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2020年公開認定47人 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2021-01-1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張歆

1月15日,上交所披露,2020年,上交所認真貫徹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要求,聚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要目標,落實「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工作方針,以新證券法為指導,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懲戒違規行為,嚴肅市場紀律。

2020年全年,上交所共發出公開譴責43份,同比增長7.5%;公開認定47人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同比增長88%。其中,對涉及嚴重惡性違規的主要責任人共6人公開認定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發出通報批評110份,同比增長6.8%,發出監管關注122份,同比增長15.09%。紀律處分與監管關注共涉及上市公司132家,同比增長20%;處理董監高556人次,同比增長4.32%;處理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90人次,同比增長26.76%。針對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違規,處理8家39人次,機構家數增長100%,人數與上年持平。

重點處置性質嚴重的實質違規

2020年,上交所堅持「管少管精才能管好」的原則,區分不同違規的性質和特點,重點聚焦市場反響強烈、損害投資者利益、擾亂證券市場秩序的惡性違規。

一是「零容忍」應對財務造假等財務信息披露違規。財務信息是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狀況的直接體現。財務信息披露違規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動搖市場誠信基礎,是證券市場的「毒瘤」。2020年,上交所落實「零容忍」要求,共處理相關案件近20單,對財務造假等惡性違規予以公開譴責、公開認定9單。

二是從嚴查處資金佔用、違規擔保未及時解決等違規行為。近年來,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時有發生,嚴重侵害公司及投資者利益。紀律處分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全年共處理資金佔用、違規擔保案件近30單;涉及公開譴責、公開認定案件18單,同比增長38.46%。

三是嚴肅處理未按期披露年報等定期報告違規。年報是公司過去一年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集中反映,做好年報編制、審議及披露工作,保障年報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披露,是上市公司和全體董監高的法定義務。

四是繼續問責涉及控制權轉讓、重大資產重組的信息披露違規。上市公司控制權變動事關重大,針對涉及到的信息披露違規,上交所繼續強化事後追責,全年共處理該類違規案件8單;就三高類重組後遺症爆發所致業績承諾未實現、子公司失控、逃避業績補償義務等違規,繼續依規處理,涉及案件6單。

五是及時整治未履行回購計劃或增持承諾的失信行為。回購計劃與增持承諾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投資者對此形成信賴利益。對於相關主體未完成承諾,失信於市場,本年度上交所分別處理相關違規11單、9單,以實際完成率為基礎,綜合考慮可回購期限、回購資金安排等情節作出處理。

六是以警示教育為目的處理惡性不強、損害輕微的信息披露形式瑕疵。對於違規性質屬於單純的信息披露形式瑕疵、日常工作疏忽,無明顯的主觀故意,客觀上也未造成重大損失或強烈市場反響的案件,主要以警示教育為目的採取適當監管措施。此類案件主要包括小額股票買賣或權益變動違規、日常關聯交易超預計、信息披露延遲時間較短且未造成實質影響等違規。

充分考慮主觀過錯 作出差異化處理

對於同類不同個案,上交所注重區分違規嚴重程度,綜合考慮涉案金額和比例、實際損失、市場影響、整改情況、主觀過錯等主客觀具體情節,作出從重或從輕的差異化處理。

一是對涉案金額大或佔比高,造成實際損失、市場影響惡劣或當事人故意實施、拒不整改的違規行為,依規嚴肅懲處。此類違規多集中於基本面欠佳、內部控制不規範,市場關注度高的風險公司。

二是案件查辦中督促及時整改,對積極整改、挽回損失並按規定披露的,充分考慮整改情況從輕、減輕處理。處理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案件過程中,按照「依法監管、分類處置」原則,給予資金佔用、違規擔保涉案責任人一定整改時限,推動佔用擔保問題解決。對事發後迅速整改補救挽回損失的,給予從輕、減輕處理。

三是對當事人的「無心之失」,將其主觀狀態作為重要的從輕考量情節。所謂「無心之失」表現為對規則理解不到位或者具體業務操作失誤所致,當事人沒有明顯的主觀惡意,也未造成實際損害或損害後果輕微,在責任區分時適度從輕、減輕處理。相關案件集中於股票買賣、權益變動違規等。

