊依舊是帥氣的李久安老師。似乎電視中妹子投懷送抱的場景視乎沒有出現,頓時心中暗自竊喜。一如既往的收拾行李、洗漱、出門尋覓美食。早餐我吃了一碗羊肉麵,不過喜歡吃羊雜的夥伴可以來阿拉善,因為阿拉善的羊雜既便宜又好吃。
上午杜小米同學興致勃勃的帶我們去了,額濟納旗的博物館。鄂旗的博物館的展廳,從恐龍時代到近現代文明應包羅萬象。作為數碼產品愛好者的我,走進了一個陳列著電子產品的展廳,你們猜猜我看到了啥?一部八十年代中國產的諾基亞,這是從2000年穿越過去的嗎?看來這個展館的管理員一定不是一個數碼產品的愛好者,要不然不應該發生這樣的錯誤。當然博物館還展示著一些黑城的出土文物,這些可是貨真價實的國寶,還是值得一看的。
逛完博物館又是額旗到左旗的700公裡漫漫長路,杜小米同學給我們買了一些自熱米飯,讓我們在服務區就地解決。這一路上,我回味了整個旅程的點點滴滴,看著手機裡一張張熟悉的照片。做夢都沒有想到,我竟然可以來到阿拉善和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天之驕子成為朋友,一起穿越遼闊的沙漠、戈壁、草原,然而我真的做到了,這一切又仿佛一場夢,一場不願醒來的夢。
回到左旗,回到當初何老師過生日的酒店,手抓羊肉依舊香甜,吃過離別的晚餐,送別提前離開的周師傅和王媽媽。在阿拉善左旗輕柔的秋風中,和陪伴我走過阿拉善之旅的王媽媽告別,淚水從眼中滑落,王媽媽依舊是那樣的美麗善良。擁抱著王媽媽,她給了我一個真摯的祝福,願楊洋的人生擁有一個燦爛的前程。王媽媽如果沒有你,楊洋將沒有辦法完成這次美妙的旅程,謝謝你的陪伴,讓我看到了生命中最美的風景,走過了生命中最遠的路。再見王媽媽,相信未來我們依舊在那阿拉善溫暖的陽光裡重逢。再見周師傅,請不要忘記我們的約定,下一次帶著諾亞的腦癱夥伴一起穿越壯美的阿拉善。
離開阿拉善的前夜,我和何老師有一個深入的交談,何老師讓我寫一篇文章記,分享我在這次旅行中眾多的第一次。我拖了很久才決定寫下這篇我此生寫過的最長的文章,簡單的記錄下我這一路的感受。在阿拉善離別的夜裡,我失去了睡眠。
再見阿拉善,再見夥伴們!
十月八日,當離別的鐘聲響起,在阿拉善明媚的陽光下,在賀蘭山下古老的巖畫前,與一同旅行的老友告別。美麗的老唐、小杜、老覃還有帥氣的李老師,楊洋知道你們也是第一次接觸到腦癱患者,而我也是第一次跟著這群天之驕子一起旅行,認識你們是我的幸運,感謝你們的接納,讓我融入到了這個溫暖的團隊。或許你們以後還會和更多殘障夥伴一起旅行、一起去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到時候記得叫上我,微信留言隨叫隨到喲。對了,李老師到時候我還想吃你做的秘制鴨肉,記得多放麻少放辣哈。
告別老唐小杜一行人,由於我是下午五點的火車,何老師和Tony都是九號的去北京飛機,所以杜小米同學臨時決定為Tony圓一個騎駱駝的夢想。當然我也沾了一些光,不但摸了一下可愛的駱駝,還蹭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吃完飯,杜小米貼心的安排司機送我們到銀川,並且送了我們一包致良田農場生產的有機風乾羊肉還有一塊沙漠玫瑰巖石。坐在車上我和何老師分享者一些旅行的感受,並且邀請她把這包風乾羊肉寄給遠方的姑娘,以感謝女孩給予我一路的陪伴和關心。
下午四點,到達銀川火車站,何老師給我買了一些在火車上吃的乾糧,並送我到達進站口。在進站口,我和美麗的Tony告別,也和善良的何老師告別。旅行就是這樣,有相遇必然有別離。我很幸運,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遇到了何老師,我更慶幸,在我最迷茫的時候完成了這次非凡的旅行。或許腦癱夥伴要面對太多社會的不解和身體的障礙,但請你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將要發生。楊洋邀請你不要放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奇蹟是否會降臨。
我的阿拉善之旅就這樣完美的結束了,這篇文章到這裡也要到達尾聲了,我幾乎都是在談我的一些感受。我知道這樣的感受和曾經的經歷息息相關,畢竟你不是當下的我,也不能完全感受到我內心對於自由旅行的渴望,或許只有你真正作為一個腦癱人士才能感受到這一路從害怕走出家門到探索世界過程中要面對的挑戰。最後感謝杜雨(杜小米)老師的邀請,我記得你一直讓我們稱呼你為杜小米,我做到了。感謝你為我找了一位優秀的陪伴員,感謝你讓我擁有了這次終身難忘的阿拉善之旅。如果下次去阿拉善,我一定記得帶上秋褲,一定乖乖的聽話。因為我知道跟著小米同志有肉吃,而且是有機的。
編輯:楊洋 | 審稿:康新晨
作者簡介
楊洋,性別男,愛好女,非著名殘障公益人,杭州諾亞腦癱人士互助會發起人,多元化世界的倡導者,同時也是一名非主流有的腦癱患者,愛好寫作、吃肉和染頭。
創作不易,期待支持
轉發 打賞 評論 點讚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