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Shox BB4實戰評測
——為情懷而買單,致敬心中最強的扣籃王!
NBA是全世界最具天賦的聯盟,在NBA隨便一手抓起一堆扣籃好手。能夠進入扣籃大賽決賽的更是高手中的高手。而在這些扣籃王裡有一個人卻被認為是「王中之王」,他也是NBA歷史上唯一一位橫跨四個「10年」的球員。被稱為「半人半神」的Vince Carter(文斯-卡特)!VC在進入Nike之前,商業代言方面比較坎坷,新秀賽季穿著的Puma也沒有給他足夠的重視,而登上了扣籃王時常雖然穿著And1,實際也並沒有籤約。
而他正式加入Nike旗下後,Nike則推出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他們以為)。屬於Nike最高端項目組的Alpha Project,並且採用了全身的科技「Shox」打造的名為Nike Shox BB4的旗艦戰靴。
這對鞋能夠有這麼大的名氣VC絕對功不可沒。廣告片上直接飛躍Payton(佩頓)更讓我們真以為穿上他就能完成飛躍(事實證明那是不可能的)。而VC本人則在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上跨越218cm的法國中鋒死亡扣籃,再次成就了這雙Shox BB4,之後在NBA賽場上也是VC的最高光表現賽季。季後賽帶領多倫多猛龍與費城76人鏖戰7場,與AI(Allen Iverson)的得分大戰,至今仍然為人所津津樂道。Nike Shox BB4並不屬於VC的個人籤名鞋,卻是他進入Nike陣型後直接登頂的大作,要說是Alpha Project在千禧年後的最巔峰作品之一也不為過。但是,它的實戰表現呢?
這個只針對復刻的鞋款。一雙復刻鞋大部分時候我們也不能奢望其實戰表現有多麼的優秀(Nike Kobe4除外)。相信很多人也有這麼一個想法——「小時候沒有擁有的,長大後用自己掙的錢買回」。或許,我們在買入的時候已經不是元年的感覺,但是,卻通過這樣的操作補償了童年的某種遺憾。那年的BB4定價為1280元,對於初中生來說的確是蠻貴的。在學校裡穿上它的人,我們都會投向豔羨的目光並稱為「有錢仔」。現在復刻的Nike Shox BB4在庫存壓力下,也就600多的價格。用600多彌補一份遺憾,致敬一份情懷,是我認為這次復刻的最大意義(而且VC本人也可能就此退役了,他在NBA最後一個賽季穿著的也就是復刻的Nike Shox BB4)。
前掌採用傳統的人字底紋路,後掌則由於Shox的緣故變成了圓形與橫條紋。抓地力表現非常優秀,也是在實戰過程中最為滿意的地方。我拍照當天在一個全新的木地板球館,由於一直裝修緣故,地下也吸了一些灰塵,但是,並沒有出現打滑的情況。
20年前的Nike為什麼讓大家喜愛呢?除了是球星的推動(實際上隔壁Adidas與Reebok也有球星),科技的加持外,做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手上沒有元年的BB4,但是,其質感我仍然記憶猶新。這次復刻的BB4在材質與用料上非常接近元年版本。厚實的人工皮革,內襯的觸感也非常高級,摸起來的質感極為柔順,手感舒適。而且,Nike今年經常出現的掉線情況,在這次的復刻版本並沒有出現。忠於元年的鞋盒,在我收到手的時候仍然是「四角尖尖」。也沒有出現溢膠的情況。僅從用料與做工來考量,這次的Nike Shox BB4在近年的復刻產品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完美復刻的球鞋,也需要把元年極差的腳感絲毫不差地復刻。後掌的Shox仍然是硬如磐石。想要有一絲腳感是不可能的。而前掌的話,之前報導是有Zoom air的,在實測過程裡,仍然是硬梆梆的感覺。Nike Shox BB4由於有Shox 的緣故,後掌的TPU也就變成了一個類似成託盤的形狀,過于堅硬也讓雙腳不太舒適。
Nike Shox BB4有一個Nike當年為了應對崴腳風險而設計出的「猴爪」技術。實際上就是腳踝位置組成了爪形狀的硬質物料。實際表現只能用「雷聲大雨點小」形容,效果甚微。本來Shox已經讓整雙鞋有著過高的重心,加上後跟位置並沒有出色的鎖定,在奔跑過程中會出現不跟腳的情況。這裡我覺得蠻奇怪的,怎麼來說Nike Shox BB4也是一雙中高幫的鞋款,後跟會有這麼大的「脫離感」,真的是醉了。
過高的重心導致的另外一個影響則是防側翻並不能到位。BB4的側翻位置看似有一個防側翻設計,實際上也並沒有多大用處。首先,沒有一定角度的延伸,且較硬的支撐。再配合自身過高的重心,可以說是變向黨的噩夢之鞋。
半內靴的設計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但是,最上面的鞋帶孔卻緊密相連,讓我也頗為奇怪。更奇怪的是鞋帶是不夠長,如果把所有鞋帶孔穿上的話,很難系一個美觀的蝴蝶結。另外則是有點卡腳,會造成一定磨蹭,穿短襪的朋友格外小心,非常容易磨破皮。
透氣性環節並不算是我重點關注的一環,不過,Nike Shox BB4的透氣性表現也實在太差了,對於汗腳的朋友建議三思購買。最大問題則是重量過重,當然,這個也是復刻鞋的通病。但是,本來就不跟腳,腳感也不好的情況下,鞋腳一體性也極差,這個大重量是非常致命的,感覺雙腳也被綁上了鉛球一般,進行重力練習。
抗扭曲與防側翻:7.5/10(抗扭是沒有問題,側翻則是暴露了危機)科技與設計:10/10(非常主觀的打分,不過作為Alpha Project的產品,Shox耗時十餘年的研發,以及其兼顧未來與復古的矛盾設計,打滿分也是合理的)鞋子尺碼正常。一般情況下本人Nike穿42.5,Adidas42,這雙Nike Shox BB4我購買的是42.5碼。Nike Shox BB4是我近期評測的球鞋裡最低分的一雙,的確從實戰表現而言,它並不及格,尤其是眾多硬傷與一身,也存在一定的受傷風險。當然,很多人也會說43歲的VC仍然沒有絲毫問題,穿上它仍然屹立在NBA賽場。但是,哪怕已經過了不惑之年,VC的身體素質是常人可比嗎?還有他可以全身心專注於籃球,足夠的休息,有醫護團隊,有賽前的熱身團隊,還專門包腳與鞋墊。對於身體能力出色的人,球鞋自身的影響並不嚴重,除非真的是像Kobe那麼偏執,非得為那0.2秒也要達到極限。
但是,我還是推薦購買一雙自己喜歡的BB4配色。有些東西的存在不僅僅是玩具,它是屬於時光的印記。哪怕我們拿到手上的時候,我們再不是當初的少年,卻仍然有著那份少年的心,有著對於球星的喜愛,有著對他的回憶,有著我們所喜歡的運動的憧憬。反正鞋櫃裡多一雙也不多,剎那的欣慰卻顯得那麼不容易。穿一條短褲,踏上自己的Nike Shox BB4起碼在自我感覺裡也還是那名15歲的少年!
購買建議:
實戰黨不建議,情懷黨必入。
歷史第一扣將,半人半神文斯卡特的那些球鞋(第一部)
歷史第一扣將,半人半神文斯卡特的那些球鞋(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