區分不同主體 合理認定責任

同一個案中,根據責任人的權限範圍、履職情況、知情參與情況等,上交所合理認定與分配主體責任,抓住「關鍵少數」。

一是區分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責任。對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濫用控制地位主導的違規行為,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擔主要責任,上市公司客觀上難以知情、沒有明顯過錯,董監高已勤勉盡責仍不知情,且積極採取補救措施的,給予從輕、減輕處理。

二是精細區分上市公司董監高的個人責任。壓嚴壓實主導、組織、參與違規的董監高責任,對不知情、難以知情、已勤勉盡責的其他董監高酌情從輕。一方面,區分負責信息披露事務的董事會秘書與直接組織實施相關違規的其他董監高責任。另一方面,區分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的內部董事與不在公司常規任職的獨立董事責任。獨立董事兼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僅對業績預告違規負責,且其在履職過程中難以知曉導致業績差異的補償協議,並明確提示關注業績風險,責任相對較輕,被採取監管措施。

2021年,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工作將強化分類監管、精準監管,完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基礎制度,強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的合規意識,引導督促上市公司專注主業、嚴守誠信、規範運作,著力構建優勝劣汰的良好市場生態,推動滬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上交所:中珠醫療董事長十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上交所公開譴責中珠醫療及其控股股東等 公開認定時任董事長許德來十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上交所31日披露紀律處分決定,對中珠醫療(600568)及其控股股東珠海中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兼時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許德來,時任董事兼常務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陳小崢
  • 上交所去年紀律處分與監管關注涉及上市公司132家
    新民晚報訊(記者 連建明)上交所近日通報2020年滬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查處情況,2020年,上交所認真貫徹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要求,聚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要目標,落實「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工作方針,以新證券法為指導,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懲戒違規行為,嚴肅市場紀律。
  • 中珠醫療遭上交所公開譴責 實控人許德來10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
    上交所認為,一是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任職期內,未能保障公司內部規範運作及建立有效內控機制,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第二大股東多次繞過公司決策管理層,實施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侵佔公司利益的重大違規行為。公司時任董事、高管也未能及時發現並制止、糾正的上述重大違規行為。相關違規多次發生且長期存在,公司 2018 年內控報告被年審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
  • 因公司董監高人員變動較大,*ST中珠收上交所監管函
    因公司董監高人員變動較大,*ST中珠收上交所監管函
  • 董事長許德來10年內不適合擔任董監高,中珠醫療面臨投資者索賠
    除了予以公開譴責、通報批評外,上交所更是公開認定公司實際控制人兼時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許德來10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公司被查明存八項違規事實經查明,中珠醫療及相關主體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 *ST富控惡意規避退市 上交所給予頂格處分
    上交所第一時間發函要求該公司儘快對年報會計處理事項進行糾正,並同步啟動紀律處分程序,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貫徹「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對公司通過明顯違反會計準則的手段編制年報,意圖規避退市的財務報告信息披露違規予以嚴肅懲戒,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終身的頂格處分,並根據時任董監高的職責範圍及履職情況,對其他責任人予以公開認定、公開譴責
  • 零容忍打擊財務造假 上交所對*ST金鈺及實控人作出紀律處分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上交所針對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ST金鈺)及其實控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財務造假違規行為,作出紀律處分決定,再次體現上交所「零容忍」查處惡性違規的態度。上交所同步啟動了紀律處分程序,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貫徹「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對公司財務造假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懲戒,對知悉、授意、指揮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實控人暨時任董事長兼總裁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10年,對分管採購、銷售、財務工作,組織、知悉、參與虛構銷售交易的三名副總裁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5年,並根據時任董監高的職責範圍及履職情況,對其他責任人予以公開譴責
