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億美元估值,猿輔導憑什麼?-虎嗅網

2020-12-18 虎嗅APP


一個周前,猿輔導宣布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猿輔導投後估值為 78 億美元。


這是迄今為止教育行業最大的一筆融資,交割完成後,猿輔導也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企業。


與融資消息一同被媒體披露出來的,還有2020年超100億元的營收目標。教育行業能找出更高規模的,也就只有成立17年、中國規模最大的線下教培機構好未來。2019財年,好未來集團營收約180億元。


6年前,猿輔導不過是一個題庫類免費工具。6年時間,變化天翻地覆。


從媒體披露未經證實的數字來看,2016年猿輔導收入1.2億元,2017年翻了兩倍到2億多元,2018年直接增長至15億元,2019年收入在30億到40億之間。


關鍵時期,猿輔導總能找到潛力業務,並逐漸形成產品矩陣。2013年的猿題庫,完成用戶快速積累;2016年行業倒閉潮,培訓類產品雙師大班課出現,實現商業化;2018、19年頭部公司混戰,學前業務斑馬AI課成為新增長點。


K12在線教育那麼多,為什麼是猿輔導能踩準點,異軍突起?


4月初,虎嗅 Pro 相繼採訪了猿輔導的幾位聯合創始人和早期員工,相對詳盡地復盤了猿輔導的來路、業務轉折、產品邏輯、對行業的判斷。


沿著猿輔導的崛起軌跡,你能看到,一家創業公司在逆勢時如何堅持長期判斷、如何不斷碰壁和調整。


當然它的長大成型也有客觀因素,前期各家自顧不暇的競爭環境給了他們試錯的時間。而如今,隨著巨頭闖入、行業成熟洗牌加速,以及公司本身的業務和人員擴張,猿輔導管理層進入新的考驗時刻。




一、異數


猿輔導是在線教育裡的異數。


2013年,聯合創始人郭常圳找到CEO李勇,說想招七八個高精尖人才,組建一個研究團隊主攻人工智慧。當時,這家成立1年的創業公司,總共不過50人。


猿輔導創始團隊四人,郭常圳是唯一一個技術出身。說服過程並不困難,他舉了人工智慧在聽、說、看、語言理解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李勇很快拍板。「這個事情的核心,立足長遠,決策是否圍繞長期來做。而李勇恰好是一個看長遠的人。」郭常圳說。


實驗室在2013年9月就啟動,但直到轉年的3月才正式成立。郭常圳用了半年來找人,也只找到三五個。「我們給錢一直比較大方,但這不是錢的事,你錢給的多人家也不願意來。很多人都問,你一個做在線教育的為什麼需要人工智慧?」


是啊,一個做在線教育的公司,為什麼需要人工智慧?


彼時,「在線教育」四個字剛剛引起關注,行業裡出現三類探索,一路如新東方等線下機構,將線下課的錄製視頻搬到網上;另一路借著O2O的風口,搭建平臺,做家教上門;還有一類如騰訊、歡聚時代提供網校管理系統。


但無論哪一類,試圖解決的問題還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通過網際網路打破空間限制,讓邊遠地區學生聽到北上廣老師授課。並沒有用數位化手段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讓學習效率提高,以至於線上教學效果遠不及線下。


於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多個公開演講,都做了諸如「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不會消滅傳統的地面教育」,「面對面教育的效果,在任何時候都會優於線上教育,即使視頻再流暢,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永遠比不上兩個人面對面講話的時候。」等表述。


經緯中國合伙人牛立雄在2013年主導投資猿輔導,在一次採訪談到這個案例時,他說:「我們投了猿輔導後,跟一個教育行業的大佬交流,他不看好猿輔導。」「我們現在投的一些公司,別人也還會不喜歡、看不上,爭議蠻大。」


然而,李勇和他的團隊卻堅定一個判斷:在課外輔導領域,在線教育會成為學習的主流。若用現在流行的技術概念對這個判斷進行一下包裝,就是,未來教育一定是屬於AI的。


猿輔導聯合創始人、市場負責人李鑫說,他們創立第一天觀點就沒變過,教育一定會被數位化改造的,讓學習變得更加有效率。在線教育會取代線下輔導,成為課外輔導的主流。


即便是現在,你或許都會認為這一判斷過於膽大,況且是在當時的背景下:2015年,「小龍女」龔海燕先後三次創業投身在線教育,卻屢戰屢敗,最終清盤走人;曾高調上線、雷軍前來站臺的100教育,高管震蕩,很快沒有聲響……這一年,在線教育公司們沒有跑通模式,批量倒下,似乎驗證「在線教育永遠比不上線下培訓」這一結論。


