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溫州將這樣做……

2020-12-16 騰訊網

12月15日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二場),重點介紹溫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作解答

問題一

這幾年,溫州的一些農村公路變寬變美了,沿線的經濟也被進一步帶動起來,請您再為我們具體介紹下溫州農村公路建設的有關情況?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項偉勝:

溫州農村公路在全市公路中的比重達到九成,可以說,農村公路是全市公路網的「血脈」,其通暢與否,關係百姓出行、關係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農村公路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2003年到2010年實施的鄉村康莊工程,基本解決了農村通硬化路的問題。二是2011年到2017年建設美麗公路,並在2017年實現了建制村客車「村村通」。三是2018年起實施的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

三年來,我市每年把高水平「四好農村路」建設都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累計投入175億元,新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9200多公裡,投資與裡程均位居全省前列,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個、省級示範縣4個、示範鄉鎮40個,有效帶動全市農村交通的整體提升,有力助推鄉村振興和美麗溫州建設。主要可以用「暢、美、惠」三個字概括:

第一個字「暢」,就是抓建設改造,暢通農村路網。聚集市、縣際區域內的重點農村公路網,打通斷頭路、改造腸梗路、提升低等級和等外路,提高農村路網通行能力。三年來新建通鄉、通景、通自然村公路1500多公裡,提升低等級公路2400多公裡,實施路面維修2100多公裡,全面消除了等外路,實現鄉鎮和3A級景區以上三級公路通達率達91%,自然村等級公路通達率90%,具備條件的200人以上自然村均通等級公路。

第二個字「美」,就是抓綠化美化,提升公路品質。出臺《溫州市生態美麗公路設計指南》,開展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創建,通過種植綠化小品、路面「白改黑」、彩化路面等點亮「路引子」,為構建「一村一天地、一線一風光、一縣一品牌」的大花園提供支撐。如67公裡的梅馬線、蒲梅線等美麗公路串聯浙南紅都平陽和浙南萬畝糧倉瑞安,在沿線4個核心區塊布局青年創業園、非遺文化基地等12個市縣共建項目。三年來,全市共建成普通公路服務站158個,創成美麗經濟交通走廊4000多公裡。

第三個字「惠」,就是抓運輸服務,惠及鄉村群眾。開展「公交進鄉村、票價惠農民」行動,對全市城鄉農村客運車輛實施公交化改造,共建設港灣式停靠站2380個,改造客運線路466條,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5A級比例達100%。同時,建成村級物流服務點3300多個,基本形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打通了農村物流服務「最後一公裡」,並鼓勵大中型快遞物流企業向農村設置配送網點,支持快遞下鄉、進村,延伸農村物流服務鏈條。

下步,我們將緊扣網絡暢、品質高、路域美、服務優目標,繼續強化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使「四好農村路」在服務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問題二

美麗河湖建設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溫州打造出的一條條美麗河湖,不僅改善了城市面貌,也成為了群眾日常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我想請問下一步溫州美麗河湖創建工作有何打算?

市水利局局長 狄鴻鵠:

美麗河湖建設,市民朋友很關心,也是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美麗河湖建設。

第一,整體謀劃,高質量建好美麗河湖。按照「全域推進,重點建設,多出精品」的要求,將地域元素、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與河湖治理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城一江一風光、一鎮一河一風情、一村一溪一風景」的溫州特色美麗河湖體系。

第二,因地制宜,打造彰顯浙南韻味的美麗河湖。根據溫州山水城市、濱海城市的地形地貌特點,因地制宜打造城鎮型、山區型、濱海型美麗河湖。一是通過打卡口,疏浚清淤,水系連通,河道整治,美麗河湖創建與城市開發建設同步實施,做優城市水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二是結合鄉村振興,保留河道自然形態,保護河岸灘林、溼地,挖掘河湖文化,發展樂水產業帶,建設一批具有浙南水鄉韻味的鄉村美麗河湖。三是結合海塘安瀾、生態海岸帶建設,拓寬骨幹河道,保護沿海沿江生態溼地,融安全、生態、景觀於一體,建設濱海特色的美麗河湖。

