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軍旅生涯

2021-02-06 長安閒者




我的軍旅生涯

~~四野抗戰老戰士孫秀國的自述



我的軍旅生涯

~~四野抗戰老戰士孫秀國的自述


寫在前面的話: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

今年,也是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

祖國,您的旗幟,

是無數革命先烈用寶貴的鮮血印染!

祖國,您的豐碑,

是無數革命前輩用忠誠和赤膽凝鍊!

祖國,您的今天,

是無數仁人志士用無私的精神奉獻!

祖國,您的夢想,

是全世界華夏兒女心中美好的祈盼!


為慶祝祖國的七十華誕,

為慶祝建軍九十二周年,

為紀念嶽父參軍74周年,

到底我用什麼樣的禮物,

來表達自己的一片心願?

我還是拿起手中的拙筆,

幫助我91歲高齡的嶽父,

回顧他走過的軍旅生涯,

記錄下四野抗戰老戰士,

那心中堅定的理想信念,

對黨和人民的忠心赤膽,

還有他默默無聞的奉獻!


下面,是他老人家的自述:



(一)我的家庭出身


我叫孫秀國,1928年農曆4月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海陽縣朱吳鄉鎖子前村。抗戰時期,地雷戰就發生在我們海陽那一帶。


我的父親叫孫連京,是抗戰時期的老黨員。只要上級工作組到村裡來,經常住在我家,因為我父親政治上比較可靠,思想開明進步,他"識文斷字」,在鄉下也算是個"文化人"。


我們兄弟四個。我上面有兩個哥哥,我排行老三,後面還有一個弟弟。大哥孫秀盛,比我大10歲,他14歲左右就跟著本村人到了煙臺去學習小爐匠手藝,並在煙臺成家立業。解放後,進廠當了工人,是山東省級勞動模範,如今仍然健在。二哥孫秀起,是支前模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就踴躍支前,推著獨輪車支援八路軍、解放軍南徵北戰,曾參加過淮海戰役,後又從山東跟隨部隊一直保障到了福建,直至全國解放,他才回到家鄉。我還有個弟弟,從小就跟著大哥去了煙臺當學徒,國民黨從煙臺撤退時,他被抓了壯丁,從此下落不明,杳無音信。


我小時候,由於家境比較貧寒,直到11歲,父親才把我送到村裡的私塾去讀書,讀完小學三年級,弟弟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父親就讓我輟學了,幫助他打理農活。直到1945年7月底,那時我已年滿17周歲。



(二)我的從軍之路


「盧溝橋事變」後,平津迅速淪陷,到1937年10月,日寇沿津浦路侵入山東境內,山東國民黨軍隊稍作抵抗後迅速潰逃。自此,山東全境淪陷,成為敵佔區。


1945年5月到7月間,山東抗日軍民對日寇發起夏季攻勢。為了執行大反攻任務,當年的7、8月間,膠東軍區所屬主力及基幹部隊進行整編擴編,組建了膠東軍區第5師、第6師、警備第4旅、第5旅。




1945年7月下旬,山東各地動員青年積極報名參軍抗日。有一天,父親問我:"你願不願意去當兵?"我說:"願意!"他就領著我到了村政府報名參軍(1941年,我們村子就設村公所。1943年又改稱村政府)。當時,同村一起報名的有4個年輕人,體檢時有一個青年因為個頭比較矮,就沒有通過被退了回去,剩下我們3個年輕人被部隊正式錄取了。


那是1945年8月2日下午,我們3人被村政府派人送到了部隊。我被分配到了膠東軍區6師司令部警衛營警衛連,主要任務就是擔任師首長的安全警衛工作。到部隊後,當天晚上就跟隨部隊行軍出發了。從此,白天行軍,晚上休息,天天如此。從海陽縣出發,先後經過了萊陽、即墨、平度、招遠、黃縣,我們來到了蓬萊縣海邊的一個村莊,在那裡大概住了半個多月時間。在警衛連呆了一段時間後,我就被調到6師司令部機要科,成為一名"電臺搖機員"。



