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裡區「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精彩亮相文博會

2020-12-12 東南網廈門頻道

「網際網路+」助力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

湖裡區「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精彩亮相文博會

文博會湖裡區主題展館等您來參觀。(本組圖/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林燕平讓歷史與現實情景交融,在傳承與發展中煥發生機——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於今天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湖裡區精心籌備的「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也將與觀眾見面。

作為市民遊客喜愛的半開放結構展區,今年,湖裡區館從傳統的古厝風轉變為六面體花瓣的傳統+科技風格,將創新+科技因子注入其中,鼓勵非遺文化項目與文化旅遊相結合,讓傳統技藝真正「活起來」。這不僅是對湖裡區全年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集中展示」,也是全區文化產業發展蓬勃向上的縮影。

非遺展示

「線上+線下」共享傳統文化

樹高燈、請王爺神像、迎王船、祭祀頌典、送王爺……說起這些,相信不少市民的腦海中都會展現出一幅震撼的畫面,這就是湖裡乃至廈門最震撼、最具本土氣息的大型民俗活動「送王船」。

包括湖裡區鍾宅畲族社區在內,「送王船」是廈門的一些社區、村莊保留傳承至今的民間習俗。今年,當您來到本屆文博會的湖裡區館時,製作精美、彩繪鮮豔的「非遺王船」一定會吸引您的眼球。本次展出的傳統木造王船在設計上傳承古意,結合了造船技藝與彩繪藝術,用色豐富,其技巧、彩繪題材與構圖都有明顯的特色,定會讓觀眾大飽眼福。

同樣值得期待的還有藝術家陳曉東帶來的「藝術曉島」輪迴展。回歸東方傳統,尋找東方文化的根脈,陳曉東擅長將廢棄輪胎、拆遷廢料、汽車零件等被遺棄的舊物「變廢為寶」,創作出時尚前衛的藝術展品。這些作品在給予觀眾美的享受的同時,更會讓人們對現代生活的另一面產生思考。

當然,在本屆文博會的湖裡區館,同樣還有許多「老朋友」與大家見面。漆寶齋漆藝傳習中心帶來的精美漆器、凌雲玉石帶來的典雅展品、道周(廈門)帶來的木偶及木製樂器、惠和股份帶來的影雕作品及現場技藝展示……每一件藝術品的背後,都凝結著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結合的光輝。現場還有太極文化、答嘴鼓表演等文藝展示,讓湖裡區館的文化氛圍「動靜皆宜」,處處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湖裡區的展館從傳統的古厝風轉變為六面體花瓣的傳統與科技結合風格,場景化展現「非遺+創新」大觀,持續秉承湖裡區「非遺保護,傳承創新」的主題。因此,湖裡區通過與廈門青普千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線下使用智能一體機展示非遺產品,通過多媒體數位技術,更清晰地展示非遺文化和產品。無法親臨現場的市民遊客,還可通過「悅遊湖裡」小程序觀看線上雲展,讓湖裡區館實現了「線上+線下」立體化、數位化場景打造的突破。

此外,位於湖裡區的廈門烏石浦藝術協會,也將在本屆文博會期間展出油畫、油畫服飾等優秀作品。

文化傳承

與時俱進上演「好戲」連臺

市民熱情高漲,「非遺大舞臺」上「好戲」連臺!百名太極拳名家登場,近十種精彩絕倫的太極拳表演輪番上演,讓人仿佛置身「武林大會」——這就是2020年湖裡區紀念文化遺產日活動暨太極文化公益培訓啟動儀式的精彩現場。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紀念的主題活動,除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表演外,主辦方還組織了中醫義診以及中國書法展示,活動豐富多彩。

本屆文博會湖裡區館對在地非遺文化的展示,與近年來湖裡區大力推動非遺傳承和創新的努力一脈相承。今年,依託「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契機,該區開展了一系列非遺宣傳展演活動。

在文旅部非遺司「非遺購物節」活動中,湖裡區漆寶齋漆藝傳習中心、惠和石文化園、湖裡區送王船造王船技藝傳習中心、廈門市露豐堂中醫藥研究所4家單位得到選送推廣機會,代表湖裡非遺「亮相」。湖裡區遺產日專場活動則圍繞「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的主題推出了一系列「雲上非遺」主題活動,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動實踐,結合現代網際網路創意玩法,展示非遺與生活融合嫁接,用創新延續非遺的活力,賦能非遺活態傳承,為非遺的保護和發展拓寬路徑。湖裡區文化館館長、廈門市金尚中學校長、惠和石文化園園長「三長」在直播中帶貨,結合新媒體與直播方式,推動非遺文化從基地走向校園、走向社會群體,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嘗試。