不過,看看2013年到2014年猿輔導的幾個動作及結果,倒也能理解這個判斷的由來:


2013年9月,題庫產品猿題庫上線。最開始,猿題庫找來大量兼職的大學生和老師,在網上找卷子、錄入題目、做解析、打標籤,人工加上考點、難度係數等參數。技術部門則利用算法產生更多參數,比如正確率、做題平均時長等,並開始做數據的結構化。


2014年12月,搜題產品小猿搜題上線。隨著用戶越來越多,上傳的題目越來越多,處理的題目和數據越來越多,猿輔導逐漸形成一個知識庫,逐漸可以給學生做個性化推薦,比如你在做題的過程中容易做錯哪類題,就會著重給你推薦這個題目,並實時講解錯題。


大數據的價值顯現出來。


在李鑫看來,技術對於教育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不足做針對性的講解和訓練,並實時給出反饋。在個性化和實時反饋中,提高學習效率。


二、碰壁


一家企業有沒有可能憑藉著某種長遠判斷就一飛沖天?這隻存在於觀察者浪漫講述中,現實的商業世界往往更加殘酷。更多時候,企業雖有某種判斷,但要不斷地走彎路,不斷地碰壁,直到找到一個能夠生存下來的模式。若運氣不好,沒有找到變現模式,即便判斷再準確,也只能宣告遊戲結束。


猿輔導「運氣好」的地方在於:在2018年之前,雖然整個在線教育玩家層出不窮,但所有人都處在摸索階段,沒有哪一個商業模式被驗證走得通。這給了猿輔導時間,可以不斷地投入、試錯、調整以此往復。


起初猿輔導想通過對工具收費來賺錢,於是將部分精選題庫設為付費題庫,但實踐下來付費率只有5%。並且工具類產品首先要的是用戶規模,付費模式對用戶增長沒有幫助。


而另一端,線下活得滋潤的培訓機構們證實,老師輔導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從猿輔導拆分出去獨立運營的粉筆公考,在2014年嘗試付費視頻直播課程,已初見成效,2014年全年收入1000萬元。


於是猿輔導自然地從工具向線上課程拓展,2015年6月上線同名直播培訓產品「猿輔導」。最開始是C2C平臺模式,平臺吸引線下老師來講課,學生在上面找老師,平臺再與老師分成。


猿輔導聯合創始人帥科,負責課程和運營。彼時,他在接受商業作家李志剛採訪時如此描述「平臺模式」的邏輯,即「我對學生、老師沒有一分錢補貼,學生是只要平臺上有好老師滿足他的需求,他就會去選課;對於老師來說,有大量生源、也有題庫數據基礎幫他做課件,還有提成,他就願意來。」


但跑了大半年,猿輔導發現平臺模式跑不通,直接表現是用戶續費率不高,每天都有用戶負面評價。


教育這個事情沒有辦法平臺化,因為它是個內容加服務的產品。」現在回過頭來看,帥科如此總結。


從內容上來看,無法對平臺上的老師進行管控。「在線教育不像電商,賣的是標準品,只能儘量去標準化。但平臺上有那麼多的老師,有的老師可能課件幾年都沒有更新,我們怎麼能去管控?不可能去一個個聽每個老師的課。」


從服務上來看,很多老師在講相同的課程,學生無法選擇。「平臺化結果是什麼呢?就是今天同一個時間,可能有100個老師都開高三數學,而這100個老師講得都是導數、圓錐曲線。用戶壓根不知道怎麼選。」


總之,「我對教學內容無法管控,學生又沒辦法選課,所以做平臺是毫無意義的。


在2016年,猿輔導做了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轉型,砍掉兼職老師自己招募全職老師,從平臺模式轉為自營模式。


不過,矛盾沒有完全解決。


平臺模式裡,猿輔導的核心課型是1對1。而1對1模式在自營中行不通,它需要極大的教師資源,無法規模化。於是猿輔導再次調整,2016年減弱在1對1的投入,只留兩個人做基本運營。


