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司坤】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緬甸始終保持著零確診的紀錄,但這一紀錄已於當地時間3月23日失守。當晚23:30分,緬甸聯邦衛生與體育部發布公報稱,該國發現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來自美國和英國的輸入型病例。
緬甸目前的防疫局勢如何?出現確診病例後,中國駐緬使館對當地中資企業、留學生及華人華僑採取了哪些保護舉措?又將為緬甸抗擊疫情提供什麼協助?《環球時報》記者24日對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進行了專訪。
一、緬甸需要來自各方的支持
環球時報:據緬甸聯邦衛生與體育部3月23日23:30發布的最新公報,緬甸發現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緬甸首次公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緬甸當局從3月21日開始,將仰光拳擊場改建為臨時醫療設施,以便在緬甸出現大規模新冠病毒疫情時,大規模集中隔離觀察治療感染患者。請問對於緬甸目前的情況和做法,您如何評價?
陳海:緬方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早在1月30日,緬甸政府就組建了新冠肺炎防控中央委員會,並於3月13日將委員會升級為國家級中央委員會,由國務資政翁山蘇姬親任主席。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每日公開通報疫情信息,並採取指定定點醫院、取消聚集性活動、改造體育場和寺廟作為隔離點、設立新冠肺炎基金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應對疫情風險。緬方還為防止和減少疫情輸入風險採取了多種措施。
我們始終密切關注緬甸疫情防控工作。3月23日晚,緬甸首次發現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衛生與體育部第一時間向社會通報了疫情信息,並就確診病人的行動軌跡等進行追蹤,這有助於社會各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與此同時,作為欠發達國家,緬甸在隔離、檢測、救治等方面面臨較大壓力,需要來自各方的支持。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我們正向緬方分享有關經驗和做法,並正在向緬方提供抗疫醫療物資。我們將繼續向緬方提供物資等各方面支持,共同為戰勝疫情、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
二、全力保障在緬中國公民身體健康
環球時報:針對在緬中資企業、留學生和華人華僑,使館準備向他們提供哪些協助?
陳海:中國駐緬甸使館密切關注緬甸疫情進展,與緬外交部、衛生體育部和醫療機構等保持密切溝通,建立熱線機制,及時溝通信息,全力保障在緬中國公民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駐緬甸使館與駐曼德勒總領館建立會商機制、加強工作對接。此外,使領館還同雲南省等一道,就邊境地區疫情防控同緬方加強溝通協調,化解邊境地區疫情風險,實現疫情應對工作的全域覆蓋。
我本人和使館各級外交官同在緬中資企業、留學生、華人華僑等保持溝通聯繫。3月24日,我同來自仰光大學、仰光外國語大學等中國留學生代表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在緬學習生活面臨的困難,並代表使館向他們贈送防疫愛心包,鼓勵在緬留學生加強防控意識,兼顧學習與疫情防控。
使館十分關注在緬中資企業生產運營情況,統籌協調在緬中資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掌握在緬中資企業人員動態信息,引導員工和家屬做好科學防護,幫助中資企業人員解決籤證延期等問題。為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使館與緬甸政府加強協作,積極協調國內以臨時開通貨運包機、加速復工復產、加快通關流程等方式,緩解在緬紡織企業原材料短缺問題,幫助企業擺脫經營困境,保障緬甸就業民生及經濟社會穩定。同時,引導中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向緬政府和社會捐贈防控物資,支持緬甸防控舉措。
使館還在使館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及時發布緬官方有關提醒和公告,幫助在緬中國公民了解緬甸疫情防控政策和入境限制措施。積極推薦阿里、百度等共享平臺的網絡遠程諮詢和治療幫助,通過領保電話、郵件、領事志願者等渠道,為在緬華人華僑提供疫情防護知識常識和應急處置辦法,支持他們做好自身防護。希望在緬中國公民同胞關注並及時閱讀防疫、抗疫有關信息,增強防範意識,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自身安全和健康,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國際旅行,避免給自己與他人帶來風險。
環球時報:緬甸公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中方是否會對緬甸公民採取入境限制措施?
陳海: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國內多個省市已經對外來人員採取了入境集中隔離14天且費用自理的防控措施。緬甸剛剛出現疫情,我們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及時向國內有關部門通報。目前,我們尚未對緬甸公民採取新的入境管制措施,如國內主管部門有新的舉措,我館將在第一時間發布提醒。
三、使館正積極協調派遣醫療隊支援緬甸
環球時報: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國企業已經向包括緬甸在內的20個國家捐贈了物資。此次緬甸出現確診病例後,請問中國政府方面是否會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協助緬甸抗擊疫情?目前有什麼最新進展?
陳海:病毒無國界,中緬是命運共同體。目前,中國政府已向緬方交付了2000多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實驗室試劑、電子體溫計、消毒溼紙巾等抗疫物資,半球測溫儀等已啟運,防護服、N95口罩、外科口罩等正在積極籌措並儘快運抵緬甸。此外,包括馬雲公益基金會等在內的中國企業也展現了強烈的企業社會責任,擬向緬方捐贈N95口罩、核酸檢測試劑盒等援助物資。使館還正積極協調派遣醫療隊支援緬甸。中方願結合緬方抗疫實際需要,共同為戰勝疫情發揮積極作用,體現中緬命運共同體精神。
環球時報: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此前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緬甸政府及人民為中國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援助?這對中緬兩國關係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陳海: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中方同包括緬甸在內的國際社會共同合作,同病毒鬥爭,我們得到了來自緬政府、軍隊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緬甸領導人向中方致信慰問。緬甸政府向湖北援助200噸大米,支持中國戰「疫」。緬甸軍隊在緬自身醫療物資不充裕的情況下,專門派空軍飛機運送醫療物資援助。緬甸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捐物,緬甸民眾拍攝視頻、製作音樂短片、在地標建築上點亮「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燈光祝福語,表達緬甸民眾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支持,我們對此銘記於心。
今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取得歷史性成果。中緬領導人一致同意共同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中緬關係進入新時代。中緬合作抗擊疫情,體現了中緬「胞波」情誼和守望相助的命運共同體精神。中方將同緬方一道,統籌疫情應對和推進中緬合作,推動中緬關係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