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過「半斤八兩」,那古代為何定16兩為1斤?老祖宗的大智慧!

2021-01-19 蟬大俠

「半斤八兩」,老祖宗為何定16兩為1斤?商人們都明白了就好

我們都聽過「半斤八兩」這個成語,意思是彼此一樣、不分上下,那問題來了:半斤和八兩怎麼會一樣呢?

其實,這跟古人對於重量單位的設定有關。在古代, 1斤等於16兩,半斤自然等於8兩。

對比今天流行的十進位、二進位,我們老祖宗為什麼會制定這麼奇怪的十六進位呢?

原來,這跟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觀念有關。

古人最早發現北半球天空有7顆亮星,排列很像量米或舀酒所用的鬥,而且鬥柄的方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故命名為「北鬥七星」。再後來,人們又發現了「南鬥六星」。

另外,在古代神話體系裡面,還有3顆非常有名的星星,那就是福、祿、壽三星。這三位神仙在《西遊記》裡面也出過場,大家有印象吧?

就這樣,北鬥、南鬥的13顆星加上福、祿、壽3顆星,一共是16顆有名有姓的星星了。古人在設計物品稱重方法的時候,就把這16顆星作為標準,把1斤定為16兩,同時寓意人間的生、死、福、祿、壽。

舊時十六兩制的秤,秤桿上有一個一個的金屬小圓點,作為計量的標誌,這個就叫「秤星」,每個星都代表一個星宿。

秤星要麼是黃色,要麼是白色,這既象徵了金和銀,同時也比喻做生意要光明正大、明明白白。秤星絕對不能用黑色,否則就是「黑心」。黑心商人是要減損陰德的。

按古人的說法,商人賣東西,少一兩就要「損福」,少二兩則「傷祿」,少三兩直接「折壽」。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做生意賺錢是好事,但不能昧了良心,否則天地不容。

古人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規則或者說文化體系的建立,規範商人的行為,杜絕「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不良現象。

在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商業社會,為了適應時代需要,很多規矩都可以改,但老祖宗倡導的「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不能丟。如果我們所有的商家都能明白「半斤八兩」的本來含義,誠信經營,公平交易,我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不是嗎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更多文章:

此地居民說漢語寫漢字用人民幣,儼然中國縣城,實際並不屬於中國

鬼谷子:社交不善言辭?記住這3個要點,照樣讓你左右逢源!