第三,迭代升級,構築溫州幸福河網。以甌江、飛雲江、鰲江和楠溪江、平原主塘河等主幹水係為主軸,加快構建多層級、全覆蓋的河湖暢通網絡,實現慢行系統、綠道系統全程通達,城鄉普及15分鐘親水圈,建設防洪安全、生態優良、景觀靚麗、傳承文化的美麗河湖,促進河湖功能多元發展,充分發揮河湖綜合效益,努力實現美麗河湖迭代升級,全面構築起溫州幸福河網。

問題三

「十三五」期間,溫州的基礎設施投資都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

市統計局局長 瞿自傑:

全面小康,民生為先。在「十三五」期間,溫州聚焦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城市面貌和城市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那麼如果從老百姓直觀感受看溫州城市發展的變化,可以用四句話簡單概括說明:

第一句話,拓空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溫州這幾年城市的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再到「精建精美」。這三個階段,可以用一組數據來驗證溫州城市建設的蝶變。溫州市用兩年半的時間在中心城區拆除了108個城中村,為城市發展騰出了3.6萬畝土地空間,讓9.6萬戶家庭、40多萬老百姓圓了安居夢。同時投入1200多億元加快補齊公共服務和市政設施短板,用了1500多億元來精心打造了甌江兩岸、塘河兩岸、中央綠軸、三垟溼地、五馬歷史文化街區五大城市金名片,讓老百姓走出家門就能看到最美麗的風景。

第二句話,強交通,百姓出行愈發便利。溫州加快構建省域、市域、城區3個1小時交通圈,形成了高鐵、高速、海港、空港和軌道交通的現代化城市的綜合交通網絡新格局,市民的出行得到了極大的便利。「十三五」期間,我市交通投資總量超2000億元,年均實現2位數的增長,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4個百分點,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4.8%,比2015年提高2個百分點。

第三句話,優環境,城鄉生態明顯改善。近年來,溫州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採取有效措施守護溫州的綠水、青山、藍天,相繼拿到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等金名片,在「十三五」經濟高速發展期間,我們不但沒有破壞溫州的生態環境、反而是生態環境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與溫州經濟同步提升和發展,所以,溫州的藍天多了、老百姓的刷屏多了,溫州黑臭河少了,溫州的綠水青山越來越以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第四句話,惠民生,公共服務更趨完善。近年來,溫州持續加大公共服務投入,繪就百姓「幸福底色」。近五年新改擴建中小學459所,等級幼兒園覆蓋面從72%提高到99%;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在全國首創建成了公益百姓健身房、24小時城市書房和全年無休文化驛站;大力度建設區域醫療康養中心城市,居民的就醫水平大大提高,溫州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十三五」期間,涉及教育、文化、衛生等民生領域的公共服務投資年均增長12.8%,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2個百分點;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3.5%,較2015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投資的持續增長,帶來的是民生幸福的保障,我市人民群眾對基礎設施建設變化所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外界對溫州的變化也給予充分肯定,溫州連續兩年均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下步,我們將繼續強化基礎設施投資的統計監測工作,促進城市品質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吸引人才和創新要素的集聚。

問題四

現階段,各地都在抓緊布局5G網絡,搶抓機遇,目前溫州在5G發展上都有哪些具體工作,進展如何?

市經信局副局長 許道火:

溫州在2019年6月就列入全國首批40個5G試點城市。全市各地也都積極抓住首批試點的機遇,加快5G網絡的布局規劃和建設。一年多來,通過深入實施5G「百千萬」行動計劃,推進百項場景應用、千億產業培育、萬個基站建設,各項工作都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5G用戶數量突破138萬戶,居全省第二;建成5G基站7551個,居全省第三,龍港市成為全省首批實現5G信號全覆蓋的縣域城市。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做了些努力:

一是加大投資力度,全域布局基站建設。先後出臺《關於加快布局建設5G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的通知》《5G+創新發展實施方案》《5G應用規劃綱要》和《5G移動通信基站布局專項規劃》,加快基站建設進度。率全省之先與五大通信企業開展5G戰略合作,籤訂累計132億元的「新基建」投資項目,目前已啟動雲計算中心、物聯網平臺、5G應用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達45億元。

