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夢規諮詢(menggui08)
對日本庭園的認知還只是「枯山水」和「禪意」?
到京都逛園子,除了看熱鬧,有沒有想過其間有什麼門道?
其實「枯山水」在日本庭園史中不過只是曾經流行過的一種樣式而已。
那麼,什麼樣的庭園才是日式庭園的主流呢?
來花上幾分鐘,通讀以下圖文,快速提升對日本庭園史的認知。
古墳時代
(300年-600年,約中國的西晉,東晉和十六國時代)
「城之越流水遺蹟」是最早出現在歷史記錄上的庭園,據推測是貴族們舉行祭祀用的場所。
流水及岸邊的堆石等可謂是日本庭園的原型。
城之越流水遺蹟
飛鳥時代
(600年-700年,約中國的隋朝至唐朝)
留下了「蘇我馬子宅邸」的遺址。
其堆石和鋪石及方形池景的建造方法很明顯受到了大陸的影響。
蘇我馬子宅邸略圖
平安時代
(794年-1190年,約中國的唐朝和宋朝)
留下的代表作品頗多,比如:平城宮遺蹟、東院庭園等。
可以看出該時代的庭園均具有「池泉式」庭園的特徵。
平城宮遺蹟
東院庭園
該時代朝廷、皇室開始了大型造園工程,
圍繞著寢宮打造池泉庭園可謂風靡一時。
之後的日式庭園多受這個時代的影響。
神泉苑平面圖
神泉苑
後期誕生了以「宇治平等庭園」,「毛越寺」為代表的淨土式庭園。
【補腦:淨土式庭園是平安時代中 後期,以信仰淨土教的貴族為中心建造的庭園。】
庭園的形式延續了寢宮池泉的樣式。
平等庭園
平等庭園
毛越寺
毛越寺
鎌倉時代及南北朝
(1185年-1392年,約中國的南宋至明朝初期)
進入鎌倉時代,誕生了很多名園的初級版本,
例如:西方寺(西芳寺的前身),北山第(金閣寺的前身)。
據說當時規模比現在的大,且都是淨土式池泉庭園。
南北朝,中日之間的交流頻繁,庭園文化也深受中國佛教,主要是禪宗的影響。
這個時期留下的作品都廣為人知。如:西芳寺、金閣寺和銀閣寺等。
西芳寺
西芳寺
銀閣寺
銀閣寺
金閣寺
室町時代
(1392年-1573年,約中國的明朝)
終於出現了廣為國人所知的「枯山水」
代表作品有:大德寺的大仙院,龍安寺等。
大仙院
龍安寺
桃山時代及江戶年代
(1573年-1868年,約中國的明末至清朝)
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中期,庭園普及迅速。
枯山水多以在禪宗方丈庭的方式得到廣泛地建造,商人等則修建帶茶亭類的庭園。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這個時期出現了名園桂離宮,池泉環遊式的庭園。
以池泉庭園為基地,引入枯山水、茶亭等景色和手法建造的大型綜合類庭園。
桂離宮
桂離宮
桂離宮
明治時代
(1868年-1911年,中國的清朝)
進入明治時代由於廢除了大名等貴族,寺院的勢力衰退,
像以前那樣大型建造庭園的工程銳減。
這個時期出現的的大型代表庭園有:三景園,清澄庭園。
三景園
三景園
清澄庭園
無鄰庵(建於1894-1896)之後,日本庭園也開始了「脫亞入歐」時代。
讓美麗、恬靜的庭園景色結束這篇簡史。
攝影:佳人
希望本篇能讓更多的人們了解並喜愛日本庭園,走出認知的誤區、體會日系庭園中的美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