一本比《周易》更神秘的古書,被封禁兩千多年,幾乎沒人敢學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在我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經驗與智慧,上至秦皇漢武,下到民國乃至解放,其中兩千所年所形成的文化也著實是令人們震撼,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智慧,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16兩為什麼會是一斤,又或是筷子的長度要分為7寸6。
  • 古代為何規定1斤為16兩,筷子長度7寸6分?華夏子孫都應該了解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這句歌詞出自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最後劉羅鍋牽著毛驢回鄉養老,孤身殘影,腰早就彎了,伴隨著這樣的畫面,主題曲悠悠播放著。這句歌詞裡說的是中國古代的老秤,20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運用槓桿原理髮明了木桿秤,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見過它了,今天,咱就來說說與它密切相關的知識。「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彼此實力相當,不相上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人說「半斤等於八兩」,數學書裡不是寫「半斤等於五兩」嗎?咱接著看!
  • 古人為何規定筷子長7寸6分, 半斤等於8兩? 背後蘊含大智慧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古代文明,但貫穿古今至今仍在延續的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中華文化中,許多看似十分不起眼的小細節卻有著許多說道,背後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比如筷子我們每天都用,那您知道它為什麼長7寸6分呢?再比如說,今天10兩等於1斤,古人為什麼要規定16兩是一斤呢?
  •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其中有何道理?
    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老祖宗能憑藉觀察逐步掌握天上星辰的運動規律,單從這一點上來看,就已經算得上是「震古爍今」了。不過,對於細節的把控,古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比如「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家知道,隱藏在其中的奧秘麼?
  • 古代桿秤,為何1斤定為16兩?其中暗藏深意,讓商販不敢缺斤短兩
    古代的秤,秤砣謂「權」,秤桿謂「衡」,而稱重量時,秤砣和秤桿要合在一起使用,故稱「權衡」。現在仍把稱重量的器具稱為衡器。可是細心的讀者可能早就發現了,古時的秤是16兩1斤,而不是10兩1斤。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有很多種說法,今天咱們就來看一下其中的兩種。
  • 半斤八兩,一斤到底是多少兩?
    中國有一個成語:半斤八兩。半斤是8兩,那1斤自然是16兩。可是,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1市斤,對應的卻是10兩,並非16兩。
  • 古代秤為什麼定為1斤16兩?商販不敢輕易「作假」,怕丟小命
    秤在生活當中是不可缺少的,關於秤還有許多傳說,今天和大家來說說為什麼古代秤為什麼定為1斤16兩?傳說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秦始皇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但是李斯在重量設定方面苦惱起來,不知道怎麼定多少兩為一斤合適,於是,便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就讓李斯自己領悟去了。李斯也非常聰明,思考許久也沒明白,就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準,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傳說二:為了使其具有「四時乘四方」的含義。
  • 古代為什麼1斤要換算成16兩?這是中國古人大智慧的體現!
    中國早在4000年前就使用了十進位作為日常生活中各種計量單位的換算,「屈指計數,逢十進一」,但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書頁,就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中國古代的度量衡進位制,只有在秤的「斤」的進位上,採用了「十六進位」,成語「半斤八兩」正是由此引申而來。
  • 半斤八兩何時變成了五兩?只因一個人的建議,十兩為一斤
    但是,秦始皇卻寫下「天下公平」四個字,就讓李斯自己領悟去了,李斯也是個聰明人,為了避免以後遭到罪責,決定將「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一共16畫)作為重量標準,於是確定了一斤等於十六兩的規則,半斤自然就是八兩。老桿秤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了,據說最早是魯班發明的,當時約定1斤為13兩,將北鬥的七星和南鬥的六星共計13顆星刻在秤桿上定為一斤。
  • 古人定一斤為16兩,而現在卻定一斤10兩,為何古今差別會如此之大
    所以現在的我們都說半斤八兩,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常常好奇地問半斤為什麼會等於八兩,不是五兩嗎?其實這和一斤的起源有關。而這北鬥南鬥相加就等於十三,所以魯班將一斤定為13兩。13兩為一斤的計量說法在中國流行了數千年,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為了統一全國的思想文化以及經濟。他決定重新定製計量單位,作為大秦王國的丞相,李斯便毫無推拖地接受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 從「半斤八兩」說起
    「你的膽子小,我的膽子也不大,咱倆真是半斤八兩。」「半斤八兩」是一個成語,表示彼此水平、能力、本領不分上下。小紅疑惑,生活中的 1 斤=10 兩,半斤就等於五兩,五兩不等於八兩啊!「半斤八兩」這個成語來自古代,其中的斤、兩都是衡量物體輕重的質量單位。在秦朝沒有統一六國之前,各個國家對「斤」和「兩」之間的關係的規定是不同的。
  • 1斤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古人這麼定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別人使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差不多的東西。其實這個詞語可以追溯到古代對於重量單位的劃分上。兩和斤是古代用於表示重量的單位之二。既然十六兩表示的一斤,那麼顯然半斤就指的是八兩,所以一般情況下使用半斤八兩這個詞來形容比較的東西在本質上相差並不太多。
  • 古代1斤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是如何來的,其中有何講究
    中國古代的1斤為16兩,是為了方便稱重,避免出現不好計算的小數。而筷子的長度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直到近代才固定下來的,取一米的四分之一,差不多就是7寸6分。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全都是「約定俗成」。
  • 祖先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
    過去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
  • 古代的十六兩秤,為何又叫十六金星秤?還真與福祿壽三星有關!
    古代的秤,一斤為何是十六兩?暗藏古人大智慧!十六兩秤的背後的秘密: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有個成語叫「半斤八兩」,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半斤八兩」一詞,最早出自佛教的禪宗史書、宋·釋普濟編著的《五燈會元》 :「問:『來時無物去時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師曰:『秤頭半斤,秤尾八兩。』」
  • 為何老祖宗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7寸6分?炎黃子孫要明白
    為什麼古人規定為16兩為一斤呢?早在秦朝之前,其實並沒有16兩為1斤的說法。因為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導致周朝天下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大混亂當中,所以許多諸侯都開始割據一方,各自為政,互相混戰。曾經被天下人所敬重的周朝制度漸漸的被拋棄了,禮樂制度被諸侯不停的僭越。所以論語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為什麼孔夫子憤怒的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呢?就在於季氏的行為僭越了周禮,雖然孔子還非常重視周禮,但是到了後面大家都不管了。
  • 祖先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真沒想到啊!
    祖先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
  • 老祖宗為什麼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
    1、祖先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
  • 你們知道「半斤八兩」這個詞怎麼來的嗎?原來半斤與八兩是這樣的
    其實這是錯誤的論斷,因為這個半斤八兩在古代其實它的重量是一樣的。有人就會對此發出質疑了,看這數量就知道一個八兩一個半斤,一斤是十兩,八兩就是4/5斤不到一半和一半多,怎麼可能一樣呢?這裡我們就要來了解一下,古代的秤和現代的秤,其實是不一樣的。早在原先我們中國的城市是十六兩一斤,那么半斤應該就是八兩左右,所謂半斤八兩從重量上來說是一樣的。
  • 老祖宗為什麼定半斤為八兩,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古代詞語,而「半斤八兩」和「七寸六分」更是耳熟能詳,可是,你真的了解其中蘊含的古代智慧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分別是什麼由來?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重的。那老祖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盛行「天人合一」的觀念,而古人最早發現北半球有七顆很亮的星星,排列很像過去量米和舀酒用的鬥,故命名為「北鬥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