1945年9月底,我隨6師司令部奉命開赴東北前線。記得那天晚上,我們分乘兩艘大船,天黑以後,先由小船把我們擺渡到大船上,把電臺架設好後,除了值班人員外,其餘人員都坐在甲板上。乘船前給每個人都發了新的棉衣棉褲。大船行至半夜時分,大風驟起,我們迎著東北風前行,人在甲板上被顛來倒去,身上的棉衣棉褲全被海水打溼,加之大船顛簸得特別厲害,船上十人有九人都嘔吐不止。出於安全考慮,船老大建議在一個小島旁邊停下來躲避風浪。直到第二天風平浪靜了,才繼續前行。經過了一天多的艱難航行,我們終於到達了大連灣的莊河縣。


部隊登陸後,來了幾輛軍用汽車,把我們司令部的人員全部接到莊河縣城住了下來。住了幾天後,接到上級通知,我們6師司令部的機要人員,包括電臺臺長、報務主任和電臺搖機員,一起被調到了遼東軍區司令部機要科。




(三)我的戰鬥經歷


1945年8月入伍後,我隨部隊先後進行了幾次調動和轉隸,部隊番號也多次改變。剛入伍時,我們隸屬膠東軍區第6師。到東北後,先後隸屬東北人民自治軍遼東軍區、東北民主聯軍南滿軍區、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部、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部。


從1945年10月至1946年9月,我在肖華司令員領導下的東北人民自治軍遼東軍區、東北民主聯軍南滿軍區司令部機要部門擔任"電臺搖機員"。從1946年10月至1950年4月,我在蕭勁光司令員領導下的東北民主聯軍南滿軍區、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部、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部、湖南軍區司令部機要部門擔任「電臺搖機員」,跟隨蕭勁光司令員南徵北戰,直到全國解放。


回顧我的軍旅生涯,在東北期間,我隨部隊先後參加了"沙嶺戰役""鞍海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梅河口戰役""圍困長春戰役"和"遼瀋戰役"等大大小小十多次戰鬥,親身經歷了東北的解放。


從山東剛到東北,我所在的遼東軍區司令部駐守在安東(今丹東),我們的司令員兼政委是肖華,他當年大概只有30歲左右,我們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1945年冬到1946年春,我隨遼東軍區司令部從安東到本溪,到本溪湖一直住到了春節。春節過後,從本溪出發,經過遼陽、鞍山、海城,後來前往營口。在去營口的途中,我們部隊與國民黨軍隊接上了火,這是進入東北後,我經歷的頭一次戰鬥:即沙嶺戰役。


1946年2月進行的沙嶺戰役,持續兩天三夜,我們機要部門電臺人員徹夜不眠,我這個"電臺搖機員"幾乎沒有合過眼,一直守在手搖發電機旁邊,隨叫隨到。沙嶺戰役失利後,南滿根據地逐步縮小,我們撤離到臨江、長白縣一帶,整訓了很長一段時間。




1946年5月下旬,我又經歷了"鞍海戰役"。鞍海戰役是我東北民主聯軍在解放戰爭東北戰場戰略防禦階段,為牽制國民黨軍進攻和策應我軍四平大撤退,在遼南一帶進行的一場戰役。鞍海戰役從1946年5月23日持續到6月3日,戰鬥持續時間長,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前方指戰員十分辛苦,我們機要電臺人員也忙前忙後,保證了上情下達,指揮暢通,為戰鬥勝利提供了堅強保障。戰評時,我受到了領導的嘉獎,並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間,我還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四保臨江歷時3個半月時間。在陳雲、蕭勁光、肖華等同志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東北局制定的「堅持南滿、鞏固北滿」的戰略方針,依託臨江、長白、撫松、靖宇四縣的狹小根據地,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浴血奮戰,先後四次打退了國民黨10萬軍隊的大規模進犯,共殲滅國民黨軍4萬餘人,收復城鎮11座,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企圖獨霸東北的夢想,使我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為東北戰場即將開始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7年夏天,我又參加了"梅河口戰鬥"。「梅河口戰鬥"是在夏季攻勢中,遼東軍區部隊對駐守吉林省海龍縣梅河口鎮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在"梅河口戰鬥"中,我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與死神擦肩而過。當時戰鬥打響之前,為保證首長指揮暢通,我們的機要電臺靠前部署。沒有想到,敵機超低空飛行偵查,向指揮部方向飛來,為了不被敵機發現指揮部和電臺目標,我跑出去準備把電臺天線放倒,剛到電臺天線跟前,從敵機方向就射來一梭子彈,從我腿邊擦過,幸虧沒有傷著我,讓我撿回了一條命。




