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家的小漁村(廈門)出發,國際航線真的太折騰了。
之所以這樣稱呼廈門,真的是從走上旅行這條不歸路之後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就是航班選擇性太少,動輒就要中轉。
這不,廈門去往南非開普敦,這中間先從廈門到香港,香港到約翰尼斯堡,約翰尼斯堡再到開普敦。
12個小時以上的飛行,真的是一臉懵逼。
在約堡轉機的空檔,飛機降落的朝霞、耶穌光,都比不上一杯濃烈的美式咖啡,和一聽可以翻攪打嗝「氣衝百會」的肥宅快樂水來得過癮和吸引人。
悠長的轉機時間(南非時間7:0012:30),是長途飛行的無奈。
旅行得多了,飛得多了,遇過記不清次數的航班延誤、取消,為了保險起見才如此定了航班。
等從約堡到了開普敦,已經是下午時分。
等著朋友來接,而據可靠消息,黃渤這個時間要到機場回國,可惜等到了朋友卻也還是沒有遇見黃渤。
好吧,反正我也不是什麼追星族,就開始開啟南非的初體驗吧!
接機的朋友張微問我和灰灰去哪裡耍。
我說:不知道,緩緩時差吧,遠處那開普敦標誌性的山頭——桌山,流雲籠罩,就算是上去也看不到什麼,反正在這裡那麼多天,之後再去吧。
張微:嘿,你也算是奇葩了,別人旅行都急著打卡,你倒像是來浪費時間的。
我笑了笑:旅行不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嗎?不去看看別人怎麼活膩的,怎麼能真的能算了解一個地方呢?張微:好吧,我服氣了,灰灰有什麼想法?灰灰:沒有,聽布爺的。
我望著窗外,想了想:找個地方去喝個下午茶,逛逛吧。
張微:那維多利亞港?我:ok,反正,你說得算,我也不知道哪裡好玩。
相信很多南非開普敦的行程並沒有維多利亞港。
也一定會有人奇怪於這個稱謂,總把它聯想到香港。
但其實,由於南非在歷史上曾經是英屬殖民地,所以海邊的港口被命名為維多利亞港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這要從「日不落帝國「說起:日不落」一詞最早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1516—1556年在位)的一段霸氣言論:「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但後來英國殖民地幾乎遍布全球各大洲,故稱為「日不落帝國」,而「日不落帝國」恰巧就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所以其實當初被英國殖民過的靠海的重要港口,都有維多利亞港的別稱。
靠在經緯度的畫框上,望著不遠處的桌山。
腦海中跳躍出國泰航空上看的《綠皮書》。
身邊的白人熙熙攘攘,仿佛這就是個假的黑人國度、假的非洲一般。
仿佛一切就像穿越了平行時空,來到了另一個另類的《綠皮書》世界。
三三兩兩的零落街頭,在摩天輪下的白人。
即使街頭藝人,額……塗成這樣,我也傻傻分不清楚是黑人還是白人。
本來到南非前,身邊朋友的遭遇,近期新聞的負面,造成的不安情緒和「南非不安全」,仿佛就在維多利亞港淡淡的歐式氛圍裡慢慢消散。
走累了,歇歇,這是南非的初體驗,真的很歐洲。
直到……直到坐下來拍張裝逼照,被門口琳琅滿目的廢舊機械元件吸引了目光,才逛進了一家,個人覺得很特別,真的很特別的店。
一家帶著濃鬱南非土著氣息,卻讓我背脊略微發涼硬撐著逛完的古玩店。
好吧,我想,這樣一家店,在國內一定會大火。
但我這個覺得能讓魑魅魍魎都煙消雲散的性子,在這裡著實有點發虛。
人類最大的恐懼來自於未知,何況是對另類信仰的未知。
這個店裡,塞滿了非洲部落遺留下來的各種擺件、面具、又或圖騰。
而你能從中看到很多ET造型!
你根本不清楚非洲大陸,這些物件究竟代表了什麼,想起個中電影裡的巫術和怪力亂神。
那時候,我本因維多利亞港歸於平靜的心又起波瀾。
難道黑人是ET創造出來的?(恕我十足的內心戲,外加巨大的腦洞)。
說真的,我發誓,是真的,走出這家店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但卻終於有了來到非洲大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