即便兩年之後,K12領域的1對1輔導備受資本追捧,掌門1對1、VIPKID等相繼斬獲巨額融資。猿輔導在1對1上的看法也沒有改變,反而發布通知正式關閉在1對1業務。「說白了,你對主講老師的需求量巨大,但事實上,你培養一個主講老師的難度巨高,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能保證規模化擴張?要不,就向主講老師的質量妥協,最終就是授課質量會差一些。這就是個死結。」帥科說。


三、跑通


那砍掉1對1後,猿輔導在模式上的探索結果是什麼?答案是大班雙師課,且只有一個課程產品,「系統班」。


在K12的線下培訓中,雙師模式並不少見,通常一個班級會配有一個主講老師,再配有一個輔導老師。主講老師講課,輔導老師提供上課提醒、作業批改等服務。


2016年,猿輔導嘗試將這一模式搬到線上,並逐漸演變成「大班雙師課」模式——一個主講老師可以同時面對幾百上千個學生講課,再將這些學生以幾十人為單位劃分班級,每個班級配一個輔導老師,組建微信群,督促學生做課前預習、課後輔導、作業檢查、家長溝通。


帥科認為這是一個堪稱「完美」的模式:「它克服主講老師的稀缺性,利用網際網路的規模化優勢,讓一個主講老師可以覆蓋非常多的人。這是一對一、小班課做不到的。但同時它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對學生的關注、督促,跟家長的溝通沒人來做,好,那就輔導老師來解決,所以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合。即能將優勢資源規模化,又通過輔導老師保證服務質量。你可以講它結合了小班課和大班課。」


從商業模型來看,大班雙師模式確實減少了對主講老師數量的需求,價格比1對1相對親民,更容易實現規模化。在教育行業,最為稀缺的就是主講老師資源,老師上課質量直接決定續報率。目前猿輔導主講老師也不過400多個,但篩選極為嚴格,按照其對外宣稱的來看,只招985重點高校畢業生,部分學科只要北大清華畢業生,一門課程正式開講前,內部需要三輪試講。當然對薪資也並不吝嗇,全球前十高校應屆生起薪50萬。


但是,依然存有疑問。輔導老師可以解決課前預習、課後督促,但在上課過程中,在缺乏教室的限制,和與老師面對面的接觸。主講老師又同時給如此多學生講課,如何保證學生注意力?


帥科覺得這不是問題,可以用技術來解決。「我們講注意力、能聽得進去,核心在於反饋。特別是小孩子,他的注意力是短暫的,需要有持續的反饋,他才能延續下去。


反饋是什麼意思?比如老師講了一個三稜柱,講完理解完之後,學生需要立刻有一個動手的練習,並告訴他,你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如果做對,給了幾顆星做獎勵。他會非常開心,很有成就感。如果做錯了,那正確的應該怎樣。而這個恰恰只有在線能做到的,通過算法、機器學習,在課堂上實時給出反饋。而在線下,一個教室坐了二三十個孩子,一個老師無法顧及到每一個人,孩子收不到老師反饋,老師也收不到他的反饋,他就坐不住,會溜號。」


猿輔導在大班課上的另一個經驗是減少SKU。猿輔導嘗試過專題課,針對某一考點推出的課程;也做過系統班,跟著學校的課程安排,系統講解各個科目。最終只保留系統班這一個產品。


商業效率或許是更實際的考慮。專題課往往單節售賣,一節不過幾塊幾十塊,而系統班可以跨過一個學期,費用也在千元以上。


市場已經證明,大班雙師課+系統班跑得通。大班雙師課佔猿輔導總收入的大頭,從媒體披露未經證實的數字來看,2016年猿輔導收入1.2億元,2017年翻了兩倍到2億多,2018年直接增長至15億元,2019年收入在30億到40億之間。市面上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紛紛向這一模式轉變。


四、新增長點的產生


2013年上線猿題庫,2014年上線小猿搜題,2015年上線猿輔導,2017年上線小猿口算……至此,猿輔導形成一個產品矩陣,並清晰地劃分為工具、培訓兩類。


商業觀察者們在分析中自然地達成一致:在猿輔導的這個產品矩陣中,工具類的產品承擔導流作用,培訓類的產品扮演變現角色,幾個產品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由此形成流量優勢。猿輔導的新產品研發邏輯似乎也清晰起來——圍繞工具和培訓兩條線做探索。


