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種常見的調味料,它有著很好的增鮮的作用。味精的鮮度非常高,溶解於3000倍的水裡仍然能辨出,可見其鮮度之高。味精具有很好的提鮮作用這不假,但是我們也要正確的使用味精,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效果,給我們烹飪的食物增鮮。相反的,如果使用方法不對,那可能不是給你的食物增鮮,而是破壞它的味道了。
其實味精的使用也是很有講究的,不能亂用,比如什麼時候放味精,什麼菜適合放味精,什麼樣的菜又不適合放味精,這都是我們需要了解和清楚的。那今天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味精的正確使用方法,讓味精發揮它最大的功效,給我們的食物增香添彩。味精別再亂用了,教你正確使用方法,看看你都用對了嗎?
1、臨出鍋的時候放味精
我們炒菜加味精的時候,一定不要早加,而是要臨出鍋的時候放,這樣才能發揮它的作用,起到增鮮的效果。因為味精最適宜溶解的溫度是70-90度,如果長時間在溫度過高的條件下,味精會變成焦穀氨酸鈉,不但失去鮮味,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所以味精一定不要早放,臨出鍋的時候放,翻炒均勻就出鍋。
2、沒有食鹽的菜不要放味精
因為味精的鮮味只有和食鹽並存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也就是說菜裡沒有食鹽的話,你放味精也沒用。就比如做一些甜菜的時候,裡面就沒有食鹽,這時候就不要放味精了。
3、鹼性食物不要放味精
做一些鹼性食物的時候也不要放味精,因為味精,也就是穀氨酸鈉,在鹼性溶液中會轉變成毫無鮮味的鹼性化合物——穀氨酸二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不良氣味,非常影響菜餚的味道,所以大家記住做鹼性食物的時候一定不要放味精。
4、酸性食物也不要放味精
做酸性食物的時候也最好不要放味精,比如糖醋裡脊之類的。因為味精遇到酸性溶液,不但不易溶解,而且對酸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非常影響菜餚的味道。所以說,大家在做一些帶有酸味的菜餚的時候也不要放味精。
5、原本鮮味就很好的菜也不要放味精
有些食材本來的鮮味就很好,比如乾貝等,烹飪這些食材的時候就要少放或者直接不要放味精。因為這些食材本身的鮮味已經夠足了,不需要味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