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歐盟提出《數字市場法》《數字服務法》,為數字服務提供商制定全面新規
據歐盟官網12月16日消息,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數字市場法》《數字服務法》兩項新法案,旨在為數字服務提供商制定全面新規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在線服務,並促進數字市場公開透明和公平競爭。《數字服務法》為網絡中介和託管服務提供商、在線平臺等數字服務提供商提出17條新義務,該法案賦予歐盟對臉書、推特等大型平臺的特別監督權和直接制裁權。《數字市場法》面向具有「守門人」資格的大型在線平臺企業(對內部市場有重大影響、有大量用戶群、市場地位持久),要求其開放與第三方平臺的服務互操作、使用戶可以訪問平臺數據、使廣告商可對其託管廣告進行獨立驗證、允許業務用戶與其他平臺籤訂合同、不得阻止用戶卸載其預裝軟體或應用程式、不得阻止用戶連結到其他平臺等。該法案賦予歐盟對違規企業處以高達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或強制企業剝離某些業務的權利。
歐盟發布《歐盟數字十年的網絡安全戰略》,並修訂加強歐盟網絡安全的相關法案
據歐盟官網12月16日消息,歐盟發布《歐盟數字十年的網絡安全戰略》,旨在增強歐盟抵禦網絡威脅的能力、加強歐盟對網絡空間國際規範和標準的領導、加強國際合作以促進全球網絡空間的開放和安全。該戰略針對3個行動領域提出具體的監管、投資和政策建議,一是通過改革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規則,加強關鍵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網絡韌性以維護歐盟的韌性、技術主權和領導力;二是通過成立新的聯合網絡部門等建立預防、制止和應對的行動能力;三是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制定《歐盟外部網絡能力建設議程》推進全球網絡空間開放等。此外,歐盟還發布了《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指令》提案、《關於關鍵實體韌性的指令》提案等,以加強關鍵服務和基礎設施的韌性。
英國國防部發布《聯合概念說明:多域融合》報告
據國防科技要聞12月17日消息,近日英國國防部發布《聯合概念說明:多域融合》報告,為英國在2030年及以後發展聯合部隊以增加應對陸海空以外威脅的作戰能力、保持競爭優勢提出願景。多域融合(MDI)指整合不同領域和不同層次的戰爭,主要作戰領域包括空間、陸地、海洋、網絡和電磁。報告為MDI提出4個具體目標,包括定義英國MDI概念;概述國防部與盟友、政府和私營部門合作,以實現跨域融合的方法;提出MDI涉及的政策問題;促進國防概念、能力和戰爭發展方面的研究等。報告提出了4條核心原則,包括通過C4ISTAR(指揮、控制、通信和計算機、情報、監視、目標獲取和偵察)獲取信息優勢;具有全球性的戰略態勢感知能力;針對作戰環境進行戰備能力配置等。
信息
美歐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
據TheVerge網12月14日消息,美國、歐盟和英國分別採取新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宣布將對大型科技公司和社交媒體平臺的隱私慣例進行新的調查,將要求亞馬遜、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公司聲明其如何收集並使用用戶提供的個人信息。歐盟新發布《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和《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對科技巨頭做出限制。英國方面,獨立媒體監管機構英國通信辦公室(Ofcom)將有權對違反法規的科技公司處以最高1800萬英鎊或企業全球年營業額的10%的罰款。歐盟、美國和英國的以上舉措均旨在制約大型科技公司,杜絕這些公司的壟斷行為。
中美研究人員開發出碳納米管電晶體製造新工藝
據IEEE官網12月14日消息,臺積電公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史丹福大學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碳納米管電晶體製造新工藝,可製造出更小、更穩定的碳納米管電晶體。業界認為碳納米管電晶體有望打破矽電晶體晶片無法進一步縮小的瓶頸,延續「摩爾定律」。研究人員將二氧化鉿和氧化鋁材料相結合,形成具有較高介電常數的介質材料,以作為碳納米管電晶體結構中的柵極電介質。二氧化鉿和氧化鋁的綜合電特性,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構造一個厚度小於4nm的柵極電介質裝置。仿真實驗的結果表明,用這一方法製造出的碳納米管元件,與基於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矽元件性能更為接近,且其尺寸還有望進一步縮小。該研究為碳基半導體的開發進一步拓寬了道路。
臺積電正研究量子計算