然而,無論是李鑫、帥科還是郭常圳都不認同這一說法。


李鑫說,兩三年前他們就不依賴題庫、搜題的流量轉化,題庫搜題也不是流量轉化產品,教育培訓靠的還是課程產品本身。按照李鑫的說法,猿輔導旗下的培訓產品獲客鏈條與其他在線培訓類產品沒有差異,都是通過廣告/口碑吸引到用戶,或者通過低價體驗課將其轉化成正價系統班課。


三名聯創表達了同一個觀點,猿輔導的產品矩陣是沒有計劃形成的,所有產品的研發都是根據用戶的需求而產生的


在18歲以下階段,學習主要圍繞三個場景進行:教學、練習、測評,「所以,我們是圍繞著這三個核心場景的需求做產品研發。猿題庫針對練習和測評的需要產生的,小猿搜題解決的是練習場景出現的問題,猿輔導是教育場景,小猿口算是練習場景。你看,我們就沒有去做類似詞典這類產品,原因也在於我們覺得它不是一個核心環節。」帥科說。


李鑫的表述更帶有野心,凡是在學習各個環節中有普遍性的需求,技術又能夠明顯提升效率,猿輔導公司都會去做,只要猿輔導有能力做。「至少在這個領域(18歲以下教育),我們會把需求盯得很死的。


2017年年底孵化出來的斑馬AI課演繹了這套通過需求產生產品的邏輯。郭常圳是斑馬的操盤手,這個項目來源於自家孩子的一次經歷。



五、猿輔導能「狂飆」多久?


估值78億美元、拿到在線教育行業最大融資的為什麼是猿輔導?


如上,虎嗅 Pro 花大量篇幅梳理了它的行業判斷,不斷試錯迭代的模式演變,基於核心場景需求的新品孵化邏輯。但還差一環,作為一家在線教育公司,最終都要落到獲客上。


在今年一季度,電視上、電梯間裡乃至2020年的春晚,到處可見猿輔導那橙色Logo,和「累計用戶4億人」的廣告語。


有在線教育從業者向虎嗅 Pro 估算,猿輔導在一季度的廣告投放是數億級別的,「這是一種賭博式的行為。」


若你反覆拿投放預算、花這麼多錢值不值、內部如何算帳等問題去追問市場負責人李鑫,他會避開直接數據,給你這麼一套邏輯:


與機票酒店這種標準產品不同,線上教育的產品和服務鏈條很長(),很多人只看到最前端的廣告,真正的核心是在產品服務階段,這裡面的環節很多,如果每個環節產品表現都優於同行業其他公司,乘積下來,即使你最前端的廣告成本一樣,後來最終效果也是一個幾何倍數的差距。


「獲客和轉化的根本還是產品,外界說你獲客做得好,說你市場部厲害,那都是不對的。是我們產品和服務準備好了。」李鑫說道,「同樣廣告資源,你產品後端的轉化高於別人幾倍,你肯定更容易下決定。」


既然如此,我們從教育的兩個關鍵評判指標,來看猿輔導的市場競爭力,一個是從低價課到正價課的轉化率,一個是課程結束後的續報率。


帥科沒有透露轉化率:「我只能說,現在』猿輔導』這個產品的轉化率是碾壓式的。」有行業人士告訴虎嗅 Pro,猿輔導在推廣轉化率上超過學而思。


據36氪報導,猿輔導的續報率能在80%,其小學的寒假續報率能到90%,這兩項指標已經超過線下培訓機構。


在經歷2016年行業倒閉潮,2018、2019年的廣告混戰,猿輔導暫時領先對手半個身位,但還沒到鬆口氣的時候。戰局已然發生變化。


除BAT早已涉足外,字節跳動、快手等也手握資源闖了進來。


快手在2018年上線「快手課堂」功能,2019年又發布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稱要拿出66.6億流量扶持教育類帳號;


字節跳動收購多個在線教育團隊,去年張一鳴更是親自帶隊,足見對在線教育的重視,據說其內部已經研發出類斑馬產品;


B站也在去年10月啟動了付費課程頻道「課程」的內測。


巨頭攪局之外,原本的教育玩家們都已經意識到,大班雙師課的商業效率,以及技術的重要作用。於是打法趨於一致,轉型大班課,用技術來不斷優化互動和及時反饋。


雙重壓力下,新的競爭環境已經不似2017年,還給猿輔導們慢慢試錯和探索的時間。


那要如何應對?


