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疝的微創治療
有沒有微創的方法啊?當然是有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小兒腹股溝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我們可愛的小寶寶其實也是疝病的高發人群,佔到了疝病總數的一半左右,尤其是早產兒、低體重兒就更為常見。小兒疝主要是腹股溝疝和臍疝,其中又以前者最為常見。小兒疝手術也是僅次於包皮環切術之後小兒外科最常實施的手術。小兒腹股溝疝絕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
-
...微創不開胸完美修復!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
越來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可以享受 不開胸就治療疾病的紅利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 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 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
-
姐妹倆先後查出畸胎瘤,雙胞胎長相一樣病也一樣
之前女兒經常腹痛,就是因為這兩個腫塊引起的。這腫塊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惡性腫瘤?媽媽不敢耽擱,帶著女兒尋求林開清主任醫師的幫助。從影像上來看,欣欣的腫瘤屬於囊實性包塊,裡面的血流不豐富,基本上可以判斷良性的可能性較大,但最終還是要根據病理結果。經過評估後,林開清主任醫師為欣欣做了手術,在腹部打了幾個小孔,在腹腔鏡下成功將兩側卵巢中的腫瘤切除乾淨。
-
暨大附一院用微創手術緩解71歲老人腰突劇痛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西區林宏生主任指出,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年齡涵蓋了青壯年到老年各個年齡段,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微創以及開放手術治療,目前比較流行的微創手術是椎間盤鏡和椎間孔鏡技術。近日,林宏生主任為廣州71歲的梁老先生施行了微創手術,術後老先生的腰腿疼痛症狀完全消失,精神狀態很好。
-
疝氣位置不同,治療方式有別嗎?
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發病率在0.8%~4.4%,男寶和女寶患病比例約6:1,早產兒發病率可達30%。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更嚴重的可能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影響生殖系統功能。疝氣是個什麼東東?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2020-11-26 10:42:3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家庭醫生在線」64歲老漢患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生命垂危 微創介入...
由於病情危重,潘伯無法耐受開放式手術,生命危在旦夕,所幸經過中山一院心內科團隊聯合多學科會診,最終為潘伯順利進行了微創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闖過多重難關 中山一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施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近些年來,醫療技術不斷發展,開放式手術已不再是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唯一方法。對於年齡較大或是無法耐受傳統術式的患者而言,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I)手術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該術式是微創手術,無需開胸,通過股動脈的穿刺口即可將人工瓣膜送到心臟進行置換。
-
體檢報告總顯示有乳房腫塊怎麼辦?專家告訴你這個指標不一定都是癌症
這時,診間裡出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她正是雙節前不久剛剛從乳腺外科病區出院的周大姐(化名)。9月初周大姐參加完單位組織的職工體檢之後,接到了一個讓她心情沉重的電話通知,她的左側乳房裡被查出了一個新發的腫塊,並且就腫塊的B超形態表現來看,分級定為BI-RADS 4A,這就意味著周大姐的乳房腫塊有一定的可能性為惡性腫瘤,也就是老百姓說的「乳腺癌」。
-
腰椎間盤突出讓少女直不起腰 哈醫大一院脊柱微創內鏡術助女孩挺直...
由於青少年的腰椎間盤突出比較少見,當地醫生和家長仍然是持有傳統的觀念,認為孩子正在發育階段,將來可能會症狀減輕,於是一直選擇保守治療。就這樣,小思每天只能彎著腰上學,來自同學和路人的異樣眼神讓她變得敏感自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
長沙12歲女孩患上「絨毛膝」,醫院採用關節鏡微創治療不留痕
當地醫院磁共振檢查顯示左膝關節內廣泛滑膜增生,建議小馮接受手術治療,可是愛美的小馮怎麼會同意在自己膝蓋上留下一個長長的手術疤痕呢?近日,家長帶著小馮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骨科門診,經骨科一病區主任陽春華及潘凱華副主任醫師仔細診查討論後,考慮小馮患的是一種少見的膝關節疾病——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並為其制定了詳細的診療方案。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兒童哭鬧不止、腹部有突起,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長期下去會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小手術解決大煩惱小宇(化名)今年3歲,近兩年,他兩側的腹股溝一直不舒服,經常出現包塊,時有時無。包塊出現時很脹很痛,他哭鬧不止,但輕揉後又會消失。他的父母並沒有足夠重視,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兩年。
-
兩位重症一位孕婦出院!浙大一院首批7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回家
浙大一院黨委書記粱廷波教授介紹,今天出院的7例患者均家住杭州,年齡最大48歲,最小31歲,都有去過武漢或與武漢來(返)杭人員接觸史。這其中,有2例是重型患者,有一例普通型患者是一位懷孕5周的孕婦。按照國家的相關診療標準,7例患者的病毒核酸檢測均達到連續兩次及以上陰性的檢測要求,其中2例患者連續5次檢測陰性;所有患者體溫連續3天以上正常,肺部影像學表現大幅改善甚至完全吸收,經過專家組判定,達到出院標準。這些患者平均住院時長為9天,最長住院時長為2例重型患者:15天,最短住院時長為2例普通型患者:4天。梁廷波教授表示,治癒病人體內可能會產生抗體,只是不知能持續多久。
-
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關節鏡微創治療,讓您輕鬆甩掉「大包」!
