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孩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清代華巖繪《文姬歸漢圖》歷史上的蔡琰身世有我們想像不到的悲慘,不過他那聰明絕頂,大放異彩的詩章足以照亮整個時代。
命運坎坷,禍不單行
蔡琰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蔡邕。相信大家對他有所耳聞。不過蔡琰兩歲的時候,父親被陷害入獄,隨即被寬恕免死罪但是被充軍邊境。隨後被寬赦但是又得罪了宦官王甫的弟弟五原太守,隨即亡命天涯。蔡琰十三歲的時候父親才結束流離失所的生涯回京。不過很快就被陷害致死。
蔡琰慘遭喪父之痛,痛不欲生。十六歲的時候嫁給了河東人衛仲道,新婚一年之後丈夫咳血而死。夫家人認為他克夫,不吉利,對她橫加指責。蔡琰一氣之下回到娘家。
喪夫,喪父還不是他痛苦的終結點。
她十八歲的時候,南匈奴入侵家鄉陳留圉縣。結果蔡琰被匈奴擄去被迫給左賢王當老婆,叫閼氏!
她在匈奴生活了13年,有兩子。
他三十一歲的時候,曹操統一北方,進位丞相。曹操武力統一時候,隨機展開文治!想到他命途悲慘的好友蔡邕,於是他用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換回了蔡琰。其實當時蔡琰可以選擇不回漢朝,因為她在匈奴已經有兩個孩子了。但是她想到要用自己畢生的精力繼承父親未竟的事業,於是毅然決然回到漢朝。這就是流芳百世的「文姬歸漢」的故事。
這裡我來說一下為什麼叫文姬,蔡琰本叫昭姬,晉朝的時候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
她回到漢朝之後,曹操念其孤苦無依,將她賜婚給同郡的屯田董祀!不過董祀當時是年華鼎盛,蔡文雅已經三十多歲了。他自然看不上蔡琰。只是礙於這是丞相賜婚,不敢不從。
不過蔡琰的感情逆轉也發生在董祀身上。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蔡琰寒冬天冷,蓬首跣足去找曹操求情。曹操一看於心不忍,便寬恕了董祀。隨後董祀感恩戴德,對蔡琰另眼相看,夫妻生活還算美滿。
所以說,蔡琰的命其實是很苦的。一直到30多歲了才享受到什麼是天倫之樂,安居樂業。
不過對於她來說,生活顛簸已經是習以為常,她看重的不是安逸富貴,而是她父親未竟的事業——文學!
才朗悟而通雲,文學首位女魁!
蔡琰出身書香門第,家中小時候藏書四千卷書,不過幾經戰亂都遺失了。不過蔡琰就是在如此文學濃鬱的氛圍中,在文學泰鬥父親的教誨下,從小就精通文學和音律。
她從小音樂天賦過人。6歲的時候能聽出父親把哪個弦彈斷的聲音。長大後琴藝更加精湛,著名的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聽者斷腸,就是她在歸漢之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而做的。
她所作的《悲憤詩》,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出自一個女子之手,是難能可貴的。其感嘆自己一生「感傷離亂,追懷悲憤」而作。
後代很多詩人都對《悲憤詩》給予很高的評價。比如清代詩人沈德潛評此詩說「激昂酸楚,讀去如驚蓬坐振,沙礫自飛,在東漢人中,力量最大」。
此外,當時父親收集的大部分名作,都散佚了。但是她在曹操的默許之下,將起其中四百首背誦出來並繕寫清楚,文無遺誤。為中國文學史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裡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像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佔盡了身份,但由於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悽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人,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並生下兩個孩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重歸東漢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當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孩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後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公元208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1979年正式頒布了310座水星環形山的專有名稱。它們的命名借用了世界歷代著名文學藝術家的名字。中國有15位傑出文學藝術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環形山,蔡琰環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魏晉] 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
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
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裡兮楊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
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
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
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
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
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雁南徵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
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喑喑。
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飢對肉酪兮不能餐。
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
原野蕭條兮烽戍萬裡,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
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徒,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
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
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負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徵戰何時歇?
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
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
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
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
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
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
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
喜得生還兮逢聖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
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
漢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兒號兮誰得知?
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
歸。
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
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飢。
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
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
處穹廬兮偶殊俗。願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
。
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
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
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
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獨行路難。
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
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幹,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
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荒兮筋力單。
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幹。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
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
《悲憤詩》是一首五言古詩、自傳體騷體詩,東漢文學家蔡琰所作。全詩一百零八句,計五百四十字。這詩開頭四十句敘遭禍被虜的原由和被虜入關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敘在南匈奴的生活和聽到被贖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鬍子」分別時的慘痛。最後二十八句敘歸途和到家後所見所感。
悲憤詩[魏晉] 蔡琰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疆。
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徵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裡。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去去割情戀,遄徵日遐邁。悠悠三千裡,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匈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魏晉] 蔡琰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身執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羗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東顧兮但悲嘆。冥當寢兮不能安。飢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幹。薄志節兮念死難。雖苟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冥。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暮兮時邁徵。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寢兮起屏營。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雲合兮翳月星。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追持我兮走煢煢。頓復起兮毀顏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