在帥科看來,接下來比拼的是「組織效率」


大年初二,帥科拉著團隊開了個一兩個小時的視頻會議,便決定做免費直播課。幾天時間包括紀連海、張召忠、康震等名師都溝通到位,2月3日準時上線。


帥科不無自豪:「像疫情出來之後,我們可以快速決策、快速推進、各司其職,到後來我壓根就是個甩手掌柜,但是大家跑得就是很好。這就是組織效率。」


但業務的不斷擴張、員工擴大到1萬多人,以及外部競爭加劇等等,都對管理團隊提出新的管理考驗。


新的挑戰又開始了。


此外,你還將一併解鎖:





相關焦點

  • 又融22億,猿輔導憑什麼?-虎嗅網
    一個周前,猿輔導宣布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猿輔導投後估值為 78 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教育行業最大的一筆融資,交割完成後,猿輔導也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企業。與融資消息一同被媒體披露出來的,還有2020年超100億元的營收目標。教育行業能找出更高規模的,也就只有成立17年、中國規模最大的線下教培機構好未來。2019財年,好未來集團營收約180億元。
  • 融資10億美元,挑戰好未來,猿輔導值不值78億美元?
    10億美元融資,創造在線教育行業最大規模融資紀錄,78億美元是猿輔導最新估值。從2012年開始,出身網易的李勇帶著三名同事,從粉筆網到猿題庫、小猿搜題、猿輔導、斑馬AI課,從1對1到大班雙師直播,填充了教育市場工具和培訓兩大需求。
  • 融資10億美元後,猿輔導靠什麼支撐78億美元高估值
    3月31日,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宣布完成10億美元G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等跟投,投後估值78億美元。這是在線教育行業迄今最大一筆融資。融資後,猿輔導成為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此前,VIPKID在2019年10月完成E輪融資後以300億人民幣估值位居榜首。
  • 投後估值超155億美元,猿輔導為何這麼「吸金?」
    文|艾問在今年新冠疫情的籠罩下,眾多行業面臨破產、裁員、降薪的窘境,線上教育卻意外地迎來一場發展機遇,「在線教育獨角獸」猿輔導也不例外。【2020全球創始人大會·最佳新經濟領袖榜單】上榜人物李勇帶著他的猿輔導今年獲得了3輪融資,現估值超155億美元。
  • 猿輔導完成22億美元融資 估值達155億美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實習記者 趙博宇)10月22日,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宣布,已經完成了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而在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達到155億美元,在全球教育科技獨角獸公司中排名首位。
  • 猿輔導如何用4年時間打造一個估值78億美元的品牌
    ——猿輔導李勇北京時間3月31日,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已經完成了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的交割,此次融資為教育行業迄今為止融資額最大的單筆融資,現估值為78億美元。交割後,猿輔導目前已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教育品牌。
  • 投後估值超170億美元,猿輔導為何如此吸金?
    猿輔導憑藉網際網路打法和低價補貼在兩年內衝上了在線教育的前三甲,背後的代價則是師資質量下降和營銷獲客畸高,而實現盈利仍遙遙無期,背後金主為成功退出,不得不加大了輸血的規模。12月24日,據媒體報導,在線教育頭部玩家猿輔導再獲3億美元融資,本次投資方為雲鋒基金,是馬雲與虞鋒共同成立的私募基金。就在今年3月,猿輔導剛官宣了一輪10億美元融資,當時投後估值為78億美元。
  • 融資10億美元,猿輔導的8年狂奔
    最近幾天,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又迎來了高光時刻,今年三月中國教育行業七十多億人民幣融資總額中,猿輔導獨攬98%以上。3月31日,猿輔導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融資,成為在線教育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融資。融資完成後,猿輔導估值將達78億美元,成為中國未上市教育企業中估值最高的公司。相比於2018年底,這項數據翻了一番以上。
  • 虛假宣傳、用戶質疑、不見盈利,猿輔導估值78億美金故事仍難講
    從籍籍無名到風光無限猿輔導的主體公司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屬於國內在線教育市場中較先入局的企業之一。猿輔導的運營理念在於基於大數據教研,為學生提供海量題庫與真人在線輔導。2013年至2014年,猿輔導在線教育分別推出了猿題庫、小猿搜題兩個初代產品。
  • 教育行業單筆最大融資誕生 猿輔導獲得10億美元融資
    知頓3月31日訊 知頓今日獲悉,教育行業獨角獸猿輔導近日完成了G輪10億美元融資,本次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IDG資本跟投,交割後猿輔導估值達到78億美元。
  • 猿輔導完成2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55億美元 成在線教育最大獨角獸