據站長之家網12月15日消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該公司正在研究量子計算。早在2018年,臺積電就已開始計劃與臺灣當局科技部門合作創建基於IBM Q系統的量子計算平臺。據稱,臺積電正在培養一個研發集成光路(IOC)和量子計算機的團隊,以為量子時代做準備。與此同時,臺灣當局希望學界加速探索量子元件、量子算法、量子計算機及量子通信四個項目,以期儘早與臺灣的優勢產業接軌。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費米實驗室成功完成量子網際網路測試
據量子計算前沿公眾號12月15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聯合團隊成功完成量子網際網路測試實驗,可以在44公裡的距離內連續精確地傳送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創建的量子網絡試驗臺採用了最先進的固態光探測器和緊湊的光纖結構,具有近乎自主的數據採集、控制、監控、同步和分析功能,且其隱形傳態系統與現有的電信基礎設施和新興的量子處理和存儲設備兼容。測試結果表明,該實驗中的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超過90%。此項研究代表著未來量子網際網路的重要突破,有望為安全通信、數據存儲、精確感測和計算領域帶來巨大變革。
美國IonQ公司推出其硬體路線圖和新型量子計算性能指標
據量子計算最前沿公眾號12月16日消息,美國IonQ公司近期描述了擴展下一代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的戰略和目標,並描述了一種新的量子計算性能指標。該公司的技術戰略包括增加量子比特數量、提高量子比特門保真度、使其晶片和系統小型化、降低製造成本、利用糾錯技術有效改善本地量子比特質量,以及使用光子網絡將多個模塊組合成一個更大的系統。此前,業界通常使用IBM公司提出的「量子體積」(Quantum Volume)指標來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然而,IonQ認為,量子體積度量標準存在缺陷,當量子計算機性能足夠強大時,這一度量標準將存在局限性。因此,該公司開發了自己的度量標準,並稱之為與量子體積相關的「算法量子比特」(Algorithmic Qubits)。IonQ公司的相關規劃體現了其自主創新的堅定決心。
生物
瑞士科學家開發糖類合成分子,可通過模仿人體細胞「引誘」並殺死流感病毒
據Science科學網12月16日消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糖類合成分子,能夠模仿人體的細胞膜,誘使流感病毒附著在上面,並對其進行局部擠壓,從而摧毀病毒。該方法對多種不同的流感病毒有效,或將有助於解決因流感病毒快速變異而需每年更新疫苗的難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前沿科技》期刊。
美中等國研究揭示,中低收入國家未來獲取新冠疫苗或將面臨嚴峻挑戰
據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12月16日消息,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的兩項研究揭示了未來來自全球新冠疫苗接種方面的挑戰。第一項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的研究分析了新冠疫苗預訂單,指出若高收入國家持續訂購過多疫苗,那麼,中低收入國家的疫苗可使用率將低於40%,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獲得新冠疫苗。在第二項研究中,中美研究人員指出,全球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願意接種疫苗,且不同地區的疫苗目標群體存在較大差異,突出了無法滿足國內疫苗需求的中低收入國家疫苗供需平衡的脆弱性。
能源
歐盟委員會發布《可持續和智能交通戰略》,將進一步削減交通碳排放
據北極星氫能網12月16日消息,歐盟委員會近期發布了《可持續和智能交通戰略》,提出將進一步削減交通運輸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實現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少55%和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總體目標。歐盟表示,將在隨後幾年內陸續出臺相關具體政策,以便推進《戰略》中提出的綠色交通目標,力爭到2050年,使每一輛汽車(包括卡車)都達到零排放的標準。《戰略》指出,氫能將在所有交通運輸領域發揮作用,特別是在不容易「電氣化」的部門,如重型運輸、航空和海運。其中,公共汽車、客車和計程車等應用場景已經進行了氫能部署,其他應用場景也正在發展。《戰略》預計,到2025年,在歐洲使用的氫動力卡車數量將達到1萬輛,到2030年,將增至10萬輛。預計2030年後,海上和航空部門的氫應用將啟動。
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能源聯盟進展2020》評估報告