在東北期間,我還經歷了"圍困長春之戰「。1948年春,為配合"遼瀋戰役",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2兵團對長春守敵團團圍困,圍而不打,圍而不殲。在長春城外方圓50裡的地面上,以10萬圍城部隊築起了一個「城外之城」。經過圍城鬥爭,我軍打退了城內守軍的一次次突圍,使其飛機不能降落,空投不能成功,南下不能實現,內外聯繫中斷,10多萬擁有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成了甕中之鱉。長達五個多月的圍困長春之戰,大量地殺傷、消耗、疲憊了守敵,使敵陷入了欲逃無路、欲守維艱的困境,而瀋陽、錦州之敵亦難下丟掉長春單獨撤逃的決策。尤其重要的是把蔣介石、衛立煌的注意力吸引到北線上來,為我主力隱蔽地實施戰略機動,南下北寧線,突然發起"遼瀋戰役」創造了條件。


從1948年12月開始,我隨東北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部日夜兼程,一路急行軍,打瀋陽、圍北平,參加了「平津戰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北平談判時,我們12兵團司令部就駐守在南苑機場。北平和平解放後,12兵團所屬40軍、43軍、兵團直屬部隊奉命出動,我們跟隨兵團先遣部隊越華北、渡長江、佔武漢、進長沙,掀開了南下的序幕。


經過20多天的跋涉,12兵團所屬部隊到達鄭州以東、隴海鐵路以北地區。3月20日,中央軍委決定四野先遣兵團受劉、鄧統一指揮。此時,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的千軍萬馬已向長江下遊北岸集結,積極準備渡江作戰。此時,我們機要部門電臺人員隨兵團先遣部隊從開封移駐湖北、河南交界處的雞公山車站一帶,原地休整待命。4月20日,第四野戰軍組成先遣兵團配合第二、第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5月中旬,在湖北團風至蘄春之線強渡長江,解放了武漢。




第12兵團進軍武漢時,我又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與死神擦肩而過。部隊向武漢市區開進途中,國民黨軍隊潰逃時把進城的大橋炸掉了,在河道上埋了許多地雷。我們機要電臺人員,乘坐一輛繳獲國民黨軍美制10輪大卡車,當時我沒有上到車廂裡面,就站在大卡車右前門腳踏板上,車輛正在開進,突然車輛左前輪壓上了地雷爆炸,把車輛左前輪炸飛了。可萬幸的是車上只有司機受了一點輕傷,其餘人員安然無恙,我又躲過了一大劫難。


1949年5月中旬,武漢全面解放。我們在武漢住了幾個月,直到湖南長沙和平解放。同年8月,第12兵團機關兼湖南軍區,蕭勁光兼湖南軍區司令員、湖南軍政委員會代主任。第12兵團進駐湖南後,所屬機要部門的電臺全部集中管理,成立了機要處,下設發報組,調配組。當時部隊穩定下來後,己經有了交流電,再也不用手搖發電機了。這時,我已經升任為湖南軍區機要處電臺調配組組長,晉成為正排職幹部。




1950年4月,第12兵團機關奉命由蕭勁光司令員率領,赴北京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關。在那次挑選進京人員時,由於我已成為機要幹部,並負責湖南軍區電臺調配工作,所以,我就被留在了湖南軍區。