    10月22日,猿輔導在線教育公司宣布近期已完成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猿輔導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完成後,猿輔導將繼續投入到探索教育領域科技創新,新的課程產品研發和在線教育服務體系拓展等方向。本輪融資後,猿輔導估值達155億美元,成為在線教育行業最大「獨角獸」。此外,在線教育知名「獨角獸」還有作業幫(73億美元)、VIPKID(45億美元)、掌門1對1(16億美元)、火花思維(16億美元)、一起作業(12.5億元)等。
  • 再獲12億美元融資 猿輔導將成全球最大在線教育機構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孫磊 8月31日,商報記者獲悉,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即將完成新一輪12億美元融資。據悉,騰訊、高瓴和博裕資本再次參與了這一輪融資,交易將於近期完成交割。一旦本輪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將超過130億美元,將一躍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
  • 猿輔導獲高瓴資本領投10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為教育行業史上最大一筆...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鄒松霖)3月31日消息,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已經完成了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的交割。此輪融資為猿輔導G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猿輔導投後估值達到 78 億美元。
  • 猿輔導獲10億美元G輪融資,刷新教育行業最大融資記錄
    雷鋒網消息,3月31日,K12在線教育獨角獸猿輔導正式對外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的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和IDG資本等跟投。這一輪 10 億美元的融資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融資完成後,猿輔導估值將達到78億美元,也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品牌。
  • 繼10月融資22億美元後,在線教培猿輔導再融3億美金
    【財新網】(記者 宿慧嫻)號稱「全球教育科技領域估值最高獨角獸」的在線教育企業猿輔導,再度加碼融資。12月24日,猿輔導方對財新記者確認,已完成一筆3億美元的戰略融資,「消息基本屬實,屬於融資計劃一部分」。今年以來,猿輔導累計完成融資達35億美金。
  • 現在,教育獨角獸真貴:估值半年漲350億
    來源:投資界作者 | 楊繼雲報導 | 投資界PEdaily開學前夕,猿輔導又融資了。8月31日,一則融資消息令人驚訝:猿輔導又獲得了12億美元融資,估值飆升至130億美元。至此,這家成立僅8年的在線教育公司,一躍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太快了,估值真高」,這是不少投資人聽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此次融資,距離猿輔導上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僅僅過去了5個月。
  • 猿輔導獲10億美元融資!在線教育融資紀錄被刷新!「科技公司+教育...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今日,在線教育企業「猿輔導」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記者注意到,這一數額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公布金額最大的單筆融資。
  • 猿輔導又獲新一輪融資 猿輔導回應:消息基本屬實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4日訊(李欣)12月24日,猿輔導宣布獲得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並已完成交割。對此,猿輔導相關人士對中國科技新聞網表示:「消息基本屬實,屬於我們融資計劃的一部分,請以此後官方消息為準。」
  • 三問猿輔導:4億累計用戶從哪來
    4億累計用戶從哪來? 關於4億累計用戶數據來源,猿輔導在廣告牌下方有一行並不起眼的小字寫著,「企業內部,2013.9-2020.5,旗下產品猿輔導、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及斑馬AI課5款APP用戶加總去重後統計,一個用戶指一個設備唯一id。」
  • 「猿輔導」再獲12億美金融資,投後估值將超過130億美金|36氪獨家
    來源:36氪如果消息屬實,本輪融資完成後,猿輔導的估值將超過 130 億美金,一躍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文 | 靜婷頭圖來源 | IC photo36氪獨家獲悉,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即將完成新一輪 12 億美元融資。據悉,老股東騰訊、高瓴和博裕資本都參與了這一輪融資,交易將於近期完成交割。36氪就此向猿輔導公司求證,對方表示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