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個人能控制自己的能量,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

2021-01-17 易說蓮花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做事,幾點運動,幾點看書,等等。

事實上,人們列出的時間計劃,經常做不到。有段時間,我規定自己晚上8點學英語,結果到了時間,頭腦暈乎乎的,根本學不進去。

後來我讀到《易經》,發現規律,勤加實踐,才帶來真正的轉變。

分享給大家: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一個人對自己能量的控制,才是制勝的關鍵。

1、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能量,是一個人集中精神做事的動力。

如果能量不足,人就打不起精神,到了時間強制自己做某事,即使做了,效率也很低,因為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心有餘而力不足。

很多上班者,都有這樣的體驗:高效做事1~2個小時,勝過低效做事半天。

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前面提到的案例,我規定自己晚上8點學英語,結果白天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坐下來想學習的時候,已經頭暈腦脹,有時間,有意願,可頭腦已經不聽使喚,學不進去了。

《易經》的核心思想,永遠要「變通」。只要頭腦轉得快,行動跟得上,這個世界就沒有窮盡之路,窮則思變,變則通達。

因為是能量不足,導致自己的計劃無法進行,所以需要變通,在自己能量充沛的時候做。於是,我改成早上6點~7點,每天堅持學一個小時英語。

清晨無擾,心定氣閒,學起來輕鬆。堅持一年,效果非常好,現在和外國人日常交流,沒有問題。當然,還會堅持學下去,我的目標是雙語(漢英)聽、說、讀、寫精通。

不需要很用勁,只是每天在能量充沛的時候,學1個小時,堅持上3~5年,就水到渠成了。

這是我自己能量管理的一個小案例。

2、一個人對自己能量的控制,才是制勝的關鍵。

《易經》之變,卦象有64種,爻變有384種,如果加上其它運用法則,那就變化無窮了。

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本質上《易》只有3種變化,只要你抓住這3條根本規律,就可以靈活駕馭能量。

這3種變化,以人為參照物,體現為:衝(逆)、合(順)、平(無事)。

地球是銀河系的一顆行星,受其它天體變化的影響;人生活在地球上,除了受行星的影響,還受地域的影響,氣候的影響……這些外在的勢能和人之間,會互相影響。

比如說,有些人在滿月時,受月球引力的影響,睡眠就不好,情緒躁動。

《易經》講宇宙變化的規律,無窮無盡的,說不完,道不盡。

當我們感覺到順境,那是勢能的相合;當我們感覺到逆境,那是勢能的相衝;當我們感覺到平穩,那是勢能的衝和(為平);大體上是這樣的分類,小的細化,則因人而異。

3、一個人能控制自己的能量,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

總而言之,任何一個人,都會受到外在勢能的影響。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勢能不利於自己,我們要隱藏,潛伏,收手,明哲保身,不受其衝擊;

當勢能利於自己,我們要果斷出擊,大膽去幹,不畏手畏腳,順勢而上;

當勢能平平,不好不壞,我們要修生養息,養精蓄銳,迎接下一波挑戰。

除此之外,順應規律作息,也是必要的。

該睡覺,則睡覺;該起床,則起床;該工作,不拖延;該休息,不強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張弛有度,順應自然。

當一個人能順應自然,逐漸控制自己的能量,就可以想到、說到、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那麼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

