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2月10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5476,下調165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5311,在岸人民幣上一交易日收報6.5374。
專家: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不會改變
建信期貨產業研究服務董彬認為,國內基本面相對海外具有較大優勢,短期內經濟繼續復甦的預期不變,而由於今年一季度GDP的低基數,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將創造年內高點,二季度後經濟增長面臨壓力,但相對海外仍有優勢。
今年出口超預期同樣對人民幣升值構成支撐,另一方面,今年出口超預期主要在於海外疫情帶動國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加所致,目前疫苗逐漸推出,明年海外疫情出現拐點機率較大,屆時出口可能會面臨一定壓力,這將減緩人民幣升值速度。美國大選結束,拜登上臺利率緩和中美貿易摩擦,而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的加快,以及中國與海外主要經濟體的利差較大,提高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對人民幣升值構成支撐。而從高層對匯率的態度來看,高層並不希望人民幣過快升值,而且採取了相關的管理政策,因此綜合來看,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不會改變,但升值斜率會大幅放緩。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員常慧麗表示,近日國內出口和外匯儲備數據偏暖,疊加中美利差高企促外資流入,致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較高。並預計,人民幣匯率或將表現為匯率高波動下逐漸升值的形式,短期存在突破6.5的可能;中期人民幣匯率雙向寬幅浮動特徵將更明顯,預計可能會擴大到6.3至6.9的波動區間。
出口表現強勢資金流入提速 助推人民幣升值
業內人士稱,除了美元指數持續走弱直接帶動人民幣走強以外,中國出口表現亮眼、資金強勢流入也對人民幣形成支撐。「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受貿易盈餘推動。」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受海外假日消費與疫情反覆的雙重影響,中國出口在過去幾個月加速上漲。同時,中國工業復甦動力持續超出市場預期,導致近期各大機構上調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
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增速創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實現4月以來的連續8個月正增長;貿易順差達5071億元,創下新高。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近日發布報告稱,對全球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5.2%上調至5.3%,中國由7.7%升至8%。惠譽認為,隨著疫苗推出、放鬆限制措施,明年中期開始,全球經濟復甦會更加穩固。
機構:人民幣上漲的四方面因素
在布朗兄弟哈裡曼(BBH)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看來,人民幣持續快速飆漲,主要得益於四方面因素:一是本周以來美股迭創新高,導致買漲美股買跌美元的套利交易愈演愈烈,迫使美元指數跌至90.7附近;二是全球金融機構意識到中美貨幣政策已然分化——相比美聯儲擬加碼貨幣寬鬆QE力度,中國央行相對穩健的貨幣政策令人民幣匯率從中受益;三是在歐美經濟深受疫情反覆的衝擊下,中國經濟持續好轉正進一步提振人民幣匯率均衡估值;四是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加碼人民幣資產,正持續推高人民幣匯率。
全球央行今年購債金額已增加了5.6萬億美元
據彭博經濟研究的數據,美聯儲、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光是今年在量化寬鬆政策上就投入了5.6萬億美元。預計歐洲央行周四開會時,會再增加其購債計劃多達5000億歐元(6050億美元)。各國央行本身的研究部門定期發布研究,表明量化寬鬆政策已經穩定了市場,促進了增長並加快通貨膨脹。不過,在十多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經歷數年的貨幣刺激下,這些好處能否持續,非央行人士就不那麼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