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玉(kokedama)」,始於日本江戶年代,是日式盆景(Bonsai)的其中一種,歷史相當悠久。苔玉盆景的特色是雕琢形狀時並不用硬性的材料,而是僅用植物的根部以土壤包覆成圓形後,再以靑苔披覆其外。
植物、苔蘚、泥炭和赤玉土、捆綁線、盆、水。
第一步
把植物從原來的花盆裡小心拿出,剝除部分的土壤,捏成球形。注意儘量不要對植物的根系造成很大的損傷。
植物:選擇相對耐陰喜溼、皮實、管理簡便且造型小巧好看的植物。一般可以選擇文竹、蕨類、虎耳草、銅錢草,或者是盆景型的小樹,六月雪、小楓樹、小榆樹苗等。
第二步
準備泥炭和赤玉土,比例為7:3 (也可以是泥炭、水苔粉和赤玉土,比例為2:1:1)
泥炭選用細度0-6毫米,一般為播種用的顆粒較細的泥炭
赤玉土的細度在3-6毫米,顆粒狀的赤玉土可以增加周邊土球的透氣性
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直至可以搓揉成型。
第三步
開始在植物原來的土球上覆上混合的泥炭和赤玉土,可以逐步分層覆蓋,每次都捏緊實,擠出多餘水份。儘量保持球形、介質覆蓋均勻且緊密。
第四步
在土球的四周均勻覆蓋青苔層
青苔:市場上在做盆景的店家裡一般可以買到,案例中使用的苔蘚是大灰蘚。
第五步
用黑色的細線把苔球綑紮固定,不讓苔蘚層散開。
如果時間長了,細線腐爛,那個時候苔球已經和土壤都生長在一起,自然就固定了。
(苔蘚球製作演示:@-C-P-Y-)
如果是用的灰色的水苔,則用同樣色澤的麻繩固定,儘量不要讓繩子的顏色顯出來。
在苔球的底部打結,剪去多餘的細線。
以上步驟完成後,將水苔球浸水片刻,使苔蘚球涵足充分的水分。
第六步
把做好的苔球在水裡過一下,洗去表面多餘的浮土。然後就可以找個漂亮的盛器把水苔球擺起來啦!
PS:青苔其實可以在野外挖到,但是真的不建議去大面積地採挖,適當地挖一小塊,讓它自然修復,儘量不要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多餘的青苔也不要扔掉,可以試著在家自己種植,直接覆在盆土上,保持溼潤和陰涼通風即可。
苔球的後期養護非常簡單,放在有明亮散射光的通風處即可,窗臺、辦公桌前、盥洗室內等都可以放置。根據種植植物不同的習性和需光亮,擺放不同的位置。
平時在盛器中保持一定的積水。如果不小心讓苔球幹透了,可以把苔球全部浸入水中,吸足水份後,苔球又會恢復生機。
萬一表面的苔蘚幹透死亡了,可以重新換一層新鮮的苔蘚覆蓋;一般不需要施肥,可以偶爾噴施或者在水中加入些許水溶性的肥料。
修剪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啦!
看到這裡,您有沒有迫不及待想要親手做一個水苔球呢?其實這樣的園藝DIY活動在今年5月舉行的上海家庭園藝節上會有很多,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一起體會園藝的快樂。
3月上旬這次展會的票務就會正式上線了哦,屆時上海花城也會有門票的抽獎活動,敬請期待~
家庭園藝節的更多信息,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