結合疫情防控新常態,湖裡區還在網站、微信平臺推出非遺相關資訊,介紹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情況,普及非遺相關知識。這其中,「湖裡故事」專欄每周轉載湖裡區民俗專家黃國富老師收羅的街頭巷尾故事,讓群眾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

產業騰飛

化疫情之危為發展之機

從對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延伸開來,近年來,湖裡區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將文化創意作為主導產業之一,通過打好「強化領導、政策促進、平臺服務、項目帶動、活動助力」組合拳,實現文化產業持續較快增長。

今年,針對疫情給文化產業工作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湖裡區及時調整思路,舉辦全區文旅招商視頻籤約大會、準確把握引進優質頭部企業、出臺支持文化企業復工復產扶持政策、制定影視文化招商工作機制、打造夜間文旅消費節慶,確保文化產業工作有序推進,努力做到化疫情之危為產業之機,促進文化與影視、旅遊、體育、網際網路等行業融會貫通。

截至目前,湖裡區已形成24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聚集區,包含創意設計類、影視文化類、古玩藝術類、文化旅遊類、數字創意類等多個類別,還有「特區·1980」西泠藝苑、永樂青竺、印華地磚廠、燦坤文創園等4個在建招商項目。

產業打下基礎、文旅匯聚人氣,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下,湖裡區組織統籌26項系列文體活動,重點加強「特區·1980」創意產業園、五緣灣城市新客廳、仙嶽山公園等片區的活動帶動。以「樂活湖裡」為主題的商業板塊、以「夜遊湖裡」為主題的旅遊板塊、以「悅遊湖裡」為主題的文化板塊三大板塊系列活動,共同組成了豐富多彩的商旅文消費節,展現湖裡區濃厚的文化場景消費氛圍。

