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
暑假是兒童和青少年去醫院看近視的高峰。不少孩子因為課業負擔重、電子產品使用過度、戶外運動不足等,導致近視加重,不得不更換合適的眼鏡,但也有一些青少年是因為佩戴了不合適的眼鏡,近視度數猛增,不得不重新配鏡,哈爾濱市16歲的少女小麗就是其中一員。
小麗是一名高中生,兩隻眼睛的近視度數分別是400度和500度左右。早在放暑假前小麗就感覺自己看黑板不清楚,放假後小麗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哈醫大四院眼視光學門診,姚春灩主任為小麗做了詳細檢查後發現,一年時間裡小麗的近視度數增長了近兩百度。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一年近視增長在50度以內是正常範圍,超過75度就屬於增長很快了,像小麗這個年紀,近視一般相對穩定了,但是增長這麼多實在是很少見。」姚主任說,她發現小麗戴的眼鏡是時下年輕人中很流行的大框復古眼鏡,與普通眼鏡相比,這種復古眼鏡大多比較沉,經常會從鼻部往下滑,這樣就會導致人眼在看東西時會錯開鏡片的光心位置,時間長了會誘發近視程度的加重。
7日,記者走訪了多家眼鏡店發現,現在大框復古眼鏡深受年輕人喜愛,眼鏡店的銷量都很好,當記者諮詢十六七歲的孩子是否可以選擇這樣的復古眼鏡時,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現在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少都配戴。
此外,記者了解到,一些年輕人認為市面上眼鏡店提供的鏡框設計不夠新潮,會選擇網購鏡框,甚至直接網購配鏡。記者在一家購物網站上搜索到,一種復古鏡框一個月的成交量達到了3000餘筆。
大學生小李告訴記者,她覺得現在那種復古的金屬鏡框很好看,眼鏡店賣的太貴,款式也不新穎,不久前她就在網上選購了一個鏡框,再去實體店配鏡片。現在網上也可以直接配鏡,只要向店家提供驗光單,有雙眼度數和瞳距等相關數據,眼鏡配好可以直接郵寄到手裡,身邊不少同學都這麼做過。
姚春灩主任表示,眼鏡不是簡單的商品,配一副適合自己的眼鏡,首先需要醫學驗光驗出準確的屈光度,測量單眼瞳距,根據配鏡人具體的用眼習慣及適應能力進行眼鏡的試戴,驗光師最終給出驗光處方;然後鏡框的選擇,也是要根據配鏡者本人的臉型及耳朵、鼻梁高度等進行試戴,有的需要在鏡框上標記瞳距和瞳高;最後製作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製作不能有失誤。
長期配戴不適合的眼鏡可能出現戴鏡不舒適,嚴重的會引起度數增長及斜視發生等後果。因此,配鏡首先要有專業的驗光技術,鏡框的選擇及製作都是需要專業性的,並不是哪裡都一樣,這些是網絡上無法做到的,所以配眼鏡還是要選擇專業的機構。
眼科醫生提醒,網上配鏡存在風險,不能保證網店是否具有相應資格,沒有相應試戴和售後服務,質量和準確性也無法保證,尤其是青少年在配鏡時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