由於我的文化底子薄,1952年初,組織上把我送到了湖南軍區軍政幹校補習文化知識。在那裡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西北空軍派人到湖南軍區軍政幹校選拔學員,經過文化考試和全面體檢,我又被選拔到了西北空軍二預科總隊學習空勤和地勤技術。從此,我成為一名空軍航校的新學員。


剛入校時,我們這批學員先到了戶縣航校報到,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又被轉到了西安西郊航校。從52年秋天入學,到54年秋天結業,整整學習兩年時間。後來,由於我的身體原因,加之抗美援朝戰爭己經結束,被組織確定轉業。於是,我們20名空軍系統的幹部和學員,被分配到了華陰縣供銷聯社系統工作。沒有想到,轉業到華陰後,在這一呆就是一輩子。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華陰這個地方,直到1988年正式離休。


我有三個孩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全家三代5個人有過當兵的歷史。兩個兒子都當過兵,女婿在部隊服役了24年。現在,我的小孫女正在部隊服役。我的家庭是個名副其實的「光榮之家」!




回顧我的軍旅生涯,是平凡而光榮的。從參軍那一天起,隨部隊南徵北戰,出生入死,經歷了無數次大小戰鬥,先後兩次"死裡逃生"。我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壯舉,但始終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當好"電臺搖機員",確保電臺能正常工作,確保軍令暢通,上情下達有序,為一場場戰鬥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全文約4800字)

(部分圖片選自網絡)

(宋毓文根據口述整理)