二是創新審批機制,統籌破解建設難題。落實5G網絡規劃「多規合一」,將5G網絡建設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推動5G基站納入土地出讓條件。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溫州市推進5G基站建設審批「一件事」實施方案》,建立基站建設豁免機制,開闢5G基站建設「綠色通道」,將審批事項從17項壓減至7項,審批環節從6個壓減至1個,審批時限從最少1個月壓縮至最多3個工作日。

三是加速場景應用,解鎖智慧城市體驗。積極探索5G在智能製造、農業、醫療、教育、警務、娛樂、旅遊等領域的場景應用,謀劃120項應用場景,現已推進40項場景打造。如5G+智能製造方面,正泰集團、鼎業機械等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項目;5G+醫療方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建成了全國首家5G遠程眼科門診;5G+數字娛教方面,溫州移動助力廣電集團,建成了5G未來城全景溫州數字孿生城市應用平臺。

四是夯實產業基礎,構建融合發展生態。引進北鬥產業創新中心、大唐5G長三角創新中心、大唐智芯等核心項目,打通上下遊產業鏈,實現5G產業在溫州快速集聚,未來三年實現300億元產值。支持意華接插件等配套企業發展壯大,協同推進智能裝備、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持續完善5G的新產業生態體系。組建5G產業聯盟,引導企業聚焦5G產業重大共性問題,共同投入資源,開展集中攻堅,充分釋放「5G+」巨大潛力,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問題五

溫州電力提出要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能再具體介紹一下嗎?

溫州電力局副局長 王誼:

溫州地處浙南閩北,屬於颱風多發地區。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給溫州帶來影響的颱風一共有93個,平均一年2-3個,給人民生產生活和電網帶來巨大的損失。如何在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時減少停電或者不停電,是溫州電力局一直以來的一項重要課題。

當前社會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電網的發展同樣要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並不是說任何災害情況下都不停電,那樣會過度投資,不經濟。更多側重的是根據溫州歷年防臺抗臺實際,差異化提升電網發展、建設、運維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運用新技術、新理念,通過優化電網網架、開展用戶與電網互動、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互聯等,提升電網高承載、高自愈等特性,最終實現電網用戶少停電、不停電。

因此,我們將在省內率先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目標是:

13級及以下颱風,電網不發生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全停,不發生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倒塔,用戶24小時恢復供電;

14級至15級強颱風,用戶48小時恢復供電;

16級及以上超強颱風,力爭72小時恢復用戶供電。

建成後,遇到颱風,電網的核心部分一定要「屹立不倒」,恢復供電的時間一定要大大縮短。

根據這一目標,預計到2023年,初步實現「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目標;2025年,基本實現「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目標。通過未來五年的建設,電網將有質的提升,不僅更加堅強,還將有機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信息化等技術,變得更加智能,電網日常運行態勢均可實時感知、智能研判,實現電網故障快速恢復供電。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持續推動「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讓停電越來越少,讓廣大市民有更好的用電體驗。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市政府新聞辦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小布都喜歡!

