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4日,NBA季後賽首輪對決已經全部結束,而福克斯體育記者Clay Travis報導出的一則消息,恐怕會讓NBA總裁蕭華寢食難安了。根據數據統計顯示,NBA本賽季第一輪的場均收看人數僅有194萬人,同比下滑了27%,較兩年前則降低了40%。創造了近11年以來,NBA首輪收視率的新低紀錄。
為何NBA複賽之後,卻沒人願意看球了?這其中固然有疫情的原因在內,有頂級球星因傷缺席(如杜蘭特、庫裡)的原因在內,但更主要的問題,恐怕還是NBA自身的問題。從蕭華到裁判到球員,NBA讓球迷吐槽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自從蕭華上臺之後,他就開始推動NBA改革。如果說斯特恩時代的NBA,是鼓勵鐵血防守和對抗(即便是當時攻強守弱的球隊,如太陽、勇士,隊內同樣有擅長防守的硬漢)。那蕭華治下的NBA則完全相反,更鼓勵進攻,同時哨子的尺度越來越體毛化。結果球員們的數據看似比之前更「爆炸」了,但對於這樣無強度無對抗的比賽,球迷們卻越來越不買帳。
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首輪掘金隊與爵士隊的比賽,米切爾和穆雷各自在系列賽中兩次砍下50+,成為張伯倫、喬丹和艾弗森後第4位和第5位單輪系列賽兩砍50+的球員。米切爾7場系列賽的總得分超越詹姆斯,成為NBA首輪系列賽總得分最高的球員,同時他與穆雷也成為NBA歷史上,合砍分數最高的系列賽對手,讓哈弗裡切克和韋斯特的紀錄作古。
然而兩人的實際實力,與前輩們相比其實還有不小的差距,他們兩人的高分,也是建立在如今聯盟不防守的風氣基礎上。當搶七大戰,兩隊都加強防守後,米切爾和穆雷雙雙被打回原形。而不防守刷分的比賽,或許球迷們看一場兩場會很爽,但時間長了,特別是到了季後賽當中,還是這種強度的比賽,自然會引發球迷們的反感,導致收視率下降。
另一方面,NBA的裁判員,平時喜歡亂給罰球就算了,到了比賽最後關頭,還喜歡站出來搶戲,這同樣讓人很無語。球迷們更希望能在最後時刻把比賽交給球員,而不是由裁判員的哨子來操縱。可蕭華卻反其道而行之,又怎能不讓球迷們厭煩。
最後,NBA球員們在複賽之後的種種作為,也確實引發了較大的爭議和質疑。在正式複賽之前,不少NBA球員就吐槽園區和酒店的環境,完全不顧及如今疫情肆虐的情況,結果遭到了外界的批評。
而在複賽之後,雄鹿隊又在魔術隊的季後賽中搞出了一波罷賽事件,結果再次引發爭議,更讓人無語的是,這次罷賽虎頭蛇尾,而對於罷賽球員的處罰力度也不夠,讓這齣罷賽大戲成了鬧劇,自然也增加了外界球迷的反感。
「有球員為一己私慾演出了鬧劇,這樣不職業的行為要是13年之前就會被禁賽2年,時代改變了。更清醒,但更接近破產。」這是社交媒體上對NBA罷賽的嘲諷,而從某隊的總經理到部分球員,不琢磨如何好好打球,成天想著當政客,這自然也難以讓球迷們買帳。
如今的NBA確實還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籃球聯賽,可收視率連年下滑,卻已經為蕭華敲醒了警鐘。如果他還不採取舉措,那未來NBA的影響力,恐怕也會越來越差,導致看球的人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