相關焦點

  • 韓碩結束10年軍旅生涯:在八一的點點滴滴是寶貴財富
    虎撲11月25日訊 前八一男籃、現四川隊員韓碩更博宣布結束10年軍旅生涯,感謝韓碩寫道:「十年軍旅生涯就此封存!感謝阿指導的知遇之恩,把我帶進八一這支擁有無數光榮歷史的隊伍,讓我在這裡不斷成長曆練。並且在這裡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感恩所有的領導、教練、隊友、戰友…與你們一起生活共事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和回憶!感謝四川金強集團周仕強董事長,俱樂部耿潔董事長對我的信任和肯定!感謝新的教練團隊新的隊友兄弟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 軍旅「成人禮」:今天,我被光榮授銜
    支隊首長為新兵授銜,陳麒羽 攝新兵大隊領導為新兵授銜,陳麒羽 攝11月24日,對於武警北京總隊新兵十大隊500餘名新兵來說,特殊而又光榮,更是終生難忘......戴上新軍銜意味著完成軍旅的「成人禮」,成為了真正的男子漢。
  • 軍旅生涯的一路追隨
    軍旅生涯的一路追隨劉佳瑋落筆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恰好是離開西藏六周年的日子,便把退伍紀念視頻找出來又看了一遍,邊看邊掉眼淚。六年間,我輾轉滬杭求學,研究生生涯也即將結束,這期間去過許多的地方,交過很多的朋友,看過眾多的風景,卻再也未曾找回過在西藏時的熱血和激情。曾經有一個關於理想和內褲的段子很流行,說的是理想猶如內褲,每個人都得有,但不能逢人就證明。今天我想借這篇文字來講述那些高大的身影,講述我的邊防和我的夢,也以此文懷念那段艱苦而又快樂的日子。
  • 如何用一個詞形容軍旅?答案是……
    軍旅有長度,是夢想的長度剛入伍時,我很害怕跑步,「不及格」似乎成了我跑步課目的結論。5公裡是那樣的漫長,終點好像遙遙無期,但我未曾放下對終點的追求。12年的軍旅生涯,我堅持每天5公裡,漸漸地,從入伍時的5公裡成績不及格,到現在5公裡成績20分鐘,終點似乎不再遙不可及。每天的5公裡乘以軍旅的12年,那是揮汗如雨的21900公裡,足夠繞地球半圈。21900公裡,是我軍旅12年的長度,也是我追求夢想的長度。
  • 熱血青春 | 一身戎裝點亮軍旅生涯 初心不忘賡續學業輝煌
    短短兩年的軍旅生涯,卻影響了時維的一生,每當她想起在部隊的那些日子,想起曾經昂首面向黨旗、帽徽在陽光下閃耀的時刻,她總會自豪地微笑,為曾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而驕傲。有一次學院黨委副書記王鵬誇獎時維支部工作幹得好,她卻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我們支部所有黨員的努力,因為我們是一個集體,就應該勁往一處使,聽黨指揮,指哪打哪。」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時維帶領支部黨員們積極投入抗疫防疫各項工作,及時宣傳普及防疫控疫知識,組織班級同學在家嚴格做好防疫工作、踏實搞好學術研究。黨員們時刻關注疫區疫情發展,自願向疫區捐款捐物。
  • 大刀伴隨許世友整個軍旅生涯:一刀斬敵首,無頭身體還在跑
    在許世友年幼時候被少林武僧帶入到少林寺成了一名少林俗家弟子,這也為後來他的軍旅生涯奠定了基礎。雖然許世友在少林寺並沒有出家,是一個俗家弟子,但是他一樣要在少林寺敲鐘打坐,練習武藝。在少林寺當中特別對耐力要求很高,所以許世友經常進行一些高難度的耐力訓練。而且除了基本的少林功夫外,對棍棒刀叉也要進行訓練。在眾多的器械中,許世友獨愛大刀。
  • 侯新民:天水步校——我軍旅生涯起航的地方
    天水步校大門我的軍旅生涯是從天水步校起航的。從步校的一名戰士,到步校的一名學員,5年時光,難忘的記憶。這裡,有我熠熠閃光的青春年華,有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天水步校,將我從一名學生錘鍊成一名革命軍人,之後,在從軍的路上風霜雨雪26載,為我的一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從列兵到二級軍士長,不同兵齡述說軍旅感悟!
    不管人生是何物當過兵,才算得上完整就請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不同兵齡的軍人對自己的軍旅生涯有什麼不同的感悟列兵:周宇鵬半年軍旅生涯我從青澀的少年蛻變成為堅毅的軍人吃過的苦終將化為我前行的動力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去學習孜孜不倦是我的態度
  • 軍旅16載,「小我」融入「大我」逐夢前行
    □柯文才與許多戰友一樣,我也是受軍旅劇影響而從小嚮往軍營。中學時,特種兵題材電影《衝出亞馬遜》曾風靡全國,我便報名參加了武術班,還專門買來電影碟片反覆看,憧憬著有一天也能成為「王輝」和「胡小龍」這樣神勇的特戰尖兵。
  • 遲到的送行,256名女兵想念胡騰|軍營|胡藤|入伍|軍旅生涯|戰友...
    舉報   作者丨蘇森林、陳虹羽、朱侃  來源:西南雄師號  16年軍旅生涯