相關焦點

  • 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溫州之變」!
    2020年12月15日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二場),邀請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統計局、溫州電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
  • 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
    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我國將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設施普查,摸清底數,掌握存在的隱患風險點並限期消除,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和完善綜合管理信息平臺。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印發《關於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
  • 尉氏縣大營鎮: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提高社會抗禦火災能力
    12月15日上午,尉氏縣大營鎮境內的大洧路、s102省道等路段新增的10座新安裝的消防栓開閘試放水取得成功,這意味著一旦發生火情,這10個消防栓將發揮消防救災防災能力。
  • 內蒙古開魯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開魯縣立足農業大縣實際,大力加強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水平,推動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自走式辣椒椒杆分離田間作業機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開魯縣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推動「三農」工作的重要工程,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驗收考核和統一上圖入庫的「五統一」要求實施工程,實現了灌排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 開魯縣: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開魯縣: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0-11-27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陽各小區將統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個人可以申請!
    >洛陽市居民住宅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促進我市居民住宅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以下簡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及國家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引導和保障住宅小區居民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廣支持
  •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經濟發展基礎的建議」的建議做出答覆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對完善貧困地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作出部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了新時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和提檔升級的著力方向,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圍繞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
  • 潮州市潮安區高起點謀劃交通體系及城區鎮區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12月10日,潮州市潮安區召開交通體系及城區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專題座談會,區委書記莊朝惠強調,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強化歷史擔當,把握未來發展方向,高起點謀劃我區交通體系及城區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全力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新門戶
  • 面向「十四五」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作出部署,強調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納入新型基礎設施範疇。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2019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針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再次強調,要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十三五」期間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7個,包括供水、城市地下管線、通信等方面,努力補齊城市功能短板。三是增顏值。建設「三維城市」,直觀展示規劃效果,目前已實現「兩線三片」重點區域全覆蓋。精雕細琢甌江兩岸、塘河沿線、三垟溼地、歷史文化街區等城市地標,以點帶面做優核心景觀和公共空間設計,扮靚城市面貌,彰顯城市氣質。四是優品質。
  • 江西省人民政府 通知公告 關於加強全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
    各設區市和省直管試點縣(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南昌市城鄉建設局、贛江新區城鄉建設和交通局:根據省政府、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全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結合本行業實際情況,現將深化行業治本之策,強化監管措施,確保工程招投標公平公正公開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行業監管。
  • 交通運輸部:加快城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6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做好交通運輸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有關工作的通知,加快城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城市群、都市圈為重點,推動形成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多層次快速交通網。完善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公共運輸,提升交通一體化水平。
  • 王兆力調研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巡查松花江哈爾濱段
    王兆力調研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巡查松花江哈爾濱段 2020-06-29 0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秦安縣市場建設中心對興國小商品市場消防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加強
    秦安縣市場建設中心所屬的興國小商品市場於1988年建成運營,由於該市場建成時間早、設施陳舊、棚房漏水、道路破損、下水不暢,消防通道狹窄。
  •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陳戶鎮提升改造新博路
    新博路陳戶段是博興縣域南北通行要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通訊員 李群 濱州報導  近年來,博興縣陳戶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縣財政局、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統籌各種資源,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
  • 東莞濱海灣新區交椅灣板塊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按照建設規模,濱海灣大橋正常工期三年,但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將比同類型橋梁建設時間縮短1/3。」端午節前夕,記者走進濱海灣新區交椅灣板塊,看到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濱海灣大橋建設正在加速推進。記者了解到,交椅灣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鋪開,「五縱一橫一公園」將於今年內完工,交椅灣板塊整體路網框架基本成形。
  •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和建設局局長金維東:助力溫州經開區譜寫高...
    追求卓越,高品質引導區內基礎設施建設。隨著機構改革的職能調整,原住房與建設局的職能發生了較大變化,新增加了市政和交通兩個領域的管理職能。基礎設施工程是整個園區的「地基」,作為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主管部門,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需要進一步增強前列意識,自覺對照「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以高標準、嚴要求,大力推進市域鐵路S2、金麗溫高速公路東延線、環山南路、環山東路等交通工程的建設;大力推進第一汙水處理廠技改項目竣工驗收和投入使用、第二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力爭建成海綿城市示範項目2個;大力推進區內市政道路的改善提升;大力推進停車位和公共廁所建設
  • 杭州市領導幹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題培訓班成功舉辦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升領導幹部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水平,12月9日,杭州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在中共杭州市委黨校聯合舉辦領導幹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題培訓班。
  • 溫州高質量全面推進「初中強校」
    作為浙江省的基礎教育大市,溫州現有初中339所,在校生27.9萬人,專任教師2.26萬人。去年3月,我市出臺《關於實施初中學校全面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正式吹響了全面推進「初中強校」工程的號角。我市計劃用3至5年時間實施未來學校品牌計劃、新優質強校工程和「小而優」建設項目,全面提升初中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拉升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水平。
  • 廣西明確50個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案
    原標題:廣西明確50個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案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向區內各設區市體育行政主管部門印發《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體育設施專項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建設方案),明確規定了廣西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