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新華村,村道一側115座日光溫室和94座塑料大棚鱗次櫛比。入冬以來,新華村日光溫室內,迎來一批又一批前來採摘水果的市民。
2012年,新華村成立了金昌眾和新惠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運營和管理一體化的循環農業園區。園區內除了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還建有標準暖棚圈6座、100立方米恆溫庫18間、50平方米蔬菜檢測室1間,以及高標準農田300多畝。
(攝影:柯玉棟)
「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王立偉是新華村「三變」的參與者。2012年,合作社成立時,他將自家的6畝土地入股,不用掏一分錢就獲得了6座塑料大棚的經營使用權,他在大棚內種植桃樹、葡萄、草莓、人參果、西紅柿,每年能為他的三口之家帶來近10萬元的收入。除此之外,他入股的土地每畝每年還能獲得600元的分紅。
(攝影:常建哲)
2020年,新華村黨支部探索實踐「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的黨建引領發展新模式,由園區內種植技術好的10名黨員組成園區功能型黨小組,每名黨員聯繫3名種植戶,圍繞高效管理、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指導、常見病蟲害防治等內容,組織村民開展農技培訓。
王立偉就是黨員楊萬軍的幫扶對象。「黨員結對幫扶不僅給我們提供種植技術培訓、引進品種,還積極介紹項目,幫助我們銷售大棚裡面的水果。」說起「黨建+設施農業發展」的模式帶給自己的利好時,王立偉的眼神裡透露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攝影:柯玉棟)
(攝影:常建哲)
去年以來,新華村黨支部還積極協調,組織種植戶前往山東壽光和甘肅武山縣、民勤縣等地考察學習6次、集中培訓4次,引進黃桃、葡萄、人參果、草莓、西紅柿、蒜苗、西瓜、甜瓜等9個新品種、新技術,為115座日光溫室配置安裝了水肥一體機,進一步提升了智能化水平,降低了種植成本。為了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金昌眾和新惠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金川天然農產品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天鮮優選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建立起了產銷聯盟,拓寬了農產品營銷渠道。2020年,園區實現蔬菜產值400餘萬元,合作社社員人均純收入達到2.1萬元。
來源:學習強國
這裡有您:
想聊的民生資訊
想聽的雨林之音
想找的絕世風光
想看的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