相關焦點

  • 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機會來了,能及時抓住,才是你的。《易經》履卦,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把好的機會,付之實踐,以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一個人,能真正地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我自己遇到任何難題,都是用這個方法解決。先把自己分散的注意力和能量全部收回,只專注在一個地方,全然投入,甚至忘記時間,忘記自我的存在。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克服障礙,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 易經:你一旦全神貫注,身心合一,或許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教父》裡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你真正想做的事,連神明都不要說。」對每個人來說 ,重要的東西,一定要收得住,不外漏。說出去,能量外逸,會致使自己的執行力弱化,也會引得其他人的能量牽絆。《易經》的乾卦,對應奮鬥,崛起,自強不息;坤卦,則對應包容,忍耐,厚德載物。乾坤平衡,內心強大。每個人要崛起,應先收得住,沉住氣。你一旦全神貫注,身心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1、收住自己,使能量內斂,減小外界的幹擾。
  • 易經忠告: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或能成功
    很多人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才沒有在社會中闖出什麼名堂,其實,不是沒有機會,而是缺少抓住機會的能力。機會來了,有能力的人才能及時發現並抓住機遇,這是一種內化的能力。《易經》就曾告誡我們,想要獲得成功,就要懂得提升能力,把握機會,並且大膽嘗試,將之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容易成功。
  • 易經:一個人做到,陰陽衝和,乾坤合一,自然能成大事
    易經:一個人做到,陰陽衝和,乾坤合一,自然能成大事在我國的家庭中,通常都喜歡掛「家以和為貴」幾個字。經商的人,更加是注重「和氣生財」。什麼是和?「和」,最開始源於古老的《易經》。今天我帶各位了解:和的根源。
  • 易經:一個人要變強大,不用管別人怎麼看,只要管好自己的頭腦
    這並不意味著我要指責朋友,朋友的頭腦,是不夠清醒,至少也不夠機敏。還有一次,我和另一位朋友談話。我從事自由職業。在周末,朋友問我要做什麼,我說要做什麼。我的朋友說,你不是每周有兩天休息嗎?現在還有什麼事?這就是「一個星期兩天」,而不是「一個星期兩天」。每周7天,我隨機安排2天的休息時間,不一定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比方說,星期四突然有人約我,我就星期四休,讓自己開心一天。
  •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要懂得,走自己的路,說自己的話,做自己的事
    其實,最大的成功學奧義就藏在《易經》裡。易經忠告:人到中年要懂得,走自己的路,說自己的話,做自己的事。首先,人到中年,要懂得走自己的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要熟知和定義自己人生的方向,不要再執著著這裡那裡的修改,一個人,要懂得把一件事做好,做踏實,做長久,做精彩,才能成功。
  • 《易經》的忠告:一個人後半生的「吉」和「兇」,都是自己招致的
    人到中年,後半生過得順不順都是自己決定的,《易經》中講,一個人是「吉」還是「兇」都是自己招致的。「吉兇」是怎麼產生的?很多情況下你的情緒會給你帶來吉兇的變化,《易經》中有一句話說到:「吉兇以情遷。」活了大半輩子了,還不能好好掌握自己的情緒,那你真的該好好反省一下了。人到中年,沒有了青年時期愣小子的不知分寸,就不用再去爭,不說閒話,怨話,氣話,看的多了,閱歷深了,一些事也就做的周正了,這是一種修行。
  • 易經——數字能量學
    易經數字能量這套學問,不需運用五行八卦的生克,只是根據一些數字的特殊組合和號碼的排列結合自然現象來進行預測的,任何預測術都不能離開自然現象,且必須結合自然現象來預測,才能讓人信服,也才有說服力,也才能經常有神來之筆,讓人嘖嘖稱奇。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 易經: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
    我從《易經》訟卦的規律,告訴大家:一個人能忍別人不能忍,就可以成別人不能成之事。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1、所有的爭訟,都是勢能的消耗。一個人做事進入順利和吉利的狀態,需要什麼?需要積極進取的勢能,在背後助推。
  •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好像沒什麼難過的事,倒是經歷了一些難處理的事……仔細琢磨這句話:沒有難過的,沒有抱怨的,所有的事情,如果發生了,只是冷靜地面對,最多是難處理而已,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正如稻盛和夫所說:成功不要無謂的情緒。阿里巴巴能如此成功,蔡崇信是馬雲感謝的第一人,他如此冷靜成熟的性格,讓人震撼。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 《易經》:總覺得諸事不順,可能是這3件事,沒有及時改變
    這種自大的人一生中也不會有什麼好運氣伴隨著他。若要想知道一個人過得是否幸福,看看他與家人的關係就能明了,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對於人的成長發展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反之亦然,一個人能擁有好發展的前提是家庭關係必然親密。
  • 讀過《易經》,分享經驗: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讀過《易經》,寫了幾百篇相關文章,《易經》的卦辭和爻辭,書上都有,沒什麼好講的。 我想分享自己實踐《易經》的經驗,有很多,在這裡先分享一條: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 易經:只要你做對3件事,好的結果,會如你所願般發生
    一個人的能量強不強,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能不能說到做到的效果。說得頭頭是道,不如說到做到。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如何把《易經》運用到實踐?只要你做對3件事,你想要的結果就會如約發生。1.你是否持續朝著自己的目標,緩慢推進?想要真正地做成功一件事就需要經歷一重又一重的磨難,只有克服他們才能一步一步的通關。做任何的事情都會有挫折在等著你,都不是順順利利的,這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那麼我們只需要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的前進,永遠不放棄永遠不停下腳步,這個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2.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可能早已註定,建議深讀
    《易經》的損卦和益卦,對應有解析: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其實早有定數,就看你能不能做到這兩點1、損剛益柔,做人要戒驕戒躁,不衝動,不失控。《序卦傳》說:「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易經》損卦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人往往因一時之忿而壞大事,造成終身遺憾。所以,人要學會止損,首先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和強烈的個人情緒。盛怒之下,最好不要做事。這個時候,做的事,下的決定,都是非理智的,爽了一時,而後悔一輩子。
  • 易經:一個人能不能發達,不是命,而是靠內外兼修的3種能力
    1、心胸廣闊的包容力:《易經》同人卦說:「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古代的中心區叫國,國之外是郊,郊之外是野。同人於野的意思是,能夠胸懷天下,團結廣大人民群眾。有這樣的心胸格局和包容力,就能「利涉大川」,做什麼事都能亨通。
  • 易經:若覺人生艱難,做對3件事,好的結果會如你所願般發生
    一個人可以達到多高的道行,能有多強大的能量,不是嘴巴說說就可以的。我們知道很多大道理,可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說得頭頭是道,不如說到做到。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能不能如願以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看能不能知行合一。
  • 《易經》透露:一個人的好運氣,經常會敗給這3件事,要及時調整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是非常注重風水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風水。其實個人也是講究風水的,在《易經》中,也有提到一個人的風水的問題,。所謂風水就會有好有壞,《易經》中就說到了,一個人的幸運一般都會輸給三件小事,看看自己越來越窮跟這三件事情有沒有關係。
  • 易經提醒: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凡事必有因果,你命中有多少財富,都是有定數的。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求也求不來。《易經》告訴人們,決定了財富高低的,並不是一味的埋頭苦幹,而是擁有有跡可循的方法論。
  • 易經:一個人的天賦,要激發出來,才可以活得隨心所欲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人生最重要的兩天,是出生的那一天和明白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的那一天。」一個人的天賦,要激發出來,才會明白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才可以活得隨心所欲。我從《易經》的蒙卦,解讀一個人如何激發自己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