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回顧
昨日兩市小幅高開後,指數全天震蕩反彈,上證指數午後進一步走高,深成指漲逾1%,創業板指漲幅超1.4%。兩市板塊整體分化明顯,受到期貨市場大跌影響,煤炭板塊領跌,醫美、光伏、食品飲料等板塊大幅拉升。
兩市成交量較上個交易日有所萎縮,北向資金午後轉為小幅淨流入。
盤面上看,醫美,光伏概念領漲,多隻個股漲停;
煤炭板塊大幅下挫,安源煤業、陝西黑貓等跌停;
鋼鐵、石油、券商等板塊均表現不佳。
市場分析
昨日上證指數如期向上反彈,從盤面上看,多數板塊和個股開始出現企穩反彈的跡象,但是高位個股還是有突然閃崩的現象,特別是近期熱門的煤炭板塊大跌,整體市場情緒依舊不太穩定,板塊和個股的持續性不佳,不確定性也較大。
技術面上,上證指數在日線60日均線附近反彈,60分鐘MACD綠柱開始減少,有望在近期金叉,能否真正止跌還需觀察。
昨日指數雖然反彈,但是目前市場整體量能和技術形態暫時還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可能。操作中,建議3320-3380之間高拋低吸操作為主,等待指數和市場情緒全面企穩後的機會。
消息面
1、全面優化指標體系退市新規來了
股市退市的法治化建設再向前邁進一步。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2、快遞行業迎來「綠色旋風」 5年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
國務院辦公廳昨天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
A股「事不過三怪」圈
2020年臨近尾聲,A股市場大概率連續兩年上漲。然而,數據顯示,1994年以來,上證指數從未出現過連續3年上漲;深證成指自1991年設立以來從未連續3年上漲。已連漲兩年的A股,會否再度陷入「事不過三」的歷史怪圈?
2018年的熊市之後,A股迎來慢牛走勢。2019年上證指數上漲22.3%;2020年以來,截至12月14日,上證指數上漲10.46%。
但在A股歷史上,牛市一般都不會太長,大多兩年左右,沒有一次超過3年。以上證指數為例,從1994年以來共經歷了4輪牛市,分別是1996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14年-2015年。
單看數據,確實不支持2021年A股繼續走牛,但歷史真的能預示未來嗎?
可能出現長牛情況
本輪牛市有三大現象,顯著區別於前幾輪。首先,本輪牛市累計漲幅遠不及前幾輪,漲幅最小的1999年-2000年也超過了80%,本輪牛市走勢更傾向於慢牛,時間周期可能會很長。
其次,本輪牛市過程中的註冊制改革、退市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政策因素,都是從最根本上解決A股的「牛短熊長」頑疾。
最後,本輪行情還是核心資產估值重構而帶動的業績牛市,也是前幾輪不具備的。
「2009年-2019年美股十年牛市的主要驅動力是企業盈利。」目前國內正處於市場引領經濟的自發性修復,企業業績有望快速修復至疫情前水平甚至進一步擴張,類似於金融危機後的美股牛市,本輪A股或能出現「長牛」行情。
三大主線鎖定結構機會
展望2021年,A股結構性行情將持續演繹,是各大主流券商的共識。
在政策全面加碼製造和消費的背景下,中期看好估值相對不高且盈利景氣有望超預期的細分製造和消費板塊。具體來看,製造業中聚焦傳統製造頭部升級、高端製造業等細分領域;消費板塊聚焦品牌龍頭、現代物流、家用輕工等細分領域。
展望2021年,由於ROE回升和居民資金的繼續流入,周期股和可選消費板塊估值還將繼續抬升。金融股將會是最晚出現估值抬升的板塊。當所有板塊均完成估值抬升後,投資者可能需要收縮板塊配置方向,重新聚焦消費和科技龍頭。
在主題投資方面,建議關注國企改革及新能源汽車。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預計2021年全球銷量將呈現高增長,帶動產業鏈需求增長。
建議關注中遊材料企業加速導入全球供應鏈的投資機遇。
篇幅有限,知識講到這裡,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我,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我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股市短線解讀,每天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以也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