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08: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周琳子
市領導與新生代企業家代表合影
初冬的溫州,微風裡夾裹著絲絲涼氣。
11月28日下午,在甌江南畔,溫州新生代企業家座談會現場暖意融融。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與35名溫州新生代企業家座談。2個多小時的談話,陳偉俊一邊做筆記一邊參與交流,現場始終洋溢著積極而熱烈的氣氛。
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施艾珠主持會議。市領導王軍、王振滔出席會議,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從大家的觀點中,聽到了新生代企業家的境界、胸懷和責任,很有啟發,深受感動。」陳偉俊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溫州的希望和未來在青年。在續寫新時代溫州創新史的實踐中,你們是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未來所在,是「兩個健康」的希望所在。你們展現的蓬勃朝氣,讓人看到了青春力量,看到了希望和未來,看到了創新創業創造的新景象,更堅定了溫州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再創高質量發展新輝煌的信心。」
結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體會,陳偉俊說,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新生代企業家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一定要增強制度自信,倍加珍惜時代為我們接續奮鬥創造的條件,敬畏時代、融入時代、奉獻時代,傳承創業創新的基因、專業敬業的品格、思源思進的情懷,在更廣闊的舞臺大顯身手,爭當新時代的弄潮兒。
陳偉俊表示,當下的溫州,重大戰略機遇疊加,有利因素加速集聚,好事喜事連連,這離不開全體溫州人尤其是老一輩企業家的奮鬥和擔當,更呼喚著新生代企業家接續奮鬥、再創輝煌。希望大家要「知足而知不足」,堅定信心決心,把模式創新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在新時代激流勇進、超越自我,續寫創新創業傳奇。要「化劣勢為優勢」,保持創業激情,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做強做久實業,做精做優產業,把更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要「讓獨木成森林」,始終情系家鄉,加強交流互動,與溫州同成長,與時代共奮進,在家鄉栽出一片片「企業家大樹」和「新產業大樹」。
陳偉俊還勉勵新生代企業家藉助青藍新學等平臺,互學互鑑,相得益彰,在溫州這片孕育優秀企業家的熱土上茁壯成長,讓「青藍新學」成為書寫精彩人生的標誌性符號。
溫州新生代企業家
抒心聲、道實情、獻良策
民營經濟是推動溫州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當前,溫州民營企業進入接班高峰期,新生代企業家如何接班,如何為溫州經濟發展注入力量?會上,溫州新生代企業家代表們紛紛發言,抒心聲、道實情、獻良策。
我是在特殊情況下接班的二代創業者,我的父親生前常說,做事先做人。在他給我指明的方向下創業,這些年泰昌有了迅速的成長。以泰昌鐵塔為例,今年單個企業產值突破10億元。總結企業迅速發展的經驗,這離不開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的高質量指導方針,接上天線,在這基礎上做足文章,讓我們新生代企業家在創業中能夠乘風破浪。
康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萊毅:
傳統的眼光裡,製鞋產業是個比較落後的產業。當前,製鞋產業確實存在產業難轉型、品牌價值不高,研發投入不足,綜合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因此作為二代再創業,我們在提升品牌價值、落實智能製造等方面不斷完善。特別希望,能夠得到政府圍繞製鞋產業人才培養、企業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出臺政策和措施支持,共同為實現製鞋行業全產業鏈的智能化而努力。
浙江竟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如意:
不同於二代接班,我是海歸創業者,2012年回到家鄉建實驗室開始創業。我想對溫州招引人才問題提出一些建議:溫州留學生數量龐大,但是回歸的數量不多,因此溫州仍舊存在難引才、難留才的問題。
引人才,關鍵是機會和機制,留人才,關鍵要安居和樂業。希望圍繞著兩點,政府在大力度出政策的同時,搭建平臺,營造人才交流的環境和氛圍,讓更多人才匯聚在這片創業熱土上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墟裡」鄉村生活方式品牌創始人謝懌雪:
我們不生產具體的產品,我們是鄉村美好生活的研發機構,鄉村美與價值的轉譯者。
為什麼返鄉創業?因為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給了我們指引,我和20多名在北上廣創業的年輕人組成團隊,回到我的家鄉,到農村創業。
為什麼選擇這個項目?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可以從鄉村生活中找到的。
當前,雖然各領域留給年輕人的機會已經很少,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精神性滿足角度找到創業契機,發現機遇。
杭州轟隆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嘯:
我的父親在溫州從事低壓電器傳統行業,我現在打造了一個建材類的淘寶平臺,已經覆蓋了15個城市。雖然我們從事不同的行業,但是我的創業是站在父親的肩膀上起步的。
當在創業中感受到能力不足時,我回到了父親的企業,從戰略部、市場部到駐外銷售等,一個個崗位歷練。因為沒有創業經驗,非常多像我這樣希望創業的年輕人需要系統的創業指導,希望政府能夠在這方面為新生代企業家提供支撐。
溫州海螺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邵少卿:
溫州是傳統製造業為主的企業,這些年外界對溫州有許多質疑。但我認為,沒有倒閉的行業,只有倒閉的企業,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紮根主業,在主業上不斷做深創新,一定能夠越走越遠。
那麼,實體經濟如何得到更好的發展?我認為必須與金融對接到一起。十年前,我們集團就在上海專設了對接金融的平臺。而溫州其實自己擁有很龐大的資本優勢,只是沒有一個平臺將他們聚攏。建議政府打造「溫州版」華爾街,讓溫州成為全國優質項目的路演中心,讓項目到溫州來找資本,讓資本在這裡找到好項目,即使只有少比例的優質項目落地溫州,也將會對溫州的發展注入動力。
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遲:
歷盡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看浙商的「四千精神」,特別能體現創業是個體力活,因此企業家的健康首先是身體健康。
其次,企業家還應該關注自身素質的不斷成長。過去一代企業家,他們藉助膽識、信息不對稱,親朋好友的幫助等因素,拼闖出了一條致富路。但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智能化,充分開放的市場,如果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用人方式、管理模式,就很快會被淘汰。充分用好技術、用好管理、用好人才,才能打造一支持續競爭力的企業。
會上,蘇新、姚約茜、周賽珍、鄭飛洲、方正等新生代企業家代表也發言交流。
1574988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