  • 上市公司董監高「不保證聲明」不具有免責法律效力
    4月24日,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兆新股份」或「公司」)在巨潮資訊網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下稱「2019年年報」或「年報」),年報重要提示部分載明了兆新股份董監高的異議聲明。上市公司董監高在信息披露中的保證責任1.保證責任的法律依據上市公司董監高在信息披露中的保證責任在《證券法》(2014年修訂)(下稱「舊《證券法》」)和《證券法》(2019年修訂)(下稱「新《證券法》」)中均有直接規定。
  • 中珠醫療提示退市風險,實控人曾被認定不適合任上市公司董事
    公告中表示,因公司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值,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將為負值,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面臨退市風險。中珠醫療在2019年業績預告中曾表示,受國家宏觀調控和房產政策影響,房地產業務利潤減少,醫療器械和腫瘤中心等業務板塊正處於投入恢復階段,均有提升,但由於基數太小,對公司整體毛利貢獻有限。由於季報通常不需審計,故中珠醫療4月30日披露了2020年度一季報。其虧損問題也能從季報中略窺一二。
  • 2019年A股首份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董事長失聯,14名高管被上交所...
    事務所表示,*ST 秋林2019年度發生虧損5.3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214.63%,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11.97億元,財務狀況持續惡化。*ST秋林由於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值,且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上交所關於暫停上市的有關規定。
  • 中珠醫療被上交所公開譴責: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超7億
    原標題:中珠醫療被上交所公開譴責: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超7億   又有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被罰
  • 「中技系」大敗局餘波:*ST富控12名董監高被處分
    文|雷達財經  李萬民編輯|深海11月18日晚,上交所發布《關於對上海富控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的決定》,*ST富控及公司12名董監高人員被集體處分,其中公司時任董事長楊影、時任總經理李欣2人被公開認定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 上交所:給予長園集團及有關責任人紀律處分
    12月23日,上交所發布《關於對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的決定》。上交所稱,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存在業績造假及重大會計差錯,導致公司2016年度、2017年度財務數據披露不真實、不準確;公司收購長園和鷹、中鋰新材相關公告信息披露不準確,風險揭示不充分;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2018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子公司多項關聯交易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收入確認政策變更未披露,且相關臨時公告披露內容不真實、不準確。
  • 長城一帶一路(00524)董事趙銳勇遭上交所和深交所公開譴責 5年內不...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長城一帶一路(00524)公布,董事會注意到上交所於2020年12月28日發出一份通知,就杭州天目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600671.SH)未有因應其一間全資附屬公司向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銀川長城神秘西夏醫藥養生基地有限公司全部股本一事取得所須公司批准及作出主要交易披露
  • 利亞德「資本局」:拆分子公司擬境內上市,多位董監高等股東突擊...
    是否涉嫌向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輸送利益等關鍵性問題,引起了深交所關注並下發關注函。   拆分子公司欲境內上市   2020年8月20日,利亞德公告稱,利亞德擬將海外全資子公司 NATURAL POINT, INC.(以下簡稱「NP 公司」)重組至虛擬動點,成為虛擬動點全資子公司,虛擬動點分拆後作為未來境內上市主體。   對於這樣的重組、分拆安排。
  • 南京新百增資宏圖地產 上交所兩問上市公司利益保障
    宏圖地產為公司控股股東三胞集團的控股子公司。經審核,上交所根據該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7.1條等有關規定,對該事項提出問詢,要求南京新百對子公司新百地產及增資對象宏圖地產的具體情況、是否損壞上市公司利益作詳細說明。 該公告顯示,公司擬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新百地產100%股權增資宏圖地產。
  • ...中珠醫療董事長許德來遭公開譴責,十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
    其後,直至2020年2月19日,公司才披露公告稱收到一體醫療來函,畫倉投資已於2020年1月22日完成對建設銀行共計1.9億元貸款的歸還,並於2020年2月18日解除一體醫療在建設銀行2億元存款質押及對畫倉投資1.9億元的對外擔保。
  • 奧維通信聘任白利海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
    挖貝網7月13日消息,近日奧維通信(002231)於2020年7月13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聘任公司董事會秘書的議案》,聘任白利海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任期從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五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日止。