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2021年研究生考試的初試時間在本月26日、27日兩天,考生在19日開始,登錄考研網可以進行準考證的列印,建議大家可以多列印幾張作為備用。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這樣的現象,近幾年考研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還是「在職考研黨」,我們根據考研數據了解到,2019年考研報名人數是290萬,但是到了2020年增長到340萬,預計今年將超過400萬。
為什麼考研人數增長如此之快?
原因一:追求工作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發展迅速,現在各大企事業單位對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為了工作的發展,很多在職員工都紛紛開始考研,還有一點就是研究生的學歷有助於自己的晉升之路。
原因二:本科學歷越來越多近些年高校在不斷的進行擴招,導致本科學歷越來越普遍,要想讓自己有更大的優勢,大家不得不選擇考研,只有這樣才能在求職時佔據更多的機會。
原因三:逃避就業還有一部分畢業生之所以選擇考研,是不想面對就業,畢竟在校的生活輕鬆又愜意,但是往往這部分考生很少有成功上岸的。
原因四:盲目跟風報考這一部分考生也是每年考研大軍中佔據不小數量的,看著身邊的同學都報考了研究生考試,覺得自己也應該考研,所以就盲目的報考了。
2021考研進入倒計時,大學宿舍6人考研,5人選擇「棄考」
這是最近一位考研同學發給我的私信,她說當初同寢室的6個姐妹約定好一起考研的,可是臨近倒計時了,其他5個人都紛紛放棄了,最後只剩下自己「孤軍奮戰」。
在我問了她為什麼其他5個人都選擇「棄考」時,她說室友們不是覺得自己的英語考不過就是覺得專業課不行,所以從一開始的6人小隊,變成了現在她自己泡在圖書館。
這件事對她的「打擊」不小,甚至一度認為是不是自己也應該放棄考研?在這一點上我勸解這位考生以及正在備戰的考生們,越是在最後的階段,大家越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累了,就稍微休息一下,然後在繼續前行。
其實每年考研的「棄考率」都不低
在研究生考試中,「棄考」其實是一個再普遍不過的現象了,在2020年考研中,報名人數340萬的考生中,最後棄考人數超過了70萬,棄考率達到了20%以上。
其實每一科目的考試都有考生選擇棄考,其中比例最高的就是數學這門考試,棄考率能達到三分之一。
為什麼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棄考」?
原因一:沒有明確目標,考研動力不足其實在大部分的畢業生考研黨中,很多考生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不知道自己考研的目標是什麼,考研報考是盲目的,備考過程也是迷茫的。
這樣的狀態在一開始備考時或許還動力十足,但是越到臨近考試的時候,他們的動力反而越小,直到放棄考研。
原因二:身邊環境的幹擾其實在每年的考研備考中,棄考人數最多的階段就是10月份左右,因為這個時候正是秋季的校園招聘,如果說宿舍的幾個人都在準備考研還好,但如果只有一兩個人考研,看著是有在校招時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對於考研這件事不再堅定。
原因三:「一心多用」考研和公務員考試以及事業編考試的時間相隔不久,有一些考生為了給自己「留後路」,就會同時準備幾場考試,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哪一個都沒辦法成功,畢竟一心不能二用,更何況是「多用」。
原因四:備考之路太辛苦考研這條路其實並不輕鬆,備考的過程是比較艱難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力,很難堅持到最後,尤其是目標在名校以及跨專業考研的同學,往往在開考前的一個月左右,都會出現壓力過大導致放棄。
原因五:有了更好的選擇還有這一點就是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其實有些同學也不會放棄求職的機會,如果在這個階段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自然就會放棄考研這個選擇了。
寫在最後:
現在距離考研的初試還有不到20天時間,在這最後的階段,考生們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今年考研報名人數一定會增加,但其實棄考的人數也會增加不少。
最後緊要關頭,心態最重要,考研黨們千萬不要掉進「我能力不足」的陷阱裡,要對自己有信心。
這段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注重查缺補漏,同時把基礎知識點穩紮穩打,這樣才能讓自己最大程度上的穩定發揮。
今日話題討論:你的身邊是否有在最後階段選擇放棄考研的同學?你在考研倒計時階段,有什麼更好的調整心態方式?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加油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