  • 又到告別季: 經歷多年軍旅磨練,何懼往後人生風雨
    197名退伍老兵,最後一次身著軍裝,最後一次唱響軍歌,為奮鬥數年的軍旅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部隊黨委統一組織告別儀式全力確保疫情防控安全清晨6點30分,天氣微涼。該部所有退役士兵集結完畢。在告別儀式上,他這樣說道,「今天,我就要結束自己5年的軍旅生涯了。回憶這五年裡的點點滴滴,一切都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五年時間裡,我從一個不經事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個熱血男兒。2017年,我很榮幸,參加了建軍90周年大閱兵。和戰友們一起摸爬滾打,一起戰勝酷暑,是我軍旅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刻。紛繁的回憶構成時間軸的曲線,這一次,我真的要跟部隊說再見了。其實說走就走,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有太多的不舍了。
  • 和韓磊首次合作戰疫歌曲,軍旅詩人丁小煒這樣表達「愛」
    丁小煒:與韓磊老師合作是第一次,但作詞於我來講不算是跨界,以前也寫過不少軍旅歌曲,與王和聲、曉其、曹進、李紹彰等作曲家,以及王麗達、祖海、湯俊等歌唱家也都合作過。封面新聞:之後還會不會有興趣參與詞的創作?丁小煒:我想,只要有所思,有表達的欲望,有讚美的激情,作詞之路還是要一直走下去的。封面新聞:作詞和寫詩的異同,在您看來有哪些方面?
  • 難忘飛彈六團的軍旅生涯
    回地方後,對軍旅生涯仍有著特殊的情懷。任寧毅(54營)、與李曉峰(27營)戰友於2017年8月1日從南寧到田陽看望當年從田陽出發一同北上的戰友們。在我的印象中,王海司令員是很幽默,記得在一次觀看廣東省廣州市慰問我們廣空的演出現場,首長戰士都坐小板凳,他就坐在我右邊,邊看節目邊打拍子,像個老頑童,也許文藝也是他的一個愛好。王海在廣空的指揮室,布置整潔有序,在裡面的戰友小郭邀請下,我多次進入觀摩,其現代化指揮系統及設備讓我開了眼界。
  • 16載軍旅青春,這些老兵要走了!
    文字丨馬耀輝、劉 佳、朱振嘉 圖片丨朱國成、曲 晶 16年軍旅生涯 他們以青春之名 走完這漫長的奉獻路 平凡卻耀眼
  • 30張圖,帶你回到軍旅最初的樣子!
    30張圖,帶你回到軍旅最初的樣子!三個月前我們帶著父母的期盼從祖國的大江南北來到軍營開始了我們的軍旅生涯授銜這天我們軍裝筆挺,精神抖擻百餘個日夜的磨練今天得到了回報「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我宣誓……」
  • 電視劇《親愛的戎裝》重磅開機 黃景瑜李沁共築熱血軍旅新篇章
    這一題材打破原先特種兵電視劇「招募-訓練-演習」的成長模式,彰顯中國特種兵的新魅力,呈現出引領偶像軍旅劇新風向的大劇氣質。 該劇由著名軍旅題材製片人,原供職於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大校軍銜,國家一級編劇嵇道青擔任總製片人。
  • CBA軍旅八一隊即將解散,退出聯賽
    但隨著聯賽往著更高水平去發展,增加了外援制度,隨著外援的加盟,各地方俱樂部實力有了質的提升,而軍旅球隊因為有著特殊的制度體系,無法引入外援,導致競爭力很差。年年有軍旅球隊降級。又在隨後的幾年內除了八一隊,其他的軍旅球隊都因為各種原因解散了。這樣,八一隊是僅存在聯賽裡唯一的軍旅球隊。隨後這支唯一的全華班球隊,在其他都球隊都擁有非常優秀外援情況下勇奪8次冠軍。
  • 都是硬漢,不可錯過的軍旅題材電視劇大盤點
    疫情期間,解放軍軍醫院派出了許多醫生支援湖北,感謝他們的挺身而出,也推薦幾部軍旅題材的好電視劇,即使你是女生,不喜歡看軍旅片,看完也會熱血沸騰。《我是特種兵》,原名《子彈上膛》本劇是根據知名作家兼導演劉猛的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而成,劉猛親自擔任本劇的編劇和導演。由谷智鑫、徐佳、劉曉潔、湯晶媚、傅程鵬、侯勇、任天野、楊爍、何達 、任柯諾、郎峰等人主演。 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陸軍特種部隊王牌「孤狼六人組」展開一系列的故事情節。」
  • 軍旅「成人禮」:重慶兩千餘名武警新兵光榮授銜
    全體新戰士警容嚴整、精神抖擻,滿懷激動互相佩戴鮮紅的肩章,享受著軍旅生涯的第一份榮光。新兵高舉右拳,莊嚴宣誓。「我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軍人,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服從命令……」新兵們神情莊嚴,高舉右拳,字字鏗鏘。儀式在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聲中落下帷幕。
  • 軍旅作家王毅歌曲《你是我的戰旗》祝福白衣戰士早日凱旋
    軍旅文化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