據先進能源科技戰略情報研究中心12月16日消息,歐盟委員會近期發布了《能源聯盟進展2020》報告。報告總結了歐洲能源聯盟戰略框架下歐盟及其成員國在可再生能源、能效、能源安全、能源市場、研究創新五方面的舉措和進展。報告為成員國《國家能源與氣候計劃》的實施以及能源相關的投資和改革如何促進經濟復甦提供了指導。
海洋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升級改造載人深潛器
據廣海局12月16日消息,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開始升級改造「阿爾文」號載人深潛器。該深潛器服役於1964年,最初的潛深只有1829米,經過多次升級後,潛深達到45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下潛次數最多的潛水器。目前深潛器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改造,包括裝配高質量靜態和4K視頻成像系統、高效液壓系統、高功率推進器、新抗壓外殼和新控制系統。升級後的「阿爾文」號潛深將達到6500米,並計劃於2021年9月重新下水。
俄北方艦隊將裝備「匕首」飛彈,以提升北極軍力反制北約
據參考消息12月16日消息,俄羅斯《消息報》網站稱,俄軍做出了為俄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配備「匕首」高超聲速飛彈系統的原則性決定。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2021年將開始培訓負責維護和操作「匕首」系統的人員,並準備相關基礎設施。「匕首」飛彈能夠打擊距離2000公裡以內的目標,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波羅的海國家和大部分北方航道水域都在其射程之內。專家指出,該武器會成為俄羅斯的戰略威懾手段和彰顯俄羅斯在北極地區實力的工具。
航空
美空軍開展F-22、F-35A和XQ-58A飛機編隊飛行數據共享測試
據航空簡報12月17日消息,美空軍F-22「猛禽」戰鬥機、F-35A「閃電」II戰鬥機和XQ-58A「女武神」無人機首次進行編隊飛行測試,並利用諾格公司開發的gatewayONE系統實現數據共享。美空軍表示,F-22和F-35A能夠通過gatewayONE系統共享數據,但是XQ-58A無人機在測試中無法與上述兩型戰鬥機實現數據共享傳輸。gatewayONE系統是美空軍「先進作戰管理系統」(ABMS)開發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創建一個軍事物聯網,以實現信息的快速自動共享,提高決策和作戰響應速度。
航天
歐洲計劃投資60億歐元構建衛星網際網路星座
據衛星界12月17日消息,歐洲計劃投資60億歐元構建衛星網際網路星座,以使歐洲在衛星網際網路競賽中保持競爭力。歐盟委員會相關人士透露,歐盟官員籤署了一項類似於「星鏈」的近地軌道網絡研究項目,該衛星網絡將為政府機構提供安全通信,並為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預計,該星座將於2021年開始進行技術研究。
先進位造
LG電子新成立電子生產技術中心,助力全球工廠智能轉型
據網易12月15日消息,韓國LG電子為加速智能製造發展,在生產技術院下新設電子生產技術中心。該中心主要負責LG電子、LG顯示、LG Innotek等集團產業公司生產設備、產業機器人以及工廠自動化等解決方案的開發,將以多年累計的製造領域經驗為基礎,加速LG電子和關聯集團產業的智能化發展,使其全球生產基地向智能工廠轉型。
3D Systems為美國陸軍研製新型金屬增材製造設備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12月15日消息,美國3D Systems公司宣布其為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開發的一種世界上最大、速度最快、最精密的粉末金屬增材製造設備已取得重大進展,可用於滿足陸軍正在研製的新型遠程彈藥、下一代戰車、直升機和防空系統對製造工藝的特殊要求。該公司在2019年獲得美陸軍1500萬美元的合同,研製的設備配有多個雷射器和一個大型成形室,可製造陸軍武器裝備的關鍵部件,具有需要材料少、成本低、熱應力低等優點。該設備計劃在未來幾月內研製完成,將部署在陸軍基地和實驗室,協助新裝備研製。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微型機器人系統,可在半小時檢測病毒
據新浪12月16日消息,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出微型機器人檢測系統「QuickCAS」,可檢測能引發腸道炎症的難辨梭菌。該系統整合了全新的螢光微型檢測機器人和磁場驅動,可於短時間內準確探測出特定的病原體,機器人以靈芝孢子作本體,再包裹氧化鐵納米粒子及碳量子點使其功能化。透過分析機器人被綠光激發時的螢光反應變化,系統可判斷出病人樣本是否存在病原體。該機器人系統檢測難辨梭菌只需15-30分鐘,成本也從300港幣降至50港幣。該系統目前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或將於明年在醫院投入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