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由於COVID-19病毒在世界各地爆發,很多人都不得不待在家裡,很多的道路、街道、海灘都變得空蕩蕩的。由於人類不能聚集,很多野生動物似乎在慢慢佔領這些地方。
前幾天的新聞還報導過,奈及利亞的一片潟湖上有大量的火烈鳥停留,好不歡騰,這是當地人從未見過的景象。在南北美洲或歐洲,很多地方的海灘也有很多的海鳥聚集,因為暫時沒有了人類的幹擾,野生動物們都得到了寶貴的喘息的機會。
而最近發表在《美國聲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在海上航行的船舶的減少,海洋也變得安靜了,海洋動物們終於能過上一段「清閒」的日子。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一個更安靜的海洋可能有助於把薩利什海南部的虎鯨從瀕危物種名單上除名。但是研究人員一直都缺乏足夠的數據來驗證這一理論。當COVID-19病毒將世界置於封鎖的狀態時,來自加拿大科學院海洋學系助理教授大衛·巴克利(David Barclay)和他的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探索由於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海洋水下噪音環境發生了多達的變化。
「加拿大海洋網絡運營著一個令人驚嘆的水下觀測站網絡,它提供了一個工具來描述卑詩省沿海水域的聲音景觀,」巴克利博士說這些水下監測器可以讓我們幾乎實時地分析從冬季風暴的力量到虎鯨的存在。研究人員發現,在溫哥華島西海岸300公裡處,靠近加拿大西部與美國西北太平洋和亞洲之間貨櫃運輸的主要航線,低頻聲音的數量明顯減少。他們發現,位於溫哥華島和北美洲最大的出口碼頭不列顛哥倫比亞大陸之間的喬治亞海峽也出現了同樣的顯著減少。
COVID-19大流行導致的水下噪音汙染的減少,對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今年1月至4月,溫哥華島以西的一個海上監測器的噪聲功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即1.5分貝。巴克利博士說:「這是一個小而顯著的降幅,可能暗示未來幾個月降幅會更大。」
在繁忙的喬治亞海峽,溫哥華島和卑詩省大陸之間的水域,巴克利博士觀察了一周又一周的噪音變化,他指出,海洋不僅變得更安靜,而且以更快的速度變得更安靜。到4月份,船舶發動機和推進系統向水中排放的噪聲功率減少了近一半,即5分貝以上。
目前還不完全清楚這可能對海洋生物產生什麼影響,但201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當海洋噪音水平降低時,北大西洋露脊鯨的生存壓力似乎較小,就像美國「9·11」事件後,大多數的船舶被限制進出港口一樣。海洋噪音也被認為會影響鯨魚的交流、行為和遷徙。平靜海洋能讓海洋哺乳動物種群保持更高的健康水平。
「沒有我們造成的壓力,狩獵會變得更容易,交配更方便,尋路也更方便。聲音對於某些鯨魚和海洋哺乳動物來說就像視覺對於人類一樣,」巴克利博士強調。
來自加拿大皇家空軍巴克利博士實驗室(Dr.Barclay's lab)的博士生杜加爾德湯姆森(Dugald Thomson)指出,經濟數據顯示,這段時間,該港的進出口額下降了20%。「環境噪聲對動物的影響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在相關尺度上控制海洋噪聲幾乎是不可能的,」研究人員說,在這一獨特時期觀察海洋噪音的變化,可能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
巴克利博士還指出,有一群科學家一直在計劃一項國際海洋安靜實驗。這項實驗將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研究水下聲音的科學家們,致力於量化這種病毒對世界海洋某些噪音水平的影響。COVID-19大流行期間,研究人員監測到了一部分實驗數據。「現在我們有了這些數據,我們計劃對其進行詳細研究,並對整個大流行過程進行剖析。這可能是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研究和了解當我們降低海洋環境中的噪音的重要機會。」
COVID-19大流行似乎證實了一件事,我們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似乎進入了一種「零和」的局面。人類都躲在家裡了,動物就回來了,等我們擺脫了疫情,重新湧上街頭、海灘、海洋或廣場,動物們又被逼走了。也許要等到我們學會打破這種局面,我們才有資格談與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