再仔細一摸膝蓋窩處,哎呀……竟然長了一個「大包」!這可把閆大叔嚇壞了,再仔細想想這幾天膝蓋總是疼,會不會也和這個「大包」有關係。帶著疑問閆大叔來到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關節骨科就診。關節骨科李垂青主任發現閆大叔左膕窩處觸及一橢圓形包塊,大小約4cm*4cm,質軟,邊界清晰,無壓痛,結合影像檢查診斷為:巨大膕窩囊腫,建議行關節鏡下切除膕窩囊腫術。
-
乳腺癌也可接受冷凍消融微創介入治療
「開始有點顧慮,總覺得腫塊手術切除了才安心。但真正了解冷凍消融後,才知道這種介入微創手術創傷小,不需要全麻,很適合我,於是就接受介入治療了。」李奶奶說。 手術在局麻下進行,醫生通過B超+CT引導定位,找準乳腺病灶位置,發現直徑1.4釐米的病灶,接著用直徑只有1.7毫米的氬氦刀直擊病灶所在。「開氬氣,降溫,降至零下140度!」
-
感染新冠肺炎已治癒,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今出院
1月30日下午,記者從地壇醫院現場了解到,王廣發感染的肺炎已治癒,於13時50分左右出院。王廣發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家組成員,曾隨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前往武漢,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1月21日傳來消息,他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開始接受隔離治療。
-
34歲女子左腿長了腫塊,病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裡面竟住著它們
這不,有人身上長了寄生蟲過了3年才發覺不對勁。左腿長的「疙瘩」是啥?病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我剛從外面出差回來,還沒來得及去複查,不過傷口已經癒合得差不多了。」金女士透露,前段時間洗澡的時候,偶然間發現這個腫塊好像變大了,並且顏色也從微微紅變深了,遠遠看上去倒像個淤青,「以前也不痛不癢的,但現在一碰就痛。」金女士的閨蜜告訴我們,有一次揉捏之後,這個腫塊腫得跟饅頭一樣,過了一晚才消腫。
-
頸椎病不開刀,微創治療顯奇效
被頸椎疼痛折磨2年的王阿姨在壽光市人民醫院做了個沒有開刀的治療,出院兩個月後疼痛未再復發,近日特意前往醫院表示感謝。王阿姨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頸肩部及右上肢疼痛。行頸椎MR檢查提示頸椎間盤多節段突出,在外院行針灸理療、口服藥物等保守治療後,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漸行性加重,漸感疼痛難忍,不能睡眠。
-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頸部腫塊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曾經有份研究統計,在非甲狀腺非炎性腫塊中,頸部腫塊80%為腫瘤;在腫瘤中,惡性腫瘤佔80%。因此當頸部莫名其妙長了一個腫塊,患者首先擔心的是不是癌症。頸部腫塊是癌症會有什麼症狀?頸部腫塊如果是癌症的話,一般會有以下症狀:腫塊相對固定且變大的速度較快,頸部疼痛伴隨同側耳朵疼,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中帶血,在頭頸部有第二處明顯的病變,面癱等。另外,平常抽菸喝酒量很大的患者,相對得頭頸部癌症的機率也要大很多。頸部腫塊主要病因是哪些?
-
杭州34歲女子左腿長了腫塊,病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裡面竟住著它們
這不,有人身上長了寄生蟲過了3年才發覺不對勁。左腿長的「疙瘩」是啥?病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我剛從外面出差回來,還沒來得及去複查,不過傷口已經癒合得差不多了。」當我們聯繫上34歲的新杭州人金女士(化名)時,她剛剛完成一個項目回到杭州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