相關焦點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
  • 杭州亞運會主題館亮相文博會
    展館門口將有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組合迎客,館內則是隨處可見杭州亞運會主題形象元素。  據杭州亞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策劃並設立杭州亞運會主題館,旨在藉助文博會這一極具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平臺,推動杭州亞運會在國際性展會「盛裝亮相」,促進體育與人文、藝術、美學深度交融,講好「體育亞運、
  • 一天時刊|文博會開幕,第一天就嗨翻了!
    本屆文博會持續5天,以「創意·融合·發展」為主題,立足溫州文化資源優勢、產業特點、未來定位,匯聚文化+創意+創新產品及服務,突出國際時尚智造,打造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主展館共設城市文創精品館、文旅融合發展館、工藝美術非遺館、雅生活文化館等四大展館,總面積約3萬平米,來自海外18個國家及國內42個城市的 400多家企業參展。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12月19日,"記憶·傳承"——2020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在順峰山公園舉行。這是順德區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全區59項非遺項目"全家福"首次集體亮相,市民在冬日暖陽中享受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會。
  • 丨杭州亞運會主題館亮相文博會
    杭州亞運會主題館將設置在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A1館一樓國際及工藝創新展區,主題館面積約140平方米,以上周新鮮出爐的杭州亞運會色彩系統為主色調,核心圖形的絲綢元素交錯穿插其中,充滿「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東方神韻。
  • 恆天文投旗下時尚·北京打造主題展覽 積極探索非遺活態傳承
    時尚·北京「藝+遺」項目在國家「十三五規劃」有關「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的指引下應運而生。項目以對蠟染非遺傳承人的扶持為啟動,在保護和傳承蠟染非遺技藝基礎上,融入恆天元絲技術,通過非遺傳承人與時尚新銳設計師的跨界合作,設計製作出契合現代人需求的美學文創品。
  • 關注文博會|世界頂級吉他下周亮相文博會,日本三味線表演將帶你...
    如果說愛好音樂的你看了全球最牛的「六弦琴」還不過癮,在本屆文博會上,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還專門邀請到日本愛媛縣的傳統樂器表演——三味線來渝,更將讓觀眾們親耳聆聽到來自異域的傳統風情。到文博會貴州館看世界頂級吉他「天眼看宇宙文明,世界看中國貴州,我在重慶文博會貴州館等你,一起來看貴州。」在文博會上,作為主賓省的貴州,將帶來怎樣的精彩內容呢?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啟幕 山西藥茶、山西三寶精彩亮相
    以「品山西藥茶 賞山西三寶」為主題的山西展區精彩亮相,其富含山西深厚文化意蘊,又體現現代性、時代感的「山西三寶」「山西藥茶」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各省綜合展區醒目位置,「山西是個好地方」招牌吸引著八方遊客駐足。山西展區從展區設計布局到產品展示,全方位凸顯了「山西藥茶」「山西三寶」兩大主題。
  • (都市圈)非遺「全家福」亮相!順德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來襲
    這是順德區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全區59項非遺項目「全家福」首次集體亮相,市民在冬日暖陽中享受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會。   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活動通過非遺活態展示、非遺文藝節目等方式展示順德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讓市民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推動順德區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 西藏自治區創造性地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
    原標題:西藏自治區創造性地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   「非遺之花」綻放雪域高原   —我區創造性地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 記者 王雨霏 攝   藏紙、藏戲、藏香、藏藥……   曾幾何時,這些具有濃鬱高原色彩的非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總是有些神秘。但隨著這些年我區不斷加大對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和宣傳的工作力度,諸多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揭開了神秘面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這些歷史的沉澱、傳統文化的基因,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 全國首套非遺主題聯名借記卡亮相
    10月14日,一場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恭王府博物館熱鬧「上演」,活動現場同時發布了中國銀行北京非遺聯名卡。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套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聯名借記卡。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開展 七彩雲南亮相鷺島
    雲南精心挑選了一批文旅企業參展,一部手機遊雲南、非遺產品、5G+AR/VR體驗等集中亮相鷺島。此次是雲南省首次組團參展海峽兩岸文博會。走近雲南展區,一朵七彩雲便映入眼帘,「七彩雲南 旅遊天堂」口號展現著雲南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資源,「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口號體現著雲南發展全域旅遊的力度。
  • 助推非遺作品傳承與創新 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
    11月15日,由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的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暨非遺職業教育成果展示會在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舉行。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暨非遺職業教育成果展示會舉行。
  • 佛山市非遺亮相「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
    「 匠心傳承——創新賦能傳統技藝」主要展示中國歷史悠久的非遺技藝在當代社會中的活態傳承、多元發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也服務於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他們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承載了中國文明的價值、凝聚了中華民族精神。「 匠心傳承——創新賦能傳統技藝」這一板塊的展品包括佛山非遺館、有染非遺美學館、走向國際的藏羌織繡等。
  • 文博會上,傳統和新潮交融 快來這開啟一場穿越之旅
    臺海網12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崔曉旭/文沈威/圖)今年的文博會可謂創意滿滿:AR、VR帶你秒入平行宇宙,16個真人NPC陪玩,300+名匠大師作品,150+兩岸青年腦洞……這是全新沉浸式體驗,獵奇的、傳統的,在這裡碰撞;新潮的、工匠的,在這裡交融。本屆文博會上有哪些亮點呢?導報記者帶您一起去探館。
  • 玩非遺竹鈴球、賞美景品美食……石柱驚豔亮相2020文博會,帶你暢享...
    文旅交流、文旅交易、文旅交融2020年10月15日,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重慶國際博覽會議中心盛大啟幕,此次文博會以「文旅交流、文旅交易、文旅交融」為宗旨,「融合文旅、展望未來
  • 打造非遺定製,世紀華通旗下盛趣遊戲引領國潮玩轉文博會
    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世紀華通旗下盛趣遊戲盛裝亮相,通過遊戲這座橋梁,帶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播。近年來,遊戲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隨著普及程度提高,對於傳承弘揚中華文化、滿足用戶精神文化需求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北京:支持外地非遺在京傳承傳播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堅持科學保護、提高能力,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著力保護傳承實踐、傳承能力和傳承環境。堅持尊重主體地位、調動各方積極性,促進非遺傳承實踐成為廣泛的社會自覺。
  • 綏化展區非遺扶貧項目猛獁象手工藝品亮相文博會
    在去年的文博會中,青岡猛獁象化石得到中外參展商的青睞。今年,青岡縣投資新制了長近5米、高4米、寬2米的巨型猛獁象模型參加展會。同時,數個有收藏價值的猛獁象古化石也在本屆文博會上展出。草柳編。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海倫剪紙。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明水篆刻。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青岡縣猛獁象工藝品。
  • 精彩!服貿會上的東城身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精彩!展示了東城區文化金融融合戲劇產業發展非遺創新傳承文化+體育的發展優勢身影金融助力的創新範兒多家「創新範兒」金融機構亮相展區展示為文化企業量身定製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國內領先的藝術品交易綜合性服務平臺藝金匯也展現了新技術背景下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